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尾牙
一年中最後一個敬土地公節日
想必你的家中正熱鬧滾滾呢吧!
閩南人三不五時就要拜一回土地公
真真搞得不少孝連家暈頭轉向
本君這就來解解惑!
▼
[ 福利貼 ]
認真了解什麼是尾牙,
在文末影像君也給你準備了府裡的尾牙禮物哦!
在閩南裡「牙」與閩南語中的「個」同音,閩南人每逢農曆初二、十六都稱為「牙」,是敬土地公的日子。口語化來表達就是:這是土地公的第幾「個」祭拜節日,因此在閩南「牙」有「個」的意思。
古代大軍在出徵之前要祭拜軍中帳前的大旗(旗幟以象牙作為飾物或牙狀圖騰),通過祈旗活動以求旗開得勝,稱之為「禡牙」,這是「做牙」的起源。
《宋史·禮志二四》記載:「軍前大旗曰牙,師出必祭,謂之禡……太宗徵河東,出京前一日,遣右贊善大夫潘慎修出郊,用少牢(只用羊和豬祭祀)一祭蚩尤、禡牙。」
自漢族軍隊成建制就地轉化到地方行政單位後,因戰事頻繁往往會在辦公處門口畫有大型的獸牙以顯示自己的榮耀和威武。因此稱官署為牙,官員辦公處為牙門,所居之城為牙城,所居之屋為牙宅。
唐朝封演在《封氏聞見錄》中也寫道:「困以公門外刻木為牙,立於門外,故稱『牙門』,後『牙』訛為『衙』也。」
唐朝開始「牙」又是「互」字的俗字,牙市即互市,牙行則是古代買賣雙方介紹交易的居間行商(中介),而撮合買賣雙方的介紹人則被稱為牙商、牙郎(經紀人)。
據《舊唐書》載:「祿山為互市牙郎」; 資治通鑑·卷二一四·唐紀三十·玄宗開元二十四年: 「及長, 相親愛, 皆為互市牙郎。 」
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社神、后土等,管理土地之神。其供奉的土地廟是中國分布最廣的祭祀建築。追溯到農耕時代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土地公綜合了「天地社稷」中的地、社、稷。農人認為收成好壞與土地公有很大關係,是為守護神,故有「田頭田尾土地公」的俗諺。而閩南商人則視土地公為財神爺。
《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大割祀於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 鄭玄 註:「五祀,門、戶、中溜、灶、行也。」,而中溜指的就是土地神和宅神。
早先土地神是以一對老年夫妻的形象出現的,男的稱為"土地公公",女的稱為"土地婆婆"。
閩南人一月做兩次牙,每逢農曆初二及十六日,閩南商人、農家就會準備雞豬魚肉祭拜本地財神爺、守護神——土地公,讓土地公公「打牙祭」,以祈求財源廣進,一系列程序稱為「做牙」。
因正月還算是在節慶月,不拜土地公也不犒將,不娶妻過門也不入宅安居,必須等到二月才開始一切活動。
每個月都要做兩次牙,其中二月初二頭牙、六月十六半年牙,臘月十六尾牙是閩南人,尤其是商家十分重視的「三大牙」。
一般每年的做牙從二月初二土地公誕辰日這天開始,是每年的第一個祭拜土地公的日子,因此稱為「頭牙」。二月萬物復甦播種和插秧等農事活動即將開始 ,農人通常在春祭敬土地公祈望有個好收成 (秋祭為八月十五,收成之時答謝土地公的庇佑)。而閩南商人同樣會在一年的開工之際敬土地公,雖不及尾牙之隆重,但規格大大超過了「普通牙」的規格。
「一敬神二敬人」古時的做牙就已有食文化了。「做牙」習俗最初起於「牙商」,祭拜過後的貢品,頭家會以好酒好菜向牙商們請客致謝以及分給僱工與僕婢,這就叫「打牙祭」。
古典小說《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中就寫道:「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飯,初二、十六,跟著店裡吃牙祭肉……」
臘月十六日尾牙尤為隆重,因為這是一年牙期中最後一個的敬土地公的日子。通常也指商家為答謝土地公一年來的關照,並犒勞工人一年辛苦而設的酬謝酒宴。
家家戶戶皆備比平日裡更豐富的祭品三牲、五果、茶酒祭拜土地公,以酬謝一年來的佑助。祭拜過後的貢品就會用來「食尾牙」「打牙祭」,普通人家通常會準備潤餅和刈包為尾牙應節食物(這是當時作為過節的一種夥食改善,寓意著把一整年不好的全部把它吃掉,期待來年事事順心)。商人更是大開宴席以犒勞僱工們一年的辛苦。
清乾隆《泉州府志》臘月十六日:「商賈皆祭土地神,牲醴極豐」。「一年夥計酬杯酒,萬戶香菸謝土神」
頭家在「打牙祭」的時候除了會派利市發年賞獎勵員工外,早期會藉此用餐的機會以含蓄的手法來指出裁員的僱工。
斟頭酒 :若開席前頭家親自為某位僱工斟頭杯酒,就表示不再僱用他了,所以菜餚再好,也無心品嘗。
坐大位:上桌時頭家會請將被解僱的僱工到「大位」上就坐,以寬慰其過去一年辛苦付出。
擺雞頭 /魚頭:後改為在宴席結束後端出白斬雞(或魚),頭家親自擺上桌面,將雞頭對準想辭退的僱工以示謝意;而如果頭對準的是頭家自己或將頭拿掉,以示全體慰留。(閩南語因「雞」與「家」同音,宴會時常以雞象徵起家或增添福壽之意,雞頭朝向誰,誰為最尊者,而在尾牙雞則指多餘之人。)
視頻:來源於《泉州第一炮》
整編:@泉州影像
據說老闆在尾牙請員工才會旺,
那麼今年你的老闆給了什麼福利呢?
▼ 注意啦:
截止到2017年1月18日,在文末與影像君互動評論,
支持數排名前兩位可獲得影像君送出的《裡魚》文化衫一件哦~
關於年節的往期推送:
▼臘八:年節 | 「最冷」小寒撞上臘八,叫轉究郎怎麼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