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於歌手李佳薇在疫情期間商演取消,靠「賣房」當房產經紀來維持生計的文章火了,在經過大量網友討論並頂上熱搜後,當事人正式出面回應內容。
在李佳薇的聲明中她表示確有此事,出於各種原因目前正在當銷售人員認真上班,包括文中所提到的端茶送水都是真實情況。
但同時李佳薇也強調自己並沒有放棄唱歌,這只是她「斜杠人生」的一個篇章而已,感謝大家的支持以及提供學習進步機會的團隊。
李佳薇是誰?
可能大多數人對這個名字印象並不深,但如果提到華語樂壇裡出了名的高難度歌曲《煎熬》應該或多或少都有些印象。
而這首被無數人翻唱過的經典歌曲就是李佳薇的代表作。
1988年6月1日李佳薇出生於馬來西亞森美蘭芙蓉市,2010年在知名音綜《超級星光大道》奪冠並順勢出道,目前屬於馬來西亞籍華語女歌手,是極少數年輕且實力驚人的女唱將。
雖然李佳薇也曾獲得過金曲獎最佳新人的提名,但是對於內地聽眾而言,最大印象多半還是來自《歌手》這檔節目。
2015年李佳薇受邀參加《我是歌手》第三季,儘管只是踢館嘉賓但卻展現出了非常恐怖的實力,一首《煎熬》技驚四座大量網友乃至官方稱為「鐵肺女王」。
而這首歌至今依然被譽為歌壇實力檢測標準,就連行走的CD林俊傑都曾在《煎熬》手上翻過車,可想而知難度有多高。
但是李佳薇作為原唱不僅輕鬆駕馭,甚至還能在保持高音的同時加入諸多變化,一系列操作把當時所有觀眾震撼到說不出話。
如果不是因為那一屆真的神仙打架,李佳薇很有可能一往無前。
所以哪怕李佳薇只能算二三線歌手,但淪落到當「房產銷售」還是有些不可思議,不少人都表示該消息的曝光又一次揭開了華語樂壇的「遮羞布」。
小丑在殿堂,大師在流浪
其實這句話用來形容華語樂壇是有一點偏頗的,容易給人一種看不見希望的感覺,但看著李佳薇的現狀似乎又很有道理。
流量為王的年代沒有人問你唱功怎麼樣,大家只在乎外形是否足夠靚麗,粉絲黏性是否能夠支持專輯銷量。
而真正專注音樂的歌手往往都不具備這些東西。
恰好最近一直在和大家聊「華語女歌手網絡影響力排行榜」,作為明星權力榜旗下針對歌壇的數據統計,了解情況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上榜歌手幾乎全部出自女團成員。
大多數人對於這樣的榜單都嗤之以鼻,認為並不足以體現華語樂壇的整體水平,但大家似乎也選擇性忽視了一個問題。
作為純數據的打榜,這份排行榜能夠最大程度體現出年輕人心中的歌手分量。
之所以說是年輕人,主要原因是打榜衝數據這種事情中老年人都不太懂,甚至年紀超過30就直接兩眼一黑看不明白,所以消費和響應的主力軍一般都在15-25歲之間。
而這一批人恰恰就是歌壇目前最大的潛在聽眾,最起碼十年之內他們能夠決定誰紅誰不紅。
由於不同年齡段存在審美差異,我們也沒必要過多追究年輕人的喜好,只是從這些數據裡能很明顯反應出一個問題。
大部分真正的藝術家和有潛力的歌手正在逐漸退出舞臺,她們失去了市場。
這就是華語樂壇正在面臨,但卻又從來不會主動告訴聽眾的現狀。
李佳薇這一次的意外曝光揭開了蓋在上面的遮羞布,將已經非常嚴重的問題推上了桌面。
到底是聽眾的選擇,還是時代的發展所致,這一點至今沒人說得清楚,唯一能夠明確的就是ZB沒有信仰,他們只在乎能否從中獲利,即便因此導致了整個華語樂壇的崩盤也在所不惜。
我很遺憾相比20年前歌壇一直不斷退步,更加惋惜這些有實力的歌手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登臺。
但作為聽眾而言我依然堅信有翻盤的一天,任何事不可能永遠走下坡,觸底反彈終究會到來,只希望到那一天還能有更多的優質歌手在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