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經方故事十四則

2021-02-22 中醫書友會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這是中醫最多的微信平臺——中醫書友會甲午年冬月十九第497期內容。新書友可點擊上方藍色小字快速關注。

作者/胡希恕⊙ 編輯/王超


導讀:非常感恩《胡希恕醫案醫話》的編者能在胡老長篇的講座中,提取出這些簡短、有趣又含義豐富的經方故事,它們是那樣地富有生命力,可以讓我看了又看。老羅(羅永浩)講課說,邏輯上完美無缺的話都是廢話,還是要這樣感慨,胡老講課,擲地有聲,說是就是,說不是就不是,這種魄力真令人崇拜!(前兩集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胡希恕醫案醫話

1.越婢加術湯治腎炎腹水

「越婢加術湯非常好使,它不單能治外邊的水腫,也能治裡邊的水腫。可是有個問題現在我也鬧不清楚,若是腎炎的腹水,用這個方子,百發百中,你們儘管試驗;要是遇上肝硬化的腹水就不行。那個時候在咱們醫院有一個住院的病人,他就是患腎炎的腹水,腹水症狀挺厲害,後來他們(其他醫生)找我會診,我就開了越婢加術湯,病人吃了就好了。後來遇到肝硬化的腹水,他們(其他醫生)試驗就不行,他們說這方子怎麼不好使了?這東西奇怪,腎炎的腹水,吃越婢加術湯非常好使,但是肝硬化的腹水就不行。他們試驗了很多次,我還沒試驗,但他們告訴我,我就知道了。」

編者(原書編者,下同)按:在《經方傳真:胡希恕經方理論與實踐》《胡希恕病位類方解》中對此總結道:「本條(《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第5條)的裡水,是就病水的原因說的,也即相對於風氣相擊的風水說的。風水可說是外因,此由於小便不利為內因,故以裡水別之。有的注家改皮水,值得考證研究。依據實踐證明,本方所主水腫,為由於腎功能的障礙,從而使小便不利而致的水腫,對於腎炎患者的水腫和腹水,屢試皆驗,尤其令人驚異者,不但水腫得治,腎炎本病亦得到徹底的治癒。」

2.芎歸膠艾湯合四君子湯治癒胎漏重證

「這個芎歸膠艾湯是個止血藥,可是方中淨是些強壯性的祛瘀藥,它不用桃仁、牡丹皮,說明它治療虛證,就是這個下血證有虛脫的傾向,所以得趕緊止血,用強壯性的祛瘀止血的法子。這個藥應用的機會也相當多,一般的吐衄下血都可以用,但不是虛衰性的證不行,真正的虛證,需要用一種強壯祛瘀的法子,這個方子最好使不過了,也是常用的方子。對於婦人,在妊娠階段常有下血、腹中痛。一般就是由於她們自己不謹慎,導致下血、腹痛,如果要流產,這個方子也很好使。

這個方子常常配合人參、茯苓、白朮,就是把四君子湯合用在這裡面,治先兆流產的下血,起止血安胎作用,這個藥經常用,也挺好使,這個藥我也用過,不然我不會這麼說啊。咱們醫院的老範,他的第二個女兒範文豔就是患這個病,哎呀,她那個血出得很厲害,我就用芎歸膠艾湯合四君子湯,她吃完就好了,後來她生了個小孩叫小陽子。一般的失血證,要是有虛脫的情形,就是脫血的情形,即出血相當厲害,這個方子就可以用。」

編者按:本書上篇第四章提到:「下血不止者,大體不離芎歸膠艾湯(止血)合四君子湯,一般先兆流產的腹痛下血頗好用,不是偏虛亦可不合四君子湯。以腹痛為主的,以芎歸膠艾湯合當歸芍藥散亦佳。」可互參。

3.桂枝茯苓丸治實證喜哭

「這個藥(指甘麥大棗湯)也常用,婦人悲傷喜哭,可以用這個藥,就是小孩子在夜間哭得特別厲害,有時候用這個藥也起作用,但不是虛證可不行,不是虛證的患者吃這個藥都睡不著覺,我有這個經驗。我有一次給人看病就給人弄錯了,這人精神失常,她當時也是好哭,可是她不虛,我給她開這個藥,第二天她就來找我了,說:『你給我吃的是什麼藥?我一宿沒睡著。』然後我就趕緊換了藥,又給她吃桂枝茯苓丸,那種藥就對了,因為她患的是實證。所以虛實還是很有關係的。像髒躁,心虛而躁擾不寧,可以用甘麥大棗湯,但是對實證用就錯了,這要注意。我那會兒也是沒注意就開了方子,因為她是我朋友的愛人,她老覺得委屈,我就給她開前邊那個方子,所以就錯了。」

編者按:《經方傳真:胡希恕經方理論與實踐》的甘草小麥大棗湯方中言及:「髒躁所指不明,但通過實踐,凡無故哭笑,情難自已的精神病,不論男女用之多驗。」《胡希恕病位類方解》中也有相似的說法,但說的都是虛證的情況。此處提到的實證喜哭案,正好可作為其重要的補充說明。

4.抵當湯加芒硝通經治癒精神病

「『婦人經水不利下,抵當湯主之。』(《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第14條)這個『不利下』不是指月經不調,這是指經閉,經閉不利下,用其他的藥月經也不下。這在臨床上也常有,最近我在臨床上遇到一個精神病患者,她的月經就是吃抵當湯才下的,我給她用了抵當湯以後,她的經血中有挺大一塊血塊,現在她的這個精神病大致是好了。她以前拿斧子砍人,在精神病院治療過很長時間,現在這個人挺好。之前我用其他的祛瘀藥都不行,她的月經就是不來,這個抵當湯是真有力量,我用這個方子,但是加了芒硝,因為她的大便特別幹,人也癲狂。」

編者按:《胡希恕病位類方解》中提到「精神病由於瘀血者頗多,餘以本方(桃核承氣湯)或桂枝茯苓丸與大柴胡湯合方,治癒者多矣」「本方證(抵當湯)與桃核承氣湯證相較,則彼輕而此重,桃核承氣湯證其人如狂,而本方證則其人發狂」。《經方傳真:胡希恕經方理論與實踐》中也總結道:「喜忘與狂均屬神經症,以是可知,諸神經症,多有瘀血為患,臨床常用祛瘀藥而治癒。由此也悟出,瘋狂、癲癇等腦系病變,用祛瘀法治療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5.豬膏發煎治陰吹

「『胃氣下洩,陰吹而正喧,此谷氣之實也,膏發煎導之。』(《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第22條)這個病我遇到過一次,是在我私人診所開業的時候,有個老太太就是這樣。她的病厲害得很,坐那不敢動,一動那聲音大得很,她患的就是陰吹,吹氣的吹。這種病大概都是谷氣實,這個谷氣實,吃瀉藥不行,它不是實證,是虛證。所謂胃氣下陷,即李東垣說的清陽下陷,下陷是患者大便不通,所以說『此谷氣之實也』,用豬膏發煎。之前咱們講過豬膏發煎是用頭髮、豬膏組成,豬膏就是豬油,把頭髮放豬油裡頭,把油燒開了頭髮就化成灰了,這個東西是通大便的。」

6.「痧症」見聞

「陰陽毒這個病,我沒遇到過,我活了這麼大歲數也沒遇到過,古人或者是遇到過,西醫也沒有類似的這種病。至於說痧症,痧症就是無名的疫癘之氣,這個病我倒是見過,可它也不像書上說的這個樣子,『五天可治,七天不可治』這麼猛劇這麼快。東北有種叫『發猴』『羊毛疔』的病,這都是古人說的痧症,是一種急性的疫癘,叫做『屍疫』。有的患者是光嗓子痛,並伴有全身證候。有的患者是劇烈的腹絞痛。陰陽毒這個病,我的確是沒遇到過,留待以後作參考。」

編者按:通過這段錄音講話,可從中體會到胡希恕先生實事求是的嚴謹學風。對於「痧症」病例,雖然胡希恕先生沒有提及詳細的脈證及治療,但確是胡希恕先生親歷見過的,有助於我們擴展見聞,待臨床的驗證,故亦收入。

7.鱉甲煎丸治脾大有驗

「鱉甲煎丸這個藥現配很麻煩,以前在藥店有成藥。現在大概在武昌、漢口有這種藥生產,在北京也有這種藥生產,但是藥廠把這個方子的藥味減少了,所以它就不好使了。在杭州生產的這個藥,挺好使的。我用這個藥治過肝炎的脾大,的確有效果,因為這個脾大,它是有瘀血,不能求急治,用猛攻的方法是不行的,用這種丸藥就比較好。現在一般用大黃蟲丸,也挺好使。」

編者按:《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胡希恕》中記錄有用鱉甲煎丸治肝硬化脾大的費某醫案,可參看。

8.柴胡桂枝幹薑湯治瘧疾神效

「《傷寒論》第147條曰:『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金匱要略·瘧病脈證並治第四》附《外臺秘要》方,曰:『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服一劑如神。』這個『多寒少熱』,或者『但寒不熱』,都現的是柴胡證,就是這篇頭一條說的那個『瘧脈自弦』,不是牡瘧那種情況,也不是裡頭有水造成的。這個方子後頭有個小注『服一劑如神』,這個確實不假。也不光是『寒多微有熱』,或者『但寒不熱』,只要合乎柴胡桂枝幹薑湯應用的條件的話,的確是其用如神。

北京這個地方,患瘧疾的病人較少,在這兒我沒有用它治過瘧疾。我有一個朋友叫張秋水,他在江西行醫,他回來跟我說:『我就用這個方子治瘧疾,真好使,就用這麼一個方子加加減減就可以了。』我們倆是同學,他後來在江西的一個大學當教授,當教授掙的錢也不夠他花,他就給人治病,他的醫術也挺好。他說他光治瘧疾就行,一天就很忙,江西那個地方得瘧疾的人多得很,他沒用其他的方子,就用這個柴胡桂枝幹薑湯。所以『服一劑如神』,古人也有體驗,可見治瘧疾時選用這個方劑最多。

這個方劑主要是針對什麼呢?身無力,胸脅滿,心下這個地方覺得堵、有結滯,但是不厲害,還有一點拒按,但不像陽明病實結的那個樣子,身上沒有汗,光腦袋出汗,這就是有氣上衝、表不解的情況。凡此用它就可以。吃這個藥應注意,頭一次吃它會發煩,煩是因為不得汗出的緣故,再吃汗就出來了,病也就好了。這個方子,在治瘧疾時,用的機會挺多。」

9.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石膏可治高血壓、腦出血

「後世治中風這個病,動輒就用祛風這類藥物,這是相當有害的。我認為治這個病主要應該祛瘀活血。腦血管出血也是一樣的。出血證,中醫的觀點常常認為這是因為有瘀血的關係。尤其是高血壓,必須用血分藥,同時用瀉火的藥,所以三黃瀉心湯配合桂枝茯苓丸等適證的藥,都是可以用的。我最常用的藥就是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這個藥又能降血壓,又能夠祛瘀,不祛瘀是治不了高血壓的。

對腦血管意外最好不用『中風』這個詞,我的意思是這個病名應該改良。西醫的檢查是相當清楚了,它不外乎是腦血管出血,這個與患者平時有高血壓有關係;或者就是與血栓的形成有關係。就這麼兩種情形。這兩種情形都是血液的問題,都不是風的問題,這是肯定的。古人的看法我們也只作為參考,總之如果治這個病,根據風邪來治,是治不好的,這個我也遇見很多了。

這個腦血管意外,出血要不是太厲害的話,病人也就落那麼一個毛病,並不是腦血管出血治好了,你不治他也那樣,反正當時他也死不了,還沒到死的時候,那能算你治好的嗎?我沒見過用這個祛風藥治好腦血管出血的,那根本不是風嘛。這本書也是略略的這麼幾部分,也沒深說。這個侯氏黑散能不能治我們所說的腦出血呢?對中風的後遺症,如果病人真虛,用它來調理也未嘗不可,但也不一定就會治好。」

編者按:胡希恕先生用祛瘀劑合清熱劑治高血壓、腦出血,在《經方傳真:胡希恕經方理論與實踐》《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胡希恕》中有一例高血壓鼻衄的趙氏案,可參看。

10.獺肝丸治肺結核無效見聞

「這個方子我沒有用過。有一回我見北京的一個很有名的老大夫用過。他用的獺肝丸是他自己配的丸藥,他給患肺結核的病人吃,沒治好,我看他用不行,我也就沒用,沒試驗。」

11.喝冷水、冷粥可解巴豆毒性

「巴豆這味藥,下得相當猛峻,要是下得太厲害,喝點冷水就好了。這個我也有親身體會,用巴豆是溫下的法子,遇到寒它的藥性就解了,喝點冷水、冷粥都行,越吃熱的食物下得越厲害。以前巴豆是醫家常用的藥,像妙靈丹裡就有這味藥,擱點巴豆霜,它不傷人,別看這味藥挺猛峻,小量用它就不傷人,尤其是把油提煉盡後,吃它也不怎麼吐,這個吐是與巴豆油有關係的。」

12.烏頭、附子劑治腸梗阻等腹劇痛者

「前兩天報導,有一個小孩吃瓜吃多了,得了腸梗阻,這當然不只是寒的問題了。可是腸梗阻的痛法,符合中醫寒疝的證候表現,所以不管裡頭寒不寒都可用烏頭、附子劑,都有效。附子、烏頭的作用,就是使鬆弛的組織重新恢復正常的機能,使過於緊張的組織的機能恢復,如腸摺疊恢復到原有狀態就不梗阻了,腸梗阻也就好了;如腸下垂,一緊張腸就又回到原來的位置了,病也就好了。以前我們對附子、烏頭的認識不多,就認為它們性熱,究其作用,它們的確是恢復生理機能的藥物,尤其是代謝機能。

你看對於心臟衰弱,甚至無脈,附子也起作用,四逆湯就是例子,通脈四逆湯也是。它恢復心臟生理機能不光是治寒,心臟衰竭到了那個地步病人都虛脫了,當然這時是有『寒』了,它為什麼能促進心臟生理機能的恢復呢?因為有強心作用嘛。所以附子、烏頭的作用中,性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們能促進身體某一方面生理機能衰竭的恢復,這一點通過臨床、通過古人的書我們都可以體會到。」

編者按:在《胡希恕病位類方解》中也提及:「小腸疝氣、腸梗阻多見本方證(大烏頭煎證),大便雖秘結,不可用下藥,用本方反能通其大便,而止劇痛。」可參。對於附子的作用,胡希恕先生認為它不光是以熱治寒,主要在於它還能恢復虛、衰。

13.甘遂半夏湯治肝癌腹水劇痛有效

「甘遂半夏湯中的芍藥,用在這兒主要是治腹脹感、發攣急、腹急。心下續堅滿,必是心下有留飲不去,用甘遂半夏湯治療,這是可以的。這不會有中毒現象,我用過,挺好使,只要是二便不利就可以用。可是甘遂有毒,在臨床應用上,對一般的肝病有腹水,最好不用它,迫不得已時才用它,我們用它的時候,必須要加扶正的藥,例如十棗湯中就是大量地用大棗。能不用它,還是不用為好,它能治病,但它有毒傷胃,對肝更不好,是猛峻的瀉下藥,用它治腹水如果不注意配伍和服法,那病人非死不可。書上提到的這一節(《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第18條),說的像肝硬化腹水,『心下續堅滿』,尤其是上腹部往外鼓,且特別硬而滿,雖利還是不見消。因為這個,對肝癌腹水我用甘遂半夏湯,病人吃藥後效果還是相當好的。後來我再也沒用它,因為你開了這個方子,藥房的醫生也不給你抓藥。」

編者按:《經方傳真:胡希恕經方理論與實踐》中提到:「曾治一肝癌患者,心下堅滿而痛劇,服本方收一時良驗,惜後復發,終未救其死。」在《胡希恕病位類方解》中也提及:「肝硬化腹水者確多大便溏,並其人亦確有以利為快之情,但我以本方治癒此證只有一例,大多宜茯苓導水湯加減較妥。」可互參。

14.白虎加人參湯加麥冬合栝樓牡蠣散治糖尿病有效

「治糖尿病常用白虎加人參湯,這個方子相當好使。前面我們講的中消,就是用這個方子治。但是在《傷寒論》第168條中,就看不出來它有這個作用。一般治糖尿病,『渴欲飲水』時這個方子最常用,這個方子裡可以加味。《溫病條辨》裡有增液白虎湯,其不用加龍骨、生地黃,可以加牡蠣。我用白虎加人參湯時,常加栝樓根、牡蠣。栝樓根、牡蠣解渴的力量相當強。我有時候也加麥冬,大量地加麥冬也可以。糖尿病要是真正屬於有熱,有多飲多食多尿,這個方子十有八九是有效的,沒有效的情況很少,這個方子你們可以試一試。這個方子在治糖尿病方面是個主方。」

【本文摘自《胡希恕醫案醫話》,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授權中醫書友會(微信號zhongyishuyou)編校發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投稿郵箱:tg@linglanshuyuan.com】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胡希恕親述經方治癒案例十則(精華提取版)》

▼▼▼

相關焦點

  • 傳承中醫文化,弘揚國粹經方——遼寧省胡希恕經方醫學傳承基地成立...
    10月31日,由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辦、我院中醫科承辦的「遼寧省胡希恕經方醫學傳承基地成立大會」在瀋陽召開。遼寧省衛生健康委中醫綜合服務處處長張宏邈、我院黨委副書記楊娉婷出席大會。胡希恕出生於瀋陽市,是我國近代著名中醫經方臨床家、教育家,深諳傷寒精髓學說,倡導六經辨證,指出方證是辨證的尖端,對國內外中醫界有著重要的影響力。遼寧省胡希恕經方醫學傳承基地在我院的成立,對胡希恕經方學術思想在遼寧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傷寒經方大家的境界是怎樣煉成的?(譚傑中,包識生,胡希恕)
    對經方的研究,是包識生學術中較突出者。他強調經方的整體效應,反對以「本草之主治,強合經方之主治」。主張以《內經》的氣味厚薄陰陽等理論來分析經方的效能。他強調經方的嚴謹性,認為:「藥味之增減,分量之輕重,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反對醫者臨床處方,任意填寫。
  • 《傷寒釋疑——為胡希恕傷寒之學鼓與呼》連載一
    自退休後遂孜孜不倦鑽研胡老學術,十餘年來,思索不斷,筆耕不輟,寫下數十萬字的學術筆記,名之《《傷寒釋疑——為胡希恕傷寒之學鼓與呼》》,系統研究胡老學術,發掘仲景之學的深諦,直至近年心臟支架術後仍不斷精思修訂。我們擇要刊發,冀能啟發新知,促進對胡老學術研習討論。感恩這位老前輩,感恩在學術之途一路互勵同行的學友們!
  • 胡希恕:大青龍湯實際上是麻黃湯與越婢湯的合方
    胡希恕先生的弟子們將其學術思想出版成冊,以至我們今天還能有幸學習到胡希恕先生較為完整的學術思想。《胡希恕傷寒論講座》[l]與《胡希恕金匱要略講座》[2]本講稿是根據胡希恕先生生前最後一次系統講解《傷寒論》《金匱要略》的錄音整理而成,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胡希恕先生學術思想的原貌。現將其中胡希恕先生對大青龍湯的理解與運用整理如下。
  • 胡希恕和馮世綸教授應用半夏厚樸湯經驗(好文值得仔細看)
    胡希恕先生是近代著名的經方大師,最先提出 《傷寒論》體系不同於《黃帝內經》,《傷寒論》中的六經來自八綱。在臨床中提倡先辨六經,再辨方證,強調「方證是辨證論治的尖端」。馮世綸教授系胡希恕先生嫡傳弟子,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經方研究,並考證經方理論體系的形成。在臨床中,其繼承了胡老「先辨六經,再辨方證」獨特的辨證思維體系,且在胡老以方類證、以病位類證的基礎上,對《傷寒雜病論》中的方證進行了六經類證的探討。馮老學驗俱豐,擅用經方,療效卓著。現將其與胡希恕先生應用半夏厚樸湯的臨床經驗介紹如下。
  • 胡希恕講傷寒:【連載】第32條:太陽陽明合病,葛根湯,治下利!
    如果你希望可以及時看到文章,可以這樣做:導讀:胡希恕(1899—1984),瀋陽市人。臨床擅用經方, 尤其對桂枝湯、小柴胡湯等的臨床應用更有獨到之處,除用於傷寒溫病以外,尚有內外婦兒各科雜病,每用必效,是當時所公認的經方家。
  • 胡希恕親述經方治癒案例十五則
    導讀:胡老的經方故事,雖然是故事,但是信息量非常大,仔細揣摩,收穫很大。
  • 當今經方界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
    偶讀此文,作者將當今經方大家的特點娓娓道來,頗有江湖味道。 真正的經方家都是很有個性的,因此就會形成一些特色鮮明的流派,近代以來,經方流派眾多。 在說「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之前,先說說那些身懷絕技,但因種種原因未能開宗立派的大師們。
  • 經方家中,你最佩服的是哪個各家經方
    曹氏之對經方感興趣,並矢志研究經方,從《經方實驗錄》的原序中可以歸納出其原因有二:其一,其父病洞洩寒中,病危之際愈於附子理中;其二,曹本人赴試金陵,重病之時愈於桂枝白虎。經自己切身體會,他不得不感嘆「仲景方治,果足脫人於險也」 ,故「益信經方」。他38歲時,系統地學習了《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並開始獨立行醫。
  • 中醫兩大流派,經方派,時方派
    醫家常以「效如桴鼓」來形容經方的療效,但為什麼經方的普及不盡如人意?雖然柯琴說「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門人人可入」,但是大部分中醫開方用藥,都是用時方,或者是用時方的理論體系來用經方,從老師到學生都知道經方好,但是一開方就是時方,這是為什麼呢?
  • 學習經方的體會——陽明病治以清實熱為主,又有裡、外、上、中、下之分,也有虛實之辨.
    單位:北京杏林隆源中醫經方工作室
  • 學習經方的體會——葛根湯治證很多,臨證而用有什麼不同?
    近些年來在經方家馮世綸先生身邊跟診,對《傷寒論》、《金匱要略 》進行了重新學習,再一次對胡(希恕)——馮(世綸)經方醫學體系有了更深理解
  • 胡希恕傷寒論講課實錄(七天版):太陰篇
    昨天,墨小凡發來分享喜悅第十一天: 今天學習了胡老講的少陽病,少陽病複雜不好概括,胡老快刀斬亂麻,一個辦法,除去表證除去裡證,就是半表半裡,陽者少陽,陰者厥陰。再簡單明了不過了。只要把表裡弄明白,弄準確,半表半裡也就隨之而然的簡單了。學習的好興奮。謝謝師承學堂給我帶來的知識。
  • 學習經方的體會——服大青龍湯汗出多,溫粉粉之,溫粉為何物?汗多亡陽當如何救治?
    近些年來在經方家馮世綸先生身邊跟診,對《傷寒論》、《金匱要略》進行了重新學習,再一次對胡
  • 我的老師:劉渡舟、胡希恕、許振寰
    我的三位老師:劉渡舟、胡希恕、許振寰早有心思寫這個題目,除了緬懷,亦有感於中醫界的現狀。然而幾次提筆又放下,總覺得這題目太過沉重。這之後又用一年時間攻讀背誦《傷寒論》原著398條經文、113個經方(包括藥味組成、劑量、煎服法)。並進一步研讀有代表性的各家注本。按照先生給我定的學習單元,每結束一個單元,要我寫出學習體會。以提問答疑的方式條分縷析地解答我的問題。真正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後來我問先生,中醫學院本科教材《傷寒論講義》要求150個學時結束,可我卻學了這麼長時間,是不是太笨了?
  • 臺灣「經方奇人」張步桃治療心得,每天門診400人的經驗分享
    (譚傑中,包識生,胡希恕)中醫美容,離不開《傷寒雜病論》中醫為什麼那麼關心病人的吃飯問題,從《傷寒論》說起極簡傷寒:病機傷寒論(收藏)拋磚引玉:教你如何讀懂傷寒條文多少人想要:一篇讀懂傷寒的奇文!!!)令人意想不到的經方變通用法傷寒藥性解,此篇最獨、最精、最透傷寒和溫病,這篇文章講得最全"傷寒"為萬病之源,傷寒方治療雜症應用指南萬病皆傷寒,傷寒思維你必須掌握[精]傷寒臨床總結(重點是裡面的方與證思維)經方:中醫的靈魂十世遺風:經方的故事
  • 胡希恕、倪海廈、宋柏杉註解甘草瀉心湯
    如果你希望可以及時看到文章,可以這樣做:導讀:倪海廈,美國經方中醫,被喻為當代少見的「命、相、卜、山、醫」五術兼備之曠世奇人,(更多倪海廈的生平,詳見:倪海廈傳奇)    「喝(嘎,音sha)」就是嗓音變了,聲音沙啞,甘草瀉心湯主之。什麼叫狐惑病呢?
  • 曾憲玉:經方治療痤瘡方證淺析
    當然大柴胡和桂枝茯苓丸也是胡希恕老先生的經典合方應用,確實在臨床中能解決我們用其他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    臨床使用大柴胡湯,需要和小柴胡加生石膏相鑑別,我個人體會小柴胡湯加生石膏多半用在急性的外感病當中,當然痤瘡患者也用這方,大柴胡湯會用更多。大便幹,舌苔黃,已非小柴胡加生石膏所能治,應以大柴胡湯來治有捷效,這是胡希恕老先生的辨證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