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為《乘風破浪》請來了歌壇老炮配樂,也用了不少經典老歌,比如那首耳熟能詳的《Five Hundred Miles》,前段時間引起爭議的《関白宣言》,還有劉家昌的經典《在雨中》等等。
如果你對這些旋律留下了印象並感興趣,小編的好友小A特地寫了篇文章解讀這些配樂,不妨一看。
《乘風破浪》是一部致敬90年代的電影,導演韓寒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再現20年前的感覺?
看完《乘風破浪》之後,身邊的朋友紛紛評價:老歌調動觀眾情緒的速度很快,韓寒用了一種復古傳統,但是四兩撥千斤的方式,讓觀眾迅速進入狀態。
看得出來,八零後的韓寒對他少年時期的華語流行歌曲、日本流行歌曲和他看過的電影的音樂印象很深,自己有機會拍戲之後,把這些他有切身體會的資源都用在了作品中。
以下是片中使用的主要經典歌曲:
1 .《別送我》
《乘風破浪》插曲《別送我》MV
海蒂•威斯特
歌曲《別送我》改編自美國鄉村音樂唱作人海蒂•威斯特(Hedy West)最著名的歌曲《五百英裡》(Five Hundred Miles)。
這首歌自從1961年問世後,50多年來被很多歌手翻唱過,重新填詞的版本就有不少。2013年美國導演科恩兄弟在電影《醉鄉民謠》中也引用了這首歌,片中的版本由主演賈斯汀•汀布萊克、凱瑞•穆裡根飾演的鄉村歌手演唱。
《醉鄉民謠》劇照
《乘風破浪》中,韓寒找來了陳鴻宇、蘇紫旭、劉昊霖、寒洛四位年輕的音樂人主唱這首歌,配唱部分由香港音樂人彭海桐操刀製作。
海蒂•威斯特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民謠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歌手之一,被認為是該時期最好的女性民謠歌手。
她出身於喬治亞州一個愛好文藝的藍領工人家庭,從小對當地鄉村音樂耳濡目染,一生輾轉生活在英國和美國。她的標誌性演出風格是一個人在臺上用吉他和斑鳩琴自彈自唱,晚年在學校當老師。
《五百英裡》旋律很簡單,原歌詞描述的是一位流浪的窮苦人的思鄉之情。
韓寒把這首歌用在了電影裡,兄弟幾人讀小馬告辭信的場景,重新填寫了歌詞,歌名改成了《別送我》,歌詞在「你送別我」和「你別送我」之間轉換。
看似簡單的文字遊戲,自己離去時希望友人在身邊,又勸說友人莫悲傷,祝福彼此早日再見的感情盡在不言中。
2.《男子漢宣言》
佐田雅志
《男子漢宣言》的原版是日本著名歌手、演員、作家佐田雅志於1979年首唱的歌曲《關白宣言》。
(找不到原版就放電影裡這首吧……)
這首歌的創作初衷很偶然,佐田雅志經常去一個小酒館喝酒吃飯,酒館的女老闆感嘆當時日本的年輕男人的氣質都不行,搞得年輕女人的情緒也受影響,所以叫佐田雅志寫一首有關男人的歌曲,「讓男人們振作一點」。
佐田雅志採用正話反說的方式,寫出了口語化的歌詞,不僅不是真的「大男子主義」,反而情緒輕鬆詼諧:
不能比我睡得早,
不能比我起得晚,
做飯必須要可口,打扮必須要漂亮,
當然,盡你所能做到就行。
你的父母和我的父母,
兩邊都同樣重要,
婆媳妯娌之間的事都要處理好,
對於你來說當然很容易,無條件地愛她們就會安寧。
你離開自己家到我這裡,
此後只當回頭無路,
此後我就是你的家。
……
這段頗具書信感的歌詞裡有諸如「不能睡得比我早」等等命令性質的語言,也有「此後我就是你的家」這種表達愛意的語言,遠遠達不到「大男子主義」的霸道氣質。
70年代末的佐田雅志所設想的男人的榜樣,不僅懂得用嗔怪的語氣和女人調情,也會向女人敞開自己的胸懷,給女人家的感覺。這首歌在當年就入選了有著「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歌會節目,此後經常在音樂會作為壓軸,由於歌詞密集,還經常被日本人作為挑戰講話速度極限的遊戲。
韓寒的填詞基本上翻譯了原曲的歌詞,主唱是3位主演鄧超、董子健、高華陽和韓寒自己,配唱部分同樣由彭海桐製作。
彭于晏和趙麗穎的婚禮上我們聽到了這首歌,這裡可謂本片最甜蜜的片段,結合兩個人深情對視的畫面聽這首歌,並不會想到「直男癌」這個概念,反而倒像是彭于晏在用這首歌向趙麗穎撒嬌。
懂女生的男生自然是不會把女生所說的「你不愛我了」「我不理你了」當作侮辱男生尊嚴的話的。調情時說過再過分的話之後,男生也會去哄女生高興逗女生開心,女生也會偷偷看著男生有沒有真的生氣。愛情的真諦不正是相互包容麼。
3.《在雨中》
《在雨中》被韓寒按照原曲的旋律和歌詞完好地用在了影片中,這是觀眾最早聽到的影片音樂,從預告片開始,伴隨著幾位主演在路燈下對酒夜談、揮灑青春的場面,全體合唱的這首《在雨中》就給大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原曲詞曲作者劉家昌是臺灣藝能界的傳奇人物,20世紀60年代劉家昌進入影視界,為電影創作音樂和歌曲。
很快,他於1968年執導了自己的電影處女作《二十年代》,開啟了自己30年的導演生涯;隨後更是提拔了包括費玉清在內的眾多知名歌手進入音樂圈。他自己親自編劇、導演並作曲了多部電影,50年音樂生涯中創作了2500多首歌曲,被譽為臺灣音樂界的「鬼才」「音樂教父」。
劉家昌
《在雨中》創作於1985年,原唱是劉家昌和尤雅,後者就是當年被劉家昌一手提拔上來的新人。影片中先是由鄧超和高華陽輪唱,然後是女聲配唱。
這首歌和《乘風破浪》最契合的部分在於歌詞中對人生的思考:
你說人生豔麗我沒有異議,
你說人生憂鬱我不言語,
只有默默的承受這一切,
承受數不盡的春來冬去……
90年代末的人們正站在大時代的十字路口,他們並不知道處在當下的我們,已經經歷了21世紀前20年中怎樣的風雨。
這20年對於片中人物來說可能是人生豔麗,也可能是人生憂鬱,我們對此沒有異議,也不用言語,因為我們沉醉於他們乘風破浪的勇氣。
4.《Billiards》
小林武史
小林武史在20世紀70年代末進入日本歌壇,為眾多歌手做樂隊伴奏,1988年他被日本天團南天群星樂隊的主唱桑田佳祐賞識,邀請他參與了南天群星的專輯,從此走上了音樂製作人的道路。隨後他進入電影界,不僅為電影作曲,也親自表演和導演。
2001年小林武史為巖井俊二電影《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創作音樂,獲得上海影展最佳音樂獎。為了電影的製作而組成的「莉莉周」組合也促成他和歌手森綾子的合作。
原本影片上映後,「莉莉周」組合就暫停了演出,但是在2010年,另一位日本作曲家、吉他演奏家名越由貴夫加入了「莉莉周」組合,讓這個因電影而組成的團隊重新回到舞臺,也是小林武史和名越由貴夫合作的開端。
《後會無期》韓寒就找來了日本著名音樂人小林武史擔綱配樂。
《乘風破浪》韓寒繼續和小林武史合作,請他創作了這首叫做《billiards》的音樂,小林武史擔任作曲、鋼琴/鍵盤演奏,他的「莉莉周」夥伴名越由貴夫擔任吉他演奏,除此之外小林武史還找來了日本大提琴家四家卯大參與樂曲的錄製。
5.《一方天地》
山本耀司
《一方天地》的原曲叫做《心的旁邊的胃的四周》(心のそばの胃のあたり),詞曲作者是日本國寶級時尚設計師山本耀司。
1991年,已經確立了自己在時尚界地位的山本耀司,在將近50歲的時候,出人意料地決定踏入歌壇,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好吧,我該走了》(さあ、行かなきゃ)。
關於這張專輯的具體資料非常少,與山本在日本時尚界的殿堂級地位極不相稱。這首歌選自這張幾乎無人知曉的專輯,歌詞充滿了孤獨感:
心的旁邊的胃的四周,
為什麼還是有些痛?
也許是因為對於自己的過往,
以及我曾傷害過的人,
略微感到些許歉意。
曾經努力生活,能否讓我找到藉口,
努力過頭,疲憊的我,會否被大家取笑?
這麼多年過去,事到如今我才想到這一點……
《乘風破浪》中的歌詞由韓寒重新填寫,演唱者是主演之一張本煜。
6.《青城山下白素貞》
左宏元
本片選用了1992年紅遍海峽兩岸東南亞的經典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的唱段之一《青城山下白素貞》,原唱是劇中飾演白素貞的趙雅芝。
這首歌的詞曲作者左宏元是臺灣流行音樂界的頂級製作人之一,上面提到的劉家昌都要算作他的晚輩。
他對戲曲和民歌情有獨鍾,京劇、黃梅戲、臺灣原住民音樂風格都融入了他的作品中,名下也有將近2000首歌曲,一手提拔了鄧麗君、齊秦等著名歌手。
《新白娘子傳奇》全劇的歌曲都由左宏元完成,彰顯他對中國古典戲曲曲種黃梅戲的深刻理解,融合流行音樂的唱法和編配,成為一代劇迷心中永遠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