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華晨宇吊打的只是一個抖音草根原創歌手嗎?不,他吊打的是整個華語樂壇,甚至整個當代音樂教育。有多少人的「4536251」都不知道是從哪裡模仿的,甚至在正規大學都不被重視。又有多少民間半吊子音樂人,甚至老師都說不清來龍去脈,專業知識都不過關就教學生,簡直是在誤人子弟。這樣對中國的音樂教育行業負責嗎?華晨宇「4536251」上熱搜不過是揭開了華語樂壇的遮羞布!
《明日之子》第二季的節目中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插曲,「4536251」這串數字竟然登上了微博熱搜!當然華晨宇也被神化了,瞬間吸引了一大波迷弟迷妹。事情是這樣的,華晨宇現場給《離人愁》原唱李袁傑出考題,讓他彈D調的六級,只要這一個和聲。可就在大家都很期待李袁傑會有很好的表現的時候,他卻給出了一個讓人震驚的答案:「是和弦轉換的那種嗎?」「這個我是真的不知道」。華晨宇臉色越來越難看,接著對他點評:「你應該要學習一下最基本的樂理知識,作為一個創作者,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很可怕,你們會誤導觀眾的」。
(圖片來源:微博)
其實早在《明日之子》第一季,華晨宇在點評選手鍾易軒的歌曲時就已經提到過「4536251」:歌曲的B段和C段都用了「4536251」,那這首歌曲「套旋律」的內容太多了,所以整個創作是很不成熟的。這串數字對非專業的人來說可能覺得很懵,但對於有做音樂的人來說,是非常常識性的知識。今天弦姐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華晨宇在兩期都提到的這串音樂密碼究竟是什麼意思?
「4536251」的來源其實就是一個下行五度循環圈:「14736251」,所以在1=C時,和弦是這樣的:FMaj7 - Bm7b5 - Em7 - Am7 - Dm7 - G7 - CMaj7。但是由於Bm7b5和弦在大調裡不常用,所以使用它的順階和弦,G和弦。最終就變成FMaj7 - G7 - Em7 - Am7 - Dm7 - G7 - CMaj7。也就是華晨宇說的「4536251」了。
還記得之前花花在某檔節目中說Do Mi Sol不能唱La,當然可以唱La了,La是C和弦的13音,或者是Am7和弦的第一轉位,也就是Am7/C。樸樹的《那些花兒》副歌旋律第一個音就是La,所用的和弦正是C和弦。官大為老師在好和弦教程視頻中也詳細地為我們介紹了旋律音是什麼音的時候可以配C和弦。真的是暴擊打花花的臉啊。不過花花在《明日之子》裡提出音樂人應該學樂理知識,說明花花在不斷地學習進步著!這也說明了一點,想要在音樂道路上有所成就的話,就一定要有紮實的音樂理論基礎。雖然有的人不用懂樂理就莫名其妙地寫出了好聽的旋律,但是作為一名專業的音樂人,是必須要懂音樂理論的。
(造成這個的原因可能也不是華晨宇個人的原因,視頻也不排除是導演組剪輯時斷章取義。但如果是導演組的剪輯導致的,那麼說明導演組的人沒有一點音樂常識,做音樂節目,音樂導演和編輯怎麼能如此不專業呢?反正不管是什麼行業,學習音樂都沒有一點壞處。)
其實所有的和弦進行都是有「套路」的,只不過「17654325」和「4536251」已經逐步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這是華語流行音樂常用的和弦走向,你們聽到的很多流行歌曲都是用這個套路寫出來的。比如你在聽很多歌曲時可能會經常發現,幾首歌唱著唱著就可以無縫銜接串到一起,這就是因為這些歌曲使用了一種常見的和弦走向,俗稱「萬能套」。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些套路,不是壞事,總比不知道強!但是我們要做的就是套路的變形,別總怪別人用和弦套路,套路無罪,用的人是否能把套路用好才是最關鍵的!在下方的視頻裡,《你還要我怎樣》中就使用了「4536251」的代理和弦(假設1=C):F#m7b5 - Fm6 - Em7 - Ebm6 - Dm7 - G9sus4 - C。
像「4536251」這樣簡單的和弦連接上了微博熱搜,大家有沒有想過,中國到底有多少人不知道這串和弦連接?有多少正統音樂學院的師生每天做著斯波索賓和聲題,到最後還沒有搞明白「4536251」如何運用,被禁錮在了簡單的「4536251上」?又有多少民間半吊子的音樂人甚至是老師們,按照自己摸索的淺層的理解,告訴學生套用「4536251」,根本說不清來龍去脈。
有多少音樂人的4536251都不知道從哪兒學來的。你能從一本「正統」的音樂書籍上看到關於它的介紹嗎?即便是有這些書,好像也很少見到被收錄到正規大學的音樂教學體系中吧。有多少大學還在用老掉牙的八十年代教材,完全不符合當代的需求;有多少所謂的正規音樂培訓中心的老師,自己的專業知識都不過關就已經在教學生了,簡直是在誤人子弟。
有的人從小喜歡音樂,家裡不讓學。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學音樂就是不務正業,都是學習成績不過關才選擇學習藝術的。其實「4536251」在孩提時期就應該由他的專業老師淺顯易懂的教給他,但是這些老師自身都沒明白,甚至他們的老師也都可能沒學明白。中國的音樂教育事業在改變,我們也希望它變得更好。但是不得不說,近幾十年來的音樂教育事業都他媽的很失敗!
樂理和聲沒學明白的人就會硬搬套路,用小聰明的方式寫歌,去標榜「不懂樂理一樣能寫出好歌」,是非常低智的觀點,這和無牌行醫與無照駕駛沒任何區別。套著套路,甚至套著經典歌曲消音伴奏用來寫歌,幾乎是華語樂壇常見的現象。大多數人以為通過這樣的小聰明能寫出不一樣的旋律,實際上寫著寫著經常會不自知地把一寫經典碎片旋律給串到一起。看似特別容易形成「好聽」的狀態,實際上有很大概率與某些經典曲目高度雷同。
但無論如何,這樣的寫歌成本極低——不需要學那麼多複雜的樂理和聲等知識,不求深入只求捷徑,連個小白都能快速體驗「作曲家」的快感甚至成就感。同時,這樣的「抄襲」違法成本也極低,至今有多少抄襲案,特別是跨國抄襲案都不了了知了。楊坤《空城》被指抄襲美國樂隊One Republic的『Apologize』;陶喆《I』MOK》專輯中的《說走就走》與后街男孩的『If I don’t have you』幾乎一模一樣;王菲的《匆匆那年》抄襲韓國歌手車秀景《無法饒恕》;張含韻演唱的廣告主題歌《酸酸甜甜就是我》,涉嫌抄襲挪威女歌手Lene Nystroms的『Pretty Young Thing』,這兩首歌在旋律和節奏上幾乎一模一樣;並且,這些人大不了最後用「致敬」來為「抄襲」洗白。
另外,說回李袁傑的《離人愁》這首歌,大家難道不覺得旋律聽起來太像周杰倫的《煙花易冷》了嗎?直接上譜例分析:
《煙花易冷》
《離人愁》
我們可以聽到,兩句旋律的前半句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只有後半句的旋律略微做了改動,但是節奏和旋律的方向還基本與《煙花易冷》保持一致。
《煙花易冷》
《離人愁》
這兩句兩首歌是有區別的。
《煙花易冷》
《離人愁》
這兩句依然是主題曲,依然和最初的兩句存在一樣的問題,旋律前半部分幾乎一模一樣,後半部分雖然改動了旋律,但是節奏與旋律方向還是與《煙花易冷》基本相同。
《煙花易冷》
《離人愁》
這兩句做了對比,看起來差別很大,貌似不存在抄襲的問題,但是,接著往下看。
《離人愁》
《紅塵客棧》
《離人愁》中的「令人比枯葉瘦花黃」除了最後一個音,和《紅塵客棧》前奏第一句是一模一樣的。看來李袁傑一定是周杰倫的粉絲呀!
《離人愁》
《清明雨上》
接下來是副歌部分,聽起來貌似和《煙花易冷》沒有什麼關係了,但是為什麼還是覺得耳熟呢?在上面的兩個譜例裡,可以看出,《離人愁》副歌的主題句和許嵩《清明雨上》的主題句在旋律的走向上也是十分相似的。不同的是後面的創作手法選用了不同的方式。嚴格意義上來說,雖然構不成抄襲,但是這也就是為什麼副歌也聽起來那麼耳熟的原因了。
有人說旋律一共就這7個音,很難寫的不重複,很難跟別人的想法不撞車。可是旋律不止是do到si這七個音的問題,還有律動上的東西。如果你的專業知識足夠強,也許你能用的還不止這七個音。大多數的流行歌,雖然只有七個音,但是卻有無數的玩法,可以是拉丁風格,可以是電子風格,可以搖滾風,可以funky。我們可以從各國榜單上不停的聽到新的原創曲目,而且基本都不存在我們所說的抄襲問題。作為從業詞曲創作者,大多都聽過數以萬計以上的歌。在創作的過程中,也許有靈感相撞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大多數的音樂人如果發現了有撞車的嫌疑,都會選擇推翻重寫,或者是花一些時間細細地打磨作品,而避免雷同,抄襲的部分。
華晨宇這一次的點評,也算是點開了音樂創作的通關密碼,看似一切需要靠天賦和靈感的流行音樂創作,實際上是需要有強大的音樂理論支撐的。中國的華語樂壇延伸到音樂教育行業任重而道遠,如果你真的熱愛音樂,如果你真的想讓中國的音樂有所不同,讓中國的音樂不再落後外國的音樂,請腳踏實地地好好學習音樂。
——
你已獲知科學的藝能增築途徑
歡迎加入UPCHORD®️音樂人養成計劃
掃描二維碼深入了解我們☟
您的每一次轉發和點讚
都會為弦姐的晚餐添加一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