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戰神——彭德懷!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彭德懷
中國古往今來的戰神數不勝數,戰國時期的白起、秦農民起義中的項羽,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
白起被稱為「人屠」,項羽被司馬遷列入本紀,韓信被後世譽為「兵仙」,他們都曾在中國戰爭史上創造以少勝多戰役。
但是我認為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戰神非彭老總莫屬!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6月2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便命令美國駐日本遠東空軍協助韓國軍隊作戰。
隨後在美國的操控下,組成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合國軍」在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的指揮下,於1950年9月15日在仁川登陸成功。
仁川登陸
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仁川成功登陸後,直接截斷了朝鮮人民軍的後路,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最終大敗而歸,於是朝鮮人民軍向中國求助。
此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周年,國內剛剛經歷多年的戰亂才剛剛平靜下來,這時候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再次將戰火燒到我們的家園上,此時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再一次站在生死攸關的選擇上面,是該奮起反抗,保衛我們身後平靜生活的家園,還是任由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鐵騎將大炮再次對準我們賴以生存的腳下家園。
此時我們國內剛剛經歷多年的戰亂,到處都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和世界頭號超級軍事大國美國根本無法相拼比,此時的美國不僅擁有全球最強的軍事實力,還擁有全球無與倫比的強大工業實力。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遭遇重創,幾乎全軍覆滅;日本「南方軍」趁機攻佔了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大片地區,日本聯合艦隊則趁機稱霸半個太平洋,建立了日本所謂的「絕對國防圈」,日本聯合艦隊完成第一階段的任務後,準備將戰線進一步向南延伸,但此時日本帝國的對外擴張已經達到巔峰時刻,此後開始節節敗退,直到日本帝國主義投降覆滅。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進行戰爭動員,美國國內強大的工業生產潛力開始迅速轉化為軍工生產,經過戰爭動員後,美國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一支數百萬的軍隊。
中途島一戰,美國重創日本聯合艦隊,此後日本開始節節敗退,在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所展現出來碾壓日本的強大綜合國力。
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日本投降,短短不到四年的時間內,美國建造了150多艘航母、各種作戰飛機超過30萬架、坦克數以萬計。美國在太平洋奪島戰爭中,美軍所展現的毫不計較成本的彈藥火力覆蓋讓守島的日本守軍嘗試了美軍炮火轟炸的滋味,這也就有了在韓戰中上甘嶺戰役「範弗裡特彈藥量」一說。
二戰期間美國造船廠
反觀,此時的我們剛剛建國,國內的經濟百廢待興,工業基礎基本為零,解放軍的戰鬥力和戰鬥精神這絕對世界第一,但此時解放軍手中的武器還是二戰時期從日軍手中繳獲的三把步槍以及解放戰爭中繳獲的,屬於典型的「萬國牌」;至於重武器方面,解放軍一個軍裝備的火炮尚不及美軍一個團裝備的火炮;要知道,當時迫擊炮和92式步兵炮在解放軍當中已經是非常奢侈的;但在美軍部隊的裝備中,多數都是105毫米以上的榴彈炮,至於坦克、裝甲車以及空軍和海軍方面,入朝前的解放軍和美軍部隊更是無法相比。
後勤方面,在韓戰中,美國在前線的一個士兵,後面就有十三個人做後勤保障,平時美國士兵可以吃到可口的牛排、巧克力、咖啡、香菸以及口香糖;在節日的時候,美國部隊可以吃到火腿甚至酒等等奢侈品。
反觀當時我們後勤保障供應非常困難,如果是在國內戰爭,解放軍還可以得到解放區百姓的補給,但在朝鮮,此時的朝鮮早已經被美軍飛機炸的滿目瘡痍,後勤保證只能依靠我們從國內進行運輸到前線。
當時部分人對志願軍是否能夠戰勝美軍心中都是一個「疑問」。
面對我軍和「聯合國軍」如此巨大的懸殊,面對志願軍是否可以戰勝二戰中常勝的美軍,彭老總堅決主張打,並且親自出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總司令兼政委。
1950年10月19日夜,當時志願軍在不掌控制空權的條件下,彭老總和首批數十萬志願軍在夜幕的掩護下,跨過鴨綠江,雄赳赳氣昂昂的奔赴朝鮮戰場。
入朝後的彭老總讓司機駕駛一輛汽車火速的向朝鮮駛去,此時彭老總身邊除了貼身的警衛員和司機,再也沒有其他的部隊。
那麼彭老總為何要獨自脫離大部隊?
原來彭老總一進入朝鮮,就要找當時朝鮮人民軍的負責人金日成,想要了解此時朝鮮的戰局如何。
彭德懷和金日成
此時朝鮮遍布「聯合國軍」的部隊,空中到處是「聯合國軍」的飛機,在這種如此危險的情況下,彭老總不顧自身安全,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此時朝鮮的戰局。
結果,當彭老總得知朝鮮眼前戰局後,此時金日成手中已經無兵可用,彭老總心理明白眼下朝鮮戰局比想像中還要嚴峻。
當志願軍入朝的各部隊達到指定的位置後,彭老總敏地感覺到「戰機」已經來臨。於是彭老總給「聯合國軍」制訂了一次巨大打擊的戰役計劃:
「在敵人已經出現空隙的右翼突破而進,正面進攻配合縱深迂迴,割斷聯合國軍的南北聯繫,將敵人殲滅於清川江以北地區」。
彭老總在朝鮮前線
然而,在還沒有到預訂計劃的攻擊時間時候,志願軍第39軍發現對面雲山敵人有逃跑的跡象,於是第39軍軍長吳信泉不得不提前向雲山對面的敵人發起進攻,吳信泉軍長這項決定得到了彭老總的批准。
1950年11月1日16時40分,第三十九軍五顏六色的各種信號彈升空而起,第39軍的各種炮火向對面的雲山陣地覆蓋,緊跟著炮火之後,志願軍的步兵開始向雲山對面的陣地發起了攻擊。
戰後志願軍才知道,原來在雲山對面的「聯合國軍」不是在撤退,而是南朝鮮第一師的部隊正在和美軍第一騎兵師部隊自換防。
第39軍的官兵們在攻擊開始以後,他們仍然以為對面陣地的敵人是南朝鮮第一師,當39軍的官兵們攻入敵人陣地時候才發現是黃頭髮大鼻子的美軍,得知對面對手是美軍王牌部隊——美軍第一騎兵師;於是第39軍的官兵們進攻勢頭更加猛烈了。
雲山戰役
在進攻雲山的戰役中,一個叫張生的志願軍戰士在部隊受到敵人機槍射擊阻擊停止前進時,這名志願軍戰士繞道機槍陣地的後面,抱住美軍的機槍手一起滾下山崖。
在沿著三灘川東岸向雲山方向進攻的過程中,第39軍348團2營戰士們在一座公路橋上和美軍進行了拼刺刀,在戰鬥中一班副班長李連華發現了美軍的臨時機場,於是一班在和守衛臨時機場的美軍士兵進行了一番拼刺刀後佔領了美軍的這個臨時機場,志願軍戰士依靠手中的刺刀和步槍繳獲了4架美國飛機。
雲山一戰,中國人民志願軍就戰勝不可一世的美軍陸軍王牌部隊——美國第一騎兵師;雲山戰役共殲滅敵人2000多人,其中美軍1800多人。
第一次戰役雖然未能重創敵人主力,但取得入朝以來的首次勝利。
由於第一次戰役未能重創聯合國軍的主力,於是彭老總判斷「聯合國軍」很有可能會重新組織兵力再次進攻;於是彭老總和毛主席決定採取「敵人深入後再分割殲滅」的方針,於是毛主席和彭老總為「聯合國軍」精心編制了一張巨大的網等待敵人。
狂妄的麥克阿瑟終究要為他的狂妄買單,第二次戰役中在西線「聯合國軍」遭遇志願軍的重創和打擊急忙的向南撤退,在東線,美國最精銳陸戰一師差點被志願軍第9兵團全殲。
第二次戰役,志願軍殲滅敵人36000多人,重創美軍多個王牌精銳,此戰也成為扭轉朝鮮戰局一次戰役。
韓戰在彭老總的指揮下,志願軍以劣勢裝備戰勝佔據絕對優勢裝備的「聯合國軍」,志願軍以1對17最終戰勝了「聯合國軍」;就韓戰這份戰績來看,彭老總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