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雖敗猶榮》——讀書雜感

2021-01-09 司馬青衫靖

以前在句子中寫過:孤獨者把流浪當成自由!不知道怎麼去詮釋這個抽象名詞:「孤獨」!卻突然想到陳歐的這段廣告詞:「你只聞到我的香水 ,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規則 ,我有我的選擇,你否定我現在, 我決定我的將來,你嘲笑我一無所有 ,不配去愛。 我可憐你總是等待,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 ,我們證明這是誰的時代。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 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 ?,哪怕遍體鱗傷 ,也要活的漂亮!我是陳歐 我為自己代言。」這便是孤獨吧,但是我想這不單是孤獨,更是勇氣!《中國合伙人》裡面有一句臺詞:我們活在恐懼中,不應該害怕恐懼,而是應該想怎麼去面對恐懼,戰勝恐懼而不是逃避它!

剛進大學時候,整日百無聊賴,感覺渾渾噩噩,無所事事,迷茫的情緒就如同禮物從天而降,讓人沒辦法接受!麥殼推薦我劉同的《誰的青春不迷茫》,他告訴我:好讀書,讀好書!在那之前我從來沒有看書的習慣,只是隨便翻翻,看一些低劣簡單的文字,而當我看到封面上的那段話時,頓時感覺仿佛那段話就在說給自己聽: 「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讓你認清朋友的機會;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是讓你發現光芒的機會;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你才能知道誰是你的貴人;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從這一本《誰的青春不迷茫》開始,我開始漸漸有了自己的愛好,就如同作者說的: 我們盡力把悲觀的事情用樂觀的態度去表達時,你會發現迷宮順著走到出口能遇光明,倒著回到出發一樣光亮。我們都一樣,正處於期盼未來,掙脫過去,當下使勁的樣子。會狼狽,有瀟灑,但更多的是不怕。不怕動蕩,不怕轉機,不怕突然。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

在這部書裡,也試著整理了好多給力的句子,譬如說:「一件事只要你堅持得足夠久,「堅持」就會慢慢變成「習慣」。原本需要費力去驅動的事情就成了家常便飯,原本下定決心才能開始的事情也變得理所當然。」

讀書時,我每天羨慕好多人。他的得體談吐,他的乾淨搭配,她溫暖又有趣,他和她細心珍惜。有時我會產生自己怎麼一無是處的念頭,後來換了新環境,我模仿他們的談吐。回想他們的搭配,我嘗試變得有趣,儘量尊重每個人,我想成為自己曾羨慕的那些人。其實能看出別人美好的人,就不是一無是處。

劉同告訴我:你會漸漸明白,失敗不算什麼,因它好過你曾主動的放棄。撒謊不算什麼來,它好過你曾很蠢的隱瞞。被甩不算什麼,它好過你搶先分手還以為佔了多大的便宜。我們學會了解了自己,才知道自己多不堪。我們學會了了解別人,才知道別人多寬容。他說:要知道以後的路,那就不叫人生了。那叫認命。

後來,漸漸懂得:原來每天的想法,經歷收穫的過程,都可以歸結為——孤獨!就像水丁木在《陳丹青文集》裡寫的: 孤獨是巨大的,正因為這孤獨太巨大,有時候反倒讓人更加坦然,仿佛是再渺小的靈魂,一旦擁有了這樣巨大的孤獨,也會變得強大起來,這強大,就像孤獨本身一樣是無法超越,不可戰勝的。如果你還因為孤獨而感到忐忑不安,憂傷不已的話,那麼,這只能說明你還不夠孤獨。

這是我在蘭商院度過的第二個冬天,突然想起以前那個笨拙的自己,最近偶然的偷得浮生半日閒,隨翻劉同第二本書:《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這本書,也是在麥殼的推薦下了解的,不過中途每日忙忙碌碌,發現自己也越來越懶,好長時間沒有寫這麼長的篇目了。當然,你不理解,我不怪你,因為這是我真正的孤獨。不想第二次會對孤獨一詞還有什麼深刻的理解,我想應該是: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一群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孤獨吧?這便是:「孤獨者把流浪當成最普通的自由」的理由了!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裡面有好多經典的句子如下摘錄:

1. 「也許你現在仍然是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然而你卻能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很多人離開另外一個人,就沒有自己。而你卻一個人,度過了所有。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2.你的臉上雲淡風輕,誰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緊。你走路帶著風,誰也不知道你膝蓋上仍有曾摔傷的淤青。你笑得沒心沒肺,沒人知道你哭起來只能無聲落淚。要讓人覺得毫不費力,只能背後極其努力。我們沒有改變不了的未來,只有不想改變的過去。

3.願你比別人更不怕一個人獨處,願日後想起時你會被自己感動。

4.沒人喜歡你,沒人搭理你,沒人約你,沒人站在你的角度考慮問題。沒人等你,沒人陪你,沒人想到你,沒人站在你的身後鼓勵你,這些都不值得抱怨,只是我們生命中一件又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沒有人關心孤獨,面對懸崖聲嘶力竭吶喊,無人回應才算孤獨。

5.有一種孤獨,不是做一些事沒有伴,而是做一些事沒有人理解。

6.曾迫切想與一個人好好聊聊,寒暄,而是真正的交流,卻發現共同的話題更換了無數遍,熟悉的人早已不再擁有曾經的情懷,我被無數個「哦」「好吧」打敗。不合群只是表面的孤獨,合群了才是內心的孤獨

7.曾經我認為:孤獨就是自己與自己對話;

現在我認為:孤獨就是自己都忘了與自己對話。

習慣了孤獨,習慣了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課,一個人泡圖書館,塞上耳機就是一個世界,你說你不孤獨,也曾試著自己在空間湊過一首《美麗世界的孤兒》的詩,但我們從未意識到,自己的孤獨其實已經暴露無疑,只是沒有人在意而已。無論怎麼假裝瀟灑,佯作鎮定,心裡難免覺得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理解,嘗試著去對每一個人好,但現實中很多人會把你的好當成是理所當然,就像洋芋告訴我的:有時候感覺你是個好人,但是這個世界上不需要好人!時而感到挫敗,感到孤獨,沒有人能夠體會到的感受。但是我依舊隱瞞著自己這種孤獨。而這孤獨,卻雖敗猶榮。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 "If you wanna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na go far ,go together." ,我問過我自己,我的答案是什麼,是想 go fast 還是想 go far ,以前我的選擇是 fast ,但我現在會毫不猶豫的選擇 far .正所謂,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羅馬也不是一雙手就能建成的,是好幾雙手同心協力的成果。還記得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裡有這樣一句話: " 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 ,我相信在不久的某個時間裡,總會遇見這樣的小夥伴一起同行。所以此刻要不氣餒,有召喚,愛生活,享自由,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 雄城壯,看江山無恙,誰識我一瓢一笠到襄陽? " ,沒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是怎樣走過來的,從負隅抵抗,到冷靜旁觀,終於明白成長中種種的孤獨感,其實也是在深深的紮根。並不需要被理解,心底有數就好,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我不知道誰能畫出孤獨的樣子?這是閱讀麥卡勒斯之後,久久在我心裡徘徊的一個問題,孤獨原來總是有著不同種的顏色,梵谷的孤獨是流光四溢的燦爛星空,馬爾克斯的孤獨擔負著的是一個民族。海明威的孤獨總帶著硬硬的殼,而麥卡勒斯的孤獨卻是木質的,仿佛我心中的孤獨,早已隨著我的年華老去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它筆直的衝向天空,向著那虛無生長,什麼也無法將它阻擋,直到有一天,我們和死亡相逢,它使你強大,但它和任何人無關。它深深的紮根在你的生命中,永遠不會退場。

後來,我告訴自己:孤獨原本就是流浪者的自由!在這孤獨的境遇中,我反覆告訴自己要專心致志:Do one thing at a time, and do it well.不孤獨,便應該主動和自己交流,和自己對話,願自己比別人更不怕一個人獨處,願日後想起這些時會被自己曾經的孤獨而感動。常此以往:Leave me along!

相關焦點

  • 劉同《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孤獨的人,並不可恥
    前段時間在微信讀書看到劉同又出了一本新書,叫《一個人就一個人》。現在有4.7萬人閱讀,評分也挺高的,8.4分。這4.7萬分之一,也包括我。這本書讓我想起了很久之前的一段時光。於是今天想寫一寫我讀的劉同的第一本書:《你的孤獨雖敗猶榮》。02.之所以想寫這本書,因為是它開啟了我的網購之旅。
  • 接受孤獨的存在:因為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其中一本書是《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這本書的作者是劉同,書籍發表於2014年。現在已經是2020年,算起來這時間真的有點久,但是,書中傳達的理念是一直延續的。正是因為 ,這種精神層面去剖析孤獨的文章不會受限於時間。孤獨是什麼?每個人眼裡的孤獨都是不一樣的。以往寫孤獨的書籍也不少,但這一本書除了書名比較文藝化之外,還有一點特別的地方,就是不雷同。
  • 對話33種孤獨 劉同新作《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和閱讀獨家首發
    繼2013年推出《誰的青春不迷茫》暢銷百萬冊後,青年榜樣劉同再次推出新作《你的孤獨,雖敗猶榮》。新書圍繞年輕人最有共鳴的話題——孤獨,用33個真實動人的故事,講述了33種形式各異卻直抵內心的孤獨。書中劉同披露了自己的十年奮鬥路,重點關注人生中六個孤獨的截面,通過與朋友、戀人、父母之間的相處等等,回味自己33年的成長感悟。
  • 你的孤獨丨雖敗猶榮
    有時候習慣了孤獨,是自己與自己相處與對話最好的時光他們只看到了你表面的光鮮亮麗,卻不曾了解這背後經受了多少孤獨他們只看到你臉上雲淡風輕,誰沒人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緊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睡覺很多人離開了另一個人,就沒有自己,你卻一個人度過了所有你的孤獨,雖敗猶榮曾有人同情你的文字傷感,祝福你的小小成功
  •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藏不住的孤獨,只為才情綻放!
    有沒有一種孤獨,雖敗猶榮?青年作家、光線傳媒的副總裁劉同,在自己的書《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裡,訴說了種種孤獨的經歷,又升華了雖敗猶榮的決絕!孤獨一:兒時不被認可的孤獨並不是名人的一切都會光鮮。劉同現在無疑是光鮮的,從作家到光線傳媒副總裁,然後獲得各種寫作的大獎,從表面看,那一項都是如此光鮮。
  •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享受孤獨才是真正的自由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劉同《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人有時候感覺好孤獨,那不是心中的想像而是心靈深處缺少了愛的溫暖,孤獨的來源是心靈沒有依靠,那是一種寂寞的惆悵,而不是想像中的動容,孤獨是累,孤獨是痛,人不喜歡孤獨的感覺,卻喜歡一個人獨處,品著孤獨的酒痛著自己的痛,酒不醉人人自醉。寂寞是孤獨的心,孤獨是悲傷的酒。
  • 為什麼劉同《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讓人尷尬又臉酸?
    百度之,照片很普通,再往下滑,瞬間懵逼——《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向著光亮那方》並稱「青茫三部曲」,總銷售量足以嚇哭我們七位——800萬冊。《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在我聽說劉同其人之前,標題的這句話,就略有耳聞。此書榮獲當當網2014年度好書非虛構類圖書第1名,亞馬遜2014年度圖書「我們的智慧」獎項。
  • 不要害怕孤獨——讀《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一段孤獨的時光。在那段時光裡,你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走路,一個人逛街。你有時候也會覺得落寞,也會覺得失望,為什麼別人都是手挽著手,春風滿面向前走,我就得是一個人呢?
  • 清醒又通透,遺世而獨立,這個星座的孤獨,雖敗猶榮
    月亮水瓶是孤獨的,因為他們很少像外人展示自己的內心,可以說很少有人能夠進入到水瓶的內心,不是月亮水瓶難相處,而是月亮水瓶真的很難敞開心扉,完全接納。月亮水瓶的確是一個內心獨立的星座,但是月亮水瓶卻總是表現得非常合群。他們不是那種因為要表現酷,要表現與眾不同的類型,他們平易近人,人際關係和諧,但是卻仍然非常的孤獨。
  • 有人曾對我說你的孤獨雖敗猶榮,我想說扯淡,我一點也不想孤獨
    委屈傷心的去哭,卻無人可以傾訴,這麼可能還想要孤獨。一個人住下午時睡午覺,一覺睡到六七點等你一睜開眼,看著朦朧黑黑的天空,看著空蕩的房間,那是一種被全世界遺棄的感覺。怎麼能忘記。下雨天,一個人提著大包小包、聽到簡訊聲,明知道會是垃圾信息,卻還是抱有幻想、高鐵站想上廁所,沒人看行李,只能提著去廁所。這時候,你還給我談你的孤獨雖敗猶人,我砍死你。
  • 夜深涼風起,你正在經歷的孤獨雖敗猶榮
    劉同的小說《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之後是成長。所以,也許你正獨自一人默默沉受,也許你在一個城市孤身打拼。你卸去了從前的天真,被金錢趨勢,被孤獨吞噬。但是願你比別人更不怕一個人獨處,願日後想起時你會被自己感動。正在經歷的孤獨,我們稱之為迷茫,經過的那些孤獨,我們稱之為成長。
  • 這幾個星座的孤獨雖敗猶榮,目光長遠,難以合群,註定會成就大事
    孤獨是現代人的通病,但實際上又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孤獨。或者更確切地說,孤獨並不僅僅意味著沒有朋友,沒有人一起談天說地,而更多時候意味著靈魂深處的難以容納。而放眼我們生活中又從來不會缺少這類人,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們的思想,因此註定難以合群。
  • 《一個人就一個人》: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佩服的是劉同的睿智與忍受孤獨的能力。更佩服的是即便是和女朋友在一起看電影都覺得不如自己去看電影更舒服。好像就像他在書中說的那樣:此刻哪怕你是兩個人,也要保持一個人。忘了曾經在哪裡看過一句話,孤獨是你不主動與人合群,寂寞是別人不願與你分享。所以,我們無需為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感到孤單,更多的去內省,與自己獨處,才會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 劉同《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也許孤獨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
    ​有一種孤獨,不是做一些事沒有人陪伴,而是做一些事沒有人理解。(所以當有些跳躍想法出現時總有人不認同) 不合群只是表面的孤獨,合群了才是內心的孤獨。 ​放棄是一件容易的事,心一想,力一卸,頓時就輕鬆了。但放棄最壞的結果便是重燃鬥志的可能​性為零。一件事可以暫時不做,但不要徹底放棄,而從內心否定自己
  • 致,孤勇如你——《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劉同用最樸實的文字和最溫暖的語言告訴我們:孤獨不意味著失敗,而是自己與自己相處與對話最好的時光,孤獨不同等於寂寞,那是伴隨我們左右卻又是人生最高的一種境界。全書是圍繞著一個詞「孤獨」展開的。可是,究竟什麼是「孤獨」呢?我想可能沒有一個人可以說的透徹。孤獨,在中國字典裡就有不下五種解釋,而且褒貶不一,且最為我們所接受的可能就是獨自一個人了吧。
  •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送給每一位電競追夢人
    只是這條路往往不被大多數人認可,每位電競選手都在孤獨的追夢途中。我們生活中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人了,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省吃儉用,居住環境惡劣,生活艱難,可這依舊抵擋不住他們前進的步伐!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多數人應該都經歷過考試,相信大家都希望考試的分數越高越好,因為分數高了,會被一同考試的同學認識,也會得到獎勵,這也正是印證那句話——人往高處走,水往地處流!
  • 愛情心理學之:你的孤獨,真的雖敗猶榮嗎?
    因為這個世界普遍來講是一個父系社會,所有人從小就會聽從父親也就是男性的管理,繼而導致絕大多數女人從小不擅長甚至牴觸社交,所以你會發現讀書的時候,女生比男生更喜歡拉幫結派、搞小團體,這正是由於女性普遍比男性缺乏在社交上的獨立意識,她們只有依附他人或者說相互依附才能維持安全感。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表明,在滿足物質需要和安全需要後,人類最首要的需要便是歸屬與愛的需要。
  • 5.5 萬人「孤獨調查」結果: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英國廣播公司(BBC)曾發起一項「孤獨調查實驗」,這次實驗受調查人數超過 5.5 萬人。參與調查的人需要回答兩個問題:「你感覺孤獨嗎?」「如果你感到孤獨,什麼時候,你感覺自己最孤獨?」在調查結果公布前,近乎所有市民都認為:老年人是「感覺自己很孤獨」的「主力軍」。因為在英國這個人口老齡化國家,獨居、孤寡老人越來越多。
  •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說:「曾經我認為,孤獨是世界上只剩自己一個人。現在我認為,孤獨是自己居然就能成為一個世界」。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 我們終究還是獨身一人,時光靜默,願你我的孤獨雖敗猶榮
    孤獨為枷,寂寞是鎖,纏繞拖拽住劃曳的船槳,空落落的落寞便光怪陸離的蔓延,覆蓋整個小舟,信仰流離失所,任夢想滑落哀傷唏噓,剩一段過往緊攥手心,前路支離破碎。我們都曾迷失彷徨,也都曾痛哭流涕。曾在自己世界裡仿佛都來去匆匆。或許給你釘幾顆釘子,痛楚連連,縱使拔掉,仍有痛過的痕跡無法撫平。或許為你種幾株花草,香滿心房,縱使枯萎了,也曾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