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七發現了一些特別有意思的事情,關於華語樂壇的。在最近的各大電商晚會,或者綜藝節目裡,出現了大量的假唱,觀眾見怪不怪,甚至成了約定俗成的一樣。
然後,就出現了很多讓人不能理解的熱搜,比如「某明顯開全麥唱歌」「高音真唱」等等,也就是說本來就要真唱的晚會表演,竟然可以上熱搜炫耀了……
很不幸,這就是華語樂壇的目前的現狀,而且有墮落的趨勢。
我和朋友討論起關於節目裡「假唱對口型」的看法。我以為大家會很氣憤地看待這件事,沒想到有的朋友觀點卻很「清奇」值得大家討論一番。
我朋友的觀點是,綜藝晚會這些節目是讓觀眾看得舒服,聽好聽的歌,不是歌唱比賽。明星上去真唱,唱得不好,又不修音的話,就會很容易影響觀眾的觀感,所以對對口型,觀眾聽著舒服,明星表演也不累,節目不被吐槽,收視又上去了,這不是三贏?
聽到朋友這麼講,我一時之間,竟然無以反駁。因為華語樂壇當下的現狀就是這樣的,而且晚會裡面「假唱」,觀眾也變得漸漸不在乎了,更多的是看自己的明星出場露個臉。
但是,我還是覺得悲哀。這裡面忽略了作為一個歌唱表演,最重要的是真實,假唱是對觀眾的不尊重,也是對音樂的不尊重。
華語樂壇最需要的是原創和唱功。如果一些流量明星,或者某些女團,僅靠流量和名氣,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去晚會表演「假唱」,然後賺得盤滿缽滿,而把那些「實力原創」歌手逼得難以生存,以後的華語樂壇還剩下些什麼?
有人會說,就圖個樂,幹嘛這麼較真?況且這只是個晚會而已,流量明星也不圖你誇他唱得好,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最大的問題就出在了這裡,為什麼要較真?因為很多流量明星僅靠流量,沒有為華語樂壇做任何貢獻,卻靠「假唱」賺走了最多的錢。流量明星不圖你誇他唱得好?但是粉絲卻在熱搜吹爆,專輯銷量刷數據賣爆,就是為了證明自己家哥哥有實力。
然後就是一個死循環,流量明星用流量登上各大晚會假唱,資本和粉絲為明星製造更多的流量,湧現越來越多的流量明星,登上各大晚會假唱……一點一點的蠶食華語樂壇。
我記得華語樂壇不應該是這樣的,那時候的華語樂壇的頂流都還是有實力,有唱功的。比如張學友,周杰倫,林俊傑,孫燕姿等等,都是這些有實力的歌手登臺唱歌的。即使不是特別出名,但是也是有代表作,靠著作品和唱功登上了舞臺。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們這一代人已經落伍了,還是華語樂壇黃金時代已經落幕了?在這個時代,唱功和作品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流量才是王道?
不過,我還是堅信,流量堆積的虛妄,在沒有作品支撐的情況下,終究會破滅,不過,這一天還會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