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大陸贈臺大熊貓寶寶「圓仔」見客第三天。圖為胡蘿蔔被「圓圓」一把搶走,「圓仔」沒有哭鬧,自己找其它東西玩,讓媽媽享用胡蘿蔔早餐。中新社發 臺北市立動物園 供圖
中新網1月9日電 隨著「圓仔」6日正式公開亮相,臺灣島內再度掀起一股「大熊貓熱」。香港《大公報》9日文章分析稱,回想「團團」、「圓圓」去臺之路,令人酸楚且感慨。對贈臺大熊貓,大陸民眾如嫁女般的熱情、島內民眾迎親般的期盼。推而廣之,兩岸關係發展少點猜疑,多些信任;少點政治算計,多些共同發展;少點劃地為牢,多些傾聽民意,這樣方可符合兩岸人民的最大利益。
文章摘編如下:
從2005年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時任國臺辦主任陳雲林宣布向臺贈送一對大熊貓,到2008年12月「團團」、「圓圓」飛抵臺北,其間一波三折、歷時三年有餘。回想「團團」、「圓圓」漫長的登島之路,以及近日萬人爭睹「圓仔」芳容的空前盛況,讓人不禁平添幾番感慨。
「親善大使」遭遇無理敵視
大熊貓一直是著名的「親善大使」,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留下足跡和佳話。但由於大熊貓生存環境的惡化,加之中國境內數量本已非常有限並日漸減少,自1982年後,中國停止了向外贈送,而僅限於國內贈送。
贈臺大熊貓最早由南京天文臺科學家劉彩品女士提出。劉彩品出生於臺灣,1956年赴日本讀大學,1971年回南京定居,成為南京天文臺的一名研究員。1981年,劉彩品參加全國臺胞聯誼會籌備期間,正式提出了這個議題。時隔6年,1987年1月全國臺聯一屆三次理事會,通過了向臺灣同胞贈送大熊貓的動議。但由於政治原因,此事成為無奈的企盼與等待。
翌年,大陸方面正式表達贈臺大熊貓之意。當時準備贈送的是北京動物園裡的大熊貓「陵陵」和「樂樂」,但臺當局因為政治考慮而回絕。2001年3月,大陸再次準備贈臺大熊貓,時任臺「行政院長」的張俊雄在「立法院」答詢時又婉拒。
冷漠的扁當局百般阻攔
由於是「在野黨」主席受贈大熊貓,接受與否的決定權仍落在臺灣當時執政的民進黨手中。當大陸贈送大熊貓這一消息傳到臺灣後,立刻在島內掀起一股「大熊貓熱」。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表示,國民黨已成功為兩岸和平交流「搭橋」,接下來就要看民進黨是否願意從善如流了。
國民黨發言人鄭麗文表示,這是大陸出自真心向臺灣人民釋放的最大善意,相信臺灣人民會看得到、感覺得到。連戰則表示,樂見大熊貓來臺,希望這是「大熊貓遷臺一世祖」,未來能綿延不絕。臺灣民眾則四處打聽大熊貓到底何時能來。
臺灣各大動物園更是企盼著大熊貓能落戶自家。臺北、高雄和新竹等縣市及各大動物園紛紛表達爭養大熊貓的意願。臺灣六福村野生動物園負責人甚至表示,他們在六年前就已經著手籌劃,預留熊貓區,面積有300平方米,分室內室外兩部分。時任臺北市長的馬英九在連戰返臺當天便對連戰表示,希望能將大熊貓留在臺北飼養。
「泛綠」陣營則對「大熊貓熱」又驚又怕。民進黨甚至認為,大熊貓為「統戰工具」,並刊登「大熊貓統戰要當心」的廣告。當時的臺「行政院」、「陸委會」、「農委會」等部門紛紛表示,大陸贈送大熊貓是「矮化」臺灣,臺不能接受。
幾經努力終於團團圓圓
大陸贈臺大熊貓的步伐並未停止。2005年6月1日,大陸林業部宣布將在大熊貓種子資源最豐富、飼養繁殖技術最成熟的四川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選擇一對最佳熊貓組合,儘快送到臺灣。8月9日,林業部成立了贈臺大熊貓優選工作專家組。26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龍召開了海峽兩岸專家研討會,來自臺灣的18位專家出席了會議。
2006年1月,大陸林業部公布了贈臺大熊貓遴選結果,16號雌性和19號雄性為最佳組合。在春節聯歡晚會上,通過觀眾投票確定贈臺大熊貓乳名為「團團」和「圓圓」。
贈臺大熊貓在馬英九當選臺灣當局領導人後出現轉機。2008年3月,馬英九接受媒體採訪,正面回應大熊貓來臺議題。8月14日,臺灣方面召集專家學者組成大熊貓「團團」、「圓圓」審查小組,經臺北市動物園實地審查獲得通過。10月12,大陸大熊貓專家抵達臺北動物園考察特展館設施。12月23日下午,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終於搭乘長榮航空公司的專機飛抵臺灣。
回想「團團」、「圓圓」去臺之路,令人酸楚且感慨。對贈臺大熊貓,大陸民眾如嫁女般的熱情、島內民眾迎親般的期盼,與當時臺當局的冷漠和不領情形成鮮明對比。而「團團」、「圓圓」到臺五、六年間,兩岸關係碩果纍纍,一如「團團」、「圓圓」,不僅健康成長,更是繁衍出後代。此等好事難道不是兩岸民眾所期所盼嗎?
推而廣之,兩岸關係發展少點猜疑,多些信任;少點政治算計,多些共同發展;少點劃地為牢,多些傾聽民意,這樣方可符合兩岸人民的最大利益。(蘇虹\何溢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