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接:《黃金神威》:吃下這鍋什錦大雜燴
說到多觀察,不得不提的是,野田本人非常重視取材,取材工作十分細緻。漫畫中關於阿伊努民俗文化的描寫也獲得了阿伊努民族博物館以及北海道阿伊努協會的高度評價。
話說回來,雖說要重視新鮮感,但也未必新奇的元素越多越好。關鍵是能否把握好度。而這部作品中各種元素的有效結合則恰到好處地起到調節氣氛的作用,使得作品不會變得沉悶。
如獵奇美食與搞笑顏藝的組合。
被阿希莉帕逼著吃松鼠腦花,一臉嫌棄的衫元
原本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比較重口的場景,但因為用的是搞怪顏藝來表現,減輕了讀者閱讀時視覺上的負擔。或許把握這種平衡正是作品長盛不衰的秘密——雖然有時會放飛自我,但關鍵時刻絕不會掉鏈子,如精彩紛呈的劫獄篇,高潮迭起、情節緊湊、敘事老練,緩急相間的節奏使整部作品顯得重點分明。
在這鍋大雜燴中,最能讓人感受到熱度的無疑是「美食」環節。無論抱有怎樣不同的目標,人類都不會和「吃」這件事過不去。
「最後的晚餐」梗
上一秒立場不同的陣營還其樂融融吃著同一鍋飯,下一秒就分道揚鑣。這種反差更是能夠牽動人心,為主線錦上添花。
試煉的大地,人(變)才(態)輩出
筆者認為,一部漫畫最重要的除了引人入勝的故事,便是出色的人物塑造。甚至很多時候,讀者老爺們會依照對角色的喜愛程度來決定是否繼續追這部漫畫。
當然,情節發展與人設,這兩者並不是衝突對立的關係。角色往往服務於故事,不能脫離情節而孤立地存在著。而優秀的人設也未必就是正義的、光明的,就拿《周刊YOUNG JUMP》來說,如同《黃金神威》一樣,在這本雜誌上連載的作品大抵不會出現一位「偉光正」的主角,卻也不妨礙讀者喜歡角色。
在與電影評論家町山智浩的對談中,作者野田被問道為什麼作品中常常出現變態角色。
野田回答,一方面是個人趣味,另一方面,人(變)才(態)輩出的設定契合開拓時期的北海道這一大背景。
另外,他認為刻板形象的惡人太無趣,並且易使讀者一眼看穿情節發展的走向,因此希望能夠塑造飽滿立體、複雜深刻的人物形象。「要把這些變態畫得足夠複雜才行!」
而作品中也確實頻頻出現有趣的變態。例如24名囚犯之一的「逃獄王」白石由竹(原型白鳥由榮)。他是狡詐詭譎的牆頭草,甚至從剛出場就展示了身為「逃獄王」的本領。
緊要關頭還在用嘴裡藏著的雷管與衫元談判
但嚴肅說來,卻也並未做過什麼惡事。在一同淘金的途中,還為衫元提供了許多幫助,不乏富有人情味的一面。與此同時,白石還是製造歡樂的氣氛調節者。在讀者中也有著高人氣。
再如土方歲三。雖年事已高,但老當益壯,依然不負「鬼之副長」的盛名。
一手持刀,一手持槍,頗有西部風情
商談不成,立即下令誅殺,絕不留活口。其行動之果斷,作風之凌厲,實在令人膽寒。
然而在舊幕府力量早已勢單力薄的背景下,他仍然沒有放棄希望,積極投身於這場奪金大戰中。這樣一號強大又具悲情色彩、近乎變態的人物,難免令人動容。
另外,即便是主角衫元,也稱得上是一個複雜的「變態」。
因日俄戰爭影響,他練就了一副所謂的「不死之身」。其殘忍彪悍的戰鬥風格並不輸於土方這些大人物。還曾自嘲下地獄都是一等座級別。
然而,衫元本質上依然是個內心柔軟的人。踏上如此兇險的淘金之旅,也僅僅是為了治好友人遺孀的眼睛。
前期因接觸到阿希莉帕的家庭,擔心置她於險境,曾不辭而別,打算回到獨自行動的日子。
衫元還有著可愛的一面。不忍對小熊仔下殺手。身為硬漢卻有顆少女心,熱衷少女雜誌。
聲稱要當熊媽的衫元
可以說,作品中的角色大多都是極具真實感的矛盾體,有著多面性格,而不是扁平化的概念。
幾方陣營都有著各自的動機與信念,加上是特殊背景與特殊情境下的故事,若以單純的善惡觀去評價或以當下的價值標準去要求他們,未免顯得過於傲慢。
你便是那唯一的光——新時代的阿伊努少女
我們的女主人公雖然僅是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但卻勝過無數大人,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稱得上本作中最強大的角色。
聰明伶俐,堅強果敢。擁有一身野外求生的技能,並且足智多謀,膽量驚人。
脅迫白石共同營救衫元
阿希莉帕亦是作品中最純粹的存在。雖然無法單純用善惡來評判,但在這心懷鬼胎的各路人馬之間,只有這位阿伊努少女的雙手沒有沾染上鮮血。還幫助衫元慢慢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
不同於那些符號化的女性角色,這位女主角的形象非常鮮活,尤其考慮到本作作者是位男性漫畫家,更覺敬佩。雖然衫元是主角,但是筆者篤信,阿希莉帕才是這部作品的靈魂人物,是唯一的希望與光明。
嫌棄阿伊努女性刺青傳統太守舊的阿希莉帕
既保留著阿伊努人純樸自然的天性,尊崇本族的信仰,又能融入自己的思考,認識到阿伊努族文化中落後的過時的部分。阿希莉帕從現實角度踐行著阿伊努的信仰,立志要成為新時代的阿伊努女性。
阿希莉帕在阿伊努語中象徵著「新年」與「未來」
如果已經受夠了毫無靈魂的花瓶式人設,如果厭倦了各種媚宅屬性的簡單堆砌,如果期待看到獨立女性的成長,那麼你絕對不能錯過這部作品!
順便一提,阿希莉帕對阿伊努圈養小棕熊這種風俗習慣的態度不禁令筆者聯想到另一位北海道漫畫家荒川弘老師的作品——《銀之匙》。
為避免產生過多的感情,阿希莉帕儘可能與小熊仔保持距離,雖然不同於《銀之匙》中主角的做法(八軒選擇伴隨複雜的心情,繼續照料小豬仔們),但相同的是,二者都對食物抱有深深的敬意。
如果總對屠宰場的雞鴨牛羊產生憐憫之心,卻又無法成為拋開大口吃肉慾望的素食主義者,那麼我們能做的也許就只有珍惜食物,感恩能夠獲得這些食物從而使自己生命得以延續,僅此而已。
最後,希望各位讀者老爺都能品到這鍋雜燴的美妙之處。
「品那品那」
感謝閱讀。
參考資料:
1. 野田サトル×町山智浩對談:
https://natalie.mu/comic/pp/goldenkamuy
2. 朝日新聞:
http://www.asahi.com/area/hokkaido/articles/MTW20170110011620001.html
3. 這本漫畫真厲害 訪談:
①http://konomanga.jp/interview/51952-2
②http://konomanga.jp/interview/52634-2
4. マンガHONZ 訪談漫畫編輯:http://www.manga-news.jp/news/body/1411
5. 手塚治虫文化獎新聞:
https://www.asahi.com/sp/articles/ASL4F5K3RL4FPTFC00V.html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在線感受《黃金神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