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射鵰,覺得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頑童牛逼得不得了,武功蓋世,來去自由,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愛誰誰。
長大後,尤其學了心理學後再看射鵰,才看懂華山五絕其實一點也不自由不瀟灑。他們有著和常人一樣的痛苦,也有著和常人一樣的防禦機制。
01
東邪的反向形成
東邪黃藥師,是他那個時代的頑主,酷、潮。
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琴棋書畫、農田水利、經濟兵略,他無所不通。他最想引領的時尚,就是仿效魏晉名士,離經叛道,反對禮教。照弟子曲靈風的說法:「因為他非聖毀祖,謗罵朝廷,肆無忌憚……於是他在江湖上得了個『邪怪大俠』的名號。」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可惜,東邪不是真自由,而是假自由;不是真名士,而是真道學。
「江南柳,葉小未成蔭。十四五,閒抱琵琶尋。恁時早留心,何況到如今。」他喜歡上了學生梅超風,卻不敢逾越禮教大防。為了不讓心事洩露,他先是把一眾弟子打斷雙腿,逐出師門,然後急急忙忙從外地娶了個姑娘回家,只在醉酒之時不小心吐露心聲:「再也沒人胡說八道,說黃老邪想娶女弟子做老婆了罷?」
愛上女學生的風波過去了,他就放心大膽地在外人面前扮演人生導師,誨人不倦。楊過要娶師父小龍女,江湖中人人反對,引以為恥,唯有黃藥師做好人,投贊成票。在牛家莊逼徒孫陸冠英與程遙迦成親、洞房時,更是裝得一手好逼。
程遙迦出於女性矜持,「紅潮湧上,不知所措」,黃藥師便開啟導師模式:「黃老邪生平最恨的是虛偽禮法,最惡的是偽聖假賢,這些都是欺騙愚夫愚婦的東西,天下人世世代代入其彀中,懵然不覺,當真可憐亦復可笑!」
程遙迦說要父母作主,黃藥師道:「什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直是狗屁不通,我偏要作主!」破屋草堂入洞房,連陸冠英都覺得荒唐,黃藥師喝道:「怎麼?拜了天地之後,不就是洞房麼?你夫妻倆都是學武之人,難道洞房也定要繡房錦被?這破屋柴鋪,就做不得洞房?」
說得多麼冠冕堂皇,義正言辭,但面對女兒黃蓉的婚事時,又是另一幅心腸:「他自負聰明才智,世所僅有,女兒也是千伶百俐,他招個女婿,非才智過人不可,否則『桃花島主招個笨女婿』,武林中成為大笑話。」
他才是真正地入其彀中,懵然不覺,當真可憐亦復可笑!
02
南帝的升華
東邪虛偽,南帝坦蕩。
南帝也做了錯事。瑛妃和周伯通的私生子被裘千仞擊成重傷,抱來請她施救。「鴛鴦織就欲雙飛。」看到襁褓上的詩句,南帝醋意大發。加上奧運會(華山論劍)即將開幕,為保存體力,於是放任不救,間接造成嬰兒之死。
他不像東邪,用錯誤掩蓋錯誤,而是直面錯誤,自我救贖。
出家為僧後,他悲天憫人,慈悲為懷。寧可損傷多年功力,並冒著喪於敵手的危險,也要用先天功與一陽指救黃蓉一命。
最經典的是,他以割肉餵鷹的精神,點化曾作惡多端的徒弟慈恩(裘千仞)。面對慈恩瘋病發作,只防守不還擊,被他鐵掌所傷,終以自身佛法將徒兒從惡念中點醒。
03
北丐的轉移
洪七公,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學習優秀(降龍十八掌、打狗棍法),工作體面(丐幫幫主),又親切友善、正直熱情,妥妥地暖男加總裁一枚。
在別人眼中,洪七公已是人生贏家,走到哪,都是鮮花和掌聲。可誰又能聽到夜深人靜時七公的一聲長嘆:寶寶心裡苦啊!他痛苦,是因為他幹了一份他不喜歡的工作。
生於錦衣玉食家的黃蓉不願做乞丐的頭兒,勾起了他的心事,嘆道:「你的話一點也不錯。我只愛吃,不愛管事,這丐幫幫主當起來著實麻煩,可是又找不到託付之人,只好就這麼將就著對付了。」
他也真夠將就的,神龍見首不見尾,幫中大小事務都交給魯有腳等長老代管。自己逃哪去了呢?逃到美食中。為吃到人間美味,躲在御膳房梁上三個月,皇帝吃的每道菜都歸他先嘗一嘗。為把黃蓉的珍羞美饌吃個遍,屈尊降貴陪著黃蓉、郭靖一月有餘,降龍十八掌有十五掌都傳給了郭靖。
是不是很有隱喻?
子女按照父母期望,找到了一份人人豔羨的工作,個人卻不喜歡。只有逃進興趣愛好裡,才可以抵消工作帶給他的痛苦。我有理由懷疑,他對美食的癖好,很大程度上是病理性的。
著名財經評論員時寒冰,在批判成功學時說:我認為判斷一個人是否成功,有兩個標準,一是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二是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
誠然斯言。
04
西毒的代償(補償)
阿德勒說,追求卓越,是對自卑的補償。
西毒歐陽鋒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註解,因為他終其一生,就是想成為全班第一、全國第一,天下第一。
為了成為第一,學霸歐陽鋒不擇手段:投靠完顏洪烈,是為了搶奪武穆遺書;謀殺江南七怪,目的是激發洪七公、一燈大師為難黃藥師,自己漁翁得利;大海逃生期間,對洪七公恩將仇報,落井下石;為搞到《九陰真經》,陽謀陰謀一起上。
東邪、南帝、北丐,也想成為天下第一,但都沒有像他那麼喪心病狂、滅絕人性。是什麼樣的動機,驅使名列前茅的歐陽鋒非要削尖腦袋成為天下第一,變成徹頭徹尾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關於他的身世我們雖然知之甚少,但還是依稀可以找到答案。
叔嫂通姦,認子為侄,說明他內心有罪疚感。古時嫡長子制,一直被哥哥佔據C位、強壓一頭,一定在內心積壓了太多的屈辱與不甘。叔嫂通姦,本身就是對長兄權威的挑戰。而這所有的自卑、罪疚、屈辱,都只有天下第一的榮光才能洗刷乾淨。
李玫瑾說過,人性的教育重於智力的教育。教育,除了教知識,更要育人。光教書,不育人,很可能會輸出歐陽鋒這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渣。又教書,又育人,才可能造就洪七公這樣既熱愛學習又有情有義的人傑。
歐陽鋒最後由人格障礙到精神分裂,揭示了分數教育的破產。
05
周伯通的固著
看到周伯通憨態可掬的頑童模樣,我就想到S.H.E那首《不想長大》:
起初,我是嘲笑他的:不合時宜,逃避責任,小丑一個嘛!
瑛姑愛上了他,可三角戀太複雜,再加上師兄王重陽反對,他只能一逃了之,留下瑛姑「遙遠的哭聲」。師兄掛了之後,全真教群龍無首,江湖地位一落千丈,作元老級人物,他也沒有出來勇挑重擔啥的,而是摞給師侄輩全真七子,自己驢遊天下。
隨著年歲漸長,閱歷增多,我對周伯通的輕視越來越少,而敬意卻越來越多。
他不亂於情。他不是不懂感情,而是在愛情與忠誠面前,他選擇了忠誠。如果他選擇愛情,背叛師兄遺言,意味著斬斷和師哥的情感連結,意味著要失去師哥。這是周伯通不願意看到的。
他不糾結。不同於洪七公不願意被責任所累又不得不扛雷的擰巴、憋屈,周伯通想得開,一開始就不接擔子,解放自己,也解放別人。試想一下,全真教要交給他管,你確定不會變成兒童團?
他不記仇。黃藥師騙了他的真經,又因武功不敵,被囚禁在桃花島。按說,得恨得牙痒痒。他倒好,「服刑」期間,自娛自樂,發明創造,居然搗鼓出了空明拳和雙手互搏。
他還富於想像力和創造力。被困大海,洪七公、郭靖、黃蓉愁眉不展,唯有周伯通童心不老,居然想出了騎鯊遨遊,玩得不亦樂乎。
什麼人長壽,周伯通這樣的人。心底無私天地寬,快快樂樂每一天。什麼人沒有心理問題,周伯通這樣的人。曾氏格言:學得好的人通常有心理問題,玩得好的人通常沒有心理問題。
如何在物慾橫流的現實世界,保留一份純真?周伯通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
華山論劍,隱喻是就是社會競爭。在這場競爭的洪流裡,有人追名逐利迷失了自我,如歐陽鋒;有人超脫了名利,灑向人間都是愛,如段智興;有人在社會規範和個體幸福之間搖擺、煎熬,如洪七公;有人表面不在乎心裡在乎得要命,如黃藥師;也有人根本就不care這個遊戲,始終按自己的節奏行進,如周伯通。
曾奇峰說,電影與精神分析是生死之交;李孟潮說,電影是窮人的心理治療。如果你想見證電影心理治療的魅力,歡迎戳「閱讀原文」,跟張海音、施琪嘉、李孟潮等老師踏上觀影療心之旅。也許不是每個來訪者都有機會來諮詢室,但都可以通過電影觀影療心,治癒自己。學習電影治療,是心理諮詢師的必備新基本功。好書推薦:精神分析才子李孟潮所著近30萬字警世之作《濁眼觀影》。中國當代版《烏合之眾》,融電影解讀、心理分析、社會和文化批判於一爐,寫盡浮華時代的眾生心理相和中國人的文化無意識,全景再現中國人的內心衝突,以及代償迷失仇恨自卑自大自私自戀等心理。
開森心理出版心理好書,超級拼團價5~7折,全國免費包郵(蒙貴雲藏新需加5元運費),歡迎戳開森書店購買。
點個在看,就是對我們的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