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老照片:徐州北門外的五省通衢牌樓和鎮河鐵牛(1940)

2020-12-23 風吹草語

1940年的徐州北門(武寧門)外街道和舊黃河木橋。遠處高聳的建築就是聞名遐邇的五省通衢牌樓

這座牌樓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 ,是河道總督黎世序為慶祝一場治水勝利而修建的。在牌樓正中的橫匾兩面分別寫有「大河前橫」和「五省通衢」的字樣

五省通衢,是指清代徐州府城北門外是通向北方五省(直隸、河南、山東、山西和陝甘北方)的大道。徐州素有「北國鎖鑰,南國門戶」之稱,是溝通南北的戰略要地

一直以來,這座牌樓都是徐州的地標性建築。1964年,牌樓因年久失修有倒塌危險被拆除,1987年在原址附近重建

1938年5月19日,徐州陷落當天,一群日本侵略者在五省通衢牌樓下歡呼勝利

日本侵佔徐州後,牌樓上被也被日偽漢奸塗抹上了「中日親善、東亞和平」的反動宣傳標語

五省通衢牌樓周邊鱗次櫛比的民居建築

徐州自古便是富庶之地,從這清一色的瓦房建築就可見一斑

武寧門外舊黃河堤上的鎮河鐵牛,修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五月二十三日。鐵牛身上有一則銘文:「太歲在己土德盛,月唯庚午金作鎮。鑄犀利水乘吉命,蛟龍虯伏水波靜。天所照惟順兮,安流永寶。歲在嘉慶己未年庚午月庚辰日辰時鑄。」

這樣的鐵牛在徐州一共有三尊。從前的人們用鐵鑄牛鎮水, 是寄託對根治水患的美好願望。但時逢戰亂,這尊鐵牛也只能靜臥在荒草叢中了

本圖拍攝時間不詳,看周邊環境應該就是第三尊徐州鐵牛了

相關焦點

  • 黃河出土60噸的「鎮河鐵牛」,鎮守黃河1000多年
    相傳,古代人的科學技術不發達,所以為了平息黃河泛濫,在唐朝時曾經專門鑄造了四個共60噸的鎮河鐵牛投入河中,期望可以鎮壓黃河水患。黃河出土60噸的「鎮河鐵牛」, 鎮守黃河1000多年。
  • 黃河出土了60噸重的「鎮河鐵牛」,守護黃河1000多年
    據傳說,古代科技並不發達,所以為了平息黃河水患,在唐代,專門鑄造了4頭60噸重的鎮河鐵牛投入河中,希望以此鎮壓黃河水患。其實,關於鎮河鐵牛的說法一直流傳,但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說,鎮河鐵牛是作為浮橋橋墩使用的,重達60噸,可以起到穩定橋面的作用,但後來隨著橋面的坍塌,鎮河鐵牛也被衝積在河沙中。
  • 黃河浮現60噸「鎮河鐵牛」,沉睡河底1200年,為何千年不鏽
    那是大約一個時期,黃河泛濫,打破了城外的一座浮橋在宋代河中。黃河兩岸,有8頭大鐵牛拴在浮橋上,也被洪水衝走。洪水終於退去,8隻大鐵牛也沉在黃河堤防的淤泥中。後來,有必要重建浮橋,但鐵牛掉進河裡,重建成本太高,我們只好請大力士打撈。然而,沒有一個人是熟悉水和有很大的力量。最後一個叫懷兵的和尚用兩艘裝滿淤泥的大船開到鐵牛沉沒的地方。他讓人們把船上的淤泥鏟到水裡。
  • 《鎮河》女主是千年鎮河防水的鐵牛成精變的,一身功德力大無窮!
    《鎮河》鐵牛女主,作者我愛吃山竹。簡單甜美的文,字數很少,才六十一萬字,簡直就是大部分的小說字數的零頭,但是好看,看的時候一點都不想跳著看,沒有湊字數的劇情。全國觀眾:「……」 馮褚表示,作為一隻成精的鎮河鐵牛,防止全國上下水災泛濫,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 裴琛遇到了馮褚以後發現,他的特殊體質被治癒了!看書名的時候還以為是個靈異玄幻的文,就是那種黃河鬼棺的那種,沒想到是個小甜文,也算靈異吧,畢竟女主不是人,女主是一個兩千多歲的鎮河防水的鐵牛成精,變成了一個少女,一身功德力大無窮還能帶來好運。
  • 黃河70噸「鎮河」鐵牛,「藏」於水中1200年不腐,原因至今未解
    黃河70噸「鎮河」鐵牛,「藏」於水中1200年不腐,原因至今未解,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山川河流,有許多高原平原,這些都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最昂貴的財富,世界各河流流向各國家,中國有很多,有的河透明,細的水長,有的河波濤洶湧如洪水一般,其中最有名的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
  • 黃河驚現千斤「鎮河」鐵牛,鎮守黃河千年不腐,專家直呼奇蹟
    而到了唐朝,洪水更是泛濫成災,村民的莊家作物嚴重受損,據說為了鎮壓住洪水祈求平安,唐玄學宗親自向上天祈禱並請來高人,下令打造四大神獸震河--四隻大鐵牛,以求能平息河神的憤怒,帶給黃河兩岸平安。隨著時間的遷移黃河河沙淤積,這四隻大鐵牛也漸漸沉入河中沒入泥沙消失不見。關於這四隻神獸的傳說有很多,眾說紛紜。
  • 文物要建博物館保護,唐朝「鎮河鐵牛」卻露天放30多年,這是為何
    導言 開元鐵牛亦稱唐代鐵牛,位於永濟市城西十五公裡,蒲州城西的黃河故道兩岸,各四尊。鑄於唐開元十三年( 725),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繫秦晉交通而鑄。元末橋毀,久置不用,故習稱「鎮河鐵牛」。因黃河變遷,逐漸為泥沙埋沒。
  • 黃河邊上有4尊鐵牛,曾深埋黃河水下,稱鎮河鐵牛卻被遺忘
    黃河邊有四頭鐵牛,深深地埋在了黃河的水面上,我叫鎮河的鐵牛,但是我忘記了,黃河是我國的「母河」,它帶來了許多地區,對自然和人類產生了巨大影響,而且,它是最燦爛的文明,在我國由於古代文明而成為中國不可忽視的河流。
  • 《我的特一營》致敬徐州會戰 那段不能被我們忘卻的歷史
    為了侵華的需要,日軍鐵道兵從臨城向徐州搶修鐵路。通車後,招收一部分中國新工人從事檢修作業及雜務工作,稱之謂「助役」。從1940年7月1日至1945年8月15日,通過連雲港運往日本的煤炭達770多萬噸。此外,徐州至商丘間的糧食、沿線的礦產,也被大量掠奪。下圖1為徐州淪陷後日軍佔領了徐州火車站。
  • 「推文」五本都市幻言小甜文,我的老婆是鎮河大鐵牛,超萌的!
    推一波都市幻言小甜文 她是妖精,也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光 推文目錄: 1、《鎮河》 2、《我家有隻小饕餮》 3、《嫁給千億大佬[古穿今]》 4、《女主她不想嚇人》 5、《我的屍身放蕩不羈》 1、《鎮河》 作者:我愛吃山竹
  • 《鎮河》
    《鎮河》作者:我愛吃山竹關鍵詞:強強、時代奇緣、情有獨鍾、逆襲
  • 中原五省和東南五省,代表的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和衣冠南渡
    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上,中原五省和東南五省應當說是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地區,甚至可以分別代表傳統意義上的狹義的北方和南方。中原五省,指的是秦晉冀魯豫――陝西、山西、河北、山東、河南。東南五省,指的是蘇浙皖贛閩――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
  • 30年前的江蘇城市老照片!當年揚州…是這樣的!
    老照片都充滿著回憶 ○ ○ 30年前的江蘇 ▼一起來尋找,只屬於你的溫情地圖——尋找那些20乃至30年前的江蘇,尋找天很藍、水很綠、人很純、城很暖的共同記憶.....
  • 「推文」五本都市幻言小甜文,我的老婆是鎮河大鐵牛,超萌的!
    《鎮河》    2. 《我家有隻小饕餮》    3. 《嫁給千億大佬[古穿今]》    4. 《女主她不想嚇人》    5.《我的屍身放蕩不羈》  1、《鎮河》   作者:我愛吃山竹    【短評】女主原型鎮河大鐵牛,人形嬌憨可愛卻力大無窮,而且福氣滿滿,男主外表高冷,其實是大型忠犬。2、《我家有隻小饕餮》  作者:柯染
  • 戶部山與徐州漕運
    徐州與漕運要說清朝時期徐州在漕運上的地位,必須先說兩條河,即汴水和泗水。到了明代,徐州地位愈顯重要,逐漸成為「四方都會」「五省通衢」「九州轉輸」的津要之地。崔溥《漂海錄》中誇讚徐州運河兩岸城鎮「物華豐阜,可比江南」。當時,徐州處於「河槽」與「閘漕」連接點。「河漕者,即黃河。上自茶城與會通河會,下至清口與淮河會……涉險五百餘裡」,即借黃河行運。
  • 黃河水下72噸的鎮河鐵牛,1200年竟不生鏽,原因至今不明
    黃河是世界長江之一,也是中國的第二長江和母親河。這裡誕生了很多中國的歷史文化,在我們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年都有很多遊客去黃河參觀。看著泥沙混合的黃河奔瀉而下。但是對於黃河,還有很多未解之謎和神話。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黃河的聖水。就是「晉江」鐵牛們。
  • 清末民國湘子橋老照片:一座古橋的前世今生
    1873年在倫敦出版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中西方世界第一次看到在一個名叫潮州府的地方有一座叫做「湘子」的橋拍下這張照片的是一個名叫約翰·湯姆遜的英國人1870年他來到潮州用當時最先進的攝影術還拍下了另外一張橋的老照片
  • 徐州,我捨不得離開的家
    歲月洪流滾滾而過,京杭大運河在徐州穿境而過,隴海鐵路、京滬鐵路交匯於此,「五省通衢」的美名令徐州大放異彩。更多的年輕追夢者願意到徐州來創業,更多的在外求學遊子願意回家來發展,更多的青年人才願意留在徐州,徐州正越來越年輕!
  • 黃河數噸重「鎮河」鐵牛,「藏」於水中千年不腐?原因至今未解
    故事發生在1989年,黃河的一隻鐵牛被被人發現並打撈了出來,由此人們還發現了黃河古渡口遺址,為何在渾濁的黃河底會有一隻這樣的鐵牛呢?有許多人對此感到不解,就去當地的老人那裡去尋找答案。當地的老人告訴這些人說:黃河蒲津渡遺址在1989年被專家考察後,有四尊鐵牛文物在這裡被挖出,據相關專家推測、勘察,這些文物源於唐朝開原時期,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這一時期,不僅僅發現了這些鐵牛,還發現了鐵人。專家經相關測定,這些文物加上其底部共重42–72噸,不少人肯定會好奇它們的作用,在一千年前,它們可是要堅守自己的「崗位」來固定橋梁的。
  • 二戰往事1940年,德軍入侵擊敗法國
    【法國費斯蒂厄,德軍繳獲的D2中型坦克】費斯蒂厄(法語:Festieux)是法國皮卡第大區埃納省的一個市鎮,屬於拉昂區南拉昂縣。D2中型坦克是法國在二戰前期研製,並在二戰中服役的坦克。在法國戰役中,D2坦克常常因出現機械故障而蒙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