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報導,為促進北京市消費市場加速回暖,北京消費季將於6月6日啟動,至「十一」黃金周后結束。期間,北京市將發放122億元消費券。
據北京市商務局方面透露,這次消費券發放的範圍相當寬泛,只要人在北京或者收貨地址在北京就可以領取使用。
圖片來源:攝圖網
此外據新京報報導,蘋果iPhone產品將參與北京122億元消費券活動,優惠金額最高為400元。
122億消費券惠民
北京市消費券採取22億政企專「券」聯發+100億平臺萬「券」齊發的模式,吸引千企萬店參與,共同惠及全城市民。
北京市消費券包括面向在京消費者發放的專項消費券,智能產品消費券,以及面向城鄉低保、特困和低收入家庭等困難群體,社區工作者、一線醫務人員等特定群體的特定消費券。
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人在北京可以領,購物或者收貨地址在北京也可以用,但企業帳號不支持使用。
消費券領取入口是京東APP首頁或個人主頁的「北京消費券」欄目,餐飲購物消費券也可以在線下實體門店使用。
專項消費券用於線下餐飲和購物
專項消費券(線下餐飲和購物),可在北京地區餐飲、購物領域參與商戶線下門店消費時使用。6月份共發放四個批次,6月6日10時首批發放200萬個,其餘三批次分別為6月13日、6月20日和6月27日。每個卡包總價值60元(共3張券),每張券有效期為14天,包括1張滿50元減10元券;1張滿100元減20元券;1張滿200元減30元券。
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上述政府優惠券部分外,消費者在支付時,還可享受到商家1:1優惠配比。如消費60元,使用滿50元減10元券一張,核減政府補貼後金額為50元,在此基礎上,再享受參與企業給予配比補貼10元,實際需支出40元。
買iPhone最高優惠400元
智能產品消費券包括線上券和線下券兩種,而所有用戶只能在單批次中任選一種方式使用,可購買智能通訊、智能家電、智能家居、智能家裝等31類指定的智能商品時使用。
6月份共發放兩批次,6月6日10時首批發放100萬張,6月18日發放第二批。單筆訂單滿2000元,補貼10%(政府與企業各補貼5%),最高補貼400元。
圖片來源: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資料圖
4日上午,新京報記者在京東平臺上實測顯示,官網價5499元的64GB版本iPhone 11,享受平臺折扣後,到手價為4599元,如果再疊加「京券」,最後的價格將是4199元。今年4月中旬推出的新款iPhone SE,官網價格為3299元起售,平臺折扣加上「京券」,到手價格將是2599元。
1元消費券補貼拉動3.5元消費
近幾個月以來,全國各城市紛紛發放消費券,那麼,這種做法對刺激經濟的效果究竟怎樣呢?
在今年4月27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一份研究報告以杭州的案例測算,發現每1元錢的政府補貼帶動了3.5元至5.8元的新增消費,槓桿效應達3.5倍以上。
3月26日晚間,杭州宣布將發放總額16.8億元的消費券,其中政府發放額度為5億元,1500萬元用於困難群眾的消費補助,剩餘4.85億元用於數字消費券發放,消費券活動周期為3月27日至5月31日。
3月27日至4月20日,杭州共發放五輪消費券。以第一輪為例,消費者可以在支付寶申領消費券卡包,每個卡包包含5張「滿40減10元」的消費券,使用期限為7天、
圖片來源:
攝圖網
研究發現,杭州3月27日共發放消費券200萬張,從中隨機抽取10萬張樣本,其核銷率為70.20%,即樣本中獲得消費券的消費者在7天有效期內平均使用3.51張券。每張券政府補貼為10元,結果顯示35.1元的政府財政補貼帶動了124.6元的新增總消費。
4月3日杭州發放的第三輪消費券額度比第一輪的要高,分別為滿100減20、滿200減35、滿300減45三類。研究團隊從成功領取消費券的消費者中隨機抽取10萬人,三類消費券的實際人均核銷金額分別為13.7元、21.5元、28.6元,總人均核銷金額為63.8元,結果顯示這63.8元的政府財政補貼帶來了新增總消費372.6元,槓桿率高達5.8倍。由此可見,消費券面額越大,對消費的促進作用越強。
研究還發現,消費券面額較小時對「必需型」消費拉動效應顯著,面額提高後可拉動「享受型」消費。如3月27日發放消費券拉動效果最高的行業是餐飲服務(46.8元,3.7倍)和食品類(17.2元,3.3倍)等「必需型」消費。4月3日消費券面額增加後,對餐飲服務類和食品類的拉動作用仍然十分顯著,但槓桿倍數均有小幅度下降,卻顯著有效拉動美妝服飾(22.3元,4.8倍)和餐飲以外服務11(20.7元,6.7倍)等「享受型」消費。
研究認為,消費券越簡單、使用限制越少,效果越好。
編輯|鄭直 肖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
中新網、央視新聞、騰訊財經、新京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