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作品:作家出版社 《三色鐲》 王小平著
2015年,阿湯哥又攜一眾俊男靚女開啟了「神秘國度之旅」——《碟中諜5:神秘國度 Mission: Impossible - Rogue Nation》。影片中,麗貝卡·弗格森一襲黃裙配長腿在中式塔樓上的持槍可謂是英氣十足,原來美娘子演繹寸勁也能如此輕柔。
不知道你是否會好奇,這個場面既然發生在奧地利的歌劇院,而在我們的印象中,歐美歌劇應該不會出現中式建築。而當如果我們回味影片,會注意到這部歌劇其實是大名鼎鼎的《圖蘭朵》(《Turandot》)!
《Turandot(圖蘭朵)》是義大利著名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根據童話劇改編的三幕歌劇。耳熟能詳的《今夜無人入眠》(《Nessun Dorma》)就出自於《Turandot(圖蘭朵)》,只要這段著名的詠嘆調響起,相信你也會回憶起那個已經離去的著名演唱者——魯契亞諾·帕瓦羅蒂(Luciano Pavarotti)。
作為他一生中最後一部作品,也是西方藝術家難得的一部「東方作品」(另外還有一部是著名的《蝴蝶夫人》),《圖蘭朵》實際上是一個以中國為舞臺的「西方」傳奇故事。
嚴格來說,經久不衰的《Turandot(圖蘭朵)》也並不是純粹的西方作品,因為它是根據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日》中的《卡拉夫和中國公主的故事》(也稱《圖蘭朵的三個謎》。
這個故事大概是說——
元朝時的一個美麗公主圖蘭朵(Turandot),下令如果有個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個謎語,就會嫁給他;如猜錯,便處死。三年來,無數人。流亡元朝的韃靼王子卡拉夫(Calaf)被公主的美貌吸引,冒死應答,竟然成功破解了3個謎題——原來這三道謎題的答案分別是「希望」、「鮮血」和「圖蘭朵」。
不料,圖蘭朵(Turandot)反悔,於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謎題,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不但放棄迎娶公主,還願意被處死。然而,縱使公主嚴刑逼供卡拉夫的父親帖木兒和侍女柳兒,(柳兒最後自殺),也未能如願。
天亮時,公主仍然不知道王子真名,但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王子居然通過強吻瞬間捕獲了公主的心,隨即昭告天下願意下嫁王子,於是,有了個happy ending——也許壁咚的魔力就是如此不合邏輯吧!
注意,實際的劇情遠比上文更加「狗血」和「沒有邏輯」。不過,《圖蘭朵》的觀賞重點其實是它將雄渾的合唱、絕妙的詠嘆調與中國元素進行了無縫對接。對了,《茉莉花》的曲調在西方知名度頗高——例如肯尼基就有薩克斯風的《茉莉花》,也是因為《圖蘭朵》借用了《茉莉花》的經典曲調。
我們今天要提的這《三色鐲》,其實可以理解為《圖蘭朵》的全新演繹版——也算是另一種「西學東漸」吧!
如同歌劇《圖蘭朵》將東西方元素進行了結合一樣,《三色鐲》也是將西方的魔幻與東方的玄幻雜糅其中,故事從女媧娘娘補天剩下的三顆石頭說起,它們被女媧賦予了美麗,智慧和權力,本可以成為聖物,那撞倒了不周山的共工殘魂卻趁機附著其中,便有了三色鐲成了獨為仙,合為魔的可怕詛咒。
《三色鐲》的劇情發生在一個人魔共存的年代(朝代就不知道了,也許也是元朝)。
大汗的公主圖蘭朵不幸中了三色鐲的詛咒,為了拯救心愛的女兒,即使僅是聽說有「公主被提親就能破解詛咒」的傳聞,大汗也願意一試。於是,他昭告天下,各國王子誰來提親成功,將送上半壁江山作為陪嫁!王子想要提親成功,必須解開三色鐲的3個秘密,如果不能,將被處死。
不斷有王子嘗試,也不斷有王子殞命,直到一個名為卡拉夫的人,揭示了藏在三色鐲中的答案——分別是【希望】、【鮮血】與【圖蘭朵】!
於是,圖蘭朵得到了解脫。本來圖蘭朵與卡拉夫這對戀人將迎來自己的甜蜜時光,不料,為大汗送來三色鐲的將軍伯顏,此時也暴露了自己的真面目,他先是利用這件魔物的力量引誘別國的王子送死,待詛咒解除,他將利用鐲子的力量造反,取代大汗,從此君臨天下!
為了挫敗伯顏的陰謀,圖蘭朵只能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作為祭品來削減鐲子魔力。眾人合力戰勝了伯顏,而失去了圖蘭朵的卡拉夫,傷痛欲絕,從此浪跡天涯。
如果單看這個劇情大綱,會覺得很俗套對吧。可這長篇小說——《三色鐲》,其實是洋洋灑灑的三卷,合計70餘萬字!如果以當代動輒幾百萬的玄幻小說,這真是個小手筆。
但這部《三色鐲》的作者並不是個小人物,王小平女士,曾著《刮痧》、《白色聖誕》、《孽緣》等長篇小說,更是電影《刮痧》(2001年)編劇,並與先生鄭曉龍共同創作經典作品《北京人在紐約》(1994年)——注意是那個年代的姜文和馮小剛。
如果這些會讓你覺得有點時代感,那麼,《甄嬛傳》、《羋月傳》這2部作品應該廣為人知吧?王小平女士就是這2部作品的編劇(之一)。
如果說旁人閱讀《三色鐲》看的是故事,對於我而言,看《三色鐲》是在讀劇本。如果說故事更強調一種「場景浸入」,那麼,劇本更強調人物的對話。因為劇本並不會嚴格要求演員必須表現的情感,而故事則會用文字來展現人物情感以起到煽情的目的。
讓我有種在讀劇本的感覺,是因為《三色鐲》中的人物對話,並沒有遵循常見的語言標識——雙引號(「」),而是只有冒號(:)。
前文也提到《三色鐲》是對《圖蘭朵》的再演繹,而《圖蘭朵》這個「三觀不正、槽點無數」的作品,可以說是在《三色鐲》中得到了新生。
作為一部「意淫」作品,從未來過中國的普契尼筆下的《圖蘭朵》,與《蝴蝶夫人》一樣,處處有著對東方文化的誤解(或者說歪曲),更何況,《圖蘭朵》本質上根本算不上是愛情故事。
《三色鐲》的傳說,不僅有卡拉夫與圖蘭朵那根正苗紅的愛情,更有一眾人物的助力,比如伯顏的野心,是傳統的不甘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看似高冷的胡姬,也敢食蠱「一命換一命」。不管是傲慢的大汗、心思機巧的柳兒,還是可悲可嘆的海長春,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不僅豐富了劇情線,更讓讀者的心緒被每個人的命運牽扯——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
三卷的《三色鐲》,到底是出自編劇了《甄嬛傳》、《羋月傳》這2部作品的王小平女士之手,看似是個愛情故事,其背後的權謀智鬥雖沒有歷史故事那麼厚重,卻讓人依舊讀的津津有味。
對於單純喜歡玄幻故事的人,《三色鐲》能迎合你的興趣。而對於希望也能寫出好作品的文學愛好者來說,《三色鐲》的辭藻、行文布局(起承轉合)都是很值得模仿與借鑑的。
故事也許簡單,但達到作者同等級的筆力,可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