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熱播劇:北有《渴望》,南有《圍城》

2020-11-19 Lii大喵

上世紀80年代,中國居民家庭電視機的擁有量以每年30%速度瘋狂增長,國人逐漸擺脫了幾十個人圍在一臺電視機前看電視的尷尬歷史,中國對電視劇的需求越來越大,這是好事,可是,電視節目的製作又跟不上了,特別是晚上八點檔的電視劇。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決定搞個大動作,就是要在一年之內拍一部50集的電視劇,50集!沒聽錯吧,因為那個年代的電視劇可不像現在隨隨便便一拍就是70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電視劇的製作水平很低,所以電視劇產量低集數也少。

即使作為全國第一家電視劇專業製作單位的北京電視劇藝術中心,在當時也僅僅製作過兩部超過20集的電視劇,這一下要50集,難度可想而知。

計劃是好的,可落到實處,拍什麼?別說劇本演員了,當時連個主題都沒有。當時北京電視劇藝術中心主任鄭曉龍想了個招,他召集了編劇李曉明,作家王朔,《十月》雜誌的副主編鄭萬隆等人,天天到薊門飯店聚一聚聊一聊,不聊別的,就聊新劇怎麼拍。

還別說,這招有效,還真把新劇的主題給聊出來了:要拍女孩,因為拍大老爺們沒人看啊,並且是漂亮又有很多優點的女孩,但是她又歷經磨難。飯沒有白吃啊,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於是女主角劉慧芳誕生了。編劇李曉明把大家的想法匯總收集,很快寫出了一個7萬字的故事梗概,起名叫《渴望十六年》,主要講述了漂亮善良的女工劉慧芳照顧養女小芳十六年的故事。

鄭曉龍一看到大綱出來了,鄭曉龍很是激動,他一拍桌子,就這麼開拍。

《渴望》終於邁出了第一步。

而上海這邊呢,別說是劇本了,《圍城》小說的影視改編權還沒拿到呢。

上影廠的編劇孫雄飛早就給黃蜀芹商議把小說《圍城》拍成電視劇,黃蜀芹當時一聽,有些心動,因為當時八十年代,翻拍名著成為了一股熱潮,比如86版《西遊記》和87版《紅樓夢》搬上電視熒幕後,反響非常大,成為了經典。

但是小說要想改變成電視劇,必須要徵得原作者的同意。

《圍城》小說作者錢鍾書先生曾說過:拙作上螢屏不相宜。而且錢鍾書夫婦一貫深居簡出,從不接受任何人的採訪。

所以貿然上門求見可能要吃閉門羹。但如果有人引薦那沒準能見到錢老一面。黃蜀芹就想到久居上海的中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劇作家柯靈先生。於是他請出柯靈說明來意,想讓柯靈先生寫一封引薦信。

為什麼會想到柯靈呢,這得從黃蜀芹的父親黃佐臨說起。

在抗戰時期,上海淪陷,當時在上海活躍著一個重要的進步戲劇團體——苦幹劇團,黃蜀芹的父親是苦幹劇團的創始人之一,而柯靈是劇團的成員。

柯靈後來曾任《文匯報》副社長,《大眾電影》的主編,更是錢鍾書的老朋友,於是柯靈先生一手託兩家,提筆一揮,介紹信成了。

有了重量級大咖介紹信的加持,黃蜀芹順利敲開了北京三裡河錢鍾書先生的家。寒暄後一聊,黃蜀芹更有了意外驚喜。

什麼驚喜呢?還得從黃蜀芹的父親黃佐臨說起。

1941年,錢鍾書夫婦由廣西乘船到上海,珍珠港事件爆發後,被困上海,而小說《圍城》正是創作於此時期。這個時期錢鍾書夫婦生活一度很拮据,倆人不停兼職、寫作,甚至去做家庭教師、小學教員,就這也就夠個勉強維持溫飽。

就在這時,黃佐臨的苦幹劇團看上了了楊絳寫的兩個劇本《稱心如意》和《弄假成真》,就按當時的最高稿酬買下了這兩個劇本,為錢鍾書先生夫婦解了燃眉之急。

黃蜀芹順利拿下了《圍城》小說的改編權。

看來中國社會不管什麼時代都繞不開「關係」和「人情啊」。

2

葛優當演員晚,28歲才參演了演員生涯的第一部電影。當媽的著急啊,這都快30歲了還沒混出名堂。

葛優母親施文心是北影廠的文學編輯,比別人先一步知道了黃蜀芹要到北京為電視劇《圍城》挑演員的消息,哎呀,這個戲葛優一定要擠進去。原因很簡單,這部電視劇的原著是中國近當代最經典的小說之一,作者錢鍾書更是當世的大才子。

可施文心不認識黃蜀芹,老辦法,找熟人推薦,她想到了已經先進劇組的英達。讓他捎話給導演。

英達當時剛從美國回來,有留學經驗,快人快語,直率衝動。和劇中人物的性格頗有相似,而且也有表演經驗,出演過謝晉導演的《最後的貴族》。所以很快被導演確定下來出演劇中人物——趙新楣。

葛優還在那等黃導演回話呢,那時候葛優雖然還有頭髮,可名不見經傳啊。幸虧導演看過他演的《頑主》,雖然人還是長得慘了點兒,但在黃蜀芹眼裡,那是形象很特別。

說到這,不得不提下黃蜀芹選角思路。

讀過這部原著的人都知道,小說本身並沒有清晰的故事線索,只是由作者一些零散的想法和片段的經歷寫成的,甚至有人調侃說這部小說更有點像是一個失意海歸的生活流水帳。

黃蜀芹知道《圍城》故事性不強,裡面的人物便是其真正靈魂,因此,演員的選擇至關重要。所以《圍城》裡的人,哪怕出場一點點,都要給人家記住,都要讓人家有印象。

所以外形特別的葛優就被導演選中了,出演劇中的一個壞人——這個人壞到骨子裡,但表面上卻裝傻。

當英若誠聽說要拍《圍城》時,立刻要兒子英達轉告導演,希望能以錢鍾書學生的身份來參演。當年英若誠在清華英文系學習時,錢鍾書正是英文老師。

《圍城》拍攝時,老爺子特意集中一周時間,專心演戲。

英若誠擔任文化部副部長期間,還參演了電視劇《我愛我家》和電影《末代皇帝》,後來因為太喜歡演戲,乾脆辭掉了官職。換到現在,一個副部長去演戲,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方鴻漸,全劇最重要的人物,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楊絳說他是非英雄人物被動的主角,這個並不想欺世盜名卻又不得不弄虛作假,既不追名逐利,卻又處處高談闊論,既不願同流合汙又只能從眾隨俗的矛盾人物,具有極大的表演難度。

由於陳道明在電影《末代皇帝》的精彩演出,讓黃蜀芹對他讚賞有加,然而對於黃蜀芹的力邀,陳道明卻是再三謝絕。

陳道明對導演說,我演不了這個人物,因為這個是太不利於立起形象的一個小說了,完全是靠文學語言性的幽默,支撐起來這麼一個風格,再加上錢老先生的東西也不能隨便的糟蹋。

但黃蜀芹仍然鍥而不捨,他甚至多次對陳道明說,你不演圍城,我就不拍這個戲了!

直到後來導演在找外景時不小心折斷了腿,陳道明一看多可憐啊這導演,坐著輪椅還要工作,哎,算了,從了吧。

呂麗萍當時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青年演員,黃蜀芹導演在《圍城》之前,拍過一部電影,叫《童年的朋友》,曾經找她演過一個小童養媳,因為呂麗萍拍戲認真,這次黃蜀芹就又找她演孫柔嘉。沒想到呂麗萍演活了這個人物的假。

小說《圍城》改變成電視劇最難的還是如何保持錢鍾書先生獨有的語言風格,黃蜀芹一方面將語言變成角色的對話,另一方面請來了配音大師畢克運用旁白進行心理描述,彌補了畫面語言難以表達的文學意味。

這句可謂破題的妙音,詼諧笑談人生,也正是圍城的基調,此後不久,畢克患上了喉部疾病,不得不離開配音崗位,因此圍城的旁白也成了畢克最後的作品。

3

1989年,北京,魯曉威在青年藝術劇院的大院裡又一次失望了,這次來還是沒有找到楊青。

自從魯曉威接手《渴望》導演這個活,沒過過一天安穩日子,滿北京城的找女一號劉慧芳的合適人選。

這個角色的挑選真把魯曉威給難住了,劉慧芳在設計當中是一個完美的女人,按現在來說是一個完美的人設,要說唯一的缺點吧,就是太完美了。沒有缺點,這麼一個完美的女人現實生活中那找去呢?誰能符合這麼一個形象呢。

導演想到了當年梅花獎的獲得者楊青,導演一共去了九次,九次呢還是沒見著,導演就在門上貼了個條,「有部戲演女主角,你要來你就來,把導演也氣的夠嗆,去九次都沒見著人。

可劉慧芳還得接著找啊,導演又想到了後來因《情滿珠江》一舉成名的左翎。左翎的形象很好,不僅僅是漂亮,關鍵是給人一種溫婉賢淑的感覺。跟接下來要創作的要塑造的劉慧芳,非常契合。就是她了。滿心歡喜的魯曉威趕緊聯繫上了左翎,可是一問傻眼了,左翎正在拍攝導演米家山《袁氏遺產案》,沒有檔期。

後來陸陸續續有很多女演員來試鏡劉慧芳,其中不乏知名的演員,比如著名演員傅藝偉,當時的傅藝偉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當家花旦,但導演魯曉威覺得她太洋氣不像劉慧芳。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場景已經基本搭好了,拍攝團隊也組建完成了,可是女主角劉慧芳到底在哪裡呢,在距離渴望開拍還有5天的時候,導演魯曉威突然想到一個人,她就是電視劇《大林莽》的女主角賈雨嵐,於是魯曉威來到煤礦文工團話劇團來找她,但又不巧的是賈雨嵐出國了。

文工團的領導說:導演,那再給你介紹個我們團裡的青年演員吧,張凱麗,演技也很好。張凱麗見過導演後,這天兒也馬上中午了,性格開朗的東北女孩張凱麗,對魯曉威說:導演,走到我那去,給你下碗面吃吧。

在張凱麗宿舍,看著忙碌切菜的張凱麗,魯曉威還真有點劉慧芳的感覺,就她了!

劉慧芳確定了,那誰來演主角呢,也就是劉慧芳的丈夫王滬生,魯曉威決定到北京電影學院挑人,挑來挑去,副導演趙寶剛向魯曉威推薦了一個人,孫松。雖然趙寶剛極力推薦,可趙寶剛看了孫松的樣片之後,搖了搖頭,他覺得不行,原因是孫松看起來太嫩了。

可孫松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他給導演打電話說:導演,要不我去見見你吧,你當面看看我。那天天氣預報說下午有雨,魯曉威就說那你5點來我家吧,導演心想,到時候下雨孫松肯定不來了,那這事自然也就黃了。

魯曉威下午下班回家一看,孫松這傻小子淋的跟落湯雞似的在院裡等呢,魯曉威被孫松的誠心感動了

臨近開拍,魯曉威決定再去孫松家裡去一趟,沒想到又讓魯曉威發現了一個好演員,這個人就是孫松的母親韓影。

當時她是北京曲劇團的一名演員,最重要的是她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這可把魯曉威高興壞了,因為這劇中還有一個有些分量的角色,那就是劉慧芳的母親劉大媽,根據劇本的設定,劉大媽是一個典型的北京人,一開口那就應該是老北京胡同裡的味。

而劉大媽和小女兒,也就是劉慧芳的妹妹小燕子用京片子吵架,那則是編劇精心設計的一大看點,也正是因為這一精心設定,可把魯曉威給難住了。為了選這麼一個角色,魯曉威煞費苦心,找到的演員要不就是形象對,口音不對,要不就是說話的感覺對,形象又不符合,就這樣挑選了很長一段時間,魯曉威覺得難度太大了,先放放吧,誰知到孫松家裡,韓影一開口,一嘴流利的北京話,這個神情這個韻味,這不就是劉大媽嗎?

得,就這樣就您了,劉大媽一角也定下來了, 孫松和韓影,這一對現實中的母子,搖身一變,成為了《渴望》劇中的女婿和丈母娘。

《渴望》播出之後,幾位主演都大受歡迎,通過這部劇,人們記住了溫柔善良的劉慧芳,自私狹隘的王滬生,和老實憨厚的宋大成。

甚至於當時還流傳著這麼一句話。舉國皆哀劉慧芳,舉國皆罵王滬生,萬眾皆嘆宋大成,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劉慧芳就不該嫁給王滬生,應該嫁給宋大成。

宋大成一時之間成為了大家心目當中的標準好丈夫的代名詞,而宋大成的扮演者李雪健也因為這部渴望紅透半邊天,不過當年李雪健能出演這部劇,只是為了報恩。

當時李雪健並不想出演這部劇,因為當時李雪健出演話劇《九一三事件》當中,扮演林彪,獲得了「中國戲劇梅花間」已經是空政話劇團的臺柱子了,同時呢他也會出演一些影視劇,是個大忙人。

那有時間再接拍渴望呢,五十集呢,再加上看完劇本之後,李雪健也不太喜歡宋大成這個人物,因為在此之前,李雪健在話劇舞臺上,那都是演的英雄人物,這和他的戲路不太相符,但是,當李雪健得知來找他的人是魯曉威時候,他接下了這部戲

目的,報恩。

原來1977年當時只有23歲的李雪健,在北京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他是從雲南部隊的業餘宣傳隊借調到二炮文工團,給話劇《千秋大業》跑龍套的。

但是很可惜,這部話劇最後因種種原因擱淺了,李雪健自然也應該回到雲南去,然而這個時候的李雪健並不想回去,好不容易來到了北京,這的發展機會多好啊,可是該怎麼留下來呢?

正在李雪健煩惱的時候,當時《千秋大業》的導演魯威,也就是渴望的導演魯曉威的父親幫他寫了一封推薦信,推薦他到空政話劇團,李雪健的命運也就因此徹底改變了,沒有這封信,也就沒有以後的李雪健。

所以說李雪健心裡邊一直惦記著這件事,記著這份情,在他看來,這次出演宋大成,幫了魯曉威的忙,也就算是報了這份恩了。

楊青終於回來了,

導演終於聯繫上了楊青,她說她正在西安拍戲,導演說那不著急,你先看看劇本。

然後楊青就覺得這個劉慧芳都不用看,這就是我,因為楊青在家裡面是老大,家裡所有的一切都是她來操心,可是等到楊青拍戲回來以後,進入劇組,人家已經開拍了。

楊青一看人家都拍上了,那我就走吧,導演趕緊就對楊青說:回來啦?恩,回來了,你來趕緊準備那個徐月娟的角色,但是楊青一點都不喜歡這個人,這個徐月娟跟楊青本人一點都不一樣,差的距離太遠了。其實劇中徐月娟這個人物也很重要,可以說她是最能烘託劉慧芳人物特點的角色。

劇中的徐月娟心直口快,嫉妒心強,典型的小市民形象,與忍辱負重委曲求全的劉慧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楊青不喜歡這個角色很正常,因為誰都想演好人。

楊青說我演不了這個角色,當時魯曉威給了楊青一句話:「你不是中戲畢業的高材生嗎?」導演將了一軍,演員應該塑造不同的角色,那才是演員的本事嘛,就這樣楊青硬著頭皮把這個角色接下來了。

4

1989年7月《渴望》正式開機

同年秋天,《圍城》也在中央電視臺無錫影視基地開始拍攝。

1990年下半年,兩部劇幾乎同時登陸央視。

《圍城》播了以後,首先在大學校園裡,在報社,雜誌社也就是在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也使很多人打開了同名小說《圍城》。

不過《圍城》導演黃蜀芹曾說過,家裡兩個臺在放的時候,她去看《渴望》。而《圍城》小說作者錢鍾書先生也說過一句話,他說紅樓(紅樓夢)有榮寧二府,《渴望》有王劉兩家。

曾有人這樣評論《渴望》:說來也怪,你說這間房子進,那間屋子出,最遠的鏡頭也不過是大馬路小胡同,幾個人來回出場,家長裡短的,居然一演就是50集,而且叫人渴望看下去。

《渴望》開創了中國長篇室內劇的先河,它的創新效應更是帶來了蝴蝶效應,1991年《編輯部的故事》、1992年《皇城根兒》、以及又後來的《我愛我家》、《家有兒女》等等。

《圍城》播出幾十年後導演黃蜀芹說:電視這東西還真是沒法比。所以我覺得我們冒了一次險。而陳道明也說《圍城》放在今天根本沒法拍,拍了也沒人看。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圍城》,大腕扎堆,不巧遇見了電視劇《渴望》,輸的很慘
    《渴望》。當年《渴望》播出的時候有多火?給陳道明寫這封信的不是別人,正是《圍城》的作者錢鍾書!能得到原作者的肯定,比起電視劇沒火來說,陳道明真的覺得沒什麼了。陳道明釋然了,央視卻沒有釋然,畢竟投了錢,更重要的是這部劇,可是翻拍的大師的代表作《圍城》,央視怎麼都覺得這部劇不敢被淹沒。
  • 《十月圍城》熱播 鍾漢良自毀形象
    由鍾漢良、張曉龍、劉小小、吳孟達等明星主演,鞠覺亮執導的民國傳奇大劇《十月圍城》正在樂視TV超級電視及樂視網全平臺火熱播出。 電視劇《十月圍城》雖然與電影同名,但劇版並沒有完全複製電影的情節,而是電影的後續。
  • 30年後《圍城》演員現狀,葛優陳道明成影帝,李媛媛去世太可惜
    這一年出品了眾多優質電視劇,有的甚至成為了現象級作品,如《渴望》、《封神榜》、《平凡的世界》、《公關小姐》、《楊乃武與小白菜》等。這其中,還有一部作品在當時非常受歡迎,那就是由黃蜀芹執導的《圍城》。去年他在熱播劇《慶餘年》中扮演的慶帝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他在《流金歲月》中出演了葉謹言一角。從他的近照來看,男神還是男神,一點也不顯老。
  • 《唐人街探案》北有尹正一剪梅,南有張鈞甯loving strangers
    狗鼻子林默冷酷少言,張鈞甯飾演的IVY絕對又是一大亮點,北有海王尹正一剪梅,南有毒玫瑰張鈞甯loving strangers。自帶BGM的人絕對都不是好惹的,你說呢?看了8集了,挺感慨的, 因為一共就12集,劇集太少,絕對是唯一的缺點,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更加期待大年初一的《唐人街探案3》了呢?
  • 北有德雲社,南有說唱團:武漢伢自己的方言娛樂王國
    北有德雲社,南有說唱團。大概沒有哪一個武漢人沒看過說唱團的方言喜劇,大概沒有一個武漢人會不知道岔巴子田克兢、嘎巴子陸鳴。從1953年建團至今近五十年曆程,以其雄厚的創作、表演實力活躍在國內舞臺上。老一代名宿,中青年名家,曲壇新秀,濟濟一堂。劇團現有國家一級演員十三名、國家二級演員十二名,演員多次在全國性調演、比賽中獲獎。
  • 經典劇《渴望》30年重聚,你還記得劉慧芳宋大成劉大媽他們嗎?
    《渴望》劇組今天舉行播出30年重聚,沒有辦法到現場觀摩,寫一篇小文回憶點滴吧。作為我國第一部室內劇,50集電視連續劇《渴望》是1990年底,開始在央視播出的。我那時候10歲左右,也就是我女兒現在的年紀,對其中的情節看不完全明白,只留下一個印象就是大人們都非常愛看。
  • 《圍城》#圍城#啥時候取消字數限制òᆺó
    最近痴迷二三十年前的電影電視劇。這部劇居然比我還大一歲哦~恨不得給六顆星,不管是配樂,演技,劇情,演員,全都無懈可擊,以前是喜歡這本書,現在是瘋狂的愛上了。我喜歡方鴻漸的可愛俏皮,我愛趙辛楣的通透隨心,應該有不少人能從方鴻漸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亦如此~唐曉芙是初戀魔咒的悵然,把這段經歷珍藏心裡是最完美的結果。就算沒有婚姻,沒有了一切需要處理的人際關係等等,我們就自由了嘛?
  • 陳道明苦練滬普話,導演遭遇車禍,9.2分神劇《圍城》拍攝不易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圍城》,同樣是一部不容忽視的作品。 《圍城》是導演黃蜀芹根據錢鍾書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而成的一部電視劇,播出於1990年,該劇以正劇般的方式,講述了方鴻漸在歐洲留學回國後的人生經歷,道出了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的故事。
  • 陳道明苦練滬普話,導演遭遇車禍,9.2分神劇《圍城》拍攝不易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圍城》,同樣是一部不容忽視的作品。《圍城》是導演黃蜀芹根據錢鍾書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而成的一部電視劇,播出於1990年,該劇以正劇般的方式,講述了方鴻漸在歐洲留學回國後的人生經歷,道出了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的故事。
  • 《十月圍城》熱播 嚴敏求被贊中國版《鐵娘子》
    嚴敏求《十月圍城》劇照梅麗爾-斯特裡普《鐵娘子》劇照  搜狐娛樂訊 日前,由著名導演鞠覺亮、鄒集城執導,著名演員鍾漢良、嚴敏求、吳孟達、張曉龍、劉筱筱、吳剛、劉奕丹等主演的電視劇《十月圍城》正在四大衛視熱播,北京人藝著名表演藝術家嚴敏求主演的
  • 《圍城》播出30年:陳道明多年自帶「流量」,而她患病生子早逝
    1990年黃蜀芹導演執導了一部電視劇,只有10集。和現在動不動50集以上的大製作比起來,簡直太克制。這部劇根據錢鍾書先生的同名小說改編,今天看起來,劇裡都是「角」。陳道明,英達,呂麗萍,李媛媛,史蘭芽,葛優……這種實力派豪華陣容如今應該再難得一見了。
  • 《渴望》演員現狀,張凱麗與丈夫恩愛32年,他卻因病離世多年
    以前那些經典老劇都是實打實的精彩好看啊。比如說《渴望》這部劇在當時反響就非常好。雖然已經是1990年的劇了,但是今天很多熱播劇在它面前,簡直就是相形見絀。而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初在渴望中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演員們,如今現況都如何了呢?
  • 《十月圍城》熱播 吳孟達獲封「國民嶽父」
    吳孟達   江蘇城市頻道「第一劇場」播出的《十月圍城》,從開播至今收視節節攀升,鍾漢良和劉筱筱笑中帶淚的「冤家配」廣受好評,而金牌綠葉吳孟達更將時下熱門的「國民嶽父」推上了4   劇中「老狐狸」十分愛女兒   「國民嶽父韓寒」登上微博話題榜,而電視劇《十月圍城》中,吳孟達飾演的巡撫區肇新同樣駕馭不了自己的寶貝女兒區舒雲,哪怕在官場上得心應手,對女兒卻頭大不已。吳孟達的表演無疑為全劇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 你從《圍城》中讀出什麼?《圍城》是難得的通俗讀物寫盡世間百態
    "從194初讀《圍城》的時候,我還是個初中的渾小子,什麼都沒看出來,就記得那個什麼旅店的臘肉,滿是灰塵還有蛆蟲,後來上了高中,終於耐心的讀了很多遍,發現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覺。上大學的時候,把電視劇找出來看了一遍,突然發現,讀了那麼多年我都不知道李梅亭到底具體什麼樣子,但是葛優的神演技讓我徹底知道李梅亭就是葛優演的那個人 ,圍城是80/90年代由夏志清極力推崇才被人廣泛關注,當然圍城小說本身寫的就真好。《圍城》 1990 陳道明,呂麗萍,英達1.最經典最契合原著的電視劇。
  • 《十月圍城》上海熱播 劉筱筱演技大爆發
    舉報 《十月圍城
  • 陳道明談《圍城》:你在文化面前,狗屁不是!
    多年以後,面對媒體的採訪,談起《圍城》,陳道明如是說道。1990年,由陳道明、呂麗萍等人主演的《圍城》,在央視一套播出,這部只有短短10集的電視劇,一下就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經典。但鮮有人知,這部電視劇的選角之路,簡直充滿了曲折,一直到開拍,導演黃蜀芹也沒有找到合適的男主角,直到在一個偶然的場合,她看到了陳道明,被他身上那股特有的民國文人氣質吸引,當即決定,他就是方鴻漸(圍城男主角)。可是萬萬沒有想到,陳道明拒絕了黃導拋來的橄欖枝,理由很簡單:演好《圍城》,演好方鴻漸,太難了!
  • 熱播劇與演員爆紅,誰成就了誰?
    這部劇演員陣容華麗,匯聚黃磊、沙溢、海清等一眾老戲骨,戲中小演員們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小歡喜》的劇情與敘事模式都不複雜,故事主要圍繞三戶人家在高三一年的喜怒哀樂展開,然而因為該劇主題直抵現實生活,故能夠引起眾多觀眾的共鳴,成為2019年夏天的熱播劇。近兩年來,優秀的國產電視劇頻頻進入觀眾視野,其中讓人印象尤為深刻的毫無疑問的是《都挺好》與《小歡喜》這二部劇。
  • 《圍城》所體現的兩大主題:自由意志和對未知的情感的渴望!
    (張愛玲的這句話充分印證了那句話,即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張愛玲而《圍城》中的男主公方鴻漸就是這麼一個男人,他尋尋覓覓,滿懷對理想情人唐曉芙的期待和幻想,但最終卻沒能拗過現實,娶來的卻是工於心計的孫柔嘉
  • 王凱與宋威龍成名後不是高興,而是失落;其實都是「圍城」心態
    ——錢鍾書《圍城》很多演員,在未成名之前都渴望成名,因為成名後能獲得更多的報酬;能獲得更多的商業價值,能有更多的機會和資源,能帶給自己更多的名與利。很多時候,城外人並不知道城裡人的生活,所以才有了「圍城」心態。而演員王凱與宋威龍都曾說過,未成名之前渴望被認可,但真的成名後,又有些失落。
  • 1990年是什麼命運
    1990年出生的人屬馬,這一年的地支是午,所以也稱「午馬」。1990年出生的人命運解析午馬人心地善良,做人爽快,他們有著用不完的熱情,總是能在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熱心提供幫助。他們渴望和自己相愛的人結婚,如果不愛對方的話,他們寧願單身。午馬人的財運一般,有賺錢的時候,也有虧錢的時候。他們喜歡做慈善,所以身邊留不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