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政府宣布不參加上海進博會,澳商界:希望訪問中國打破惡性循環

2020-12-23 海峽軍志

隨著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即將到來,澳大利亞方面表示他們不會派出代表商參加此次展覽會,不僅在國際上引起了不少熱議,在澳大利亞國內也引起一定的反響,對此,澳洲商界高管表示失望,並稱一直希望聯邦貿易部長伯明罕11月訪問上海能夠打破兩國因政治關係惡化導致經濟下滑的惡性循環。

兩年超多成果,為何現又忘本?

2018年時,我國舉行了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博覽會籌備之時,澳大利亞政府就已經明確表示了會參加。據統計,2018年澳大利亞第一次參加時有116家參展商參與,最終以150億的成交額結束。

2019年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當時澳大利亞所派出的參展商空前強大,來自其國內的品牌有二百多個,博覽會上達成的成交額讓英國、法國羨慕,會後英法等國政府表示,他們會派出更多的品牌參展。

澳大利亞究竟意圖如何?

僅僅一年後的2020,中國將在11月份在上海舉行國際進口博覽會,澳大利亞相關部門卻表示他們不會參加。這一消息也得到了貿易部長的證實,澳大利亞為何態度如此堅決,下現在還不得而知,作為打壓中國的頭號國家美國都沒有如此表態,而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小弟,卻如此強硬,背後可能有著別的意圖。

根據澳大利亞方面給出的原因,他們是因為國內疫情蔓延,他們跟國內的相關企業受到相關疫情政策的影響,再加上國際航班的限制,他們國內的相關企業不會來中國參展,但他們不會限制在中國的澳大利亞企業參加此次展覽,不過要求他們以公司的名義而不是澳大利亞的名義。

跳梁小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近年來,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額持續上漲,中國已經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中國與澳大利亞在經濟上有很好的互補性,也達成了很多的項目。但是澳大利亞此次的做法在很多人眼裡是愚蠢的,為了討好美國,損失自己最大的貿易夥伴,本來還有望達成更多的合作項目,但就目前澳大利亞政府的態度來看,這一想法好像很難實現了。

澳大利亞不僅是經濟方面依賴中國,在教育方面,根據最近幾年的數據統計分析來看,澳大利亞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就是中國,雙方在教育方面的合作也相當緊密,而澳大利亞在各領域對中國的依賴也已經相當深刻。而現在澳大利亞為討好老大哥,不惜做出傷害中澳兩國經濟的事情,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相關焦點

  • 澳政府的玻璃心,宣布不參加上海進博會,澳商界卻想打破惡性循環
    但是,澳洲政府在近些年跟隨美國"起舞",不斷造謠抹黑中國。因此,中澳兩國的關係不斷惡化。近日,又有消息稱,澳洲貿易部部長明確表態,不會參加今年的上海進博會。可想而知,這會對中澳兩國的經貿合作形成惡性循環。澳洲宣布不參加上海進博會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消息,我國將會在11月份舉辦第3屆國際進口博覽會。
  • 澳大利亞宣稱不參加上海進博會,澳商界呼籲訪問中國打破惡性循環
    近些年,中國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他們和世界各國之間的合作也在漸漸加深,這本來是可以促進全球發展的一件好事,可是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國卻開始為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感到擔憂,並不斷針對中國發起制裁。而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盟友也跟隨其後頻頻對華出手,此前,澳媒就報導稱,「中國總領館從事滲透活動」,此言一出,中國外交部便做出回應:有關說法純屬無中生有、惡意污衊。澳政府宣布不參加上海進博會就在近期,澳聯邦政府表示,今年11月份在上海舉辦的中國進口博覽會,澳大利亞決定不再參加。
  • 澳方宣布不參加上海進博會,澳商界叫苦:希望訪華打破惡性循環
    就在近期,澳方宣布不參加上海進博會。據悉,前兩年澳大利亞一直準時派代表參加,前2年澳大利亞都準時攜帶相關企業與會,但今年卻唯獨表示"失約"。不參與進博會 據中國商務新聞網報導,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已經表示自己不會帶領澳大利亞商隊前往中國參加進博會,不過也表示,澳大利亞民眾可以前往上海參加此次進博會,有需要參加中國進博會的企業可以去相關部門申請。
  • 澳媒用中國成語批澳政府:我們就是下場很慘的那隻雞
    澳大利亞《商界新聞》12月8日文章,原題: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問問我們的鄰國 中方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加徵最高可達210%的關稅。此舉雖殘酷,卻有效懲罰了澳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儘管澳商界和學界都表達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但莫裡森繼續抵制那些呼籲採取更細緻溫和方式的聲音,還稱為保護澳大利亞的地區利益、民主和主權,他別無選擇。
  • 事到如今,莫裡森政府還在挑事,澳媒驚覺事情不妙:中國殺雞儆猴
    近段時間,因為貿易摩擦和「漫畫事件」,中國和澳大利亞緊張關係再度惡化。曾悍然要求中方進行「道歉」的澳總理莫裡森畫風突轉,聲稱澳方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實現「愉快共存」。 就在有輿論認為莫裡森試圖為澳中關係「降溫」之際,澳政府又開始挑事了。
  • 中國被排除在外!英國宣布邀請印韓澳參加G7峰會:志同道合的國家
    英國宣布邀請印韓澳參加G7峰會據港媒在12月16日消息,作為「G7峰會」的成員國,英首相約翰森向外宣布,他將邀請澳洲、韓國以及印度三國參加明年的「G7峰會」。約翰森對此表示,他希望與一些志同道合的國家進行合作,加強各國之間的高層對話,共同應對新的挑戰。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邀請名單中,中國被排除在外。據悉,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英、德、法、日、美、意以及加拿大7個國家組成了如今的G7峰會。該峰會成立的最初目的是,各國對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進行商榷以及制定處理辦法,峰會的組成對維護這些成員國的利益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 澳上WTO狀告中國,不料被華反將一軍,澳媒:中國早一步把澳告了
    在多次要求與華談判無果後,澳政府也終於翻臉露出本性,在當地時間16日付諸了行動。然而事情鬧到WTO沒幾天,澳政府就發現有些不對勁,自己似乎被中國反將了一軍!據《雪梨先驅晨報》21日報導稱,該媒體和《時代報》在近日收到了一份「機密文件」,文件顯示,中國早在2019年就已經先將澳政府告上了WTO,原因是華為在澳受到了歧視性市場準入禁令。雖然澳政府一直以來堅持否認上述指控,但包括外交部長在內的多名澳高官卻親口承認,在通訊製造商的選擇上,澳政府有不同優先順序的考量。
  • 中國惹不起!澳媒發現驚天噩耗,澳政府仍瘋狂作死
    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雖然中國長期以來都保持著開放包容的態度,並始終試圖與澳大利亞政府展開合作,但澳大利亞的莫裡森政府並不打算買帳。時至今日,這位總理並不打算放棄他在和中國打交道時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偏見。他聲稱,此前的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政策都依據「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和價值觀」,並且「不會改變自身決策」。
  • 一州原木被中國拒收,澳工會指責:都是澳政府糟糕的外交導致
    大利亞原木被質檢出「森林害蟲」之後,中方政府也加大了對澳大利亞進口的原木木材,以及農產品的進口質量把關。我們都知道,前段時間,澳大利亞有7種商品已經被我國明令禁止。上一次被檢出問題的原木來自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繼上一次禁止之後,11月11日,中國海關總署又發布一條新的警示通報。
  • 澳媒用中國成語提醒莫裡森
    近日,澳媒提醒本國和其他國家記住中國的一句古老成語,「有時你必須殺雞儆猴」。並稱,問題是在這句成諺語裡,對於澳大利亞而言,下場很慘的是那隻雞。澳大利亞《商界新聞》網站12月8日刊發題為《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問問我們的鄰國》的文章,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的對華政策提出質疑:「這是澳大利亞唯一的選擇嗎?這種做法是否過於簡單化?」文章寫道,中方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加徵最高可達212%的關稅,「此舉有效懲罰了澳大利亞政府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
  • 三艘中國軍艦「突訪」雪梨,澳總理出面壓驚
    【編譯/觀察者網 郭涵】 當地時間6月3日,中國海軍第31批赴亞丁灣護航編隊3艘軍艦抵達雪梨,開始對澳大利亞進行為期4天的友好訪問。 由於事先未公布消息,中國軍艦的出現令澳大利亞當地媒體直呼「意外」。《雪梨先驅晨報》結合中國防長周末在「香格裡拉峰會」上的強硬表態,形容這次訪問「時機敏感」。有澳方學者更推測,「(訪問)像是在南太平洋展示存在」。
  • 澳媒用中國成語提醒莫裡森
    近日,澳媒提醒本國和其他國家記住中國的一句古老成語,「有時你必須殺雞儆猴」。並稱,問題是在這句成諺語裡,對於澳大利亞而言,下場很慘的是那隻雞。澳大利亞《商界新聞》網站12月8日刊發題為《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問問我們的鄰國》的文章,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的對華政策提出質疑:「這是澳大利亞唯一的選擇嗎?這種做法是否過於簡單化?」文章寫道,中方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加徵最高可達212%的關稅,「此舉有效懲罰了澳大利亞政府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
  • 澳總理:希望中澳兩國能愉快共存 澳軍人施暴細節曝光令人髮指!澳...
    日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了一條配有諷刺漫畫的推文,譴責澳大利亞軍人屠殺阿富汗平民,澳總理莫裡森卻無恥地要求中方道歉,還揚言中國應該為此「感到羞恥」。據路透社12月2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二晚,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Scott Morrison)在中國社交媒體平臺微信上發文寫道,關於士兵形象的中澳兩國外交糾紛「並不會削弱對澳大利亞華人社區的尊重和欣賞」。
  • 【澳總理:希望中澳兩國能愉快共存】據美聯社紐西蘭消息,澳大利亞...
    【澳總理:希望中澳兩國能愉快共存】據美聯社紐西蘭消息,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地時間12月3日表示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因推文引發的外交口水戰似乎終於降溫了。報導稱,莫裡森用較為和緩的論調在坎培拉對記者說,他的目標是讓兩國「愉快共存」。
  • 澳產品出口附加值大降,澳貿易部長:想跟中國對話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23日稱,去年12月上任的特漢透露,他給中國高官寫了一封信,希望重新建立對話渠道,解決雙邊貿易爭端。特漢沒有透露是否在信中敦促中方停止對澳大利亞商品的進口禁令。不過,他專門提到了對華煤炭出口問題。他稱,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希望中方取消對其煤炭進口的禁令。
  • 澳前外長:澳過分扮演美國「副警長」角色 跟風傷害中國
    首先,應增加外交支出,保證澳外交機構在資金、人員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其次,有必要設立一個專家組專門負責預防性外交,加強在預防暴力衝突、和平建設方面對相關人員的培訓;最後,關於地區問題,文章建議澳應優先考慮外交接觸、尋求政治解決方案,構建更加有效的「全政府」和「全地區」框架。文章特別提出,對外援助是澳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考慮更加有效地利用該手段。
  • 科左中旗委副書記、政府旗長張海明帶隊赴赤峰澳亞現代牧場進行考察
    ,6月6日,科左中旗委副書記、政府旗長張海明帶隊赴赤峰澳亞現代牧場進行考察。中國農業銀行內蒙古分行三農對公部處長徐浩,中國農業銀行通遼分行副行長吳長江、公司部客戶經理吳英楠,蒙牛集團奶源戰略規劃總經理程曉飛、財務總經理李莉、東北大區總經理王曉良、戰略項目拓展總監蘇鋒、通遼奶源部總經理李強、財務運營支持高級經理何美麗、戰略項目支持經理張豔,珠日河牧場黨委書記吳權勝參加考察。
  • 澳媒瘋炒「中國密審澳籍華人」 專家:與大選有關
    針對澳媒再次一蜂窩炒作「中國幹涉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8日重申,在國際關係中,中方一向堅決主張相互尊重彼此主權,互不幹涉內政。中國學者於鐳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澳媒現在重新熱炒這一話題,和5月的大選關係頗大。
  • 以為中國會被嚇到?澳媒揚言澳打算報復中國,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近日,澳政府和媒體注意到了中國媒體有關部分商品反傾銷的一篇報導,隨後藉機炒作「中國將全面禁止澳煤炭進口」的消息。隨著相關輿論不斷升級,時任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和總理莫裡森相繼對上述報導表態。早在10月份,有關「中國叫停澳煤炭進口」的消息被多家外媒報導和熱烈討論,同樣引起了澳政府官員的高度關注。11月末,澳媒爆料所謂「數十艘煤炭船在華滯留」的傳言,使澳煤炭產業的不安達到了頂峰。而在此後,澳媒不斷揚言要打算報復中國,以為中國會被嚇到?據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這幾天,因為一系列對華出口問題,澳大利亞陷入了焦慮。對於中澳經貿現狀,澳大利亞政府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 澳媒:中國欲降低空氣汙染 或重擊澳煤炭業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9月17日文章,原題:風險生意:中國拋棄我們的髒煤炭眼下,澳大利亞煤炭出口商正急於搞清楚中國改變煤炭進口規則所帶來的影響。隨著中國尋求降低空氣汙染,澳煤炭業可能因此損失數十億元銷量。中國將從2015年1月1日起,限制灰分含量超過16%、硫含量高於3%的進口煤炭的使用,旨在改善空氣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