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國湘子橋老照片:一座古橋的前世今生

2021-02-13 潮州老照片

↑一段看得見的潮州史,尋回一座城的記憶



攝影師: John Thomson, 1870. 來源: Wellcome Images. 

1873年

在倫敦出版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中

西方世界第一次看到

在一個名叫潮州府的地方

有一座叫做「湘子」的橋

拍下這張照片的

是一個名叫約翰·湯姆遜的英國人

1870年他來到潮州

用當時最先進的攝影術

還拍下了另外一張橋的老照片

請橫屏觀看:湘子橋

攝影師: John Thomson, 1870. 來源: wellcomecollection 


149年前

從沒見過相機的潮州人

誤認為那是個大炮

「他們朝我扔各種各樣的東西

石頭和土塊雨點般從我頭上飛過」

那天

潮州人成功地趕走了

那個維多利亞女王的御用攝影師

攝影師: Maier, Joh. Martin, 1894/1908. 來源: Basel Mission

還好

接下來

依舊有西方人來拍攝這座橋

沒被趕走

於是留下了一些影像

廣濟橋

取「濟百粵之民,其功甚大也」之意

俗稱湘子橋

始建於公元1171年

為古代閩粵交通要道

與趙州橋、洛陽橋、蘆溝橋

並稱「中國四大古橋」

為中國第一座啟閉式浮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攝影師: Lilias Graham, 1895/1897. 來源: USC Libraries

二十多年後

一個名叫禮荷蓮的英國女傳教士

來到潮州

她鏡頭下的湘子橋

充斥著

「人間煙火」

梭船相連

烏篷船停泊在兩側

長辮子的人們往來穿梭

有乘轎的達官貴人

也有擔著重物的貧民百姓

喧囂的叫賣聲

江水拍打船隻的浪花聲

人們走在木板上嘰嘰嘎嘎聲

那時,經過明清的發展

潮州的經濟、文化

達到封建時代的鼎盛

攝影師: Cressey, Paul F, 1921. 來源: USC Libraries

民國二年

美國人克裡斯保羅的鏡頭下

人們剪掉了辮子

橋上有人賣香蕉番茄

有人擔著貨物

有人坐在轎子裡

那從清代逐漸形成的

南北貨聚集的大集市

「一裡長橋一裡市」

萬商百業圍繞湘子橋忙碌起來

促成湘子橋橋市繁榮

攝影師: Mee Fong Studio, 1921

丘逢甲描述當時橋市的景象

「賣果者千筐萬簍畢集於橋!」

不止如此

當時部分地區的食鹽

魚鹽也由這裡發運

稱之為橋鹽

而光一年的稅銀就達16萬兩白銀

攝影師: Unknown, 1939/9. 來源: USC Libraries

攝影師: Unknown, 1913/1923. 來源: USC Libraries

一位九十歲的老嫗看到視頻後

認出橋上那塊帘子後面的屋子

是當年的賭場

潮州湘橋好風流

十八梭船廿四洲

廿四樓臺廿四樣

二隻鉎牛一隻溜

1724年

潮州知府張自謙

鑄鐵牛列置東西岸

鐵牛背上鑄有「鎮橋御水」四個字

安置在西岸第八墩和東岸第十三墩

以鎮水患

攝影師: Unknown, 1940

那時

湘子橋上

鉎牛的旁邊

不僅有賭場

還有算命先生開的店

「韓江黃談星,精卜周易,談論命理」

攝影師: Unknown, 1940

攝影師: Unknown, 民國

攝影師: Unknown, 民國

攝影師: Unknown, 民國

攝影師:Meister, Johann Heinr,1937. 來源: USC Libraries


攝影師: Unknown, 1913. 來源: USC Libraries

攝影師: Unknown, 民國

攝影師: Unknown, 民國

攝影師: Unknown, 1913/1923. 來源: USC Libraries

攝影師: Unknown, 民國

湘子橋上

那些厝角頭

那些亭臺上的嵌瓷

那些橋墩上

不經意長成的大榕樹

值得仔細品賞

請橫屏觀看

攝影師: 汕頭美璋照相, 1920年代末


攝影師: 蔡照衢, 1928. 來源: 圖畫時報

攝影師: 江柳聲, 1927. 來源: 中國攝影協會畫報

攝影師: 魏松年, 1930. 來源: 圖畫時報

攝影師: 梁復榮, 1932. 來源: 圖畫時報

攝影師: 曾小鳳, 1933. 來源: 圖畫時報

攝影師: 汕頭美璋照相, 1900年代明信片

攝影師:Unknown, 1920年代明信片,日本印製

攝影師:Unknown, 1940年代明信片,日軍明信片

正面註明汕頭憲兵隊許可濟

背面印有「軍事郵便」四字

攝影師:Unknown, 1920年代明信片

日本山口洋行發行明信片

正面註明支那廣東省潮洲府名所

請橫屏觀看

日軍隨軍記者在筆架山上拍攝下潮州城, 1939年

攝影師: 日軍隨軍記者,侵華日軍冢木部隊佔據湘子橋, 1939年

本文謹以還未拆除梭船前

湘子橋清末民國的影像

進行呈現

攝影師: 許永光, 1950年代 

攝影師: 韓志光, 1948

攝影師: Unknown, 1958年

攝影師: Unknown, 1958年

相關焦點

  • 潮州牌坊街|細數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詳情後續潮州古城太平路北端與上水門交界處,往來的遊客和本地居民打量著太平橋遺址,隔著透明玻璃,這座宋代的古橋在國慶假期前終於重見天光。宋元時期潮州府志《三陽志》記載,「自太平橋直抵三陽門,橋之四維,舊有四塔,外疏兩渠,中為官街。」太平橋南北朝向,北面靠著州治即當時的潮州府衙,南面則是作為古城中軸線的「官街」。
  • 這組新老照片對比,見證合肥的前世今生!
    雖然將身姿縮進了長江路旁卻仿佛炫耀自己過往一般把招牌矗立在樓頂這條名叫長江壹號的商業街成了它最新的外衣/ 江淮大戲院 / ▽△60年代 VS 現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能到江淮大戲院看一次演出那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要知道1954年建成一座那麼漂亮富麗堂皇卻是典型徽式建築的戲院
  • 探尋騰衝古橋的「秘密」,聆聽每一個動聽的故事
    騰衝古橋梁尤為眾多,每一座古橋都曾在歷史上發揮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騰衝最具代表性的八座古橋。01# 龍江鐵索橋 #「鐵索千尺鎖龍江,晝夜雷聲響怒瀧」描寫的是龍川江鐵索橋。人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也成了古橋的風景。
  • 成都寬窄巷子的前世今生裡,尋找迷失和邂逅
    讀楊不易先生的《窄巷子寬生活——成都歷史文化街區復興之路》,我讀到了成都寬窄巷子的前世今生。成都,是秦時張儀所築,又稱「龜化城」,據《華陽國志》記載,「周回十二裡,高七丈」,是一個土牆城,城裡設官府衙門、兵營,只住官兵,百姓不能入內。後來,又在城西建了少城,作為市民居住經商之地,先築之城為大城,後築之城為少城。
  • 清末三大茶園之一、杭州首家電影院!拱墅人記憶中百年榮華茶園的前世今生!
    很可惜,許多老記憶、老照片、舊資料已經無處尋找!之前有讀者發來消息,與同學談起兒時「紫荊街同福泰醬油店」的回憶,想要找尋紫荊街的記憶。可惜的是,小墅已經無法找到當時的舊資料,如果有人還保存著這些老照片或者資料,可通過後臺發送給小墅,與眾人一起追思!
  • 上海一座極具特色的古橋,因電視劇一炮而紅,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在許多有關於上海的電視劇中,總會出現一座標誌性的橋,那就是曾經被依萍跳火的橋,外白渡橋,如今成為上海歷史文化的代表,都市的繁華和歷史的歲月都在這橋上呈現。在許多城市中,都少不了古橋的身影,但往往在歷史建築中很容易被忽略。雖說上海是魔都,但也不乏很多有名的古建築,講述了民國時期的十裡洋場,而外白渡橋,就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座古橋。
  • 湘子橋上的算命先生
    這兩張照片是最早關於湘子橋上「真正的」鉎牛的影像記錄。第一張照片左側可以看到還沒「溜走」的鉎牛臀部,第二張則可以看到鉎牛的側面。        如今湘子橋上的鉎牛是1981年由潮州市文物部門仿鑄的贗品,淡浮寺的鉎牛亦然。按道理來說,溜了一隻應該還剩一隻,為什麼都沒了?        據說,1967年,人們在上遊200米處鑄鼎廠的沙灘下發現「溜走」的鉎牛,於是,連同留存下來的那頭鉎牛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被紅衛兵等革命同志大卸八塊後丟進火爐,鑄成了農具。
  • 舊金山唐人街的前世今生 | 百年珍貴老照片,新春遊行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舊金山唐人街的春節遊行前世今生,百年歷史。據說,舊金山唐人街的遊行始於1851年。那是在加州北部發現金礦之後的不久。這張舊金山唐人街新春遊行的照片有一百多年歷史了,已經古老到不知道拍攝日期的照片了。
  • 真實的前世今生(附對比照片)
  • 海南島傳: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海南島傳: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 孔見 著 新星出版社 2020年11月【內容簡介】  《海南島傳:一座島嶼的前世今生》是「絲路百城傳」叢書中唯一一部以整個島嶼(省)為地理單元的作品。【目錄】  一座島嶼的誕生  伏波將軍的白馬  母儀天下  千年流放史
  • 【i新北】新北這條老街,讓你遇見該遇見的前世今生
    到孟河老街走上幾遍,雖不至於誤入百花深處,卻總能懷念起不小心遺忘的記憶,遇見該遇見的前世今生。順來園茶店,位於孟城北街邱氏家族民居內的傳統茶店。茶店坐東朝西,前至街心,後至老孟河邊,五間五進,順來園茶店本身帶有濃厚的江南水鄉茶室的許多特點,是一座典型的茶店,再加上這座茶店所位的這幢民宅,在茶店經營的中後期內進行了徹底的翻修,使它具有了清朝民宅的典型特色。
  • 一組珍貴老照片曝光,帶你看浦北的前世今生
    一組浦北老照片曝光 讓我們跨越時光 一起去看看浦北的前世今生 浦北歷史悠久。
  • 《七月半2:前世今生》終極海報 前世冤魂索命
    《七月半2:前世今生》終極海報 前世冤魂索命 今日,片方曝光了電影的終極海報,女大學生面對自己的前世冤魂只能癱坐當場,怨氣逼人的背後是無路可逃的慘劇。終極海報冤鬼現身 詛咒籠罩無處可逃    《七月半2:前世今生》作為鬼節系列恐怖電影品牌的升級之作,力圖帶給觀眾今年暑假真正的驚魂時刻。
  • 催眠:貪得無厭的前世,苦苦掙扎的今生
    所以她就突發奇想,想去看看她自己的前世,她認為或許看過了自己的前世,可以對今生的很多事情釋懷。我催眠前世的價格對於一個學生來說並不便宜,但是可能內心強烈的渴望,她自己湊齊了錢後就立即給我下單了。~02~前世她前世是在民國, 她出生於一個經商的富裕家庭,作為獨女,從小備受疼愛。
  • 澤塔奧特曼:金古橋的前世今生,先被偷後被改,結局變軍械庫玩具
    下面跟隨編者的腳步一起來了解一下定製金古橋的前世今生,先被偷後被改,結局變軍械庫玩具。佩丹星人:製造金古橋首先是金古橋的來歷,在澤塔奧特曼劇中,金古橋是宇宙海賊的座駕。也就是說宇宙海賊巴羅薩星人是乘坐金古橋來到地球上的。不過金古橋是佩丹星人製造出來的,可以說佩丹星人才是金古橋的真正主人。當初佩丹星人製造金古橋之父四處掠奪,可以說他才是金古橋幕後的大佬。
  • 福州古橋圖鑑:廊橋之上聽風雨,笑看稚童戲溪魚
    一座橋,可穿越江河,可溝通兩岸,可連結八方。 居住在福州這個多水的城市,自然離不開橋梁。據記載,在清朝以前,福州地區曾有古橋797座,至今仍存400座左右。 古橋下,是潺潺的流水,訴說著曾經的故事;古橋上,是熙攘的人群,走過現代與歷史。
  • 1920年北京城歷史老照片:沒想到民國時期的北京城是這樣子
    1920年北京城歷史老照片:圖為民國時期的北京西直門,西直門是一個古今聞名的地方,是除正陽門外規模最大的一個城門。 1920年北京城歷史老照片:圖為民國時期北京城街上的景象。
  • 民國老照片:1939年的福州,還是清朝的模樣
    引子1938年初,日本間諜來到福建省,拍攝了福州地區的老照片,如今已過80年,這些瞬間彌足珍貴,圖遊華夏百家號潛心搜集後,解讀如下。3、福州城內,橫跨閩江上的萬壽橋,連接著北岸與南臺之間的交通,古橋始建於元朝,歷代重修,照片中的橋上人來人往,閩江上停泊著連在一起的蛋民舟船,水上人家與岸上百姓和諧生活。4、福州城內的幹山,是瞭望全城的佳處,上面興建了九仙觀、化城寺、白雲寺等名剎,有著閩文化特徵的建築,依山而成,遠處也可看見一兩處歐式風格的建築。
  • 水科普 | 水尺的前世今生
    水科普 | 水尺的前世今生 2020-07-28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猛料:15位白領人士前世和今生的外貌驚人相似!
    本文原標題為《輪迴的實證--前世今生的探索之路》,連結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994420100s7er.html從研究佔星到前世今生,可能會讓很多佔星的朋友疑惑,佔星畢竟有實際的行星用來分析推導,可前世今生這麼飄渺虛幻的理論實在讓人難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