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個唱 「心一跳,愛開始煎熬」 的歌手嗎?
李佳薇, 2010年《超級星光大道》總冠軍,前幾年參加《我是歌手》,一首《煎熬》唱哭了無數人,因其驚人的爆發力而被稱為「鐵肺女王」。
2012年,李佳薇一舉拿下了包括My Astro至尊流行榜至尊新人、至尊人氣、至尊金曲在內的三個獎項;同年,還獲得了第23屆臺灣金曲獎的最佳新人提名。
還有她與林俊傑在演唱會上同臺飆歌,彷佛還是前不久的事。
在看到她兼職做房地產中介的新聞在各大平臺刷屏時,驚訝之餘又不免感慨。
據臺媒報導,因為疫情等原因,李佳薇原定的商演大型活動等都被取消,大半年的收入不足十萬元,相當月2.3萬人民幣。
鏡頭下的李佳薇,穿著一身黑色的職業裝,時刻伴在客戶身邊,端茶倒水也不在話下。
從萬人矚目、鮮花簇擁的明星,到任勞任怨、隨叫隨到的服務人員,這種身份的轉變,不禁令人唏噓。
事情持續發酵後,李佳薇親自在微博上回應:「我是在認真上班,很用心接待所有進來的客人;但是我並沒有放棄唱歌,唱歌依然是我的第一志願!」
沒有絲毫遮掩,反而是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沒錢,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自豪。
2020年大家都很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到昔日明星轉行公交車司機,曾經公司老闆轉行送快遞。
但是這麼坦然接受自己身份變化,不在乎他人眼光的,卻也著實罕見。
說真的,她並不值得我們同情,而是令人讚嘆敬佩。
她沒有活在社會給她的定位中,更沒有活在約定俗成的「套子」裡,正如她在微博上所說「」謝謝大家接受我的斜杠人生」。
曾經的女王是我,如今的房產中介也是我,這就是我自己的斜杠人生。
人生而自由,可悲的卻是被他人的眼光,社會的潛規則,讓自己一步步走進泥沼畫地為牢。
叔本華說:每做一件事,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別人會怎麼看,人生中幾乎有一半的麻煩與困擾,就是來自於我們對行動結果的焦慮上。
一件事情還未開始我們就害怕失敗,但比起結果的失敗我們仿佛更怕的是來自周圍七零八碎聒噪的聲音。
而最後的失敗往往來自於,我們用了太多的精力「傾聽」他人那可能本就不負責的肆意言論。
還記得高中課文《裝在套子裡的人》裡對主人公有這麼一段描述:
「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裡,也穿上雨鞋,帶著雨傘,而且一定穿著暖和的棉大衣」。
晴朗的日子也把自己裹得那麼緊實,絕不是正常人的做法。
可是對於膽小怕事,害怕改變的主人公來說,這就是他的安全感所在。
他們從來沒有嘗試過脫掉套子,也沒有勇氣走到外面的世界去。
害怕出錯,害怕改變,害怕他人指指點點的眼光,更害怕自己輕易被影響後的自我否定乃至一蹶不振。
看起來諷刺幽默,但不就是現代許多人的縮影嗎?
女生就適合老師公務員這種穩定的工作;
名校生怎麼可以去賣房子;
女生30歲還不結婚就是異類……
所謂的社會標準」潛移默化地深入我們的生活,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套子,將我們約束束縛套牢,直至最後自己妥協,淪為了社會時代下的又一個傀儡。
名校生賣豬肉,碩士辭職做保姆,海歸放棄高薪回鄉務農創業……這些社會事件總是接二連三衝上熱搜,被廣泛討論,而評論區的言論也不免讓人感到寒心。
違背社會期望的事情一定是錯的,不循規蹈矩按軌跡前行的一定要被強烈抨擊。
可事實是,賣豬肉的名校學子和校友創辦了壹號土豬,獲得廣東省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
女碩士辭職做保姆年薪30萬遠超普通人;
海歸回家種地帶領村民致富,還將發展鄉村旅遊。
不怕時代瞬息萬變,就怕你用懦弱和自尊給自己做了個枷鎖,來合理化自己的一切行為,枷鎖越來越重,卻沒有勇氣掙脫。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教授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一書中,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他出去旅遊,看見一個人不小心掉到了瀑布下的深潭裡。深潭裡有一個很大的旋渦,他拼命掙扎就是遊不出來。
掙扎了十幾分鐘,最終因體力耗盡不幸死去。然而不到一分鐘,他的屍體就被衝到岸邊了。因為這時的水呈渦流狀態,人順著水下的渦流就能被推到岸邊。
掉進水裡的人,因為不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遵循了頭腦中固有的反應模式,即掉到水裡就要拼命掙扎,卻也因此喪命了。
疲於改變,沒有勇氣去反思,瞬移萬變的社會裡,你只需要遇到一場風浪,就會把你拍到粉身碎骨。
危機從來不會憐憫同情任何一個「固執己見」的人,時代的浪潮裡,能否存活,全靠自己。
我有一個朋友在人人豔羨的國企工作,平時除了獎金還常有一些公司福利補貼,在三四線城市可以說是過得很滋潤了。
但是疫情發生後,獎金沒了,績效沒了,工資按基礎工資發,還打九折。
背著房貸、車貸的他一下子不知所措,更沒臉跟家裡人開口借錢。
成年人從穩定到一無所有,可能就發生在一夜之間。
為了維持生活,他開始下班後到夜市擺攤,不僅如此還在朋友圈做起了微商代購。
即使被拉黑刪好友,被冷眼相待,被瞧不起,他仍不知疲倦地向別人推銷的自己的產品,堅持了一個多月後,終於獲得了第一批忠實客戶。
憑藉著「不要臉」的孜孜不倦,第一批客戶又給他帶來了新的客戶,慢慢地這份大家都瞧不起的副業收入甚至超過了原本的工資。
有人說,國企的怎麼可以去做微商?
不嫌丟臉嗎?
朋友圈裡的熟人怕是怎麼看他啊,要是我,餓死都不丟這個人!
當你害怕丟臉,害怕在別人面前維護那所謂虛偽的面子時,真正聰明的人早都放下這些了。
畢竟他們底氣的來源從來不在別人的眼光裡,更不在隻言片語的評價裡。
我們總被有意無意地告知:
「你應該活成什麼樣子」。
「你應該去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但要記住,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為你的生活負責。
畢竟當你遭遇困境低谷時,不會有人真的感同身受來為你分擔一絲一毫,多的只有落井下石。
一旦你把旁人的話上心了,當真了,為了守住所謂的「面子」寧願苦著卻還硬撐著,那你也就真的輸掉了「裡子」。
世上的故事多到數不勝數,有多少種故事,就有多少主角,你的人生,只有你才是主角。
很喜歡《外婆的道歉信》這本書裡,瘋癲又不循規蹈矩的外婆告訴自己外孫女愛莎的一句話:
「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所以親愛的我們,別再問人應該活成什麼樣了。」
人生,本就跌跌撞撞,所以才需要自己乘風破浪。
當你放下別人的眼光和成見時,你的人生才真正開始屬於自己。
與你共勉。
✏️作者:湯湯,責編:恰恰。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行動派DreamList 」,ID:xingdongpai77,在這裡,用行動創造每一個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