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文有聞仲,武有黃飛虎,但是為何帶兵打仗卻是聞仲這個文官去了呢?

2021-03-05 小劉侃封神

       北海七十二路諸侯叛亂,紂王派聞仲前去平叛。聞仲這一去就是好長時間。

   商朝文有聞仲,武有黃飛虎,但是為何北海七十二路諸侯叛亂之時,卻讓文官聞仲去平叛呢?這武有鎮國武成王的黃飛虎怎麼沒去呢?

   小劉跟大家分析一下。

   一,聞仲能力很強,文官只是代表他的官職,並不代表他就不能領兵作戰!

       當時西岐作亂,商朝眾位大臣看到聞仲徵討西岐後都放心了。

       這就證明聞仲能力很強,他們對聞仲放心。

  張桂芳兵敗,紂王只是覺得驚訝西岐有如此強的戰鬥力,但最後聞仲敗了,紂王感覺到震驚。

       由此便可以看出,聞仲雖是文官,但領兵作戰能力一點不差,甚至還在黃飛虎之上!

   二,聞仲氣勢太強了,強大到紂王在他面前都不敢反駁他!

       聞仲在朝歌,紂王感覺到不自在。北海七十二路諸侯反了,紂王巴不得聞仲趕緊去平叛。

       所以,只要他主動請纓,紂王不派黃飛虎也會先派聞仲去。

   三,身份的不同,導致了聞仲被派去平叛!

       黃飛虎是皇親國戚,妹妹是黃妃。讓黃飛虎去平叛,勝了是皆大歡喜,敗了就不太好看,有人會說黃飛虎這是依靠裙帶關係才坐的鎮國武成王。

       但聞仲去平叛就不一樣了,他威望高,勝了是本該如此,敗了就是敵人太強。

       四,聞仲憂國憂民,北海叛亂,他焦躁不安,一定會主動帶兵前去平叛。

       而黃飛虎就不一樣了,貪戀權勢富貴,又貪圖朝歌的安穩生活,巴不得讓別人去平叛,他才懶得去呢。

  小劉侃封神,請關注。

相關焦點

  • 黃滾是黃飛虎的父親,為何他不是武成王?為何是黃飛虎?
    黃飛虎是商朝鎮國武成王,聞仲聞太師為商朝託孤重臣。商朝文有聞仲,武有黃飛虎,一文一武,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本來黃飛虎坐上鎮國武成王的王位,沒人會覺的奇怪。直到黃飛虎因為妻子和妹子都被妲己害死,他反出了朝歌,來到了界牌關。這界牌關的守將正是黃飛虎的父親黃滾!
  • 勘破封神16、鴻鈞老祖為何定要滅商興周?(下)
    在整部《封神演義》中,有哪些商朝官員出身截教,哪些官員又出身闡教?  商朝號稱有八百鎮諸侯,其中書中有不少是明確提到曾拜截教仙人為師,學得異術者:身背葫蘆,擅長召喚鐵嘴神鷹的曹州侯崇黑虎;精通呼人落馬之術的青龍關總兵張桂芳;後來成為四大天王的佳夢關總兵魔家四將;走桃花運、迎娶昊天上帝之女的三山關總兵洪錦;口吐勾魂紅珠的青龍關繼任總兵丘引;一門五傑,擅長細菌戰的潼關大將餘化龍家族;生擒過黃飛虎的穿雲關守將龍安吉;誅殺土行孫的澠池守將張奎等等。
  • 勘破封神92、黃飛虎主動來投,武王姬發為何不高興?
    為何他在接見黃飛虎這個西岐未來重要人物時,態度會那麼奇怪呢?    是黃飛虎自恃身份,對昔日的下屬姜子牙態度傲慢?對昔日同僚的兒子武王姬發不夠恭順?  不是的。  黃飛虎處事穩健,能屈能伸。他非常明白自己此刻的處境。姜子牙昔日雖然是他的下屬,他也並沒有刁難過姜子牙。文王姬昌昔日與黃飛虎感情還不錯,甚至還欠過黃飛虎人情。
  • 聞仲為何看著趙公明死去,而不想辦法救他,聞仲:還有剩餘價值
    殷商有兩大支柱,一個是聞太師聞仲,另一個則是武成王黃飛虎。但是因為帝辛見到賈氏之後,賈氏為了保住貞潔,跳下摘星樓摔死,黃飛虎也因此反叛殷商投靠西岐,從此以後整個殷商只有聞仲支撐著。他是殷商的託孤大臣,為了殷商可謂是勞心勞力,費盡心思。東海叛亂,他率兵平叛,北海動蕩,他親徵平亂。
  • 武王在紅沙陣內困了一百天,聞仲為何不趁機殺了他呢?
    聞仲徵討西岐,但是接連吃了幾次敗仗。  此時,聞仲便知道,憑藉自己一人根本不是西岐對手。
  • 紂王和黃飛虎是什麼關係?揭秘封神演義黃飛虎結局
    說到黃飛虎這個人其實還是很有意思的,他這個人小編覺得是非常非常悲劇的一個人,本來在紂王這邊這邊也是忠心耿耿的,但是被陷害,到了周這邊,雖然受到了待見
  • 聞仲第二,第一的是半個聖人!
    殷商在徵西中一共派遣了七員大將主持,其中三個倒戈西岐,三個戰死,一個被抓去西方。那麼,這七個徵西大將誰最厲害呢?第七:張山張山原是徵西將軍鄧九公麾下的大將,後來鄧九公降周之後,商紂王將張山提拔上來,命為三山關總兵,頂替鄧九公的位置。此人乃一凡人,不是三教之人,不是邪魔妖道之輩。但是武藝高強,本領出眾。鄧九公稱之「一勇之夫」,此人非常勇猛,只可惜不懂法術。
  • 《天龍八部》:慕容復志在復國,為何從不帶兵打仗?
    眾所周知,推動這個人物前進的動力是他光復大燕國的目標,但慕容復想收復大燕國,卻不搞軍事,也不搞政治,更不帶兵打仗,他所做的就是行走在江湖上遊的各個派系之間,不少讀者疑惑,他為何寧可在江湖打打殺殺,也不願屯兵買馬,學習帶兵打仗復興燕國?
  • 文臣不一定精通兵法,為何嘉靖年間,明世宗卻要讓文官掌兵?
    明顯跟自幼習武、常年在戰場上帶兵打仗的武將有著很明顯的差異,更別提帶兵打仗還是個實打實的體力活,時不時就得帶著將士衝鋒限制啥的,文官普遍文弱,儼然也很難做到。那為何明世宗還要讓「文官掌兵」或者是文官監軍制度化呢?畢竟如此一來,豈不就相當於自斷臂膀,自己把自己的真正實力給削弱了嗎?
  • 武成王黃飛虎
    關於這個問題困撓著很多感興趣的人,也一直是一道謎題。許多人都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早在甲骨文的卜辭當中,就會經常出現一個「黃多子」這樣的名字。「多子」不僅僅是名字,還代表著與商王室有血緣的關係,雖然血緣不一定很近,但是總是商王族遺留下來的血脈,跟紂王是同出一宗同出一脈的。因此「多子」成為商王朝不能忽視的一個獨特群體。
  • 聞仲被封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那雷震子去哪了?
    在《封神演義》中,聞仲是商朝太師,為紂王重臣,他為人剛正不阿、地位顯赫,就連殘暴的商紂王對他都敬畏三分。除了這些,聞仲本身還是截教門人,曾拜在金靈聖母門下,其法力高強,在凡間幾乎少有對手。聞仲是紂王父親帝乙的託孤重臣,他對商朝忠心耿耿,其一生南徵北戰、百戰不殆,他穩商朝江山、鎮商朝氣數,幾乎是以一已之力維護著商朝天下。不過雖然如此,最終是敵不過天數,商滅周興是大勢所趨,最終聞仲戰死於絕龍嶺。聞仲在商朝不僅地位顯赫,而且有著極其強大的精神力量,他和姜子牙,一個是太師、一個是丞相,可謂是地位相當的對手,論修為姜子牙不是聞仲的對手。
  • 黃飛虎生前做了什麼,為何在死後能執掌地獄?兩個細節可以說明!
    如果蟲子天下沒記錯的話,黃飛虎所得到的殊榮,在整個封神榜當中,還應該算是獨一份吧!那麼,黃飛虎生前做了什麼,為何在死後能執掌地獄?姜子牙給黃飛虎封的神,算不算元始天尊的優待?其實,在書中有兩個細節可以說明!其一,就是黃飛虎的兩個僅差一個字的生前的封號!
  • 板角青牛、五色神牛,為何《封神演義》的主角都喜歡「騎牛打仗」
    比如,商朝太師聞仲胯下一匹墨麒麟,黃天化則身騎玉麒麟。除此之外,什麼雲霞獸、四不像、獨角烏煙獸,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封神演義》中,那些叫得上名字的聖人們,都非常喜歡拿牛當成坐騎。闡教掌教老子,胯下坐騎是一頭板角青牛,截教掌教通天教主的坐騎則是異獸夔牛,東嶽大帝黃飛虎騎的是一匹五色神牛。那為何《封神演義》中,這些身負絕世神通的聖人們,對牛這種動物情有獨鍾?首先和大家簡單介紹下,老子的坐騎板角青牛。
  • 封神演義,聞仲帶玉帝四大「保鏢」見紂王,紂王為何嚇得魂不附體
    導讀:封神演義,聞仲帶玉帝四大「保鏢」見紂王,紂王為何嚇得魂不附體在《封神演義》中,商朝太師聞仲是非常繁忙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外面帶兵平亂
  • 魔家四將為何那麼厲害?
    就這個頭,打仗根本用不著馬,當然了,也沒有能和他們身形相匹配的馬。至於魔禮青、魔禮紅、魔禮壽、魔禮海有什麼法寶,多厲害的手段,原文裡都寫得清清楚楚,這些可以先放一放,咱要聊就聊點書裡容易被忽略掉的內容。  魔家四將那是正經八百的海歸,別人都修道的時候,哥四個去西方留學,學了一身佛教法術。當然了,書裡邊說那時候佛教還不叫佛教,叫西方教。在所有商朝將領中,就他們哥四個是留學生。
  • 為何令人佩服?
    西岐兵伐崇侯虎之後,又接納商朝叛臣鎮國武成王黃飛虎。  聞仲先是派晁田晁雷來刺探西岐軍情國情,但他們兩個被姜子牙識破被抓,後來也歸降了西岐。  在此之後,聞仲詢問徒弟吉立、餘慶:「今令何人可伐西岐?」吉立曰:「老爺欲伐西岐,非青龍關張桂芳不可。」太師大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