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用於音樂工作室中的Sony DMX R-100數位調音臺混音 Audio Mixing是音樂製作中的一個步驟,是把多種來源的聲音,整合至一個立體音軌 Stereo或單音音軌 Mono中。這些原始聲音信號,可能分別來自不同的樂器或人聲,收錄自現場演奏 live或錄音室內。在混音的過程中,混音師會將每個原始信號的頻率、動態、音質、定位、殘響和聲場單獨進行調整,讓各音軌最佳化,之後再疊加於最終成品上。這種處理方式,能製作出一般聽眾在現場錄音時不能聽到的層次分明的完美效果。一首曲子要讓聽眾覺得好聽,必須要讓各個音源互相混合之後,每個頻帶的頻率表現達到平衡。若高頻成分過多會使聽眾覺得刺耳;若低頻成分過多則會使聽眾覺得聲音太悶,因此讓每個音源達到平衡是相當重要的。若樂曲是由虛擬樂器所製作而成的話,與由真實樂器編制而成的樂曲相比,容易缺乏變化,而顯得較為單調死板,因此需要通過動態變化將一段以虛擬編制而成的樂曲變得更為流暢。而多個音源之間的動態變化也需互相調和,避免聽起來不和諧。由於每個音源都是各自不同的樂器所編制而成的,因此可以讓每個樂器的聲音辨識度提高是相當重要的,應避免將每種樂器的聲音都混在一起而不易辨識。每一個音源都會被配置在一個位置,一個好的音場設計可以使每個樂器發出的聲音在整體空間上各自平衡,製造的空間感聽起來會是和諧的,而音場的表現取決於各種音樂曲風的不同與音樂製作者想表現出來的空間環境不一樣而去做各種的變化。將這首歌曲想詮釋的空間感表現出來,就是一個好的音場呈現。Panorama通常縮寫為Pan,在立體聲的狀態下,讓聲音在左、右聲道中調整位置,以達到把音軌錯開、增加清晰度、避免樂器互相干擾等目的。正確使用Pan的功能,可以讓聲音更寬大、音場更深;當然,就像混音中其他元素一樣,Pan的調整方式並沒有絕對的對錯,要視實際情況來判斷。除了樂曲本身的節奏與旋律會影響到整首歌的創意度外,在混音時也須儘量增加樂曲的豐富性,並思考要詮釋什麼樣的曲風給聽眾。
--以上內容來自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混音
◆ ◆ ◆
混音器 Mixer面板與多軌編輯器面板是多軌混音的兩種視圖,可隨時進行切換。在混音器面板中,除了不能編輯剪輯,其它的功能和控制項與多軌編輯器幾乎完全一致,同樣包含輸入/輸出、效果、發送及EQ等四大區域控制。不同的是,它們在混音器面板中是以「行」的方式同時呈現,並可通過倒三角形按鈕摺疊或展開。
相對來說,混音器的優勢是可以改變音量衰減器的精度,這樣便於更精確地混音控制。通過拖動混音器面板底部的邊緣使音量衰減器儘可能長,最高可達 0.1 dB的精度,而多軌編輯器中的音量旋鈕最高只有 0.3 dB的精度,而且更難控制。混音器面板中的每一列被稱為「通道」而非「音軌」,這是因為基於硬體的混音器使用了這個術語。當滑鼠變成手形時,可拖動並改變通道的位置,對應多軌編輯器的軌道也會同步發生變化。另外,Au支持各種硬體控制臺,包括音量衰減器的硬體設備。可在「首選項/操縱面」選擇設置類型及添加控制臺。Mackie控制協議最為常見,大多數製造商的硬體控制臺都與此協議兼容。
◆ ◆ ◆
為每個軌道重新命名,再將相同類型的音軌排在一塊,比如人聲、合成器、鼓聲等,並為同類軌道指定相同的顏色。這樣做可以大大提高混音工作效率。對於人聲錄音,一般需要降低環境噪音及做一些清理呼吸聲等的處理。可使用Au菜單:效果/振幅與壓限/動態 裡的「擴展器」。一般來說,保證每個音軌的輸出音量的峰值不超過 -6 dBFS,平均音量在 -18 dBFS左右。主軌道的峰值不超過 -6 dBFS,平均音量在 -10 dBFS左右。對於可能破音的音軌可考慮使用增幅效果器調整輸入音量。
◆ ◆ ◆
基礎混音,又稱為「靜態混音」,是混音工作的基石,一般佔整個混音工作量的 60% ~ 70%,是一個細緻而又耗時的環節。突出主體音量,而將其它的音量根據它在整體中的重要程度進行調整。比如,嘻哈音樂中以鼓點、貝斯為主,接著考慮人聲,之後再去考慮別的樂器。可採取的做法是:在混音器中先將所有軌道的輸出音量調整為 -∞ ,然後依據重要性順序依次增加音量到合適的程度。通過調整聲像來增加音頻的寬度。比如人像、鼓聲、貝斯聲放在中置聲道,其它樂器可根據特點突出於左聲道或右聲道之中。提示:輸入數值調整聲像時,正值為右聲道,負值為左聲道。在主軌道 Master上添加一些效果器,諸如增幅效果器、參數均衡器、電子管建模壓縮器等,以得到混音作品的雛形。主要使用EQ均衡器和壓縮器來突出每個音樂元素的特點。比如使得人聲靠前提亮、鼓聲厚重有力等等。將各種音樂元素的音色達到最佳狀態,將互相重疊的頻率進行分離,將不同的音樂元素存在於自己特有的頻率範圍中,從而使得聽感更加相得益彰。比如,可以將其它樂器的低頻切掉,從而把空間留給踢鼓、貝斯等。單聲道混縮可保證不同設備播放時的音效的一致性,對頻率的捕捉也更加精準。所以建議啟用主軌道上的「合併到單聲道」。合理地使用壓縮器,可讓聲音變得更加飽滿,渾然一體。平行壓縮 Parallel Compression是常用的壓縮混音的方法。比如,將低音樂器如貝斯、踢鼓、小鼓等發送到一條總線,並對此總線實施大比例的壓縮。混響能使得不同的音樂元素呈現在同一聲學空間,延遲可讓音樂出現跳躍感、統一感。添加一個或多個專門的混響總線,比如樂器混響和人聲混響總線。將相關的音軌發送到混響總線,並為總線添加混響效果,設置幹聲 0, 溼聲 100%,改變輸出音量來控制混響的最終大小。一般可將參數均衡器效果置於混響效果之前,用它來來切除低頻和中高頻區域。提示:人聲的混響應該相對較小,從而使得人聲有更多的靠前感。延遲效果主要用於人聲,與混響一樣,也需作用在一條單獨總線上,並在延遲效果器之前使用參數均衡器切除低頻和中高頻。根據自己的理解,使用包絡調整音量、靜音、聲像以及添加特效等,主觀地賦予混音以生命力、可變性和音樂性。劍橋音樂技術 Cambridge Music Technology網站提供了大量的免費混音練習文件。https://cambridge-mt.com/https://cambridge-mt.com/ms/mtk/提示:將壓縮包解壓後導入。在文件面板上全選文件後,按住 Alt/Opt 鍵拖入多軌編輯器,則每個文件按順序佔用一條軌道。若不按 Alt/Opt 鍵,則所有文件按順序放入同一條音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