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五省和東南五省,代表的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和衣冠南渡

2020-12-24 心向青史

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上,中原五省和東南五省應當說是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地區,甚至可以分別代表傳統意義上的狹義的北方和南方。

中原五省,指的是秦晉冀魯豫――陝西、山西、河北、山東、河南。

東南五省,指的是蘇浙皖贛閩――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

三秦、三晉、燕趙、齊魯、中州所在的黃河中下遊地區,是華夏文明最初的舞臺。

上三代以地理位置而言,夏朝居中,商朝在東,周朝在西,而三朝的更迭與後世的改朝換代並不完全相同,其取代的是天下共主的地位,而「封邦建國」的封建制是當時的主要模式。

東南五省,最初是百越與楚文化的交匯區,狹義上的江南――蘇南浙北則是核心。

1,秦漢

秦漢,是我國的第一次大一統,也是華夏文明擴展至整個陰山~長城以南的時期。

漢末三國,統一於西晉。可是,西晉卻擔不起大一統王朝的重任,八王之亂及其由此引起的永嘉之亂導致了我國歷史上最漫長的大分裂時期――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隨之而來的就是華夏族的第一次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指的是中原世家大族的集體南遷,而當時的遷徙之地就是以南京為中心的東南地區。

衣冠南渡至江南,五胡內遷於中原,這便是南北朝。不過,此時的中原五省與周邊相比依然有著強大的經濟文化優勢,於是鮮卑融於華夏,北朝統一南朝,我國的第二次大一統時代――隋唐時期得以建立。

2,隋唐

隋唐,依然以中原五省為核心,一如當年的秦漢時期。

如果說有什麼不同,那麼就是江南作為帝國的經濟文化中心開始崛起,同時東北地區的契丹、奚、靺鞨開始在唐朝的影響下崛起,他們將在唐朝滅亡之後影響整個中國的歷史進程。

唐朝末年的黃巢之亂導致了華夏族的第二次衣冠南渡,之後,當北方混戰不休之時,南方雖然也是割據政權,但相對平和。

唐亡之後,契丹人建立了遼國,党項人建立了西夏,趙匡胤建立了北宋,天下三分。

靖康之亂,導致了北宋的滅亡,同時也是我國的第三次衣冠南渡,這一次北方人選擇了杭州。於是,南京和杭州成了整個吳語區的兩個語言孤島。

3,元明清

兩宋之際是我國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因為從北宋滅亡開始,中原五省――這一我國數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不再是決定歷史走向的最重要的地緣力量。

隨著兩宋時期我國經濟文化中心的南移,全國的經濟和文化開始由東南五省決定,而天下統一的力量和政治中心則北移逐漸由東北地區所主導。

遼~金~元三朝步步為營,直至完全統一天下。之後,朱元璋建立大明,迫使蒙古人重新回到大漠草原,但明朝卻無力恢復元朝的規模。

明朝末年,天下又是三分之局――大明、後金和蒙古,最終後金~清朝滅南明和蒙古,一統天下。

這其中,契丹、蒙古出自東胡,女真、後金出自肅慎~靺鞨,而東胡、肅慎和穢秣(建立高句麗的扶餘人出自這一支)則是東北古代的三大族群。

與此同時,從兩宋開始,至明清以降,江南五省的經濟文化優勢獨步天下,無論是古代的進士、狀元,還是現代的兩院院士,沒有地區可以與江南相媲美。

因此,從唐亡開始,整個天下的統一由東北地區所決定,經濟和文化則由江南五省支配,而中原五省逐漸淪為配角。

所以,元明清與秦漢、隋唐迥然不同。秦漢隋唐均以中原五省為中心,所以定都也在關中;元明清經濟文化中心在江南,政治中心在北京,北京南控江南,北扼東北,由此取代關中成為天下絕佳的定都之所。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會因為一個地區歷史悠久便有所眷顧。而且有時候還恰恰相反,歷史悠久之地反而會成為今日的落後之區。

一個地方今日的發達能證明古代文明便悠久嗎?能代表未來也領先嗎?大約都不能。

滄海桑田,白雲蒼狗。

地區是這樣,國家亦如是。

相關焦點

  • 「雲」作為賦彩新時代——2020 年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培訓暨山東省...
    11 月 16 日,「2020 年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培訓」暨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研學教育培訓在山東博物館正式開班。 此次培訓為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博物館發展的新路徑新方法,最大限度發揮博物館文化傳播功能,探討博物館如何利用和發揮好自身資源與優勢,創新性的開展多形式的「雲」表達活動,依據《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精神,確定了「雲」作為賦彩新時代的培訓主題,對如何在新冠疫情下開展「雲」傳播等課題進行深入的交流與研討。
  • 「2020年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培訓暨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研學教育培訓...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訊 2020年11月16-17日,山東博物館新館開館十周年慶祝活動:「2020年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培訓暨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研學教育培訓」在山東博物館舉行,活動的主題為「『雲』作為賦彩新時代」。
  • 什麼是衣冠南渡 歷史上三次的大規模衣冠南渡在什麼時候
    衣冠南渡,從字面上來看,衣冠指衣和冠,也泛指衣服和穿戴;禮服;代縉紳和士大夫;文明禮教。
  • 江蘇老照片:徐州北門外的五省通衢牌樓和鎮河鐵牛(1940)
    1940年的徐州北門(武寧門)外街道和舊黃河木橋。遠處高聳的建築就是聞名遐邇的五省通衢牌樓這座牌樓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 ,是河道總督黎世序為慶祝一場治水勝利而修建的。在牌樓正中的橫匾兩面分別寫有「大河前橫」和「五省通衢」的字樣五省通衢,是指清代徐州府城北門外是通向北方五省(直隸、河南、山東、山西和陝甘北方)的大道。徐州素有「北國鎖鑰,南國門戶」之稱,是溝通南北的戰略要地一直以來,這座牌樓都是徐州的地標性建築。
  • 中華文明至暗時刻—永嘉之亂、衣冠南渡是怎麼回事?
    六月呼延晏到達洛陽,劉曜等人帶兵前來會合,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懷帝,殺太子司馬詮、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餘人,並挖掘陵墓和焚毀宮殿,史稱「永嘉之亂」。 這實在是中華文明至暗時刻。 攻陷洛陽和長安,宣告了西晉王朝的滅亡,此後,北部中國就變成了少數民族的天下。
  • 被遺忘的華夏衣冠——漢服之殤
    衣冠歸來,同時也帶回了那幾乎被漠視的美麗的字眼——星空中的銀漢,美德昭彰的華夏。如今,華夏衣冠又正其名,響亮而震撼地叫做「漢服」。為漢民族量身度造的衣裳,非漢服莫屬。它的形態無不流露出華夏民族和諧端莊、天地人和、飄逸流暢,以及精巧細緻的審美傾向。
  • 永嘉之禍,衣冠南渡
    但是劉聰的受教育程度、漢化水平又都遠勝石勒,對於魏晉風度的仰慕也遠勝石勒,如果王衍落到劉聰手裡,十有八九是死不了的,如今劉聰與晉懷帝拉家常,努力使自己不顯得盛氣凌人,原因大概就是劉聰想要扮演一個他所嚮往的中原仁君的形象。然而這種違反本性的扮演終究會露出馬腳。
  • 西北肯德基×曲江旅遊首張跨界聯名大神卡五省發售 「大神帶你遊...
    在近日舉行的「曲江之夜」文旅消費券發放儀式上,伴隨著激情熱舞、嗨曲串燒,曲江新區正式重磅發布西北肯德基×西安曲江文旅局「大神帶你遊曲江」跨界聯名卡,即日起,此卡將在陝西、山西、甘肅、寧夏、青海五省的肯德基餐廳共同發售。
  • 我國「搞出大動作」被「央視」稱讚,耗千億打造高鐵將貫穿五省
    這條高鐵就是福根高鐵,福根高鐵全長2300多公裡,橫貫我國五省,這麼大的工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因此被列入我國鐵路的長遠規劃,這條鐵路共設置了19個車站,其中許多車站風景優美,風光無限,讓我們一起來簡單了解幾個站點吧!
  • 「華夏首望」琅琊王氏起源:死不悔改的繼母與孝感動天的繼子
    本文作者:穆潤琅琊王氏是我國古代頂級門閥士族,晉代四大盛門"王謝桓庾"之首,是中古時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門望族,素有"華夏首望"之譽稱。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琅琊王氏共培養出了以王吉、王導、王羲之、王元姬等人為代表的35個宰相、36個皇后和36個駙馬和186位文人名仕。
  • 四川連續兩屆奪得五省麻辣王冠軍!
    6月20日,一場精彩刺激的五省麻辣王爭霸賽在長沙黃興廣場上演,來自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五個省的麻辣達人現場比拼吃辣條,幾個吃辣強省之間的對決,吸引許多觀眾現場圍觀,場面十分火爆。來自四川的麻辣達人作為上一屆五省麻辣王比賽的冠軍,對於衛冕信心十足,來自湖南的麻辣達人「霸子哥」是長沙本土美食博主,也是賽前奪冠呼聲最高的選手,比賽中,他發揮了湖南人「辣不怕」的風範,毫不示弱,迎「辣」而上。最終,來自四川省的麻辣達人在3分鐘內吃完37根麻辣王子辣條,獲得本次五省麻辣王爭霸賽的冠軍。
  • 弘揚華夏衣冠文明 穿越千年時空的漢文化在四川廣元精彩演繹
    中國晨報四川8月8日訊(全媒體記者 王諸德)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其文化傳統,淵源流長;其知識積澱,博大精深;漢服和漢文化就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傳統的衣冠文明。近年來,全國一些地方相繼組建了漢服、漢文化社團組織。
  • 南方五省區負荷電量超過節前水平八成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從南方電網公司了解到,自2月10日復工以來,南方五省區負荷電量水平持續恢復。3月5日,南方電網最高統調負荷為13386萬千瓦,比2月9日增長33.18%,恢復到節前負荷水平的81.58%。
  • 中國歷史上最有故事的河,不是長江和黃河,是中國南北分界線的它
    在山河錦繡,百川清明的中華大地上,有這樣一條河,她雖不及黃河的氣勢磅礴、驚濤駭浪,也不似長江的波瀾壯闊、源遠流長,但是她是中華文明的扉頁,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是自古兵家要衝之地,她記錄著整個華夏民族盪氣迴腸的歷史,講述著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成長的故事,說她是中國歷史最有故事的一條河,一點都不為過
  • 華夏龍圖騰的起源
    龍在華夏文明裡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真龍天子,龍顏大悅。龍即是君王,龍就是皇帝,打龍袍也就是打皇帝。但,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地球上根本就不曾有過「龍」這種生物。龍的形象純屬虛構。那麼,華夏龍圖騰的起源到底在哪裡呢?長話短說,一言蔽之:龍的形象起源於大象的鼻子。
  • 華夏衣冠炫動長城之巔
    原標題:華夏衣冠炫動長城之巔—— 記第二屆北京「慕田峪古風文化節」華夏文明起源於5000年前,而成熟於距今3000年前的周代。「周禮文明」作為東方民族的母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日常生活行為指南與起源於歐亞大陸板塊西部的基督文明和中部地區的伊斯蘭文明並立世界成為今天人類的三大主流文明之一!—— 這是主持人在本次文化匯演活動的開場解讀。2018年10月20日,第二屆慕田峪古風文化節雄雄拉開帷幕!
  • 華夏文明來自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關於三星堆文明其中的幾種假說,由於個人知識面限制等原因,會有明顯漏洞。今日話題為什麼說三星堆文明來自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提到三星堆大部分人會想到外星人,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的遺蹟,有人說這裡是古蜀國,也有人說中華文明起源來自兩河文明,也就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 江陰方言90%是華夏漢族的語言正音-雅言
    普通話的前身是滿清官話,其起源,演變和發展,到今天只有300年的歷史,並不是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華夏漢語的正宗或分支。  那麼華夏漢族的正音在哪裡?是否現在已經消亡了呢?
  • 興華夏衣冠,昭漢服華韻,展青春風採,立文化自信
    興華夏衣冠,昭漢服華韻,展青春風採,立文化自信!七律 賀子真漢服社成立 河南 王春法薇笑榴明雨浥塵,樹繁花豔葉清新。像前漢服溫儒客,臺上風流逐日人。華夏復興,衣冠先行。」子真漢服社」以弘揚泌陽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基點,旨在傳承民族文化的精神,大力弘揚漢服文化的歷史內涵。漢服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她以一種高雅恬靜的生活姿態滲入日常,尤其是受到了年輕人的青睞,她走出歷史的風雲,已儼然成為了知識分子、青少年族群修養和氣質外在表現的主要形式之一。
  • 經濟總量已被大陸五省甩在身後 臺灣經濟到底怎麼了?
    有臺媒注意到,若以經濟總量來看,目前大陸已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五省的GDP規模超越臺灣。臺灣經濟哪裡出問題了?從經濟增速看,臺灣經濟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值,去年四季度年化增速為-0.28%,重回衰退。不過臺統計部門預計今年將增長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