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晉江掌中木偶上央視了!再一次全國出名!

2021-03-04 晉江電視臺

在昨晚央視播出的2021年新年戲曲晚會中,來自全國各地優秀劇種輪番登臺上演,晉江市掌中木偶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的蔡美娜,帶著獨具閩南特色的劇目《番婆弄》登上了此次的新年戲曲晚會。

《番婆弄》是一折傳統的丑旦戲,番婆是閩南民間對異國女子尤其是東南亞女子的一種俗稱。這齣戲講述的是僑居異國的青年華僑悻兄,與鄰裡一位漂亮番婆兩情相悅,悻兄借邀她出遊的機會求婚的愛情故事。整齣戲既有番邦情調,又有濃濃的閩南味。

採用「一人雙偶」的表演形式

就是一人演雙角

旦角和丑角一起演

那麼一個演員兩個角色

這實屬不容易

南派掌中木偶傳統高難度的演出形式,造就了演員雙手同時各演一個角色的獨特技藝。性格迥異的一醜一旦,在同一演員手中有了生命,這就是南派布袋戲特有的《番婆弄》。

《番婆弄》雖然是一出時間不長的木偶戲,但是戲中那些技巧性的東西就足以讓觀眾瞠目結舌,在這裡我們也看出晉江人的執著、熱情,這也正是晉江布袋木偶戲的魅力所在。

這是繼《金雞煥彩》參加2017年央視戲曲春節聯歡晚會、《澎湃海絲情》參加2019全國十三省市(自治區)大型戲曲元旦晚會,晉江掌中木偶又一次向全國觀眾展示精彩絕倫的傳統藝術。

此次晚會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主辦,早在2020年12月在北京排演錄製,2021年元旦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出。

晚會上,16個中國優秀傳統劇種精彩亮相,所呈現的劇種數量為歷年新年戲曲晚會之最。其中,廣東漢劇、閩西漢劇、陝西漢劇、湖南漢劇、潮劇、山東柳琴戲、北京曲劇、彩調劇等8個劇種和掌中木偶戲為首次亮相。同時,晚會進一步突出呈現了不同劇種音樂的特色,並進行深度融匯貫通;延續以LED大屏幕代替傳統布景,將舞臺美術與演出內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呈現出更強的時代氣息。

掌中木偶戲又稱「布袋戲」,南派布袋戲流行於閩南地區,其源頭可追溯到晉代《拾遺記》及五代《化書》、南宋《巳末元日》中的史料記載。明中時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戲興起與發展時期,民間傳說和《臺灣通志》稱,布袋戲興起於明嘉靖間,創始人為後來被譽為「戲狀元」的梁炳麟。清中葉,晉江等地的布袋戲演出興盛,並傳至臺灣,同時出現了李克茶等著名藝人。清末民初,泉屬各縣一些著名的布袋戲班社紛紛興起,如清同治、光緒年間的閩南「五虎班」。民國時期,安溪、惠安等地的布袋戲班幾乎遍及全縣。但至建國前夕,由於經濟衰退,泉屬諸縣的布袋戲班社處境維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派布袋戲獲得了新生。20世紀50年代,晉江等縣組織挖掘記錄了200多個布袋戲劇目和音樂曲牌。新時期以來,南派布袋戲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主要承載體為晉江市掌中木偶戲劇團。建團50多年來,多次進京演出。參加戲劇賽事和國際木偶節,並獲得省級、國家級的獎譽。劇目《白龍公主》、《五裡長虹》獲得文化部嘉獎和第九屆文華獎。

早在1960年9月,《雷萬春打虎》《大名府》赴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參賽,獲第二屆國際木偶傀儡節比賽金獎;2003年9月,《清源仙女》赴廣州參加「金獅獎」第二屆全國木偶皮影比賽獲銀獎。同年,獲省人民政府第四屆百花文藝獎。

近幾年來,《施公斷案》入選2019國家藝術基金小型舞臺藝術作品滾動資助項目;2016年、2019年創排的《龍山情緣》、布袋木偶戲專場(《施公斷案》《小悶·小七送書》《番婆弄》)獲得文旅部全國曲藝木偶皮影優秀劇目展演、福建藝術節暨省戲劇會演、福建省百花文藝獎等多個全國、省部級藝術大獎。

相關焦點

  • 四川南充「金牛」大木偶首登央視春晚,和王源一起表演!劇院院長講述幕後故事
    今年的央視春晚少兒歌舞《聽我說》節目中,現場3頭科技感十足的機械「金牛」和6個憨態可掬的大木偶稻草人,在節目高潮部分閃亮登場,紅星新聞記者採訪獲悉
  • 李莊又上央視了,再一次受全國矚目!
    咱李莊又上央視啦!近日,央視4套國際頻道《鄉愁》欄目第三季第十七集播出了《李莊鎮—義字當先》,將鏡頭對準了李莊!梁思成以抱病之軀完成中國的第一部建築史稿《中國建築史》;李濟忍著痛失愛女的悲傷,研究寫出《西陰村史前遺址》《殷墟器物甲編:陶器》等著作;董作賓積十年之功,數易其稿,一部《殷歷譜》終於在一塊門板上完成;中國史語所石印出版的《六同筆錄》,更是凝集著傅斯年等眾多史學家的心血。
  • 外國木偶長啥樣,晚上我們一起來去看看吧!
    」演出地點2:晉江萬利夜市演出單位:印度尼西亞「哇揚誇塔曼劇團」 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演出地點3:晉江大劇院廣場演出單位:惠安縣掌中木偶劇團 四川大木偶劇院 泉州木偶劇團演出地點4:晉江安海龍山寺廣場
  • 大型神話木偶兒童劇《真假孫悟空》震撼來襲!
    全國頂級大團——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傾情呈現,品質保證享譽世界的經典名著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上天入海 變幻無窮該劇集現代的聲、光、電於一體,巧妙地融合了木偶特技、飛天走壁、空中武打、川劇變臉、翎子功、噴火等豐富多彩的技藝,雲集了諸如杖頭木偶、掌中木偶、提線木偶、板塊木偶、軟提木偶等木偶戲獨有的表演形式,淋漓盡致地展示了木偶戲的藝術魅力。
  • 《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木偶劇之生日的一天,熱映中
    《新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作為央視動畫中反響強烈的動畫片,深受大人孩子熱捧。作為家長和小朋友都喜愛的動畫片形象,在央視動畫的授權之下,推出了多版本的木偶舞臺劇。這樣孩子們就可以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產生近距離互動,在歡樂中感受親情、有愛、和諧。2017年1月將推出《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系列木偶劇之:生日的一天。
  • 「央視名嘴」阿丘:從出名到被封殺
    「央視名嘴」阿丘:  從出名到被封殺
  • 木偶版《高機與吳三春》該劇獲2019年浙江省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扶持...
    手藝高超的織綢工人高機在浙南一帶十分出名,他織出的綢緞被稱為"高機綢"。富商吳文達為拯救自己的甌綢產業,重金禮聘高機前來自己府上,並為其專門設置機房。吳文達獨生女三春善於刺繡,傾慕高機手藝高超,有逸群之才,情深義重。二人情投意合,在共創百花綢的過程中彼此傾慕,私定終身。但因兩家門第懸殊,吳文達棒打鴛鴦,最終,兩人在桃花嶺上雙雙殉情。
  • 玉林又上央視了,繼續40多分鐘,再次火遍全國!
    玉林銀豐國際中藥港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封閉式中藥材交易市場,2010年銷售交易額達到50億元,其立足廣西,面向東協,面向世界,努力把玉林銀豐國際中藥港打造成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中藥材市場。起於民間,解放前就已出名。至今已遍及南寧、梧州等城市。與牛腩相配的米粉煮法也與一般煮法不同。要選用玉林特有的上好白粘米製作的細米粉;待鍋中水沸才投入,邊煮邊攪動,待煮到粉條輕拉即斷時,撈起,經清水浸洗,撈起晾乾待用。牛腩粉的粉細嫩爽滑,牛腩入口即化,湯汁鮮濃帶些甜,再加上兩個牛肉蛋,真是不能更美味了!
  • 掌中木偶:「掌中戲」,乾坤大
    掌中木偶:「掌中戲」,乾坤大 2020-09-06 1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一博首登春晚舞臺,顏值完美抗住央視照妖鏡,坦言本命年上春晚很激動
    而在官方放出的採訪視頻以及《春晚進行時》中,王一博首次登上春晚舞臺,完美hold住了春晚的鏡頭。王一博首登春晚舞臺,顏值完美抗住央視照妖鏡,坦言本命年上春晚很激動。央視官方社交帳號放出了王一博的採訪視頻,並且表示在採訪中王一博劇透了春晚節目的新穎之處。最讓人感嘆的是,作為時常被稱為照妖鏡的央視鏡頭,這一次也被王一博完美hold住,整個人的狀態也是非常不錯的。
  • 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春晚上的唯一一次失誤,到底發生了什麼?
    不僅在央視每年春晚的舞臺上,我們能看到她的精彩主持。隨著近年來各類綜藝節目的興起,董卿也主持了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聲臨其境等等廣受好評的精彩節目。正是由於她自身的魅力加上深厚的主持能力,奠定了她在央視不可撼動的地位,更是被人稱為央視一姐。
  • 陽朔縣組織人員赴央視錄製節目,月亮媽媽、陽朔金桔、啤酒魚等陽朔元素將再上央視
    原文轉自:陽朔縣融媒體中心原標題:我縣組織人員赴央視錄製節目,月亮媽媽、陽朔金桔、啤酒魚等陽朔元素將再上央視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1月3日至6日,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帶隊赴北京中央電視臺第17頻道錄製節目,宣傳我縣的農產品和美食文化,月亮媽媽、 陽朔金桔 、啤酒魚等陽朔元素將再上央視。
  • 小朋友看過來,八月木偶劇院好劇多多
    演出的鐘聲響起,舞臺上的魔鏡開始散發詭異的火焰,那源於嫉妒的陰謀將一場又一場地投向白雪公主.美麗善良的公主,多彩浪漫的山谷,神秘的小木屋,富麗堂皇的宮殿,還有騎著白馬的王子——幾乎所有女孩的童話夢在這場演出中被還原。還有知恩報恩的武士,熱心歡樂的小矮人們,他們都用直白的形式為我們展示了最真摯最善良的品性。整部劇情更是演繹了善與惡的表皮和內在之爭。
  • 廈門又上了央視《新聞聯播》,名揚全國!瘋狂刷屏!因為…
    就在昨天廈門上央視《新聞聯播》啦瘋狂刷屏!名揚全國!這次廈門再一次強力開掛傲嬌站上耀眼的舞臺不得了!word大廈門!創意塗鴉巡迴賽 驚豔全國在廈門集美大社再度啟航的 海峽論壇第二屆創意塗鴉巡迴賽(簡稱「巡迴賽」)又上央視《新聞聯播》啦!
  • 五華提線木偶藝人李新賢--執線弄偶寫出遒勁書法
    (連志城 攝)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五華提線木偶項目傳承人李新賢,能用14根細小的棉線操縱一隻小木偶寫出筆劃遒勁的毛筆書法,被譽為「木偶神手」。據悉,李新賢是目前國內僅有的兩名能夠熟練掌握木偶書法的藝人之一。  木偶戲自明朝初年從江浙一帶傳入梅州以來,至今已400多年。
  • 丁言昭 | 與木偶皮影的不解之緣
    我利用創作空隙,一頭栽進書刊雜誌的大海中,有公家的:圖書館、出版社、協會書庫裡;有私人的:藏書中、心裡的;這些珍貴的資料,能抄則抄,能複印就複印,能拍照就拍照。我還密切注意各地報刊上的文章,同時向全國有關同志發信,詢問當地木偶戲的起源和發展情況,還利用到外地演出、觀摩、開會的機會,採訪一些專家學者和木偶老藝人,他們都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熱心地為我講述當時的情景或者提供線索。
  • 中國木偶動畫大賞
    中國第一部彩色立體木偶片影片由洪汛濤編劇,章超群導演。1960年,導演章超群見到國外流行立體電影,於是他大膽嘗試,開始製作立體木偶片。影片所有鏡頭都用兩架攝影機同時逐格拍攝,在特製的軌道上採用每拍一格畫面後,交替推移左、右攝影機各一次,最後完成立體效果。
  • 廣東木偶咁多戲,80種木偶輪番登場不容錯過
    廣東木偶戲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地方傳統戲劇。有700多年歷史,廣東的木偶戲種類很多,計有杖頭木偶、提線木偶、鐵枝木偶、布袋木偶等。各自分布在省內粵語、潮語、客家話、雷州話等文言區,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藝術。今天劇院君帶各位一起領略一下木偶戲的獨特魅力!五華提線木偶戲的木偶造型精細,分生旦、醜、公、婆、淨六個臉譜,形體高大(約高90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