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人性」放在電影和影評上真的很好用,就如同當年的「情懷」一樣。
《釜山行》剛在B站上線時我就刷了一遍,覺得很不錯,劇情緊湊,人設豐滿,手法細膩,製作精良,催人淚下又引人思考,幾乎聚集了一部好電影的所有優點,我趕忙在群裡安利了幾個好友一起分享。
可接下來這段時間,瘋狂的朋友圈,爆炸的微博,俗爛的影評,鋪天蓋地的「人性」二字,讓我徹底懵逼了,我們看的不是同一部電影?
為了保證本文的客觀公正,昨晚我又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釜山行》。
看到喪屍暴亂,我依然覺得精彩刺激。
看到西裝大叔的自私自利,我依然嗤之以鼻。
看到15號車廂緊閉的車門,我依然怒不可遏。
看到胖大叔叫出女兒名字那瞬間的溫暖微笑,我依然潸然淚下。
看到婆婆開門放喪屍進來,殺光了所有人,我依然病態的感覺大快人心。
看到流浪漢捨生保護婦孺,我依然在心中呢喃,你是要做一輩子懦夫,還是英雄,哪怕只有幾分鐘?
看到孕婦和孩子死裡逃生走進隧道,政府軍隊卻下令射殺,我依然攥緊了手心,默默罵娘。
看到整部電影劇終,我仍然沒看到那漫天影評中波瀾壯闊的」人性「宣彰。
親,寫影評也要按基本法的好嗎?
個人認為《釜山行》的成功並不在於它對」人性「的揭露,而在於它的「去英雄化」,電影中每個人都是凡人,每個人都很弱小,每個人都面臨選擇,電影的節奏牢牢的搭在觀眾的脈搏上,每個情景都牽動著觀眾的心,每個角色都有極強的代入感,災難面前,你會是誰?你又希望自己是誰?是那幾個個性鮮明的主演,還是那群麻木無知,冰冷懦弱的群眾。
但商業片終歸是商業片,爛大街的喪屍題材披上單薄的「人性」外衣,和這麼多優秀深刻的人性電影相比,難免捉襟見肘。真正優秀的人性電影,不需要大災難作為前提,因為災難面前,什麼樣的人性都不可怕,什麼樣的人性都該被理解,生死攸關之時,哪裡還有好人和壞人,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罷了。
總之,《釜山行》是好部電影無置可否,但要以「人性電影」的身份被推上神壇,欠火候不說,也和商業片的本源相悖,對於那些用「人性」二字標榜它且推波助瀾的人,我給你們良心推薦幾部真正的人性電影神作,若你看過,公道自在人心。
《狗鎮》
狗鎮是我看過最壓抑,最煩悶,最冗長,最讓人絕望的片子了。
影片採取的是舞臺劇式的表演方式,大概三個小時,我分了四五次才看完,看完之後噁心反胃,卻又暢快淋漓,不是身體,而是精神。
灰色文字摘至百度百科,有劇透,慎看。
大蕭條時代的美國,在洛基山脈的深處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鎮「狗鎮」,小鎮裡只有十幾戶人家和一條狗,他們過著差不多與世隔絕的生活。
一天晚上,少女格瑞斯(妮可·基德曼飾)在逃亡中來到了這個小鎮,被青年作家湯姆(保羅·貝坦尼飾)發現,他說服小鎮裡的居民把格瑞斯留在小鎮上。格瑞斯要為小鎮上的居民做一些雜務,以獲得小鎮居民的收容和理解,同時賺一些生活費用。漸漸地,小鎮上的人發現了這個女孩的秘密,她是警察重金懸賞的逃犯,於是,小鎮的人逐漸轉變了態度,他們開始向格瑞斯要求更多的代價以換得這裡的平靜生活。一天,在警察搜捕中查克強暴了格瑞斯,從此,格瑞斯變成了小鎮人發洩和欺辱的對象。在絕望和疲憊中,格瑞斯向她所信任的湯姆借了些錢,竄通到城外買水果的戴維幫助她逃出小鎮。但是她被兩個人出賣了,她被抓回小鎮並被小鎮人像狗一樣虐待。
湯姆最終出賣了格瑞斯躲在小鎮的消息,10幾個黑幫分子闖進了小鎮,原來,格瑞斯是黑幫頭目的獨生女,因為不想繼續父親的生意而離家出逃。最後,格瑞斯同意與父親一起回去,但是她有一個要求,就是殺光小鎮裡的人,包括老人和孩子,而她則親手殺死了湯姆,小鎮上只剩下一條狗[3] 。
影片最後,狗鎮唯一的倖存者仰頭長嘯,仿佛在叩問蒼天。
原來淳樸善良的狗鎮居民怎麼變了?
原來遺世獨立的寧靜小鎮去哪了?
可是狗怎麼能明白,鎮上的居民從來沒有變過,他們骨子裡就是這樣,缺的,只是女主角這個「誘因」而已。
人性本惡,是我們人類最不願承認的事實。
影片中的狗鎮毀滅了,現實中的狗鎮卻無處不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狗鎮的居民,他們不好也不壞,可說不準什麼時候「誘因」就會到來,一發不可收拾,世界從來如此,想想是不是覺得不寒而慄?
拋開對人性善惡的先天設定,拂掉因此而生出的種種虛妄念想。狗鎮仿佛在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保護自己,你不能手無寸鐵,僅用一個傻白甜的心示人,而是應該背後藏刀,刀尖向下,我們可以用善意對待所有人,但收到的回饋是惡意的時候,我們也能迅速回擊。
《狩獵》
一個小小的女孩,一次小小的恨意,一句小小的謊言,徹頭徹尾,鮮血淋淋的毀了一個男人的一生。
對不起,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灰色文字摘至百度百科,有劇透,慎看。
剛剛和妻子離婚的盧卡斯在一家託兒所工作,心地善良個性溫和的他很快就受到了同事和孩子們的喜愛,其中,一個名叫卡拉的早熟女孩對盧卡斯尤為的親近。面對女孩幼稚而單純的示好,盧卡斯只能婉轉的拒絕,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舉動將他的生活推向了風口浪尖。[3]
卡拉報復性的謊言讓盧卡斯背負起了性侵女童的罪名,一時間,這個好好先生成為了整個小鎮排擠和壓迫的對象。好友的憤怒,前妻的不信任,愛犬的死亡和陌生人的惡意讓盧卡斯幾近崩潰,而當小小的卡拉吐露真相之後,惡意卻並沒有隨著盧卡斯的重獲清白而劃下句點。[3]
我一直不認同小孩子都是純真善良的論調。
小孩跟大人一樣,會撒謊,會傷害其他人,會虐待比自己更加弱小的生命。而最最可怕的,是他們不辨是非,不分輕重,不計後果,殺傷力巨大,並天生帶有弱者屬性加持。
而輿論,總是偏向於弱者。
你會選擇相信一個還在幼兒園的幼女對於自己受到性侵的控訴?還是會去相信一個離異獨自生活的中年大叔的清白?
狩獵中的男主,是我見過內心最強大也是最溫柔的人,他隱忍,他堅持,他原諒,他坦蕩,面對這個惡意滿滿的世界,他仍然溫柔相待,他最後抱起那個毀了他一生的女孩時,眼裡沒有一點恨意,清澈得讓人心疼,天涯猶在,不訴薄涼。
狩獵就是這個真實社會的寫照,我們都生活在這片狩獵者的森林中,既是獵人,也是獵物,每個人手拿一把槍,你麻木的跟著社會輿論朝獵物開槍,終有一天你也會成為獵物,斃命於他人槍下,這場關於道德的狩獵遊戲,永遠不會有贏家。
」人性圈「裡諸如此類的優秀電影還有太多太多,《告白》、《發條橙》、《七宗罪》、《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它們相較《釜山行》,對人性的描寫更為深刻,電影的張力更強,也更值得我們深思。
話長紙短,就此擱筆。
不要問我為什麼每次都結束得這麼突兀,我就是不想寫了而已。
原創不易,轉載請標明出處,且讀且珍惜-- 章魚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