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
在我們學生時代,那個時候最受學生喜歡的歌星當屬周杰倫、任賢齊等,大多是港臺的居多,到了2004年有一位西北神秘的歌手,橫空出世,大街小巷都在播放他的歌,特別是民那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可以說當時這首歌火遍大江南北、兩岸三地,傳唱度之高至今難以超越。
他,就是著名歌手刀郎!
對於很多粉絲而言,刀郎象徵著一個時代,他如同流星一般,迅速走紅然後又悄無聲息地沉寂,他的歌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特別是他那高亢的歌喉和樸實無華的歌詞都深得粉絲的喜愛。
本期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刀郎的音樂之路。
刀郎,原名叫羅林,四川省內江市人,父母是文藝工作者,常年全國各地演出,從小缺少父母陪伴的他與哥哥相依為伴,都說長兄如父,但這哥倆卻經常吵架,甚至一言不合就相互打起來,而每次挨揍的都是年紀更小的刀郎,可以說刀郎從小就有點「恨」哥哥,兄弟間的感情相處的不是很融洽。
而母親總是向著刀郎,有一次兄弟倆吵架後母親便說了哥哥兩句,一氣之下哥哥選擇了離家出走,後來哥哥因出車禍去世。這件事成了刀郎一輩子的痛,讓他多年背負了沉重的心理負擔,母親的淚水和家庭的沉悶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後來他學會了創作音樂,學會了用音樂排解心裡的苦悶。
17歲那年刀郎為了追求自己的音樂夢,先後奔赴成都、重慶、西藏、西安、新疆等地,後來輾轉來到了海南,並與幾個樂手組成了「地球之子」樂隊,雖然這個樂隊沒能在全國聞名,但當時在海南本地還是小有名氣。不過後來迫於生計以及樂隊成員音樂觀念的不同,這個樂隊逐漸解散了,各奔東西,為了餬口,大多數都不在音樂方面發展。只有刀郎一直在尋找屬於自己的音樂夢,從未放棄,一直在追求在堅持。
在海南漂泊期間他認識了一個叫小朱的新疆姑娘,她鼓勵刀郎一起到新疆,尋找音樂之夢,並成立了西北音樂工作室,開始接觸新疆民族音樂,後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都是在新疆製作的,比如《2002年的第一場雪》,一經發布,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全國,當年這張專輯正版銷量高達270萬張,而盜版高達恐怖的1000萬張。
而專輯中另外一首歌曲《衝動的懲罰》則是刀郎寫給前妻楊娜的。刀郎在20歲的時候和舞蹈演員楊娜相識相愛,楊娜當時選擇跟刀郎在一起也是因為欣賞他的才華。但是才華這東西不能當飯吃,尤其是刀郎選擇做音樂的初衷也不是為了大富大貴,沒能給妻子帶來富足的生活,所以她也選擇了獨自離開。
也許有了生活的沉澱,創作靈感爆發,2006年刀郎相繼推出專輯《謝謝你》、《披著羊皮的狼》,紅極一時。07年又發布原創專輯《刀郎Ⅲ》,這張專輯的作品回歸了他原有對民族音樂的追求,專輯中有一首經典名曲《西海情歌》,這首歌也可以說是刀郎的代表作,一經問世就給人一種橫空出世的震撼,而他的歌聲也可以把人們從喧囂熱鬧的都市帶到廣袤寧靜的西域天空,他用他那極賦穿透力的嗓音,直白的歌詞和深沉的情感詮釋著茫茫戈壁的空曠和荒涼。
然而刀郎自出道以來始終與娛樂圈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不愛接受採訪,不接廣告,不喜歡參加綜藝節目,跟現在的網紅形成鮮明的對比,平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說起刀郎,就不得不說一個小插曲,那英在某音樂頒獎禮上公開說刀郎的音樂不具備審美觀點,還暗示喜歡刀郎的大多數是農民,引發了熱議。而刀郎捨得在事業巔峰時期敢於選擇全身而退怎麼會在意那一點點名利之爭呢。何況這個世界上欣賞刀郎的才華大有人在,比如歌壇巨星譚詠麟,他不僅唱了刀郎寫的那首經典《披著羊皮的狼》,還經常邀請他參加他的演唱會。萬達老總王健林更是在公司年會上演唱《西海情歌》,這個更是對那英所說的喜歡刀郎都是農民的一種諷刺。
筆者感悟:這些年我們似乎看不到刀郎的身影了,有的人說他江郎才盡,有的人說他被世俗的眼光傷透了心,得了抑鬱症。但作為粉絲的我更願意相信他依舊在潛心鑽研音樂,只不過生活的重心已經回歸到家庭。我相信那個戴著鴨舌帽的男人會帶著更好更有生活沉澱的音樂給觀眾!
你認為刀郎是江郎才盡還是回歸生活或者潛心搞創作,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