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鉑仕匯國際廣場在一樓打造城市書房,吸引市民來打卡。記者陳俞 攝
18日一早,山東高速湖北發展有限公司接到江岸區商務局打來的電話:企業今年申請的兩項惠企獎勵已獲批覆,160餘萬元補貼將於近期發放到位。
來漢三年,企業發展按「快進」鍵。去年,其運營的山東高速鉑仕匯國際廣場納稅額過億元,成為江岸區新晉「億元樓」。
「武漢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我們企業留下來、強起來,我們也要為城市發展出把力。」山東高速湖北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隋進浩介紹,今年企業還特地邀請兄弟單位來漢考察,目前正籌備在此設華中總部。
企業三年獲獎勵600餘萬元
這已經是企業在漢第三年「拿獎」。新增投資、引進企業、億元樓宇,對應江岸區的留商招商獎勵辦法,山東高速湖北發展有限公司累計獲獎勵600餘萬元。
獎勵兌現「不遲到」,只是良好營商環境的一個方面。刀刃向內,自我加壓,當好企業發展的「店小二」,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軟服務」,才是更好的營商環境,一同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山東高速湖北發展公司辦公區域。記者陳俞攝
2017年,山東高速集團瞄準武漢,投資成立山東高速湖北發展有限公司,全方位負責華中地區投融資業務。落地武漢,企業發展勢如破竹。7月,山東高速湖北發展有限公司拿下鉑仕匯國際廣場,短短一年,國際知名企業、中國500強企業紛至沓來,樓宇迅速滿租。
江岸區系列扶持樓宇的政策加緊出臺,成立武漢首個樓宇經濟服務局,制定樓宇經濟發展獎勵辦法。四唯街道做好「後方」服務,與鉑仕匯合作,探索設立樓宇綜合黨委,成立樓宇黨建指導團,點對點服務指導樓宇企業。
今年3月底,鉑仕匯不少企業提出復工申請。街道利用綜合黨委工作群,發布最新政策,指導資料填寫、防疫物資購買。武漢推出針對企業的減免稅收、社保政策後,街道第一時間告知。「今年我們先後協調幫助樓宇企業共計實現減免稅收462萬元。」四唯街道黨建辦工作人員介紹。
全面復工復產後,江岸區商務局也主動登門拜訪。受疫情影響,樓宇內有部分企業退租,其中有一層樓空置出來。「招商」成為擺在面前的緊要大事。
了解情況後,江岸區招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便將這件事情揣在心裡。上月,一家國企有意落戶江岸,對地段、交通、停車位等提出系列要求。「鉑仕匯就很適合。」花一天時間做方案,次日,江岸區商務局叫上企業來到鉑仕匯看場地。
當時天氣正熱,商務局和樓宇工作人員帶著企業各個點位都跑到了,辦公環境、黨建活動室、城市書房、停車場、食堂……政商攜手一起推介樓宇。一趟跑下來,企業頗為滿意。
雖然目前暫未收到企業明確答覆,但看到政府職能部門這樣盡責,鉑仕匯國際廣場運營負責人于濤深受感動。「可以看出來,政府是在努力為我們想辦法。」她說。
企業高管疫情期間在漢落戶
兄弟單位租下整層樓建華中總部
鉑仕匯國際廣場31樓,不久之後,將迎來一群「遠道而來的朋友」。
隨著疫情好轉,武漢加速重振。在隋進浩的邀請下,山東路橋集團董事長先後兩次來漢考察,看到武漢正在快速恢復,最終決定將分散在湖北各地的項目部整合起來,設立華中總部,聚焦發展其在湖北武漢及荊門、襄陽、宜昌周邊城市的業務板塊,目前籤約項目達50多億元。
該企業也為山東高速集團子公司。山東路橋集團華中公司負責人林慶元介紹,集團今年還在漢承接了長江新區諶家磯大道路段改造工程。除了項目便利需要,更是因為看到了武漢的發展優勢與潛力。「我們看好武漢。」他說。
在武漢發展三年,武漢沒有把外地企業當「外人」,山東高速湖北發展有限公司也把自己當作武漢的企業。董事長隋進浩已經把武漢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總是想著為武漢發展做點事。去年,山東高速湖北發展有限公司收購武麻高速,並將其註冊地址變更到了江岸。當年,武麻高速實現納稅1162萬元。
位於三陽路的山東高速鉑仕匯國際廣場。通訊員顧領供圖
疫情期間,企業履行國企擔當,鉑仕匯面向樓宇所有企業實行減免租金,減免金額達1471萬元。
企業高管人才也源源流入武漢。去年4月,陳傳剛從山東調入湖北,任山東高速湖北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初來武漢,他就感受到武漢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他認為,營商環境還包括生活環境、子女教育等軟環境。「武漢不僅發展速度快,而且開放包容,公司周邊的解放公園、江灘公園等環境也很好,武漢特別是江岸區教育資源也很豐富,既適合生活,也適合發展。」今年7月,他將自己和孩子的戶口遷到了武漢,現在一家人皆搬到了武漢一起生活。他相信,武漢的營商環境會越來越好。(長江日報記者陳俞 通訊員劉培 顧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