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這樣一句俗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意思是只要還有生命,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就還會有希望。與常言道:「好死不如賴活著」一樣,無論生活給予怎樣的打擊,人的生命總是最為珍貴,也是一去難再的。
「安樂死」是一種因世界上的不治之症,而產生的一種自主死亡的方式。「安樂死」在一開始提出之時,就充滿了爭議,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謀殺,有的人又認為這是那些患有不治之症病人的福音,就是這樣一個飽受爭議的自主死亡方式,仍然得到了一些國家的支持,並且將它合法化,瑞士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人們總說,只要還活著就一定能看到希望,但是在這世上總有那麼一些人覺得「活著」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種痛苦,他們或被病痛折磨,認為「死亡」是一種解脫。日本NHK電視臺為一位名叫小島美奈的日本女性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她因病痛而選擇接受安樂死,僅四分鐘的時間便告別了世界,紀錄片看哭了萬千網友。
小島美奈出生在一個並不是很幸福的家庭,她們家一共有四個女兒,她排行老三,父母因性格不和,在她很小的時候便離婚。父母離婚後,是兩個姐姐給予了她如同母親般的關心與愛護。
她在高中畢業以後,選擇去到韓國的首爾大學留學,在首爾大學畢業後回到日本,從事著韓語翻譯的工作。一直到她45歲的那一年,她思考了很久之後便從翻譯的崗位上退了下來,去到了一所兒童福利院工作,這個時候的她對自己的第二人生充滿了憧憬與希望。
但事與願違,第二人生才開啟三年,在她48歲之時被查出患有多系統萎縮症。被查出患病後的她,之前的第二人生計劃全部化為幻影,自己再也沒有辦法實現。後來和姐姐們商量之後,決定離開獨自打拼多年的東京,回到老家和姐姐們生活在一起。
多系統萎縮症是一種引起原因尚不明確的神經系統疾病或者說是症候群,它會導致神經系統的多個部位進行性萎縮,是難以治癒的。這種疾病多在中年人中出現,患者到最後會變得全身無法動彈。而小島也在患病之後的短短三年內,變成說話困難,只能靠輪椅代步的人。
時間流逝,小島的病情也越來越嚴重,她開始看不清姐姐們的臉,也拿不穩手中的東西。當她看到她的同房病友因為同樣的疾病而被插上滿身的管子和呼吸機時,小島想到了自己,她不希望自己變成這個樣子,毫無尊嚴的苟延殘喘的樣子。這也促使她做出了「安樂死」的決定。
因為小島不符合日本「尊嚴死」的條件,所以她不能選擇「死在國內」,她便開始了搜尋,最終選擇了瑞士的一家成立於2011年的名為「life circle」的安樂死機構,這個機構已經執行了超過1600次的死亡請求。
小島將這一想法告訴了姐姐們,姐姐們自然是極力反對的,沒在老家的妹妹也是多次打電話勸小島堅強的活著,放棄這樣的想法。
而小島對於姐妹們的勸說她只是拿出了自己在患病以來寫的日記,日記中記錄了姐妹們在三年裡對她照顧的點點滴滴,姐姐們看了日記後都紅著眼眶沉默著,小島也給姐姐們說這個病是難以醫治的,也不希望姐姐們看著她遭受病痛的折磨。
在四姐妹經過商議後,姐姐和妹妹都選擇支持小島的決定。2018年11月,在經過多次審批得到可以執行安樂死的通知後小島終於到了瑞士。她的兩位姐姐陪伴著她,她們選擇在她病情嚴重惡化之前,好好地陪在她身邊,好好地與她道別。
到瑞士之後,醫生便給小島進行評估,也給她留下了兩天的時間反悔,但是兩天過後,小島的心依然是堅定地選擇死亡的。在小島和姐姐們一起坐著車前往執行安樂死的那一天,就和平常一樣,並沒有什麼區別,在到達地點之後,小島堅定且又平靜地籤下了同意書。
在瑞士,醫生是無權執行安樂死的,需要申請者自己操作,且會拍攝留據,並交給警察。躺在床上的小島仔細地聽著醫生給她講述安樂死的操作順序,病房中和她一起來的兩位姐姐早已泣不成聲。小島聽完醫生講解後,自己打開了點滴的開關,平靜地對姐姐說「真的很謝謝大家,沒想到大家在最後還會來送我,我這一生真的很幸福。」小島說著話,語速漸漸的變慢、吃力,姐姐們則流著淚輕撫著美奈子的頭,安慰著她說:「你馬上就不用忍受病痛了。」小島已經無法做出回應,她只是微笑著,短短的4分鐘之後,她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由於日本國內是不承認安樂死的,所以小島的遺體沒有辦法帶回去,姐姐們便選擇將她的骨灰撒在了瑞士的一條河道裡。這個紀錄片一播出,就看哭了萬千網友。如果不是看不到接下來人生的希望,沒有人會想選擇自主死亡的方式離開。但是生命總歸是珍貴的,生活雖然不易,但也請努力向前。
參考資料:
《初刻拍案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