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莉:我喜歡一切新奇、值得嘗試的事物

2021-02-08 中國新聞網

  「我從小看到不公平的事就會說出來,不是那種躲在角落默默不發言的人。我不僅說,還要解決它。」那個從小愛發問、愛看書、愛打抱不平、中學時就立下當記者志願的小姑娘,早已成為華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女性媒體人之一,「當大事發生時我存在,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我」。作為香港鳳凰衛視資訊臺副臺長兼首席新聞主播的吳小莉,在15年前的自傳《足音》之後,已為人妻人母的她想再次提筆總結自己這十多年的成長心得的,只是工作太忙一直沒有完成,而借著新節目訪談商業大腕的契機,她推出了新書《吳小莉:與卓越同行》。

  若不是當初因為暈機身體不適應空姐的工作,或許觀眾就要錯失這位親切又幹練的女主播了。多數人看到的是吳小莉的功成名就,卻往往忽略了她那「永久的笑臉」背後的勤奮:香港回歸時《60小時播不停》,她連續3天帶妝作業,誘發嚴重的皮膚過敏症;工作壓力最大的時候,她會悲嘆「我實在頂不住了」,可事過之後,她照樣笑容可掬地出現在觀眾面前……吳小莉告誡想要入行的年輕人,要對這種隨時揣著護照準備到處跑的忙累工作有所心理準備,「要永遠記得自己當初選擇這個職業時的理想是什麼,做新聞工作不能只看到從業者光鮮靚麗的外表,還要看到他們所承擔的辛勞、風險以及他們的執著。」

  採訪就像是一種雙人對唱

  記者:鳳凰掌舵人劉長樂把你的主持風格概括為「既不卑不亢又有情有義」,你是如何做到的?

  吳小莉:我曾經採訪過很多人,然而不管採訪對象是誰,我的態度都是一樣的,就是把他還原成一個需要被理解、被溝通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不卑不亢。當把他們還原成普通人後,你會發現他們既不特別高大,也絕不卑下,對於他們的強項、弱點,他們出現的喜怒哀樂,你能夠充分地理解,我覺得這就是有情有義。其實,每個人都是一部好書,我們可以讀紙質的書,也可以藉由閱覽人、跟人對話這種方式去閱覽「人」這樣一本書。我覺得這是媒體人的一種幸運,我很珍惜這樣的機會,每次都努力談出一個讓人有所收穫的對話過程,然後把它記錄下來,跟讀者和觀眾分享。

  記者:採訪中會有你掌控不了的時候嗎?

  吳小莉:要想做到採訪不緊張,最重要的是自己心裡有底,做了很多的準備和功課,了解對方的工作、生活、行業、專業,知道在和他對話的過程中,讀者和觀眾想知道什麼,我能和他聊什麼、又能談出什麼。這樣,就能跟他有共鳴,就像和他站在同一個琴鍵上。我覺得這種採訪就是一種雙人對唱,有來有往。我們採訪前不可能有彩排,但我可以進入他的生活、工作、專業,這樣我的採訪就不是提供一張白紙讓他自由塗抹,而是站在跟他一樣的理解高度上對話。這樣會讓他覺得有對手、有挑戰,談得更盡興,對觀眾、讀者,甚至彼此都有所啟發。隨著採訪經歷的增加,隨著跟越來越多的人溝通、交流,你會發現很多事是觸類旁通的,自己也會對很多事看得更透徹、清晰,採訪對象自然更願意和你長談。所以要珍惜每次採訪的機會,因為每次採訪都是讓你進步的機會,每次採訪都能讓你進入一個人的內心。

  記者:副臺長、主播、記者這些身份你更喜歡哪個?未來有什麼規劃?

  吳小莉:說到我在傳媒界的身份變化和職業規劃,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和女兒的一段對話。女兒和我討論她未來要做什麼,我跟她分享了我自己選擇職業的經歷,告訴她現在儲備知識和能量,不僅僅是為了找尋未來她能謀生的職業,人一輩子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並把它做到極致。我之所以喜歡做記者,是因為我喜歡站在這個位置上去觀察這個社會,去溝通這個世界。從一個傳媒人的角度來看,在這個領域中的任何一個角色和位置,都只是實踐我們跟隨世界脈動,觀察、分析、分享這個世界變化的角色而已。我不喜歡簡單的重複,也不喜歡留在原地。就像我當年離開父母來到香港是一樣的,我喜歡一切新奇、值得嘗試的事物。而這個行業,讓我常常有這種新鮮感、學習感以及成就感,我一直在做我喜歡的事。所以接下來如果遇到什麼讓我覺得很新鮮、很有意思、做起來很有成就感的事,只要是我喜歡的,我都願意去做。

  吳小莉的老公是出過唱片、從事投資銀行工作的周秉鈞,周秉鈞三次求婚抱得美人歸的愛情故事已成佳話,2001年成婚的二人育有一女,女兒Renee今年10歲。這次,為了夫人新書的出版事宜,周秉鈞更一天飛越香港、北京、成都三地,帶著他的團隊和出版方無數次磋商,確認內容、進度、細節,往來郵件更是多達上百封,每個細節都考慮吳小莉的感受,對吳小莉滿滿愛意的呵護,簡直羨煞旁人。「他是我最嚴苛的觀眾,是我公眾形象的堅實捍衛者」,在吳小莉事業成長的過程中,另一半的支持從未缺席,對此,吳小莉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相信你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選到什麼樣的他。沒有十全十美,只是看你要什麼。」

  工作生活可以並行不悖

  記者:這麼多年來你是如何永葆工作激情的?不覺得累嗎?

  吳小莉:累一定會有的,尤其是在做了一段時間馬不停蹄的工作後,通常會有一種人要放空的感覺。我覺得全部的精力付出以後人要完全地放空,要跳離所有的角色,然後自己一個人獨處休息,讓自己能重新充電回來。休息的方式常常是看一場電影,或者是看一看電影臺的一部久違的經典之作,或者去跑步、散步、遊泳、做瑜伽。這麼多年來,我對傳媒工作和新聞工作的熱愛,對於上一線採訪、去學習和了解這個世界的這種熱情,始終不變。

  記者:在了解世界的過程中,你自己有什麼變化呢?

  吳小莉:改變的是,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越來越多元化、多角度,也更能理解很多事情的來龍去脈和前因後果,折射到生活上來說,意味著我對很多事情更加寬容,更加了解該如何去面對。這些年來,我經歷了從為人女兒到為人妻子再到為人母親這樣的生活歷程,這也使我更加理解生活的全貌是什麼。可以說,過去十多年,我更多是在平衡家庭、生活、工作幾個關係中去學習和成長。在一個家庭中,母親是很重要的角色,是家庭精神的核心所在。很多時候,男性在家庭裡更像一個「大兒子」,他也是需要被寵愛的,需要被像個孩子一樣去照顧的。我們每每回到家,第一個問到的通常是「媽媽在哪兒」,而不是「爸爸在哪兒」,女性起到的是穩定家庭基礎的作用。對我來說,當我的女兒、我的另一半需要我的時候,我一定要存在。職業女性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的同時,也會使得她在家庭生活中取得更大的平衡並且生活更美滿,我相信工作和生活是可以並行不悖的。

  記者:你和女兒的相處模式是怎樣的?對女兒有什麼期許?

  吳小莉:不一定要賺很多錢,只要能找到一個她可以奉獻一生、讓她有成就感的努力方向,我認為就很好。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波折,比如女兒最近在北京的夏令營待了一個月,和室友相處時她遇到了一些挫折,作為母親,我怎麼去引導她面對這些挫折,會長遠影響她的。作為母親,我覺得存在感、與女兒時時的溝通以及我的言傳身教都很重要。前不久她問我說,現在的孩子都被寵壞了,她就擔心長大後沒辦法照顧我。對於她這類疑惑,我就會儘快找時間幫她解開,有時候是寫信,有時候是面談。我已經把一些和她的對話寫了下來,希望以後能把這些文章留給她。 (新報記者 仇宇浩)

相關焦點

  • 一切新奇事物只是忘卻
    像一個商人也像一個詩人,他們總是從一個鎮走到一個村,帶著討好的笑,販賣那些對我們毫無用處的東西。衰老疲憊的髒空氣,他說。我聽不太懂。我靠著一堵牆,牆邊留著白天吹笛人遺落的喜劇,我曾在一個葬禮上見過他。我和他躺在空蕩蕩的床上,水浸過所有房間,我總是遊到一半醒過來。火光熄滅前他看見我又厚又重的眼影。
  • 我喜歡一切有翅膀的事物
    我喜歡一切有翅膀的事物 李慕白 我喜歡一切有翅膀的事物 不羈的風,流浪的雲 輕盈的蒲公英,悄悄離開枝頭的花朵
  • 吳小莉:指尖上的「芭蕾舞者」
    「用火燒得通紅的烙鐵直接往我手上放,『哧』的一聲,手上立刻被燙焦了一塊,那種錐心的疼痛讓我眼淚直流。」說起那一段難忘的「烙燙」生涯,吳小莉仍記憶猶新。  對吳小莉來說,那五年的就職時光苦不堪言,但她無路可退,只能咬緊牙關堅持。所幸,生活並非一成不變,五年多的堅持讓家裡的條件慢慢好轉,父親的身體也逐漸恢復,對於未來,吳小莉充滿憧憬。
  • 明師教言:一個古魯慕克不追逐新鮮事物和新奇事物
    索阿米.吉(原名Shiv Dayal Singh,尊稱Soami Ji)祖師 一個古魯慕克不追逐新鮮事物和新奇事物,因為他明白,那些事物的根源都是物質世界。他對這個世界隱瞞自己的美德,他不喜歡被人讚美。不論他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他都選擇那些能促成對薩特古魯熱愛和虔誠的理念,然後繼續歌頌所有美德中的珍寶:薩特古魯。 一個曼慕克總是渴望看到聽到新奇的事物。他急於打聽其他人的秘密,想知道他們的隱私。
  • 【重訪·30年30人】吳小莉:大事發生時,我在現場
    今日推出的是1998年年度人物吳小莉。1998年,兩會期間吳小莉獲時任總理朱鎔基的點名提問,她被本報評為「1998年年度人物」。「13年前,我曾經在上海浦東採訪中國首次主辦的APEC會議。13年後,在北京舉辦,真的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這13年來中國國力的變化,點點滴滴的進展,作為媒體人能夠經歷感受,這也是我投入這個行業很大的動力和樂趣所在。」
  • 總理欽點的記者:吳小莉
    在校期間,吳小莉就抓住一切機會鍛鍊自己的採訪能力,有任何可能主持的活動吳小莉都主動參加,就是一種以拼命三郎式的努力不斷積累自己的實力。同時,吳小莉也一直積極參加各種學校活動,不斷鍛鍊自己的隨機應變能力,多次參與大型活動的主持工作。
  • 讓我們開始嘗試新事物吧
    >進入九月,就是我最喜歡的季節了。第一天裡,就有種特別想玩點兒新事物的樣子。初秋的氣溫如此舒適涼爽,帶著三歲小侄女到樓下散步,看著幾片落葉,幾顆石頭,一隻蝸牛,一條大狗,都驚喜連連,在小區園子裡撒歡,追逐,歡笑。我們是自己的大王呀,哪怕是一丁點大呢,我也是大王,所以我叫點大王。
  • 吳小莉:當作者寫文字 這比生孩子還要漫長
    吳小莉站起來,迎接我們的到來。    第一次在電視外見到吳小莉,與新聞節目裡嚴謹利落的形象完全不一樣,她親切、愛笑、禮貌、謙順。    吳小莉是一個聰慧、美麗的職業女性。從她的履歷中,我們似乎看不到一絲波瀾:從新聞記者到電視主播,從著名主持人到電視臺副臺長,一切好像都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 主持人吳小莉:家庭和工作並不是背道而馳,二者可以彼此接軌!
    那天,周秉鈞刻意修飾了一番,然後開著車接吳小莉到半島酒店頂層吃晚餐。兩人吃著吃著,周秉鈞突然拿出了一枚鑽石戒指,真誠地對吳小莉說:小莉,我們處了這麼長的時間,我已經把你當成我生命的一部分,你一定要嫁給我!面對周秉鈞的求婚,吳小莉一點準備都沒有,當時就嚇了一大跳,心想怎麼這麼快就要結婚呀?
  • 探訪總理去過的小店:吳小莉讓夢想起飛
    為探訪總理去過的這家杭州創意小店,2016年5月20日,人民論壇記者來到樂漫土創意文化館採訪,吳小莉對記者說: 「回想起克強總理來考察時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總理留給我的平易近人的品格和關心青年成長的情感,一直激勵著我在不停地奮鬥」 。
  • 香港公布火炬手名單 吳小莉曾光等人榜上有名
    中新網4月29日電  中國香港奧委會今天(4月29日)公布本港奧運火炬手名單,香港鳳凰衛視主播吳小莉、2007中華小姐環球大賽冠軍曾光榜上有名。  吳小莉現任香港鳳凰衛視信息臺副臺長兼主持人,為一名媒體專業人士。
  • 鳳凰衛視主持人吳小莉為何嫁大自己25歲老公?
    吳小莉的才華吳小莉從小就喜歡看別人演講,她覺得能夠站在舞臺上暢所欲言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所以在她小的時候就萌發了這樣一個念頭自己要成為一名主持人。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吳小莉實現了人生當中第一個願望,她考入了輔仁大學而且還學習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大眾傳播學,進入大學的吳小莉對於主持更加的熱愛,學習更加努力在她們的專業領域裡一直都是佼佼者。
  • 吳小莉:鳳凰二十 不忘初心 橙人訪談
    只有知道這些信息、背景,我才能在這樣大的場合找到新聞點,知道該問什麼樣的問題。我說的適應,就是要了解關於『兩會』的很多語境,了解『兩會』當時的背景。只有了解了這個語境是什麼意思,才能解讀給觀眾,才能抓住重點。」吳小莉回憶道。
  • 「副臺長」吳小莉為何嫁大自己25歲的老公?現狀如何?
    吳小莉是很多喜歡看新聞節目的人都喜歡的女主播,她是鳳凰衛視的副臺長呢,可見其厲害之處了,自然也是很受人關注的,她本人從事新聞工作已經有非常多年的了,並且到現在,也主持過很多檔的節目,是一個資深的女主播,關於她的私生活,自然也是很受人你關注的,那麼吳小莉為何嫁大自己25歲的老公?現狀如何?
  • 問答神州|吳小莉專訪陳啟宗:香港國安法正本清源,通識科改革在即
    我也理解,要是我是董建華(首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我也不會討論這些事。吳小莉:曾經嘗試做過國民教育。陳啟宗:那是學生的國民教育而已了,我說是一般老百姓的。要是我是董建華,我也不會做。因為在那時候,好多事情要處理的,這些長遠一點的事情,絕對不可能是首要的任務。因為這些是長遠的事,是需要時間才能夠成就的。再加上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是很矛盾的。所以這個工作是不容易做。
  • 曾軼可願嘗試一切新事物 坦言一直活在黃金時代
    新專負載的應該不止是一個21歲女孩的音樂夢想,還有她每一次成長敢於嘗試的勇氣。  對於在新專發布會上,穿一身奇特球型綿衣亮相的曾軼可,讓很多人大吃一驚,不免將這樣的大膽歸入到其「90後」的頭銜上。但近日,曾軼可在接受某媒體專訪時,被問及是否接受這樣的造型時,便坦言自己很願意接受一切奇怪、有意思、有創意的東西。「雖然我接受的有些東西不至於讓我特別喜歡,但是嘗試一下都還好。」
  • 鳳凰衛視主持人吳小莉,生的亭亭玉立,卻為何嫁大自己25歲老公?
    今天就是為大家介紹一位同樣我們很熟悉的新聞工作者,她就是吳小莉。吳小莉於1967年9月7日出生臺灣省,大學就讀於輔仁大學,修讀的專業是大眾傳播學。畢業後就業於鳳凰衛視資訊臺。後來嫁給了比自己大25歲的周秉鈞,婚後兩人還有生下一個女兒。吳小莉的才華吳小莉從小就喜歡看別人演講,她覺得能夠站在舞臺上暢所欲言是一件很光榮的事。
  • 鳳凰衛視主持人吳小莉,生的亭亭玉立,卻為何嫁大自己25歲老公
    吳小莉的才華吳小莉從小就喜歡看別人演講,她覺得能夠站在舞臺上暢所欲言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所以在她小的時候就萌發了這樣一個念頭自己要成為一名主持人。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吳小莉實現了人生當中第一個願望,她考入了輔仁大學而且還學習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大眾傳播學,進入大學的吳小莉對於主持更加的熱愛,學習更加努力在她們的專業領域裡一直都是佼佼者。
  • 「鳳凰衛視一姐」吳小莉,才貌雙全為何卻嫁給了大25歲流浪歌手?
    而主持人也確實是充滿著才華之氣,吸引了不少的人,也得到了大家的喜歡。同時要說起女主持,更是才貌雙全,知書達理,成為了不少人的女神。後來衛視中文臺改名鳳凰衛視,吳小莉依然是主持人,並開始採訪香港一些政要和知名商人。就這樣,吳小莉的事業徹底爆發了出來,事業也是越來越好。
  • 鳳凰吳小莉專訪林鄭月娥,特首坦言因疫情寫信求援中央
    吳小莉:冬季的疫情怎麼預估,香港做好準備了嗎?林鄭月娥:應對的能力肯定要比1月份的時候要強。吳小莉:在美國對您採取制裁之後,您覺得最大的不方便是什麼?林鄭月娥:個人來說沒什麼不方便,因為我個人也當了特首,也不單是當了特首,我是長期對於投資沒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