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用照片凝固時間的記憶。那些漂洋過海背負沉重攝影器材的傳教士,官員,商客不會想到,一百多年後,留存下來的照片成為一段段歷史的畫卷。儘管它們零散,瑣碎,可還是能夠拼湊起來,展現在我們面前。分享老照片中的故事,感受真實的歷史場景。
清末兩個男子抽大煙的場景,雖然年齡不大,卻深陷其中,抽菸姿勢老練,人已經廢了。鴉片可以說是清朝人的傷心事,兩次鴉片戰爭就讓清政府入不敷出了。一方面大張旗鼓地禁菸,一方面又鼓勵種植大煙。最終變成了一個死局,動搖了清王朝的根基。
清末時候的乞丐,在一處荒廢的土屋前,曬著太陽。休憩之餘,一位正在饒有興致地給另一人抓蝨子。二人穿得破斥爛腚,卻同病相憐。清末社會黑暗,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困苦不堪。逢災年便成群結隊外出討飯,至於個人衛生哪有那般講究,沒事湊在一塊,抓個蝨子倒成了樂趣。看看圖中那專心致志的樣子心裡就有數了!
鄉下的挑夫,光著膀子,挑著一擔貨物腳不停歇地趕路。這應當和今天的快遞小哥差不多,只要準時無缺地將貨物送到,就可以掙到銀子。他們常常風雨無阻,寒來暑往,是鄉村連接的一個個支點,很多必需品也經過他們周轉。
一位縣太爺在鄉下坐著轎子穿過街市,行人紛紛避讓,駐足圍觀。縣太爺是地方最低的官員,在一個地方又是最大的官。走哪都是講排場,耍威風。
清末時候的小吃攤,這應該是街道上最為紅火的一類。畢竟解決了吃才能生存,也常常成為拍攝者聚焦的場景。民生什麼時候都是最為主要的。況且那時候的手藝人是有根底的,小吃攤常常被圍得水洩不通。
城牆下的滿族女子,領著孩子出門。她一身滿族女子的打扮,頭上頂著「大辣翅」,相貌一言難盡,貌似老馬穿越了。身後一男子大步流星,遠處是雄偉的古城牆。一個時代的印記在這張照片上展現出來。
慈禧太后七十壽誕時,在中海坐平底船賞荷花,后妃,女官,太監宮女相陪,也只有她一個人坐在那裡。隆裕皇后和瑾妃跟著,珍妃早已經被太監沉了井。最前面拿著一根長竹竿的就是李蓮英,為了討好慈禧太后,他是不遺餘力。慈禧晚年最喜歡拍照了,常常在鏡頭前搔首弄姿,或者玩得興起,讓御用攝影師拍正裝照。回頭仔細遴選,彰顯自己的品味,卻成了她荒淫無度的佐證。
大發領事館的差館,兩個人弱不禁風,手中的武器卻非常霸氣。青龍偃月刀寒光閃閃,斬馬劍也是鋒利無比,乍一看很唬人。在領事館前裝腔作勢,讓人敬而遠之。
叼著煙的滿族貴婦領著僕人在集市上挑選耙子。在清朝歷史上,旗人都是吃皇糧的,可以不用幹活,領著俸祿,吃著國糧。可到了清末,很多八旗人也為生計奔波。因為旗人的待遇急轉直下,很多人坐吃上空趕上要飯的了。為了生活,不得不自食其力。
官員的全家福,正妻端莊秀麗,幾位小妾也是貌美如花。娶妻納妾在封建社會稀鬆平常,可也是有錢人或者達官顯貴。至於窮苦人,打光棍者也是比比皆是。
拳民被五花大綁押往菜市口。雖然大義凜然,可圍觀的百姓卻是一臉麻木,對其一路鄙視。義和團運動雖然大張旗鼓,可老百姓並不買帳。慈禧最後也是聯合洋人對其進行剿滅,雖然神功護體,刀槍不入,可到了菜市場,是扛不住大刀片子的!
晚清名臣李鴻章的全家福,兒子英俊帥氣,兒媳婦也是容貌驚豔。他膝下有四子一女,女兒李菊耦就是張愛玲的奶奶。李鴻章雖是朝中大員,並沒有四處留情。原配周氏去世後,他才迎娶太湖名媛趙小蓮。趙小蓮是個旺夫的女人,李鴻章也是中年發跡,成為大清的頂梁柱。李鴻章還有一個側室莫氏,晚年有最寵愛的侍妾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