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這個時候
主頁君都會對奧斯卡進行一下前瞻
這也是本公眾號保留節目了
附1、回顧第91屆奧斯卡獎預測及評析⬅️點擊藍字
附2、回顧第90屆奧斯卡獎預測及評析⬅️點擊藍字
附3、回顧第89屆奧斯卡獎預測及評析⬅️點擊藍字
(閱讀完畢由左向右滑動屏幕即可回到本篇推送)
然而廿廿年伊始
一件件「爆炸新聞」不絕於耳
一種來自野生動物身上的「寄生蟲」病毒
自中國中心城市武漢蔓延開來
從美國到法國、從尼泊爾到澳大利亞
暫時還未感染彪悍的「愛爾蘭人」
這並非「1917」年老舊的「好萊塢往事」
也非「喬喬的異想世界」的「婚姻事故」
縱有跳梁「小丑」在臺上的蹩腳表演
以及長舌「小婦人」的妖言惑眾
然而我們看到更多的
是這個世界的善意和溫柔
一批接一批的「急速車王」馳援武漢
相信經歷過「痛苦與榮耀」
終能迎來「鄰裡美好的一天」
(借用提名影片純屬好玩絕無詆毀之意哈)
今年的賀歲片也都紛紛撤檔
估計不少人在家也已經閒得發慌了吧
第九十二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將於北京時間二月十日舉行
(對,返工日當天)
在這段居家隔離的日子裡
讓主頁君帶著大家
捋一遍主要提名影片
淺談一些預測技巧
並順便立個flag
分享私人預測獲獎名單
看看到時能連中幾元呢?
導讀提綱:(全文共1萬2千字,閱讀需22分鐘)
一、第92屆奧斯卡主要提名影片評析 (含輕微劇透)
二、如何準確地預測奧斯卡各主要獎項(技術科普)
三、主頁君不負責任私人預測獲獎名單(立此為證)
第一單元
⚠️警告⚠️
雖然主頁君的評析
會儘量避免對具體情節的描述
但或多或少總會影響讀者之後的觀影體驗
介意的同學請直接跳過本單元
⚠️警告結束⚠️
一、第九十二屆奧斯卡主要提名影片評析
提名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共有九部(同時也獲得諸多其他獎項提名),再隨機贈送二部(最佳國際影片提名:痛苦與榮耀;最佳男配提名影片:鄰裡美好的一天),主頁君打算說道說道下面這十一部影片。
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這十一部影片的排序是有先後順序的。那麼主頁君是按照什麼(私人)標準來排序的呢?
答案就是:
🔻
🔻
🔻
🔻
🔻
按照主題的「至惡到至善」的程度來排的
(純屬個人觀點,接受各種反駁)
小丑
愛爾蘭人
寄生蟲
好萊塢往事
喬喬的異想世界
極速車王
痛苦與榮耀
婚姻故事
1917
小婦人
鄰裡美好的一天
今年的奧斯卡終於可算是個大年了。總體來說提名名單質量不錯,除了稍微顯得有些老氣橫秋和太白了之外 上述的十一部片子網上也已有資源了,動動手指都可以搜得到。我並不是在教唆犯罪哈,好幾部片子也已經定檔在中國上映,到時請去電影院買票支持正版!
除了這十一部影片,還有共同競爭最佳女主的「Judy」(蕾妮齊薇格)以及「爆炸新聞」(查理茲塞隆)值得關注,篇幅有限,就不在此贅述了。
下面就讓我們一部(步)一部(步)地由惡走向善吧!
1. 「Joker小丑」: 沒有小丑就沒有大美,沒有黑暗就沒有光明
歌曲:小丑
作詞:孫儀
作曲:劉家昌
原唱:劉家昌
很自然的就想起了小S經常在康熙來了裡面唱的這首歌,雖然曲子本身並沒有很好聽,但是多多少少也記住了這幾句歌詞。(小S主演的電影」吃吃的愛「以她演唱這首歌作為MV,看了莫名有些心酸.)回到本片。小丑的確是本屆奧斯卡的大熱門,獲得11項提名(除了最佳女主以及最佳男女配,沒辦法,男主光環實在太亮,蓋過所有其他演員),同時獲得坎城金獅獎,以及金球獎的最佳男主和美國演員工會的最佳男主,所以幾乎可以板上釘釘的說,Joaquin Phoenix的這座最佳男主的小金人已是囊中之物了。然而60多萬的觀眾打出的8.6分的高分,與媒評人打出的不及格(Metascore 59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說起小丑這個角色,就不可避免一定要提到我諾蘭大神導演拍攝的「黑暗騎士」裡面由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很多人都說,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誠然,這位已故的(卒於2008年1月,享年28歲)背背山牛仔,確實在片中奉獻了他人生中最出彩的演出,把小丑這個至惡的反派配角演得出神入化,甚至讓完美和正義的化身——蝙蝠俠——都黯然失色相形見絀(Christian Bale: 怪我咯?要怪也只能怪諾蘭兄弟倆把這個角色寫得實在太好了唄)。個人覺得,小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黑暗騎士的前傳來看。也有很多人仔細分析了這兩個角色在性格上的差異,斬釘截鐵的說人設完全不一樣。然而實際上,惡人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十惡不赦的萬惡之源(主頁君還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黑暗騎士雖然被盛讚其」立意高遠、思想深邃、金句頻出、發人深省「,然而我心裡也一直有一個疑問:小丑這樣不斷製造混亂、無惡不作的動機到底是為何?難道他也是像滅霸一樣的存在,想要打個響指清除一半的人口來重啟世界秩序?Joaquin Phoenix的小丑則(試圖)回答了這個問題。一個哥譚市的社會底層邊緣人,與母親相依為命,以扮小丑逗人樂為生(目標是成為知名脫口秀演員)。他患有狂笑症,經常會不合時宜的放聲大笑,然而在不發作的時候,他可能與你我並無二致。正是那殘酷的生活、世人的冷漠,把他一步步逼向深淵,徹底地走向黑暗。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欲知詳情,敬請關注二月十日早十點十五分哥譚市紀實頻道即將播出的「走近奧斯卡」欄目。
小丑中最出彩的也的確是主角Joaquin Phoenix。如果對他不是很熟悉,那麼說到下面這部影片,你想必有印象?(寡姐斯嘉麗在本片中只露聲不露色的演出是撩哥的教科書級示範)
你可能真的認不出來這是同一個人,這不怪你。為了出演小丑一角,Joaquin瘋狂自虐,瘦成皮包骨,才完美的呈現了小丑這個讓人刻骨銘心的角色。(Christian Bale: 別的咱不吹,橡皮人這個稱號鐵定是屬於我的,憑啥我就不配在奧斯卡最佳男主的小金人上擁有姓名呢,這不公平!)
比Joaquin更有名的,其實是另一個Phoenix,也就是他哥哥River Phoenix。只可惜這隻鳳凰與希斯萊傑一樣英年早逝(生於1970年的他,23歲就涅槃仙去了)。上世紀90年代初,21歲的River與27歲的好基友基努裡夫斯共同出演了影片「My Own Private Idaho」。和弟弟飾演的小丑一樣,影片中的River也是一位處於社會底層的邊緣人,只不過他並沒有因此走向惡的深淵,反而把他最美好的一(rou)面(ti)永遠的留給了觀眾。
小丑這部影片應該無緣中國大銀幕。如果你需要一些正能量的撫慰,主頁君也不建議你觀看此片。雖然小丑榮獲多項提名,也有坎城金獅在手,但估計仍然難入奧斯卡一眾老白男的法眼。漫改的底子本就不討喜了,陰暗的主題更是讓觀影體驗減分不少(想想那些評委一天要看多少部片子,心情本來就夠糟糕了,誰願意在工作{看片就是他們的工作}的時候被這樣沉重的話題壓抑得喘不過氣來呢)。況且作為既得利益擁有者,他們打心眼裡也不希望出現這麼一個反叛的小丑來攪亂他們當下鄰裡間的美好生活。
能捧走一座最佳男主的小金人就知足吧,Joaquin Phoenix。保1爭3。
2. 「The Irishman愛爾蘭人」: 我知道了,每一部教父級別的電影都是需要騰出三個小時(及以上)來膜拜的
說句大實話,這片子我是分了好幾次才看完的.209分鐘的時長,若要我老人家一次性看到底,那實在是堅持不下來(一眾老白男們的膀胱和/或前列腺功能不一定有我的好吧....我自詡...)。然而當我簡單計算了一下,發現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加上三位男主(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喬佩西)的年齡加起來有312歲的時候,瞬間覺得再憋一憋多坐100分鐘也是應該的。瑞斯拜。
(由左至右,馬丁,蘿蔔,阿爾,喬)
鑑於教父系列對美國人的影響力,這部影片在普通觀眾和媒評人中都不可能拿到太低的分。不過從觀眾打分的基數(20萬人)來看,還是有不少人被3個半小時的時長(抑或是演員的年長)嚇得不敢走進電影院觀看(但是中間那兩位年輕時候的顏還是可的吧)。
本片在我的」至惡<————>至善「標尺上排在左邊第二。所幸愛爾蘭人並沒有像哥譚市的小丑那樣最後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踐踏原則無視一切的純粹惡神。至少親情和友情還沒有被他拋棄。」I heard you paint houses.「 黑幫老大的一句招聘廣告就把這位愛爾蘭人納入麾下,這個時候他可能還不知道老大是讓他去用別人的腦漿給牆面刷上紅漆。
而他這一幹就是一輩子。
最後一幕,為黑幫效力一生已到風燭殘年的弗蘭克(羅布特德尼羅)坐在輪椅上平靜地接受FBI的詢問。儘管事隔多年,FBI仍沒有放棄找尋當年黑幫老大(Jimmy Hoffa)離奇失蹤案(實為弗蘭克所殺)的線索。他們之間有如下這段對話:
(弗蘭克:」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我啥也不會說的,除非我的律師在場。「具體wording記不清了,意思就是介麼個意思哈。)其實甚至可以這麼說,電影前面3個多小時的鋪墊,都是為了引出這一段對話。之前每出現一個重量級人物,畫面都會停頓幾幀,並在其頭頂上標註此人(將)死於XX年,身上XX部位中了XX槍,宛如三體中的幽靈倒計時般令人不寒而慄。接受了這個設定,再聽到這段對話,你就不會覺得弗蘭克這麼問有任何問題了。今年寡姐可謂出盡風頭,憑藉本片獲得最佳女主的提名,同時憑藉喬喬兔獲得最佳女配的提名(其實說她是女主也未嘗不可,戲份不比所謂的女主少)。各種(我認為的)公關稿都在說她怎麼怎麼洗盡鉛華、擺脫花瓶、真情實感、催人淚下.個人還真的很不看好這部片子。
在這裡不對劇情做過多評述,但是寡姐的三觀我是有點無法認同的,具體就不展開了。
同樣是講婚姻關係和爭奪七八歲大的兒子的監護權,同樣是夫妻二人其中一方不得不往返於紐約和加州兩地去探望兒子,由梅姨和達斯汀霍夫曼出演的「克萊默夫婦Kramer vs. Kramer」獲得了1980年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9項提名,並抱回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最佳女配和最佳改編劇本5座小金人,可謂當年最大奧斯卡贏家。然而就是這樣一部影片在IMDB上的得分也就7.8分而已.寡姐這8.1分真的是虛高了哈。
反倒是因出演了斯嘉麗的律師而被提名最佳女配的蘿拉鄧恩(同時出演了「小婦人」裡面四朵姐妹花們的媽媽),金球獎、影評人協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拿到手軟,應該也是奧斯卡最佳女配的不二人選。
本片最被人說道的就是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但其實也不是真的一鏡到底,比如為了從白天拍到晚上,必須安排男主暈過去那麼幾個小時,否則鏡頭也無法切換)。長鏡頭如今早已不是什麼噱頭了,201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頭銜的「鳥人」就已經玩過一遍了;咱們國內的畢贛導演也是這方面的」專家「,「路邊野餐」和「地球最後的夜晚」中都把長鏡頭玩得溜溜的。單純從這部影片來說,這種一鏡到底的方式其實並不一定能很好的展現戰爭場面的宏大,單線敘事也會讓故事顯得有限沉悶,所以我對本片的長鏡頭並不感冒。導演薩姆門德斯各位觀眾應該也不陌生。他憑藉其執導的第一部文藝影片「美國麗人」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五項奧斯卡獎,也曾經執導過兩部007影片(幽靈黨和大破天幕殺機),可謂藝術與商業兩不誤。「1917」選在聖誕節上映,趁著大家記憶還很新鮮,也是各大獎項拿到手軟,特別是導演工會獎和製片人工會獎這兩個重量級獎項,也讓其距離奧斯卡小金人更進了一步,可重點關注一下該片在二月十日頒獎典禮上的表現。(我是第一單元結束的分割線)
第二單元
⚠️警告⚠️
本單元與去年奧斯卡預測帖內容相似
僅僅略有更新
熟悉的讀者可直接跳過
⚠️警告結束⚠️
二、奧斯卡獎能夠被準確預測麼?有哪些風向標可供參考呢?
以下內容可能有些技偏術流和科普風。不喜可跳過。
要預測奧斯卡獎,首先要搞清楚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獎,是誰來評,怎麼評的。
和坎城電影節等由十來位評委決定獎項歸屬的國際電影節不同,奧斯卡金像獎(正式名稱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 Awards,簡稱學院獎),是由約6000名學院成員提名和投票選舉出來的獎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既有專業性(不是看票房成績或者由普通觀眾評選)又有權威性(不是幾個人坐在一起拍腦袋決定的,樣本量足夠大)。
然而樣本量足夠大,並不意味著其代表性就足夠好(抽樣方法是關鍵啊同志們)。據洛杉磯時報2012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學院成員中94%為白人,77%為男性,且年齡中位數為62歲(50以下的成員僅佔14%)。名副其實的一群「真·老白男」。所以,能否獲得奧斯卡獎,關鍵看你是否符合老白男的品味。當然,奧斯卡也不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已經有一些積極的改變,但是這種現狀是短時間內無法扭轉的現實。
好了,了解了你的Target Audience(假設你是參賽影片的製片方),接下來還需要了解評選的Methodology。
奧斯卡金像獎的評選經過兩輪投票:第一輪是提名投票,先由學院下屬各部門(導演、編劇、演員、服化道等)負責相應類別獎項的提名(採用記名方式),獲得提名的影片,將在學院本部輪流放映,觀後學院的所有會員再進行第二輪投票(採用不記名方式),最後以得票的多少決定影片是否獲獎。
其他的獎項均不要求過半數,得票最高者獲獎;而最佳影片則要求第一名得票必須過半(50%),採用的是一種叫做「偏好投票制」 (Preferential Voting) 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排名有先後、末位被淘汰、重新再分配、直到過半數」的一種投票制度。具體操作如下:
偏好投票制(Preferential Voting),是從美國政治選舉中借鑑過來的一種高效的投票制度。假設有N(N>2)名候選人,投票者給每位候選人排序:最支持的排第1,第二支持的排第2……最不支持的排第N。計票時,首先依照選票上的第一選擇來計算候選人的得票,如果排名第一者得票未超過50%,就把得票最少的候選人淘汰。然後,將被淘汰的候選人的選票,按票面的第二選擇,重新分配給其他候選人,再重新排序。假如第一名得票仍未超過50%,則重複此過程,直至有候選人取得過半數選票為止。假如不採取「偏好投票制」,學院會面臨長時間的多輪投票。
因此在影片質量比較接近的時候,細微的排序差別也可能導致一部影片的成敗,所以對於提名的最佳影片來說,每一票的排序都很重要,而不能僅僅盯著有多少人把你排在了第一位。
好了,了解了奧斯卡的投票機制,我們除了亂猜一氣之外,如何才能提高我們預測的準確性呢?這就不得不提到除了奧斯卡金像獎之外的其他幾個被譽為「奧斯卡風向標」的相關獎項。
金球獎(Golden Globe Awards)。度娘是這麼介紹的:「作為每年第一個頒發的影視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作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金球獎的舉辦方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該獎最終結果是由96位記者(其中約三分之二是兼職)的投票產生。」好了,記住這幾個關鍵詞:「外國」、「記者」、「96」,可以想見,這個風向標就看看熱鬧而已吧,就算與奧斯卡獎重合,那也多半只是巧合罷了。開玩笑,100個人都不到,而且又是一群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國外記者,瞎起什麼哄吶!風向標指數:🌟✨
美國製片人工會獎(PGA,Produce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該組織由美國電影和電視行當的製片人組成,旨在保護製片人的各種權益。目前,製片人工會的會員共有4700人,與奧斯卡相同他們也採取「偏好投票制」,即根據自己喜好將最佳影片排序的方法。獎項目前分為最佳電影、最佳動畫長片等」。基數夠大,投票制度也相似,因此製片人選出來的最佳電影和最佳動畫長片還是很具有參考價值的。今年的美國製片人工會獎的最佳電影是「1917」;最佳動畫長片是「玩具總動員4」。風向標指數:🌟🌟🌟✨
美國導演工會獎(DGA,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擁有會員13400多名。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會員中,有將近四成的奧斯卡投票者來自導演工會,因此導演工會對年度最佳導演的選擇,成了奧斯卡的最佳風向標。在65年的歷史上,僅有六位導演工會獎得主未能最終捧獲奧斯卡導演獎,實為一個不小的奇蹟。」今年的美國導演工會獎最佳電影導演得主是「薩姆門德斯」(1917)。風向標指數:🌟🌟🌟🌟🌟
美國編劇工會獎(WGA,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顧名思義,主要頒發的是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改編劇本獎。通常來說,一個好的劇本是影片成功的基石。奧斯卡最佳影片通常都會得到最佳原創劇本或最佳改編劇本的提名。因此,WGA的獎項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預測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風向標指數:🌟🌟🌟🌟
美國演員工會獎 (SAG,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是專門針對電影與電視節目中有傑出表演的演員而設置的獎項。SAG獎項自1995年開始頒發,獎項的入圍會根據隨機的4200名會員決定,而入圍後的作品將由全體會員票選而成 (2007年會員已達12萬之多)」。風向標指數:🌟🌟🌟🌟✨
針對這個獎項,因為涉及到包括最佳男主、最佳女主、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群戲(即最佳影片)等在內的5個重大獎項,主頁君花了點時間對1995年以來的SAG與Oscars獲獎名單重合度做了一下分析。
「歷屆SAG vs Oscars得獎重合概率統計」
從上圖可以看出,演員工會獎的最佳男主預測準確度高達80%,25次裡面僅有5次失手,最近15年以來也僅有1次失誤(不過2017年主頁君猜的可比SAG要準哦~~)。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男配的重合度也都在6成~7成左右,勝算還是挺大的。然而,演員工會的最佳群戲獎與奧斯卡的最佳影片獎的重合度僅有44%,也就是說和2次就有1次不中,最近5年中也是2中3不中,預測準確率變數挺大。這也說明最佳影片是一個綜合獎項,並不是大家都演得好就行了,導演、攝影、劇本都很重要,再加上偏好投票制的設置,也給預測這個獎項帶來了很多不確定因素。要預測準確就要考察預測者的各項綜合素質,還要有點運氣的成分了。(比如,即使在第8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頒獎嘉賓鬧了出烏龍,也沒有影響主頁君預測「月光男孩」獲獎的準確性,這運氣值簡直爆棚,哇咔咔)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British Academy Film Awards)。 「英國電影學院獎是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頒發的電影類的獎項,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相當於美國的奧斯卡獎,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提名,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可以看到,之前的BAFTA還是很有英倫範的,現在則淪落為和好萊塢一個鼻孔出氣了。這一屆的提名也和奧斯卡重合度頗高。風向標指數:🌟🌟🌟🌟✨
第三單元
三、主頁君私人預測獲獎名單
(按照奧斯卡當晚可能的頒獎先後順序排列)
(最佳動畫短片最佳真人短片不在預測之列)
(最佳紀錄短片最佳紀錄長片不在預測之列)
最佳原創劇本:好萊塢往事長按二維碼關注主頁君個人公眾號
時而日更時而季更的主頁君等著你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