人體微生物有什麼作用?

2021-01-08 土豆健康

腸道微生物和人之間是一種共生關係,兩者之間是相互支持、互惠互利的。這些微生物對人體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營養代謝作用。

腸道裡分布的這麼多微生物,可以幫助人體分解食物。我們吃下去的食物,為人體提供營養;同時,這些食物也是腸道微生物的唯一食物來源。這些微生物把這些食物分解、利用,除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之外,還會產生一些營養素供給人體,比如腸道中的一些微生物可以合成人體不能合成的B族維生素。

第二,調節作用。

微生物在腸道可以產生非常多的活性物質,比如一些抗菌物質、激素和神經遞質等,人體中約有95%的五羥色膠和50%的多巴胺都來自於腸道。五羥色胺和多巴胺一樣是快樂激素,可以讓我們的心情變好。這些腸道微生物產生的活性物質可以調節我們的身體活動、行為和情緒,可以說人的吃、喝、拉、撒、睡,以及我們的喜、怒、哀、樂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腸道微生物的影響。

第三,訓練人體免疫系統。

腸道微生物幾乎佔了人體微生物的80%,幾十萬億的微生物生活在腸道,想一想就覺得震驚。但是,為什麼我們可以面對這麼多微生物而不發病呢?面對這麼多的微生物,需要人體派出專門的「人"來管理的。

靠誰管呢?只能靠人體的免疫系統。人體的免疫系統在運營和維持著,或者管理者腸道微生物。人的後天免疫系統的發育過程跟這些微生物密切相關。在微生物與人數百萬年的共同進化過程中,在它們之間長期的較量過程中,彼此之間長期的相互溝通、相互交流,最終,人體掌握了管理這麼多微生物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微生物也在"教育"我們的免疫系統。正是因為微生物的存在,後天免疫系統才會發育得更好。

還有一個數字值得大家記住,人體70%6的免疫系統是位於腸道的,而80%的微生物也是位於腸道的,大比例的微生物和免疫系統都位於人的腸道,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在人的體內、體外都充滿了微生物,我們在生存的環境中也都不可避免地要跟微生物接觸。在人和微生物數百萬年的共同進化過程中,通過無數次的戰爭和妥協,雙方鬥智鬥。為了避免這些微生物鬧事,防止它們把我們當作食物給吃掉,人體的免疫系統現在已經非常先進、完善和強大了。下面,我們一起認識一下人體強大的免疫系統。

具體來說,人體的免疫系統包括兩類,一類是先天免疫,另一類是後天免疫。

什麼是先天免疫?

先天免疫是指人一出生就有的免疫能力,主要包括一些免疫細胞,比如B細胞、白細胞,還有一些巨噬細胞。巨噬細胞主要負麥把病毒等病原體給吞掉。一旦有不好的微生物進入人體,巨噬細胞就會出動,把它們「吃"掉,抑制它們的進一步侵入。同時,吃掉微生物之後,它還會給人體發信號,告訴人體,有「壞人"來了,趕緊採取措施,這時候人體就會發熱,目的是通過高溫抑制病原菌的複製。

另外,被感染的人體細胞還會發出一些炎性因子,也就是一些求救信號,告訴人體免疫系統:病毒來了,有「敵情",趕緊過來支援我!這時候這些炎性信號會很快傳播給免疫系統的其他細胞,這些免疫細胞很快對被感染的細胞進行處理或者是給予支援。

病毒侵入細胞之後,一般都躲在細胞裡,一般的殺毒方式或者免疫細胞很難把病毒給揪出來殺死。好在人體有一些T細胞,專門對付細胞裡的病毒,它們就是自然殺傷細胞。這種細胞是天生的殺手,它們對付這種病毒的方式很獨特:平常沒事的時候一直在血液裡"巡邏",當發現或者接收到細胞發出的危險和求救信號時,它們就迅速趕過去。但是,在趕過去之後,它們不是殺病毒的,而是殺那些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為了防止病毒擴散,它們會迅速把那些被感染的細胞,連通細胞裡的病毒一起給消滅掉。這種"殺散一幹,自損八百"的方法看起來非常不划算,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在大量的免疫細胞到來之前,在抗體產生之前,病毒一旦侵入細胞開始繁殖之後,病毒的數量會大幅上升,到那時候再殺死病毒就會更難。當然,這種方式也不能持續太長的時間,因為細胞被大量吞噬之後會影響器官的功能。

有可能導致器官衰竭,加重國染症狀,甚至危及生命。有時候,這種吞作用太強,比病毒先殺死人的反而是對病毒反應過激的免疫系統本身。

另外,為了對抗病毒,免疫細胞還會產生一些幹擾素。幹擾素既可以拉響警報,又可以阻斷病毒的繁殖。免疫系統接到警報信號之後,一些免疫細胞就開始採取措施對抗病毒。

相關焦點

  • 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健康研究進展
    同時還發現了一些新的基因和蛋白質,其中有些對人類健康發揮重要作用,有些與疾病密切相關。通過這些研究,人們正逐漸了解究竟是什麼因素決定了人體的微生物群,其中宿主的遺傳基因對微生物群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證明,特定的基因位點對細菌群落的構成有影響[5],而對病毒的影響有待考證。
  • 益生菌到底是什麼?這些小小的微生物對人體到底有什麼用呢?
    益生菌是通過在人體內固定繁殖,可以改變人體內的某一部位菌群組成的一類對人體有益的活性的微生物,其實也可以被稱之為有益菌。這些有益的菌類本身就廣泛存在於人體內,比如主要定居於腸道、生殖道。人體體內有益的菌類包括細菌和真菌,主要的有酵母菌、益生芽孢菌、丁酸梭菌、乳桿菌、雙歧桿菌、放線菌等。
  • 腸道微生物共同作用加劇脊髓炎症
    腸道微生物共同作用加劇脊髓炎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7 14:47:52 日本綜合醫學科學中心Hiroshi Ohno課題組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的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共同作用加劇脊髓炎症。
  • 晶球益生菌高效率高活性 有益於人體的活性微生物
    在優秀的大百度,有一個經「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審核通過的詞條,叫做益生菌,被定義為「有益於人體的活性微生物」的總稱。它有維持腸道菌群結構平衡;提高機體抗氧化水平;抑制腸道炎症的神奇特點。世界衛生組織對益生菌定義進行了進一步闡述,可概括為:一類在攝入適當數量後會對宿主機體產生益處的活體微生物。
  • 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益生菌包含雙歧桿菌,乳酸菌,烙酸桿菌,酵母菌等,益生菌是對人體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它不同於腸道內的致病菌,它可以幫助人體抵抗外來細菌入侵,還可以輔助消化,益生菌雖然腸道內本來就有,但如果腸道菌群失調,還需要額外補充益生菌。益生菌對人體的免疫、抗菌、抗病毒、代謝等生理活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 益生菌有什麼作用和功效?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益生菌有什麼作用和功效?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自從某明星推薦了一款益生菌產品之後,身邊好多人都成了「益生軍」,盲目跟風可是不對的哦~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益生菌到底有什麼奇特之處。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益生菌?益生菌是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於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對腸道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簡單來說,它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菌。
  • 什麼是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有什麼作用
    細胞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元素,細胞分為很多種如紅細胞、白細胞等,在這之中還有一種細胞名為中性粒細胞。可能很多朋友會很納悶,什麼是中性粒細胞,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話題便是中性粒細胞的作用、中性粒細胞的正常值。什麼是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是在瑞氏染色血塗片中,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布的細小的(0.2~0.4微米)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
  • 負離子都有什麼作用?負離子怎麼獲得?
    作者:高科負氧離子研究所研究員李帆關鍵詞:負離子摘要:負離子作為一種自然因子,對空氣淨化和療養保健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負離子是一種自然因子,對人體健康和空氣淨化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空氣淨化領域的「專家」。醫學界還把負離子譽為「空氣維生素」、「長壽素」,通過這兩個稱謂,也可清晰看出負離子的作用意義非凡, 負離子都有什麼作用?負離子怎麼獲得?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一起探索一下。負離子有什麼作用?
  • 冬蟲夏草的功效與作用 冬蟲夏草有什麼副作用
    那冬蟲夏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冬蟲夏草有什麼副作用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冬蟲夏草適合人群有哪些吧。冬蟲夏草的功效與作用調節免疫系統功能免疫系統相當於人體中的軍隊,對內抵禦腫瘤,清除老化、壞死的細胞組織,對外抗擊病毒、細菌等微生物感染。人體每天都可能出現突變的腫瘤細胞。免疫系統功能正常的人體可以逃脫腫瘤的厄運,免疫系統功能出現問題的人,卻可能發展成腫瘤。
  • 果糖對人體有什麼作用?哪些食物中含有果糖?
    果糖不是單純的糖,它不是人工加工的糖,大家都知道糖吃多了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危害,比如糖尿病,肥胖等等,但是果糖中含有很多的營養物質,對人體有很大的好處,它一般是天然的,不是加工而成的糖,那麼果糖到底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呢?哪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果糖呢?
  • 新知| 深埋海底1億年微生物復甦,「地球主人」微生物有著怎樣的...
    礦化形式保存的微生物化石主要包括碳酸鹽化石、矽質化石、磷酸鹽化石、硫化物化石等。「微生物形成礦化化石,需要兩個條件。簡而言之,就是礦化過程要發生在微生物有機體腐爛和降解之前,礦化的礦物顆粒最好是納米級礦物顆粒,這樣才能很好地保存微生物的形態和解剖結構。另外,微生物化石要能長久保存在巖石中,還需要這些化石不能遭受後期成巖作用的強烈改造,尤其是重結晶作用。
  • 杜仲茶對人體有什麼作用與功效?衝泡方法
    杜仲茶不但滋味誘人,保健功效也很出色,接下來我會介紹杜仲茶的作用與功效及衝泡方法,想喝杜仲茶的人可以重點了解一下。杜仲茶的作用與功效1、美容養顏美容養顏是杜仲茶最重要的功效,因為杜仲茶中含有的活性成分能作用於人類的皮膚細胞,可加快身體內膠原蛋白合成,而且能促進皮膚細胞再生它能讓人類皮膚變得爽滑細膩而有彈性,能放慢皮膚衰老速度,也能提高皮膚的光澤度。
  • 清華程功教授綜述:共生微生物在蟲媒病毒侵染中的作用
    近日,來自清華大學醫學院的程功教授團隊針對蟲媒體內共生微生物與蟲媒病毒的關係,在Cell Press旗下的Trends in Parasitology期刊發表綜述,系統地回顧了吸血節肢動物體內的共生微生物與蟲媒病毒相互作用的最新進展,並總結了共生微生物作用於節肢動物載體和蟲媒病毒的分子機制。
  • 脂肪對人體到底有多大作用
    脂肪是生物有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人體亦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食用的豬油、花生油、豆油、牛油、羊油、菜油、茶油、核桃油等,都是以脂肪為主要成份的油脂。通常脂肪還包括類脂,如膽固醇和各種磷脂,它們對於有機體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
  • 微生物與人類共同進化數百萬年
    然而這些微生物從何而來——是從人類的遠古祖先那裡,還是源於周圍的環境?一項對所有哺乳動物的糞便細菌進行的研究顯示,與從環境中獲得微生物相比,繼承微生物要容易得多。然而其他研究則表明,食物在塑造人類消化道細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andrewmoeller將目光投向了野生類人猿。
  • 月球上有微生物嗎?月球缺少2種生命必須的化學元素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跟地球相伴了幾十億年,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月球上有神仙居住的宮殿,然而當50多年前美國太空人真正登上月球時才發現,月球是名副其實的「廣寒宮」——除了「廣」袤無垠的荒涼土地,就是「寒」如冰窖的極端天氣。如果神仙要住在月球上,除非他們不吃、不喝、不呼吸。
  • 前沿微生物組學突破性發現,糖尿病可逆轉,老糖友紛紛轉告!
    糖尿病真正危害我們健康的是大、中、小微血管的粥樣淤塞,導致全身性各級血管損傷病變,致使各組織細胞得不到營養物質,並且發生在冠狀動脈及腦部類似一顆定時炸彈一樣,會嚴重的危害到什麼健康
  • 微生物能大口吃金屬,上個世紀80年代,有人因此發了一大筆財
    而在微觀世界裡,微生物似乎奉行著「大道至簡」的法則,即便生理結構一再簡化,在人類眼中更像是「退化」,也很少受到外界環境的幹擾,反而在自然界擁有獨特的地位。大自然和人體的內部都存在著無數種微生物實際上,無論是大自然還是人體內部,都存在無數種微生物,它們有時扮演著「分解者」的角色,卻能夠在人類腸道中起到「決策者」的作用,所以人們也將腸道比作人類的「第二大腦」。
  • 體毛對人體有什麼作用?到底能不能刮掉
    不過,比起白種人來講,黃種人的體毛就不算多了,大家有沒有發現白種人的汗腺普遍都比較發達,體味也比較重,大多數白種女性都會剃毛、噴香水,這就是因為種族、遺傳的因素引起的生理現象。二、雄激素分泌過多。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的體內都有一定量的雄激素,雄激素的分泌和毛髮的旺盛有極大關係,當一個女性的雌激素分泌量減少,雄激素分泌得比較多就會導致毛髮長得異常茂盛,這種情況多半是和平時飲食不調、作息不規律、情緒過度波動有關。三、患了多囊卵巢症候群。
  • 茶對人體健康的作用
    茶葉有效成分可能存在的保健作用以前已做過調查和研究,並有專門論述。本文就日前已知的有關茶及其保健作用的科研情況作一綜述。茶葉的防癌作用公共媒體常常宣傳和報導飲茶可以預防各種癌症,這些報導的結果在動物試驗中得到了驗證。這些實驗結果包括茶葉對皮膚癌、肺癌、口腔癌、結腸癌、胃癌、肝癌等的預防作用。通常在給動物餵飼一定濃度的茶湯後來檢驗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