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UI中國會員-精分青年滷大溼的一篇文章「設計師該如何做作品集」。
本打算十一後再寫,因為九月項目衝刺,白天沒時間,只有晚上十點後才有時間編輯。
不過好多朋友留言要求快更,後來想想大部分朋友應該都趕在十一之後找工作,所以就發出來吧,文章會同步到公眾號,有需要也可以去那看看收藏。
另外這篇文章我會持續更新,因為作品集主要是很多細節問題,一篇文章確實難以面面俱到,所以各位有問題可以留言在下面,隔一段時間我會整理上來更新的。
因為我自己是UI,所以文章總會不自覺站在UI角度寫,但設計崗位那麼多,又怎麼可能只有UI呢,不少做交互、動效的朋友問,他們職位的簡歷和作品集怎麼搞?
簡歷其實還好,上期內容適用於大部分網際網路技術崗位,即使是交互、動效、甚至開發也可以套用;
但作品集不同,畢竟UI大部分是靜態視覺稿,一份作品集配上圖文說明就可以搞定;
但交互、動效這類體驗性作品,不完全適用本篇內容,以後可能會寫關於這方面的文章,因為我在漸漸向互動設計轉崗嘛,目前其他設計類崗位還是斟酌一下本文,靈活應用吧……
明確前提:
簡歷我可以給你提供模板,按照規則照著寫,基本都能寫差不多;
但作品集沒有模板,甚至沒有固定套路,它本身就是一份作品,體現了設計師的排版、設計、內容篩選、全局統籌各項能力,套模板和我替你做作品有什麼區別?
所以這篇文章不提供模板,但會把作品集的製作和投遞注意事項都寫清楚。
文章內容請不要當成規則,它只是一種建議,因為作品集本身靈活性很高,我並不希望把它變成一種模板化產物~
Part 00 上期簡歷的遺留問題
有個非常重要的細節問題上期忘記說了:郵件的正文內容
請務必記住:
用郵箱發了簡歷和作品集後,郵件的正文一定要寫上內容,不要一片空白。
這個問題公司的HR也吐槽過,點進去什麼內容沒有,只有兩個附件。
你可能會想,簡歷和作品集裡面不是什麼都有嗎,有必要在正文寫這個東西嗎?
我可以告訴你:有必要,這是態度和細節問題!
雖然不寫也不會讓你被Pass,但一切都是為了增加你的面試通過率。
郵件正文內容不需要太囉嗦,基本上也沒時間看你那麼多東西,寫上一些問候語,簡歷和作品集請附件查收之類的話,基本的聯繫信息等等,只是別再一片空白了。
Part 01 前言
絕大部分設計師都是找工作的前幾周開始整理作品集,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和你工作中做設計的性質是一樣的:
堆了幾年的需求,讓你在幾天內快速設計製作,這種情況下做出來的產品;
和每隔一個月,持續迭代、精心打磨做出來的產品,你覺得有可比性嗎?
作品集也是同一個道理,大家都是做設計的,作品集本身就是一個產品。
你應該用產品的思維去不斷迭代自己的作品集,而不是到了找工作的時候,才想起要整理堆積了幾年的項目,臨陣磨槍的趕工出一份作品集。
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時間成本,提高利用率,產出質量比較高的作品,不至於到了找工作的時候,拿出一份粗製濫造的作品集。
所以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不管你有沒有求職的打算,希望你現在就可以動手為自己的作品集立項了,每隔一兩個月就更新迭代一次,持續打磨自己的作品集。
Part 02 作品集存在的意義
既然我們到了談作品集的階段,那就證明你的簡歷通過了HR的篩選,你已經初步符合了企業的招聘需求。
那我們就進入到了第二階段,看你的作品集的應該是部門負責人了。
對設計師來說,嘴上說我多麼多麼牛逼沒用,只有作品才是能力的證明。
但是作為面試官,我沒見過你這個人,也不了解你什麼水平,所以能不能讓面試官看順了眼,作品集就是關鍵因素了,因為面試官只能通過作品集去大致了解這個人什麼水平。
所以,作品集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讓面試官對你的綜合能力有個初步判斷,得到他給你的面試機會。
一份不錯的作品集不僅可以展示設計師的工作成果,還能看出設計師對待工作的態度和專業水準。
(這一段我自己都覺得是廢話……可以不寫又感覺文章不是很完整)
Part 03 作品集的命名、格式和大小
作品集的命名:
和簡歷保持統一就可以了,不知道規則可以翻看上期,如下圖所示:
簡曆命名:UI設計師-5年-滷大溼-簡歷.doc
作品集命名:UI設計師-5年-滷大溼-作品集.pdf
作品集的格式和大小:
只推薦PDF格式,連帶簡歷整個附件容量最好控制在15M以內,儘量不要超過20M。
作品集我目前看到投遞的格式很多,PPT、PDF、JPG、甚至還有PSD、EXE等等,其實PPT、PDF都可以,但我還是只推薦PDF格式,下面談談原因吧~
原因①:避免因格式,被當成垃圾郵件
但凡正規企業基本都是使用企業級郵箱(我做的產品之一就是企業郵箱),也會設置企業防火牆。
而這些企業郵箱的安全檢查都非常嚴格,郵件包含的連結、附件、插圖等等都有可能被判定為垃圾郵件。
附件中,PDF格式是最高安全級別,然後Word,Excel,然後是JPG,但是凡是EXE的99%可能會被判定為垃圾郵件,還有.rar和.zip的也有可能但不一定被判為垃圾郵件。
所以想安安穩穩的到達HR郵箱,就老老實實的使用安全格式。
原因②:避免因格式,導致作品集無法打開的情況
PDF、PPT這類格式基本每個電腦都可以打開,因為基本上每臺電腦都會有Office或者預覽,不至於出現某些文件打不開的尷尬情況。
原因③:避免因附件大小問題,被當成垃圾郵件,以及顧及可能被限制的網速。
限制作品集的大小是因為企業郵箱有時會判定郵件附件超過多少M後,被歸類為垃圾郵件。部分大型企業內推簡歷也是有文件大小限制的,因為你也不知道投遞企業使用的郵箱會不會設置這麼一檔子事,所以為了安全,儘量控制作品集的大小。
另外很多公司的網絡可能除了開發部門,其他部門都是被限速的。下載速度只有幾十甚至幾KB,看到個100多M甚至更大的附件,HR會不會崩潰了?
所以做完了作品集,儘量壓縮一下,現在很多工具都支持PDF無損壓縮,做完了可以儘量控制下大小。
Part 04 錯誤形式和正確形式
目前面試過很多人,有個感覺就是多數設計師對作品集沒什麼概念,發過來的郵件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
下面是面試見到的一些反例,基本都是被Pass的展現形式,一定不要犯這些錯誤!
① 文件夾轟炸型
打開郵件附件的壓縮包,映入眼帘的就是各類文件夾:
如果是APP項目,可能是二十幾個獨立頁面;
如果是網站項目,可能就是幾個大網頁;
我記得面試投遞最多的文件夾是13個,打開還都是一張張的效果圖……真的要看哭了。
② 一圖流型
這是很多設計師喜歡的一類包裝形式,做成長圖。但是這樣可能會造成文件太大、不利於觀看、版式設計難以統一、長度難以控制等等問題。
一張長圖就是過萬像素的圖片,縮略圖啥也看不到啊…
HR的電腦屏幕不是27英寸的iMac,有的可能還是1366*768的小筆記本,看到這樣的超級長圖是非常崩潰呀!
就算是交給了部門負責人,也要放大好幾次才能看到你的作品啊……
③參差不齊型
這個和文件夾轟炸型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只有一個文件夾了,但是點進去之後每張圖片的尺寸都大小各異。
大家都是做設計的,應該有體會,預覽切換多張大小不同的圖片時的體驗……
④附件密集型
這個我真是不知道怎麼想出來的,幾十個附件,毫無點開的欲望,打個包真的很難嗎……無力吐槽。
那正確的展現方式是什麼呢?
一份整合完整的PDF文檔
這是最便捷,最快速的作品集投遞方式,當然你也可以做PPT,但我還是推薦PDF。
設計師如何做作品集
—————————— 作品集全局注意事項 ——————————
①內容選取、規劃思路
作品集 ≠ 作品集合
有些朋友說自己做過幾十個項目,都放到作品集裡,這樣面試官看到了認為項目經驗多,肯定會拿到offer。
實際情況不完全是這樣,雖然企業是喜歡項目經驗多的人,但這是作品集啊,只是用來初步判斷你的能力值不值得約你來面試的,需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
我們說了作品集意義是為了讓面試官對你的能力有個判斷,當然希望判斷結果是好的,所以作品集的內容選取要有針對性:
根據招聘需求和自身職業目標,對作品集內容進行針對性的分類、排序、揚長避短。
—————— 規劃思路 ——————
1)作品集要按類目劃分,突出自己是綜合能力型設計師。
大部分人都不是應聘的專業設計公司,一般都是做產品的企業型公司,而這類公司通常希望得到的時綜合能力型設計師,說白了就是啥都能做的設計師。
所以作品集可以按照移動端、Web端、PC端等方式分類,又或者APP項目、H5項目、Web項目等等分類,基本上大部分UI都會做不同平臺的項目。
2)將貼合自身職業目標的項目放在最前,然後是間接項目,最後才是日常作品。
應聘移動UI設計師,那就把移動APP項目放在最前面;
應聘互動設計師,那就把原型交互類作品放在最前面,或者把可交互的動效DEMO放到附件中。
3)寧缺勿濫,近期高質量的項目放在最前,視覺衝擊力強的日常作品放在最後,以高質量開端,以高質量結尾。
你不能保證每個項目都是高質量項目,放的東西越多,越可能暴露自己的弱項,所以要避重就輕。
—————— 內容選取 ——————
選取多少項目放入作品集:
按照上述的分類,每個類目下放2~3個高質量項目就可以了。
如果該類目下的作品確實少,真的就只有一個,其實也可以放上去,但是請介紹完整。不過說實話啊,如果這個項目不怎麼樣,我建議索性就別放了……
(這個也確實比較尷尬,不放就沒有東西,放了可能還被挑毛病,但是寧願沒有也不能拿次品放上去……)
每個項目選取多少內容:
基本上,一個普通的APP項目,它的主要功能界面不會超過界面總數的20%,其餘都是各類無關緊要的界面。
我們看作品集的時候,看到這個產品的主要功能,界面設計有哪些亮點就可以了。
所以你可以從那20%主要功能界面和一些視覺較好的界面中挑選後,放到作品集裡。
哪些內容或形式不適合放入作品集:
1.設計規範、界面標註
這真是讓我最無語的地方了,我又不開發這個產品,你給我放規範標註幹嘛?
作品集就是看作品的地方,你放這些沒意義啊,如果你想展示自己有能力完成成體系的設計規範,等你有了面試通知,到現場面試的時候再介紹吧。
看你作品集的階段是審核你的設計能力,設計規範能體現什麼設計能力?實際上遇到這樣的也基本是跳過不看的。
2.應用於各類場景的同一重複圖標、控制項
這個形式有一陣子不知道為什麼這麼流行,來面試的設計師都商量好的一樣。
同一個圖標控制項你放一個,寫上設計說明就可以了,我就知道它背後的設計理念了。
不用佔一頁篇幅展示所有應用場景啊,沒意義。
3.樣機展示和透視排版
這我相信,是個搞設計的都見過這種包裝形式吧,你們心裡也清楚它有什麼意義……
當然,我不否定這種形式,你現在去各個設計網站看看,這種包裝形式還是部分人非常喜歡的形式。
我要說的是,在作品集裡喜歡用樣機展示的朋友,這IPhone XS Max都出了,你怎麼還用個IPhone 6的樣機?
喜歡透視排版的朋友,你這樣我看不到作品的細節啊?你來應聘工作好歹讓我知道你的項目細節嘛……
老老實實把效果圖放上去,不用樣機展示,不用透視排版,不那麼炫也沒關係,寫上項目背景和設計思路就可以啦,把圖文排版做好就足夠了。
②整體風格樣式
作品集主要目的還是用它來展示我們工作中的項目,所以要注意:
不要喧賓奪主,視覺風格適度就好,切勿過度包裝作品集,而忽略了作品本身。
有時為了提升整體設計感,對作品集進行適當設計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要用力過猛,導致作品集的視覺過重,反而忽略項目作品本身,要分清作品集信息呈現的優先級,作品才是我們需要凸顯的。
這就和我們平時工作做設計是一樣的,你們經常可以在設計網站上看到非常酷炫的界面,但是實際落地產品中卻很少見到類似的,因為這不符合需求啊。
面試過程中常見到的包裝過度情況有下面三種情況:
1)酷炫背景搭配跳躍性的配色,第一眼會被不是作品本身的元素吸引過去;
2)各種裝飾元素佔滿頁面,留白過小,作品和它們相比反而佔得比重小了;
3)各類圖層樣式效果統統堆上到作品頁面上,就怕和背景區分不開。
適度設計下作品集就可以了,因為部門負責人既然都到了看你作品集的階段,肯定會用心去看你的作品(至少我是這樣的),所以不要過度設計。
③ 每個項目添加背景說明、設計思路說明
不要光禿禿的只放效果圖啊,要是光看圖還要作品集幹嘛,直接給我發圖片得了唄。
對項目添加必要的背景說明、設計思路說明等有助於面試官判斷你的水平和能力。
同時,這是考驗圖文混排能力的地方。
添加項目背景說明的時候,最好是能用具有實際商業價值的數據說話,這個你可以問問你們的開發,應該都會有這些數據統計:
該項目為社交類產品,日活躍用戶2000W以上,月交易流水5000W……
設計思路這個東西,可以讓面試官更好的了解你這個設計師是如何思考的,很多設計師問他產品設計思路的時候都說不出來,做了就做了,但是畢竟誰都想招一個有獨立思想、有思考過程的人。
—————————— 作品集內部注意事項 ——————————
①頁面規格、製作工具
推薦使用橫版頁面規格,因為你們在讀PDF文檔的時候也會有過感覺,豎版頁面有可能會有一屏無法放下的情況,這就需要向下拖動才能看完一頁,而橫屏基本可以規避這類體驗問題。
至於製作工具有很多選擇,Ps、Sketch等等,其實現在咱們常用的設計軟體都支持導出PDF格式了,使用這些軟體對作品集的排版都很方便,相對於設計師也更容易操作,你用PPT或者其他的軟體未必那麼熟練。
②封面、封底
看作品集和看書一樣,拿到一本書首先看到的是封面,所以不要忽略封面的重要性。
你發布作品還要想著辦法做一個吸引人的封面呢,更何況找工作的作品集。
作品集封面,可以給面試官留下不錯的第一印象,所以用心設計一個封面也是增加面試機會的好辦法。
另外很多作品集,翻看到最後戛然而止了,看到最後一頁作品突然就結束了……做事要有始有終呀,所以加個封底吧,就是最後的結束頁,不要結束的太突兀。
有朋友問,作品集還需要寫個人信息嗎,比如聯繫方式,工作經驗等等。
這個沒太大影響,因為聯繫你的人是HR,簡歷裡面已經有你的基本信息了。
不過不要忘了作品集寫上自己的名字,不然如果你沒按照我之前寫的作品集命名的話,面試官也不知道是誰的作品啊。
③配色
很多朋友在配色上是弱項,前門也說了要揚長避短,所以如果你確實在配色上不是很擅長,那設計作品集的時候就要儘量控制下色彩的運用了。
這裡只說最常見最安全的配色,不拓展,畢竟這篇內容不是講設計的。
如果你設計功底很強,可以當我是放屁,放心大膽的去做就可以了,面試官也是比較期待看到驚豔作品集的。
背景用色:
推薦用白色或者淺色(f8f8f8之類),因為顏色之間是會滲透影響的。
如果你使用深色背景、或其他色相,你不能保證會不會和作品本身色彩互相影響。
白色或淺色背景不容易影響到作品本身,所以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文字用色:
最安全的還是黑白灰無色系,相比於其他色相的文字顏色,黑白灰已經是非常容易掌握的字體色彩了。
同時黑白灰對於區分文本信息的信息層級也是非常明顯的,很容易就做出信息分明的效果。
如果你不甘心用白紙黑字的形式,一定要用其他色相。
那我建議你選取一個主色,通過色盤調整出1~2個左右的輔助色也是可以的。
當然我自己的作品集還是用白紙黑字形式,不容易踩雷。
④字體
首先作品集不會特別長的文本,所以考慮到閱讀體驗和舒適度,推薦使用無襯線的字體,比如方正蘭亭系列或其他無襯線字體。
但是一定避免使用奇怪的花式字體,類似娃娃體、琥珀體等等,一來影響閱讀體驗,二來破壞作品本身的設計。
上個模塊已經說了,字體的信息層級可以使用黑白灰不同的灰度等級來進行區分,同時字體附帶的常規體、加粗體也是可以應用到層級區分的。
⑤最後
咱們這裡談的是形成文檔形式的作品集,那本文最開始說了:
作品集從來不是臨陣磨槍的產物。
拿我自己來說,我有一份全套作品集,包含了工作後的所有項目;
但這份作品集肯定不是我找工作投遞時用的作品集,因為部分項目太老,不適合現在的設計風格了,而且早期作品有些很不成熟。所以投遞用的作品集是從這份之中篩選之後重新編輯的。
為什麼談這個呢?
理論上作品集最好準備兩套的,一套是完整版的,記錄著你工作的所有項目;
一套是可以時刻根據自己應聘崗位調整的作品集。
當然,這個前提是建立在你時刻迭代作品集的基礎上,而不是臨陣磨槍的那一類型。
所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這麼做一下試試,一旦你做了,你就比不做的人多了一份機會。
以上是關於作品集的相關注意事項,肯定有我沒想到的遺漏之處,而且這可能和部分人想像中的作品集文章不太一樣,你們可能覺得:
你這寫的比較空泛啊,就沒有像簡歷那期一樣具體到每一個頁面怎麼做,什麼樣嗎?
如果要寫到每一個頁面具體怎麼做,那作品集就沒有意義了。
直接提供模板,你直接替換貼圖文字不就得了?然後出現一大批形式一致,只有圖片和說明不同的作品集,那還不如直接打包發圖片和word說明呢。
簡歷有模板是因為簡歷是文字信息,提取到有用信息就可以了,形式無所謂。
作品集本身就是設計作品,我又怎麼可能限制每個頁面呢,設計從來都是「自由」的嘛~只能有大方向和不要踩的雷區……
我不知道別的公司平時審核這些什麼流程,給你們說說我們平時怎麼看作品集吧:
HR審核完簡歷,把這批簡歷和作品集推送到總監那裡;
總監審核完簡歷後,自己先過一遍作品集,然後發到我們平時的扯淡群裡,大家七嘴八舌品評一下:
這個不錯,想法挺好,有思想啊,可以約一下嘛~
這個小姐姐不錯,她貼的照片挺好看,呀,95年的啊,約來看看唄~
這個不行,設計的太難看了,還沒我做的好呢,不行……
emmm……然後就是約嘍
其實招聘本身沒那麼嚴肅,當然我們也不是隨意憑個人喜好,就評價一個設計師的作品如何,能力如何的。
每一個有真才實學,且用心做作品集的設計師,都值得面試官用心的對待~
祝你們中秋和國慶快樂吧,可以趁著國慶假期按照我的兩篇文章,看看自己還有什麼疏忽的地方。
有什麼疑問也可以在UI中國留言,我會盡力回答的~
依舊祝各位都能找到心儀的工作!
作者:精分青年滷大溼
UI中國主頁:http://i.ui.cn/ucenter/126293.html
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技能,可以戳「閱讀原文」獲取~
拓展閱讀:
設計師該如何寫簡歷?
設計師,如何運用產品思維製作「個人簡歷」
不要急著投簡歷,先把作品集設計好吧
活動推薦:
燃!子彈簡訊表情設計大賽獎品加加加碼!
第三屆防震減災公益設計大賽火熱開賽
園林城市,生態西城 | 綠色西城公益設計大賽
月餅節快樂!這裡有個UTalk活動要告訴你~
--關於我們---
UI中國 專業用戶體驗設計平臺
主站:www.ui.cn
新浪微博:@UI中國
合作請加微信:1893133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