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廣告營銷是各大品牌競相追逐的賽場,也是必定會引發營銷界熱議的行業大事件。同往年相比,今年的春節品牌營銷受到了更多的矚目。原因並不難猜。再過幾天就正式邁入農曆猴年,而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聰明、機靈的象徵,特別討喜。此外,從1986年電視劇《西遊記》熱播開始,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形象就已經在廣大中國人心中扎了根,廣告營銷者稍微曉之以情,就不難撥動用戶的心弦。
這兩天,在芒果臺播出的由京劇裘派大師裘盛戎嫡孫、跨界藝術家裘繼戎出演,緊貼用戶春節出行痛點的百度地圖新春系列廣告片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不打「明星牌」,劇情也不走煽情路線,為什麼百度地圖的系列廣告片能夠打動人心?
齊天大聖反轉劇情,直擊用戶痛點
百度地圖的這系列廣告片分別從三個日常生活的場景切入,開頭的幾秒可謂「囧」境連連。第一則廣告立足春運,描寫的是一個大年夜趕路的年輕人遭遇堵車,回家之時,零點的鐘聲已經過去,家裡人也吃完了最後一個餃子。後兩個廣告則圍繞春節之後,聚焦猴年的工作情景,一個是白領不熟悉路況導致錯過開會,激起老闆憤怒;另一個則是因為堵車跟女朋友的約會遲到,引發女友的「河東獅吼」。
春節團圓篇
上班開會篇
下班約會篇
不過,系列廣告中的劇情均在後半段發生驚喜反轉,齊天大聖手持百度地圖神器手把手教你「用百度地圖掌握實時路況,早知早到」,繼而瞬間讓時間倒流。回家團圓、上班開會、情侶約會,都能準時到達,故事也都在歡樂、溫暖的氛圍中結尾,頗有戲劇性。
這樣的風格顯然打破了春節打「情感牌」的廣告片常態,不過仔細一想,三個場景其實都抓住了用戶出行難的痛點,並與百度地圖的產品特色功能實現了精準的契合。
百度地圖的廣告並沒有採用大家常見的《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形象,而是邀請了京劇裘派大師裘盛戎嫡孫、跨界藝術家裘繼戎出演齊天大聖,臉譜化的形象和京劇中猴王的特殊肢體語言,讓人們驚呼神奇,同時結合猴王的筋鬥雲和法術,直觀體現出百度地圖幫助用戶更加快捷到達目的地,化解由於遲到而造成尷尬的作用。
營銷背後是對年輕人「突破常規」的洞悉
此次百度地圖邀請到跨界藝術家裘繼戎主演TVC,其實是讓人有些意外的。畢竟,網際網路與京劇看似是天壤之別,能夠將二者聯繫到一起的營銷創意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但百度地圖猴年廣告卻將二者完美的融合,並用一種詼諧的方式傳達出百度地圖的品牌理念。
本次百度地圖同裘繼戎之間的合作,也可以看做網際網路行業和傳統藝術在營銷方面的跨界嘗試。比如,傳統文化可以通過網際網路進一步擴大影響力,而網際網路營銷也可以藉助傳統文化打造更多生動的跨界合作案例。正如裘繼戎在之前的採訪中曾表示的,「希望面向觀眾的同時把傳統藝術呈現給大家,同時又貼近生活,貼近網際網路就是我同百度地圖合作的初衷。」
除此之外,細心的受眾還發現,用京劇唱腔為那句「早知早到」廣告語獻聲的人正是電影《大聖歸來》的配音張磊,他把齊天大聖的古靈精怪表現得淋漓盡致,成為廣告片的一大亮點。
從電影到廣告片,傳統文化通過不同藝術形式實現不斷突破和創新的傳播,對於不斷吸引年輕一代的關注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