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馬歷史》第十六期】《如懿傳》開播以來,口碑一路攀升,豆瓣上的分數已超越剛剛播完的《延禧攻略》。如懿這個角色在其它類似的清宮劇中一直是個反面人物。然而,在此劇中原著作者卻讓她來了個大逆轉,成為一個不斷被人陷害,最終走向自強奮起道路的正面角色。那麼歷史上的如懿是否如小說和電視劇裡描繪的一樣?是不是真的曾經是乾隆的最愛呢?
誰是乾隆皇帝最愛的女人?這大概是一個千古之謎。但要論誰是乾隆最討厭的妃嬪,大約只能是被廢的皇后烏喇那拉氏了。只是,有一個問題一直為所有人猜測,那拉氏究竟是何時被廢的?在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的菜單裡,可見端倪。
這一年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元宵節剛過,乾隆皇帝的第四次南巡開始了,這次南巡的隨行者是皇太后、皇后(即那拉氏)、令貴妃、慶妃和容嬪(即傳言中的「香妃」)。
當年二月初十乃是皇后的生日,乾隆的南巡車駕駐蹕江蘇淮安府桃源縣(今泗陽縣)陳家莊行宮。這一天,據當值史官的記載,帝後同堂,賞賜有加,「備極歡洽」,早晚兩次還賜予了菜餚。
賜菜,就是皇帝把自己的膳食送給嬪妃和大臣。以乾隆三十年二月十七日御膳底檔的記載:乾隆皇帝在九峰園吃早飯,用摺疊膳桌擺:鴨子火燻汆豆腐熱鍋一品、燕窩火燻肥雞絲一品(此二品系宋元做)、羊烏叉燒羊肝攢盤一品、竹節卷小饅首一品。
高恆進酥雞一品、燕窩汆豆腐一品、水晶肘子一品、糟鴨子一隻、雞蛋糕一品、卷澄沙包子一品、銀葵花盒小菜一品、銀碟小菜四品。隨送鴨子肥雞蘇片燙膳一品。額食三桌:餑餑九品一桌,內管領爐食四品、盤肉四品八品一桌,羊肉二方一桌。
吃完飯,乾隆下旨,賞皇后汆豆腐一品、令貴妃肥雞一品、慶妃糟鴨子一品、容嬪攢盤肉一品。晚膳吃完,三位嬪妃依舊得到賞賜,皇后得櫻桃肉一品,令貴妃得鴨子一品,慶妃鴨羹一品,容嬪得到的則是一盤小餑餑。
雖然只是一盤菜,雷霆雨露,莫非天恩,這當然是榮寵和恩遇的表現之一。
變化大約是從閏二月十八日開始的。這一天早膳的時候,一切都很正常,但到了晚膳時分,一個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令貴妃獲得了賜菜「白菜一品」,慶妃獲得「蓮子鴨子一品」,而容嬪則被賜予「爆炒雞」一品,唯獨皇后沒有得到賜菜。
這也就說明,皇后冒犯皇帝,大約就是在上午吃完飯之後到午飯之前,從辰時初刻(早上7點)到未時二刻(中午11:30分)。
有意思的是,這一天記錄檔案的人,也許因為寫順了手,一開始還是為首寫上「皇后」,後來擦去,改為「令貴妃」起首,這擦改的痕跡,至今可見。
在這之後,每次賞賜,均只剩令貴妃、慶妃、容嬪在場。在皇宮的賞膳底簿上,皇后的名號被貼住,代之以皇貴妃之名,從此再不見皇后的名號了。
了解皇后失寵的時間,對於破解帝後失和的原因頗為關鍵。
許指嚴在《南巡秘記》中說,乾隆到江南後四處尋歡作樂,甚至將美妓帶入龍舟陪侍,皇后勸諫未止後反被乾隆打了耳光,烏喇那拉氏一怒之下遂將頭髮全部剪去,以示抗議。
但既然是在上午發生的爭執,那恐怕皇后當場撞見皇帝狎妓的可能性不大,當然,也很有可能是皇后在前一晚聽說了狎妓的傳聞,決定第二天早飯之後進行勸誡。
根據乾隆皇帝自己的說法,皇后當時「斷髮」(在滿人的習俗裡,只有喪父母和夫君方可斷髮),觸怒了自己。當日,便被下旨,由額駙福隆安扈從由水路先程回京。
乾隆三十年五月十四日,乾隆帝將那拉氏皇后的夾紙冊寶四份收回;其中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嫻貴妃一份、嫻妃一份,實際上等於將皇后進宮三十年來所有冊封全行銷毀,這位可憐的女子成了名副其實的「黑戶」,而這一年閏二月十八日究竟發生了什麼,也隨著她的去世,成為永遠的秘密。
本文選自《皇上吃什麼》,李舒 主編
舌尖上的故宮
內容簡介
帝王的神秘遍布日常,他們的「人間煙火」究竟氣象如何?皇上和後宮佳麗一天吃幾頓飯?御膳房裡的廚子們什麼來頭?滿漢全席是些什麼人在吃?故宮授權的檔案資料和高清大圖,起底清代宮廷飲食生活。
從細節著手,詳細講述了清朝皇宮內的飲食制度、花樣菜式、皇室食器、時節食俗,以及帝王們每個人在飲食上獨特的口味和嗜好等。權威的檔案、豐富的底料、精彩的插畫,還有滿滿的八卦精神,無時不在刷新你對於紫禁城裡帝王生活的認識和想像。
THE END
———— 抓馬歷史專欄熱文 ————
諸葛亮|三國職場|唐詩傳奇|唐朝流行的胖
黃蓉廚藝|"網紅"乾隆|女神李清照|吃貨蘇軾
慈禧老佛爺|清朝買房指南
宋朝弱不弱|乾隆是明君?
↓↓點擊閱讀原文,看看院長君的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