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梁思成,胸中真正有一個大海的男人

2021-02-13 讀者




1.

我有一次,提到了林徽因選擇梁思成,是她的聰明。於是有朋友問,梁思成和金嶽霖比,如何?與徐志摩比,如何?

 

這可不是個容易的比較。

 

曾有一篇文章提到張愛玲和林徽因的對比,講張愛玲在婚姻的選擇上不及林徽因,她嫁的胡蘭成只能算二等好男人。

 

這評價麻煩可就大了。單單說胡蘭成是二等好男人就會引來完全相反的指責——或者說那傢伙可是漢奸啊,還能算好男人?或者說可得去看看《今生今世》,二等好男人能夠寫出那樣的作品來嗎?

 

100個演員,就有100個哈姆雷特,何況1000個觀眾呢?

 

這裡的「好男人」,只是對嫁給他的人而言。所謂胡蘭成是二等好男人,我是有一定標準的,徐志摩與之相若,而金嶽霖先生,在我看來至少是一等好男人。梁思成還有一點獨特的東西,我想,這也是林徽因選擇他的聰明之處。

 

在選擇伴侶的時候,或風流倜儻,或才華橫溢,或有趣多情,如徐志摩、胡蘭成輩,便可稱是二等好男人了。其實,很多女孩子心中的偶像,大體如此。至於胡蘭成做了漢奸,對張愛玲來說,她是無心分辨的。我想,林徽因初遇徐志摩,與張愛玲初遇胡蘭成,心中的感受不會相差太多。

 

其實,林、張的婚姻生活,誰更快樂,是很難分辨的。

 

張愛玲得到了胡蘭成,那種快樂宛若小兒得餅,胡蘭成是她的天。作為男人來說,胡蘭成的確風流,而他對張愛玲並非無情,他是這樣寫過的——「愛玲這樣小氣,亦糊塗得不知道妒忌。」這句話說得愛憐橫溢,儘管胡蘭成的人品頗受非議,但如果沒有段正淳一樣的多情,也就不是胡蘭成。張愛玲對胡蘭成的風流,恐怕愛和恨是很難分清的。

 

林徽因與梁思成的婚姻,多年來議論中講林或有感情以外的考慮。然而,一個梁家親戚回憶起家人談梁、林,那種羨慕與略帶酸意的語調,即便隔了幾十年仍然讓人感覺撲面而來——林徽因在建築設計上有著過人的敏感,然而,只有她的家人知道,這位才女在和梁思成一起工作的日子,從來只肯畫出草圖就撂挑子。後面,自有梁思成來細細地將草圖變成完美地作品。而才女林徽因這時便以頑皮小女人的姿態出現,用各種吃食來討好梁思成。

 

這段軼事,我查閱資料,發現是有證可依的。

 

梁思成不在的時候,林徽因的圖並不是不能自己畫。

 

也許,她要的就是這種被梁思成寵著的感覺。而寵著林徽因,只怕也是梁思成最大的快樂。

 

女人,有時可以不講理一下?

 

女人,有時可以不講理一下。



2.

 

徐志摩在緊追林徽因時,發現來尋他的張幼儀已經懷孕,便說:「把孩子打掉。」那年月打胎是危險的。張說:「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的。」徐說:「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

 

這一段對話,也許就是徐志摩和梁思成最不同的地方。

 

當因了陸小曼的煙泡而為錢奔忙不堪,又忍受著陸紅杏出牆的痛苦而隨飛機墜落的那一瞬,徐志摩可會想到張幼儀?

 

張幼儀終生不曾言徐之不是。

 

男人,委實沒有不講理的權利。

 

梁思成也罷,金嶽霖也罷,都是那種有一副寬厚溫暖的胸懷、可以讓女人靠一下的男人。林徽因在北京城牆上的堅持,盡顯一個建築學家的執著與剛烈,但是,再剛烈的女子,恐怕也無法避免對身後有一副堅實臂膀的期待。這種說不清的東西,就是一個男人的責任。

 

有時候,放棄也是一種對愛的負責,比如金嶽霖最後一刻的棄權。

 

其實,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雖然沒有徐志摩和胡蘭成的才情,但心裡有了這一份責任,便可以稱作一流好男人了吧。

 

林徽因對徐志摩的感情,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出來,一如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曾經深愛而又終於未能相守終生的人,即便幾十年的風雨過後,依然在你心中一角深深埋藏。對於林徽因和徐志摩的評價,大概還是要用梁從誡先生的話來說吧,我以為那是最貼切的說法——「徐志摩的精神追求,林徽因完全理解,但反過來,林徽因所追求的,徐志摩未必理解……」

 

一個男人面對一個遠比自己成熟的女子,就算他是中國的雪萊,在戀愛的季節,也不是一個樂觀的兆頭。

 

所以,林徽因沒有選擇徐志摩,可說幾乎是命運早已註定的事情。再跑題一下,我覺得將林徽因和張愛玲並列為民國的兩大才女,是一個不公平的對比。從文學角度說,林徽因的成就根本無法和張愛玲相比。她寫詩,多半還是受了徐志摩的影響。喜歡張愛玲的人數遠遠超過林徽因。林徽因真正的成就是《營造法式》,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她的成就,是在晉祠的屋頂上攀爬,在肺病的折磨下伏案工作取得的。在這一點上,張愛玲在小說上的才華,又明顯地文不對題。

 

即便是婚姻愛情上,林、張也不是適合相比的。張愛玲的愛情,在她朋友回憶中是這樣的——一天,她的朋友去看她,發現張愛玲穿了一件皮袍子,快樂異常,忍不住告訴朋友這是胡蘭成掙錢買給她的。她快樂得要讓朋友知道自己的男人也是能養自己的。實際上,大多數時候,是張愛玲的錢養著胡蘭成。

 

看起來,當胡蘭成用一塊磚頭把張愛玲變成被砸暈了的快樂女孩的時候,梁思成是在為林徽因清理開前面路上可能絆到她的雜木亂石,有時候,還會被林徽因用磚頭砸一個兩眼發黑。

 

婚姻是一座城,它可以圍住你,也可以守護你。



3.

 

梁思成究竟因為什麼使林徽因最終許下終身?林徽因自己沒有回答,她說,會用一生來回答這個問題。她選擇的梁思成,我說,是一個超越了好男人的選擇。

 

梁思成身上的光芒,其實要到十幾年後才會閃爍出來。

 

婚姻這種事,最終做決定的時候,考慮得往往反而不是太複雜。尤其是女性一方,更不肯多靠理性來下工夫。但是,這種非理性的選擇,正是對一個女子眼光的終極審判。

 

今天的日本,最美麗的旅遊城市,就是京都和奈良,一個世俗,一個出塵。

 

如果沒有梁思成,早就沒有京都,也沒有奈良了。

 

1944年,擔任中國戰區文物保護委員會副主任的梁思成,奉命向美軍提供中國日佔區需要保護的文物清單和地圖,以免盟軍轟炸時誤加損傷。這份材料,是梁思成費盡心血完成的。

 

但梁思成希望美軍將另兩個不在中國的城市也排除在轟炸目標之外——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1932年,上海,在十九路軍抗戰的前線,一個清華大學出身的年輕炮兵軍官在激戰中因無醫無藥殉於陣中。這個年輕的炮兵軍官就是梁思成的弟弟梁思忠。

 

1941年,在成都,日軍利用惡劣天氣,以詭異的雲上飛行方式奇襲中國空軍雙流基地,一名中國飛行員不顧日機的轟炸掃射,冒死登機,起飛迎戰,在跑道盡頭機頭未拉起就被擊落,壯烈殉國。

 

3年後,林徽因為這名戰死的中國飛行員寫了一首哀婉的長詩,叫做《哭三弟恆》。這名中國飛行員,就是林徽因的三弟,「在北平西總布胡同老宅我們叫做三爺的那個孩子」,林恆。

 

因為了國恨家仇,梁思成先生進入營造學社後從不與日本人交往。在長沙大轟炸的烈火中,謙謙君子的梁思成怒吼「「多行不義必自斃,總有一天我會看到日本被炸沉的!」

 

所以梁思成提出保護京都和奈良,在當時是一個令人難以理解的決定,而且,也超出他的工作範圍。但是,他依然這樣做了,而且並不是臨時起意而已。他的弟子羅哲文這樣記載他們從事這項工作時候的情景:「他們住在重慶上清寺中央研究院……每天,梁先生拿過來一些圖紙,讓羅哲文根據他事先用鉛筆標出的符號,再用繪圖儀器繪成正規的地圖。羅哲文雖然沒有詳問圖紙的內容,但大體可以看出,地圖上許多屬於日本佔領區的範圍。而梁先生用鉛筆標出的,都是古城、古鎮和古建築文物的位置。還有一些地圖甚至不是中國的。當時羅哲文雖然沒有仔細加以辨識,但有兩處他是深有印象的,那就是日本的古城京都和奈良。」

 

梁思成這樣解釋他提出這個建議的原因——「要是從我個人感情出發,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築絕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類文明的結晶。」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迂腐。

 

而我分明感到胸中的另一種感覺,那就是——高貴。

 

高貴到野獸也無法奪去他胸中的仁愛與責任。

 

至今,依然有日本人認為當年侵略中國,是文明對野蠻的戰爭。

 

那麼,有梁先生這樣的中國人,就是無言地告訴後人,日本人那時是在戕害一個怎樣高貴的民族。

 

這一瞬間,我方才感到,林徽因選擇的梁思成,是怎樣的一個男人。

 

他不一定有徐志魔的才華,也不一定有胡蘭成的浪漫,但是,梁思成,是那種胸中真正有一個大海的男人。

 

誰能看到這片大海,誰才能配得上梁思成。

 

有人問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一起幸福麼?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在抗戰中,梁林曾共同守在貧窮的李莊,那時,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須穿上鐵馬甲才能坐直,體重降到四十七公斤,那時,林徽因在日日咳血生死線上掙扎,「幾個月的時間就毀滅了她曾經有過的美麗」。那是真正的受難,沒有電,沒有自來水,每日伴隨梁林的是臭蟲和油燈。

 

然而,當外國友人邀請他們去美國的時候,這一對苦難中的人拒絕了。他們說,中國在受難,他們要與自己的祖國一起受苦。

 

林徽因回答「日本人來了怎麼辦」這句話時,平靜而言:「門外不就是揚子江?」

 

而另一個值得一提的事情,是由於奈良附近的軍事目標眾多,一九四五年,盟軍不得不做出對其進行轟炸的準備,這時候,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奈良的歷史遺蹟,盟軍需要一張標明詳細文物地點的地圖。

 

這一次,畫這張圖的,是林徽因。

 

當抗戰勝利的時候,人們才知道,他們竟然在李莊寫出了十一萬字的《中國建築史》,兩個人那時每天為了這部書共同工作到夜半,竟然「欲罷不能」。

 

我真的不知道梁思成和林徽因是不是幸福。

作者:薩蘇,著名作家,深諳歷史軍事,日本問題專家。掌握三國語言,視角縱橫開闔,在歷史軍事、刑偵紀實、中日文化等領域著述50餘本。央視,鳳凰衛視等節目嘉賓。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開設《薩蘇說事》。

 

來源:微信公眾號「老薩有發現」

(ID:sashuchang2015)

編輯:辛巴德

讀者·書房 今日推薦

《讀者》出品:創意書燈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有一種生活:獨立日典藏套裝》

讀者 × 三聯 獨家首發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為你讀詩》:給戀人的詩意禮物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鏟屎官必備:《貓:懶得理你》系列貓書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當一代才女愛上其他男人時,梁思成:你是自由的,金嶽霖:我應該退出
    關於她為何選擇梁思成,連梁思成自己也有困惑。對此,林徽因曾如此回覆: 「這個問題我要用一生來回答,準備好聽我回答了嗎?」 模範夫妻的情感波折 在眾人眼中,梁思成與林徽因郎才女貌、珠聯璧合,簡直是世人羨慕的神仙眷侶。兩人自1928年成親後,一直都十分恩愛,很快有了愛情的結晶。
  • 「梁思成拯救京都、奈良」是一個疑點重重的神話
    有兩個事從未領略過的,一是我初次與電話打交道,開始真把耳機拿反了;二是先生請我去吃冰淇凌,大夏天吃冰冷食品還是第一次,印象很深。結合宿白同志所說的,我才真正把這件事肯定下來。先生確實做了一件保護人類共同文化財富的大事。」
  • 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梁思成先生其實愛我,更甚於愛林徽因
    林徽因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傳奇人物,她不僅因為古建築事業上的成就為後人敬仰,她本人更是因為出色的容貌與才情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林徽因寫給自己幼子的詩篇《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廣為流傳,直到現在還時不時地在朋友圈刷屏;而她與金嶽霖、梁思成以及徐志摩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更引發了後人無數的猜測和考證。
  • 女神林徽因將愛情給了徐志摩、婚姻給了梁思成,孩子給了金嶽霖?
    身處民國時期,每個文人都試圖追求思想上的自由,特別的感情方面,而林徽因報導,總是佔據著民國報紙的頭版,而話題總是圍繞著三個男人: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這段感情也徹底終結了,徐志摩曾在康橋下對她說:徽徽許我一個未來吧!
  • 林徽因與梁思成:一見傾心,再見亦是一雙人
    #林徽因#徐志摩與張幼儀的離婚,讓我看到了一個男人對一個女子的決絕與無情,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的不舍與悲痛,仿佛一瞬間十幾年的感情全都化為雲煙,不見蹤影。彼此前途無限……彼此有改良社會之心,彼此有造福人類之心,其先自作榜樣,勇決智斷,彼此尊重人格,自由離婚,止絕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為了挽回那段美好的康橋之戀,徐志摩毅然決然地與張幼儀離婚,不惜背上拋妻棄子的罪名,成為了「中國第一個離婚的男人」。
  • 林徽因和梁思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梁思成的父親梁啓超是清末舉人,為戊戌變法中的核心人物,出任過熊希齡內閣的司法總長、段祺瑞內閣的財政總長。家學傳承中既有紮實的國學基礎,又有開放的世界視角,正部級幹部的公子梁思成和正部級幹部的千金林徽因的結合真可謂珠聯璧合。這一點,又可以從兩位的名字中看出來。林徽因本名為林徽音。
  • 被誤讀的金嶽霖、林徽因與梁思成:三人行的背後,更多的是信任
    因此對於愛情,永遠不能有第三個人的身影,這是對愛情的褻瀆。 對於民國才女林徽因,無論是她的容貌還是才華,在當時都讓人為之傾倒,甚至每當想到林徽因的美,都會讓人覺得她美的清冷,沒有任何的瑕疵,她的美,乾乾淨淨,清清爽爽,就像她自己的詩歌一樣:你是人間四月天。這樣的一個女人,值得任何一個男人的付出。而無論林徽因愛上哪個男人,也都是他此生之幸。
  • 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林洙:梁思成從來不是什麼神
    但是賴博士說,這個提綱特別好,梁思成讀的是英文的,寫出來一點都看不出有翻譯的痕跡。這一次我們發表梁思成文集的時候,就專門做了注釋。我們整理梁思成的集子的時候他已經去世了,如果他在世的話,他會說「這不是我的著作,這只是一個講課提綱。」新京報:梁思成在做學問上是什麼樣的態度?
  • 林徽因一生:將愛情交給徐志摩,婚姻交給梁思成,孩子交給金嶽霖
    提到民國時期的才女,林徽因是其中著名的一個,她的《你是人間四月天》感動著無數少男少女,其才情可見一斑。事實上,她的一生也因為三個愛她的男人而擁有「四月天」。 因為林徽因是一個受過傳統教育的才女,她對愛情是純真無潔的。 如果說徐志摩是林徽因生命裡無法忘懷的記憶,那她與梁思成的相識相遇相知便是命中注定。之後,林徽因很快選擇了移情別戀。林徽因很早的時期就通過父母認識了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當時,梁思成也對靈氣秀麗的林徽因愛慕有加,但因為年齡都小,只能默默埋在心裡。
  • 才女林徽因:愛情給徐志摩,婚姻給梁思成,孩子卻給了金嶽霖!
    回國攜手梁思成,步入婚姻殿堂。其實早在林徽因15歲的時候,家中父母就已經為她和梁思成定了婚約,而且梁思成也早已對林徽愛慕有加,但是因為當時年紀小,就沒有表達出來。直到林徽因從歐洲躲避徐志摩回國,與梁思成一起赴美流血,感情逐步升溫。
  • 梁思成:為什麼娶林徽因的一定是他
    他們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他們卓越的一生中,曾經有無數精彩的瞬間令我們為之動容。這其間,因為戰亂,流亡西南聯大的經歷,無疑是最璀璨的篇章。梁思成和林徽因的顛沛流離,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開始。任何一場戰爭都有兩個戰場。在北京,因為持續發表了一些震驚世界的學術文章,梁思成和林徽因作為建築界的重要人物,引起了日本人的高度關注。梁思成接到日軍送來的,共建「東亞共榮協會」的請柬。
  • 同是梁思成妻子,二人差距大:一個對子女呵護備至,一個漠不關心
    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也是非常優秀的才子,是我國著名建築大師,創辦了清華建築學系,同樣優秀又同樣富有才,他們的結識說是父輩的安排,還不如說是命運使然。梁思成一生共有兩段婚姻,其一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林徽因,而另一個就是林徽因的學生林洙了。
  • 紀錄片《梁思成與林徽因》合集
    他們有這樣一位至性至情的爹爹,他為兒女們留下了世間最寶貴的財富——人格的力量。第二集:天  書為什麼中國的古建築和西方古建築不一樣?為什麼中國建築有那麼大的屋頂?為什麼屋頂上還有那麼多裝飾?離開創辦的東北大學建築系後,梁思成加盟了專門研究中國建築的私人研究機構——中國營造學社。
  • 林徽因與梁思成對古建築的科學研究具有重大貢獻
    文|翩翩蝴蝶四妹 原創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的林徽因作為民國第一才女加美女是大家熟悉和羨慕的,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裡有三個男人,一個是建築大師梁思成,一個是詩人徐志摩,一個是學界泰鬥,為她終身不娶的金嶽霖。
  • 紀錄片《梁思成 林徽因》第一集
    但當我閱讀觀看了大量歷史文獻資料後,才真正了解這兩位了不起的民國人物。本篇文章將採用真實歷史文字+三人照相館創作照片的形式,來紀念兩位大師。這對一生漂泊歷經歷史沉浮的學者伉儷,擁有如此卓越的歷史貢獻,這點不應被吾輩忘卻。如果三人照相館創作的這組作品,能讓大家重溫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人生經歷、人格魅力的一角,也算是沒有遺憾。
  • 林徽因死後,梁思成為何在兒女反對下再娶?居然是因為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
    看到沒,這狗糧撒多了,空氣都成甜味了。然而這對神仙眷侶般的童話故事,卻在林徽因死後戛然而止。梁思成很快又娶了第二任妻子林洙。也許是林徽因的太過於完美,梁思成的第二次婚姻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因此,有人覺得梁思成薄情寡義,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梁思成之所以再婚,其實並不是見不得人的原因,而是與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有關。而且這位老太太還和林徽因有莫大的關係,她就是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得從林徽因和梁思成結婚時候講起。
  • 梁思成去天津調查,林徽因愛上後院老金,金嶽霖:「我應該退出」
    即便是在林徽因和梁思成成親後,徐志摩還在信中坦言:「我還牽記你家矮牆上的豔陽。」林徽因是否對徐志摩動心,始終存有爭議。不過,可以證實的是,金嶽霖卻是除了梁思成外,真正走進林徽因心裡的男人。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梁思成先生的回憶中得到印證。
  • 梁思成那麼愛林徽因,為何林徽因去世之後,他卻娶了二婚的林洙?
    在沒有和梁思成結婚前,林徽因有個高調的情人,名叫徐志摩。 這個 金庸筆下的「渣表哥」,真的是把「渣」字演繹得淋漓至盡。 妻子懷孕時,他提出離婚;為了能給林徽因一個名分,他甚至讓妻子去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