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浮現60噸「鎮河鐵牛」,沉睡河底1200年,為何千年不鏽

2020-12-23 鄭茂談影視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學到了這樣一個教訓,叫「釣鐵牛」。那是大約一個時期,黃河泛濫,打破了城外的一座浮橋在宋代河中。黃河兩岸,有8頭大鐵牛拴在浮橋上,也被洪水衝走。洪水終於退去,8隻大鐵牛也沉在黃河堤防的淤泥中。

後來,有必要重建浮橋,但鐵牛掉進河裡,重建成本太高,我們只好請大力士打撈。然而,沒有一個人是熟悉水和有很大的力量。最後一個叫懷兵的和尚用兩艘裝滿淤泥的大船開到鐵牛沉沒的地方。他讓人們把船上的淤泥鏟到水裡。船被鐵牛拴在水裡。最後,通過水的浮力,鐵牛被從河床的淤泥中拉上來。

這篇文章聽起來很傳奇,但它為後代提供了一條線索,即黃河中有鐵牛。這種鐵牛一般叫鎮河鐵牛。古人信仰河神。為了防止黃河泛濫,他們特地製作了鎮河鐵牛,扔進黃河,以鎮壓黃河洪水。

據史料記載,唐代共有4頭重達60噸的鎮河鐵牛入河,保證了唐朝幾百年不受黃河洪水的困擾。然而,數千年後,由於現代黃河水位的下降,鐵牛沉沒處的河床逐漸抬高。1989年,在黃河浦錦渡遺址,經過考古學家的努力,這四隻鐵牛再次出現。

據專家研究,這4頭60噸的鐵牛都是一次性鑄造的。什麼叫一次性澆灌?它是將鐵水冷卻到模具中而不經過任何研磨和拋光而製成的。這種方法很原始。

然而,這隻重達60噸的鐵牛卻屬於鐵雕中的巨人。雖然做工不是很出奇,但還是很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當時,一定是無數的工匠拿著一個大鍋爐往模具裡倒鐵水。此外,1000多年前,還沒有冷卻保護措施,這很容易導致燒傷或中暑。

最後,四隻鐵牛的目的地並沒有被保存在博物館裡。因為他們的體型和體重,沒有地方住。考古學家仍然按照古人的初衷把它們放在黃河邊上。我們把它放到今天已經30年了。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這四隻鐵牛已經在水下沉睡了1200多年,在岸上又沉睡了30年,但根本沒有生鏽。原則上,鐵是最生鏽的金屬。怎麼在水裡泡了這麼長時間都沒生鏽呢?

原來,唐代工匠在製作鎮河鐵牛時,並沒有使用高純度的鐵。我們需要知道煉鐵技術需要高溫。唐代的火爐怎麼能升到1000多度的高溫。然而,煉鐵技術在近代才逐步普及。因此,用於建造這些鐵牛的鐵的純度並不高。

因此,與鐵相比,它應該被稱為鐵合金。眾所周知,純鐵很容易生鏽,但只要摻入其他元素,就會迅速與空氣反應,形成一層氧化保護層,從而消除隨後的氧化鏽反應。這也是黃河鎮河鐵牛幾千年不生鏽的原因。

或者說,黑暗中有河神守護著黃河,所以黃河鐵牛永遠都會煥然一新,但可以肯定的是,這4頭60噸鐵牛鐵鏽不鏽的大鐵牛確實體現了古人煉鐵技術的優越性。我們應該知道,當時西方的煉鐵技術在1300年左右就已經成熟,而唐代比它早了幾百年,可見中國古代的智慧。

相關焦點

  • 黃河出土60噸的「鎮河鐵牛」,鎮守黃河1000多年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黃河被稱作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正是流淌了不知多少年的河水,哺育了中華民族無數代人。不過在歷史上,也曾發生過多次黃河肆虐的事情,洪水淹沒了無數村莊,讓沿岸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叫苦不迭。
  • 黃河70噸「鎮河」鐵牛,「藏」於水中1200年不腐,原因至今未解
    黃河70噸「鎮河」鐵牛,「藏」於水中1200年不腐,原因至今未解,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山川河流,有許多高原平原,這些都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最昂貴的財富,世界各河流流向各國家,中國有很多,有的河透明,細的水長,有的河波濤洶湧如洪水一般,其中最有名的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
  • 黃河出土了60噸重的「鎮河鐵牛」,守護黃河1000多年
    然而,歷史上曾多次黃河肆虐,洪水淹沒無數村莊,使沿岸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叫苦不迭。據傳說,古代科技並不發達,所以為了平息黃河水患,在唐代,專門鑄造了4頭60噸重的鎮河鐵牛投入河中,希望以此鎮壓黃河水患。其實,關於鎮河鐵牛的說法一直流傳,但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 黃河驚現千斤「鎮河」鐵牛,鎮守黃河千年不腐,專家直呼奇蹟
    黃河這條神秘又古老的河流,它孕育出了璀璨的華夏民族,千百年來一直在神州大地奔騰不息。然而幾千年前的古代科技並不發達,黃河洪災泛濫導致民不聊生,如何治理水患成了更個朝代最為頭痛的問題。而到了唐朝,洪水更是泛濫成災,村民的莊家作物嚴重受損,據說為了鎮壓住洪水祈求平安,唐玄學宗親自向上天祈禱並請來高人,下令打造四大神獸震河--四隻大鐵牛,以求能平息河神的憤怒,帶給黃河兩岸平安。隨著時間的遷移黃河河沙淤積,這四隻大鐵牛也漸漸沉入河中沒入泥沙消失不見。關於這四隻神獸的傳說有很多,眾說紛紜。
  • 黃河數噸重「鎮河」鐵牛,「藏」於水中千年不腐?原因至今未解
    在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黃河一直都是扮演著一個母親的角色,養育了華夏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黃河與我們華夏的悠久歷史一樣源遠流長,自然也被這悠久的歷史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關於黃河的「傳奇」故事吧。
  • 黃河水下72噸的鎮河鐵牛,1200年竟不生鏽,原因至今不明
    黃河是世界長江之一,也是中國的第二長江和母親河。這裡誕生了很多中國的歷史文化,在我們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年都有很多遊客去黃河參觀。看著泥沙混合的黃河奔瀉而下。但是對於黃河,還有很多未解之謎和神話。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黃河的聖水。就是「晉江」鐵牛們。
  • 文物要建博物館保護,唐朝「鎮河鐵牛」卻露天放30多年,這是為何
    導言 開元鐵牛亦稱唐代鐵牛,位於永濟市城西十五公裡,蒲州城西的黃河故道兩岸,各四尊。鑄於唐開元十三年( 725),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繫秦晉交通而鑄。元末橋毀,久置不用,故習稱「鎮河鐵牛」。因黃河變遷,逐漸為泥沙埋沒。
  • 《鎮河》女主是千年鎮河防水的鐵牛成精變的,一身功德力大無窮!
    《鎮河》鐵牛女主,作者我愛吃山竹。簡單甜美的文,字數很少,才六十一萬字,簡直就是大部分的小說字數的零頭,但是好看,看的時候一點都不想跳著看,沒有湊字數的劇情。全國觀眾:「……」 馮褚表示,作為一隻成精的鎮河鐵牛,防止全國上下水災泛濫,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 裴琛遇到了馮褚以後發現,他的特殊體質被治癒了!看書名的時候還以為是個靈異玄幻的文,就是那種黃河鬼棺的那種,沒想到是個小甜文,也算靈異吧,畢竟女主不是人,女主是一個兩千多歲的鎮河防水的鐵牛成精,變成了一個少女,一身功德力大無窮還能帶來好運。
  • 黃河發現四尊「千年鐵牛」,現在依舊嶄新,專家都難以解釋
    這是一條數千年來孕育了無數生命的河流,但是它擁有著危險的一面。這段河流時常發生決堤、堵塞的情況,每次發生都會給兩岸帶來無盡的威脅。那麼,這麼變異無常、地形複雜的母親河是什麼時候建立橫跨兩岸的橋梁的呢?這又是如何實現的呢?說起這個問題,肯定離不開鎮河神獸的功勞。黃河流域有一個很出名的渡口,它叫「蒲津渡」。自古以來,它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曾經是連接秦、晉兩地的主要道路。
  • 黃河邊上有4尊鐵牛,曾深埋黃河水下,稱鎮河鐵牛卻被遺忘
    黃河邊有四頭鐵牛,深深地埋在了黃河的水面上,我叫鎮河的鐵牛,但是我忘記了,黃河是我國的「母河」,它帶來了許多地區,對自然和人類產生了巨大影響,而且,它是最燦爛的文明,在我國由於古代文明而成為中國不可忽視的河流。
  • 江蘇老照片:徐州北門外的五省通衢牌樓和鎮河鐵牛(1940)
    1940年的徐州北門(武寧門)外街道和舊黃河木橋。遠處高聳的建築就是聞名遐邇的五省通衢牌樓這座牌樓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 ,是河道總督黎世序為慶祝一場治水勝利而修建的。1964年,牌樓因年久失修有倒塌危險被拆除,1987年在原址附近重建1938年5月19日,徐州陷落當天,一群日本侵略者在五省通衢牌樓下歡呼勝利日本侵佔徐州後,牌樓上被也被日偽漢奸塗抹上了「中日親善、東亞和平」的反動宣傳標語五省通衢牌樓周邊鱗次櫛比的民居建築徐州自古便是富庶之地,從這清一色的瓦房建築就可見一斑武寧門外舊黃河堤上的鎮河鐵牛
  • 憨厚老實的千年銅牛精女主???《鎮河》
    《鎮河》作者:我愛吃山竹關鍵詞:強強、時代奇緣、情有獨鍾、逆襲
  • 黃河底部挖出百噸「神獸」,鎮守黃河千年!這一現象至今無解!
    黃河底部挖出百噸「神獸」,鎮守黃河千年!這一現象至今無解!我們都聽說過的一句話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過如果這兩者放在一起來比較的話,還是水的重要性比較多一些,因為現在地球上面所有的生物能夠生存下去,必須的條件就是水資源。
  • 黃河河口管理局舉辦「幸福河,我們的河」專場文藝晚會
    據悉,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黃河河口管理局舉辦這場以「幸福河,我們的河」為主題的文藝晚會,現場通過情景劇、歌曲、舞蹈等節目形式,演繹黃河故事,展示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取得的成績,展現黃河兒女的精神風貌。
  • 黃河泥沙堆積如山,下遊成為「地上河」,為何不挖深一點?
    黃河的泥沙問題,在世界範圍內都非常罕見。作為地球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之一,黃河一直在塑造著下遊的面貌。現在的華北平原,絕大部分都是黃河經過數百萬年的泥沙衝積而形成的,現在黃河泥沙還在源源不斷地填充著渤海。有學者認為,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最多200年後,渤海就將被徹底填平。
  • 黃河鐵牛出土32年,為何露天放置無人看管?專家:動都不敢動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而在中國社會發展的進程中,許多文物的出現也幫助我們對歷史有著更加精準的掌握。一般來說,文物所承載的文化意義是非常厚重的,而在現代社會對文物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也能夠發現許多珍貴的史實資料。
  • 黃河是條什麼河?
    黃河是條什麼河? 鄭州市委網信辦× 鄭州青年畫報聯合出品原標題:《黃河是條什麼河
  • 【中國夢·黃河情評論】保護母親河 打造幸福河
    【中國夢·黃河情評論】保護母親河 打造幸福河 2020-09-04 0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記者講好故事丨計亮:一家三代「鎮河鐵犀」
    □開封廣播電視臺記者 計亮開封,就是那個坐落在黃河岸邊,黃河懸在頭頂的古城。從小就聽說黃河是「銅頭鐵尾豆腐腰」,開封恰好就在這豆腐腰的腰眼上。因水而興,也飽受黃河水患。古人在河邊鑄起了一座獨角朝天的鎮河鐵犀,以求黃河歲歲安瀾。
  • 舒城縣河棚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助推鄉村振興
    舒城縣河棚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助推鄉村振興 2020-08-24 14:16:37   來源:六安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