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周
編校/青靈
【導讀】你有沒有讀過金庸的武俠小說?神針馬丹陽,診脈聖手平一指還有以毒為藥程靈素……小編也曾覺得這幾位人物有著一股瀟灑豪邁的江湖味道。在幾年前初學中醫時,聽聞師哥師姐評價,學校裡有幾位思路用藥極怪的學生,號稱「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可惜小編入學時,他們早已畢業離校,不免扼腕嘆息無緣一見。偶讀此文,作者將當今經方大家的特點娓娓道來,頗有江湖味道。
真正的經方家都是很有個性的,因此就會形成一些特色鮮明的流派,近代以來,經方流派眾多。
在說「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之前,先說說那些身懷絕技,但因種種原因未能開宗立派的大師們。
我所欣賞的經方大師中,祝味菊身後的傳人未能繼承發揚其特色;曹穎甫的弟子姜佐景天縱奇才,在一九四九,大江大海後,棲身臺灣,其後亦無人能將這一派傳承下去;民國南京四大名醫陳遜齋,身為陳修園七世孫,其經方造詣遠超其祖,用方極其純正。但由於政治原因,其名聲被長期埋沒。其著名弟子方藥中未能將其著作整理出版,可能也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吧。從方藥中身上看不出一點經方家的影子,也頗為讓人不解;葉橘泉先生,身為第一屆學部委員,思想超前,觀念開放,可惜沒能形成影響;陳慎吾作為北京中醫學院第一任傷寒教研室主任,其學術思想直到近年才得以被整理了一部分,以致長期以來沒有什麼影響;門純德先生自學成才,水平極高,但沒有形成「門派」,故也不在「四大門派」之列。
至於其他的,現在勢力很大的「學院派」、「火神派」,由於道不同,不相為謀,暫且不論。
好了,言歸正傳,當今武林的四大高手閃亮登場了。
且慢,為了避免武林爭鬥,還要插幾句話。溫州的婁紹昆先生,廣州的黃仕沛先生,在下也佩服得緊,但由於尚未形成門派,故未列入。四川的陳鼎三、江爾遜、劉方柏一脈相承,功夫了得,儼然一大派,但由於地處西南,了解不多,且畢竟屬於「泛經方派」,未能列入,還望海涵。
好了,現在正式開始。
「東邪」,上海劉民叔創立的「古湯液派」,當今掌門為卞嵩京。這一派學術以伊尹《湯液經法》為武功秘笈,清風道骨,超凡脫俗,不屑於後世醫學各派。其行事風格則極為低調,很少參與江湖之事,弟子也不多,以至於江湖人士對這一派了解甚少。對於他們高深的武功雖有耳聞,但難以親見。劉民叔用藥多依《神農本草經》,且常用生僻藥,時醫難以理解其用藥思路,曾稱其為「怪郎中」。另外卞嵩京先生文化修養很高,多才多藝。所有這些特點,都與黃藥師頗為相似。
「西毒」,山西「三部六病派」。說他「毒」,是因為其開山祖師劉紹武先生「心狠手辣」(此處為褒義),硬是將一部《傷寒論》揉爛、打碎,然後按照自己的思想竟又重新拼湊、組裝成了《三部六病論》,而且結構嚴謹,邏輯性極強,富於科學精神。這一派目前勢力強大,但由於我對其現在的臺柱子了解不夠,不予置評。
「南帝」,南京黃煌先生。說南京黃煌為「南帝」,是有理由的,因為黃先生身處南京中醫藥大學,身為教授、博士生導師,其國家身份是其他掌門沒法比的。黃煌先生獨創「經方體質學」絕技,猶如南帝的一陽指。南帝經歷了由段皇爺到一燈大師的蛻變,而黃先生也經歷了由一個普通中醫到一個經方家的轉變過程。作為經方家的黃煌先生也像一燈大師那樣具有了無窮的慈悲,以及為人犧牲的精神,他為了普及經方,不辭勞苦,全球各地開展講座與學術交流活動。他對醫術不保密,一有心得,即公之於眾。其影響遍及海內外,門下弟子眾多,高手雲集,頗有王者之風。
「北丐」,北京「六經方證派」,開山祖師胡希恕,當今掌門馮世綸。胡希恕這個名字,在十年前,幾乎沒人知道,但如今,在許多經方人心中,其儼然仲景後身。這不可思議的轉變過程,源於幾年前「傷寒論壇」和「民間中醫網」的網友自發組織整理其晚年講課錄音,「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終於應驗了,其講座被迅速傳播,並被出版,眾多中醫人士爭相傳閱,成為其「私淑弟子」。胡老因此在經方界享有了極其崇高的聲望,正如洪七公被視為正義的化身,且弟子眾多一樣。而這時,胡老已去世二十多年了。洪七公嗜吃如命,胡老則酷愛喝茶,雅號「大茶壺」(大柴胡)。正如洪七公一樣,他在官方始終沒有任何地位可言。前幾年出版的多達百萬字的《百年北京中醫》,胡老的名字竟隻字不提,我只能說編著者有眼無珠,而那部冠冕堂皇的《百年北京中醫》也因此黯然失色。這一派的「降龍十八掌」就是「六經方證辯證」,威力巨大,但往往被無識者視為「初級」。如今的掌門人馮世綸先生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但未能做出進一步的發展。而段治鈞先生出版的幾部學習筆記,功底紮實,為這一派做出了很大貢獻。
今天的「江湖播報」節目到此結束,謝謝收看,再見!
本文選自經方醫學論壇,由中醫集結號編輯整理,尊重勞動和智慧財產權,轉載請註明出處與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