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無敵破壞王》的橫空出世,讓人們看到了百年老店迪斯尼的另外一種可能。那時候,迪斯尼的《無敵破壞王》和皮克斯的《勇敢傳說》被戲稱為拿錯劇本的創作。因為《無敵破壞王》有著皮克斯的一切優點,而《勇敢傳說》則具備了迪斯尼的所有缺點。六年過去了,《勇敢傳說》的紅髮公主加入了迪斯尼的公主戰隊,而拉爾夫和雲妮則帶來了《無敵破壞王2》,然而可惜的是,第一部的靈氣和叛逆在這一部裡不復存在,我們看到的是一部無比迪斯尼的電影。
倒不是對迪斯尼有什麼刻骨銘心的仇恨,它代表的是好萊塢乃至商業電影最成功的套路:不出錯。縱觀迪斯尼的百年基業,它的電影從來是在堅守「家庭」這個牢不可破的核心基礎,再迎合時下最主流的價值觀。這麼做儘管可能有些無趣,但卻是迪斯尼安身立命之根本。所以六年前的《無敵破壞王》創造出拉爾夫和雲妮這對CP,絕對是對迪斯尼傳統的一種叛逆和反抗,在這部電影裡,那種默默滋生的曖昧之情,甚至讓我們看到了《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影子。片尾拉爾夫有句臺詞:「沒錯,我是個壞蛋,但這樣一個女孩喜歡我,我又能壞到哪去?」你可以說這僅僅是大叔和蘿莉之間的友情,但恕我直言,這裡面真的有一些超越友誼的東西。
而到了《無敵破壞王2》裡面,這種曖昧是第一個被打破的。以孩子及其家長為核心受眾的迪斯尼,絕對不允許大叔和蘿莉這種近乎「戀童」情節存在,哪怕沾邊兒或者引發聯想都不行。關於這一點,請參考一手把《銀河護衛隊》這支漫威三流戰隊捧上一流序列的導演詹姆斯•古恩,他在推特上發的那些「戀童」的段子,在別的公司可能也就一笑置之了,但在迪斯尼,不行就是不行,所以儘管他曾經立下汗馬功勞,但觸碰了這條底線,迎接他的就是一盤炒魷魚。你可以說這是迪斯尼在卸磨殺驢,但對於迪斯尼來說,這其實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止損和劃清界限。
所以拉爾夫和雲妮在這部電影裡被強行拆了CP,那種可能存在或被聯想的曖昧,被完全禁止了。你會看到,上一部裡二人的化學反應,在這一部裡被降到了最低點,甚至到了故事中段,拉爾夫跑去當網紅的時候,雲妮缺席了主線故事,她跑去和迪斯尼的公主們以及蓋爾•加朵配音的酷到沒邊兒的閃姐去發展新的故事線了。男女主角有一半的時間沒有交流,這在任何一部電影裡都是絕對不允許的。但《無敵破壞王2》就這麼理直氣壯地做了。電影最後,雲妮離開遊戲廳之後,拉爾夫的日常是怎樣的呢?戴上老花鏡參加讀書會,跟街坊鄰居開周末聚餐會,等著雲妮有休假了才見一面……come on!按照設定,拉爾夫同學生於上世紀80年代,再中年危機也不至於跑去過這種退休生活吧?他就差穿上運動服去公園跳廣場舞了。
這種過於強行的設定修改,是對人物和故事的一種損害,這導致電影後半段完全無法說服人。尤其是拉爾夫黑暗面的黑化暴走,那種憤怒來得令人莫名其妙。那種佔有欲,絕對不是好朋友之間的佔有欲,而是男朋友對女朋友。
這其實是在刻意把CP往父女的方向強行掰。這樣一來足夠政治正確,也足夠安全,但那種CP感十足的互動,在這裡被消耗殆盡。所以,編劇只能狂加彩蛋來增加驚喜。於是你能在大銀幕上同時看到推特和QQ,你能看到易貝和天貓出現在同一畫面裡的神奇景象,你能看到《瘋狂動物城》裡人氣飆高的狐狸,也能看到剛剛去世的斯坦•李,你能看到鋼鐵俠和蜘蛛俠從天空中略過,也能看到《星球大戰》裡的風暴兵堂而皇之地晃來晃去……此情此景,你只能感嘆:「有錢不一定能為所欲為,但有版權真的可以!」
從觀眾的角度,這些彩蛋真的會令人驚喜到尖叫,但從故事的角度,這一切都是為了掩飾主線任務的無聊無趣。除了當一把網紅,拉爾夫在這個故事裡沒有任何作為,而除了找到份不錯的新工作,雲妮在這一部裡也沒有任何成長。這一切,都是因為從頭到尾,這部電影沒有在深挖角色,沒有在拓展故事,而是在修改人設,降低曖昧感,把這一IP重新拉回到迪斯尼的主線上來。
從商業的角度來講,這樣做沒什麼錯,從公司的價值觀來講,這樣做也沒什麼錯。但對於電影而言,我們只能遺憾:那些曾經的叛逆和反抗,隨著迪斯尼帝國的不斷擴張,將會不斷被侵蝕和異化。在未來的日子裡,不管是星球大戰、皮克斯還是漫威,我們將看到一部又一部細節無法挑剔、畫面異常精美、故事高潮迭起……但是價值觀越來越正確的電影。
這也就是《無敵破壞王2》給我們最大的啟示:男朋友變成老爸,可能很安全,但也可能很無趣。
文 | 捉刀人
本文刊載於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報》B8
斯文之殤+民族困境:漢學家眼裡的宋徽宗
金庸的執念可以放下:他的武俠小說就是經典
從行政長官到湯罐頭:60幅傑作回溯西方繪畫500年
我們參加了「BBC影史百大外語電影」評選:一起把《霸王別姬》頂上去!
美女殺人犯與公眾共謀 成就百老匯的一出經典
麥克尤恩的創意寫作課:失去對世界的好奇 就等於靈魂死亡
只有貧富沒有貴賤:作為一個曾經被嫌棄的貴族,他的筆下眾生平等
文章扮演王掌柜 摩天輪下談自殺,這是屬於孟京輝的《茶館》
他一生只拍自家周邊那一小塊地方,然而他成了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