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音樂 | 香港樂壇發展史——昔日萬丈光芒,僅剩一塊遮羞布

2021-02-20 QQ音樂

華語樂壇由臺灣、內地及香港歌壇三足鼎立形成掎角之勢,由外圍東南亞的華語圈作為補充,從早期的藩鎮割據,到中期的互通有無,再到當下的緊密聯繫,越來越趨於一個有機的整體形態。

香港歌壇在整個華語流行音樂體系中,作為僅次於臺灣樂壇的重要一脈,曾經的輝煌、今昔的落寞,同樣值得我們記取。

上個世紀50年代起,各個行業的大批落難人才聚攏到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倚靠便捷的地緣優勢和兼容並蓄的開放政策,穩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憑藉碼頭經濟和金融支撐迅速崛起,位列「亞洲四小龍」。

傳承千年的中國文化,在這片曾被稱為「文化荒漠」的港島得以續命。粵語歌壇作為香港文化、娛樂產業中的一面旗幟,開始揚帆起航。

黎明前的混沌

從60年代香港興起的第一次樂隊潮,到70年代中葉正式確立樂壇秩序,中間的這段時間,我們稱之為香港樂壇的蒙昧階段。

在此期間,香港翻唱西洋歌曲的樂隊盛行,同時還受到廣東粵曲和臺灣抒情小調的影響,幾股音樂勢力的交匯下,構成了香港樂壇黎明前夜的畫面。

1.樂隊潮

60年代香港發生「五月風暴」,社會到處瀰漫著不安定情緒。1964年,風靡全球的甲殼蟲樂隊訪港後,躁動不安的年輕人紛紛抱起吉他,借用歌曲表達情緒抒發情感,這就是香港的第一次樂隊潮。

樂隊潮中的佼佼者:泰迪羅賓和他的花花公子、許冠傑和他的蓮花樂隊、譚詠麟和他的失敗者樂隊。

2.粵曲風

粵曲作為粵語方言演唱的曲藝品種,屬於粵劇分支,極具嶺南特色,在香港地區影響甚殊。甚至早年的香港電影,都是以粵曲為藍本出現。

3.臺灣流行曲

臺灣以抒情小調為主打的流行曲,成熟期早於香港,所以臺灣流行曲在早期的香港也特別有市場。

締造港樂的兩尊神

70年代中葉,香港建立起粵語歌壇秩序。許冠傑和顧嘉輝則是締造香港歌壇的「絕代雙驕」,世人皆尊許冠傑為「香港歌神」,其實顧嘉輝的貢獻毫不遜色。

許冠傑用香港口語入歌,亦俚亦雅的創作風格嫁接古典與流行,是第一代香港歌神。顧嘉輝則深受廣東粵曲影響,融匯傳統音樂風格,韻味獨到,被譽為香港樂壇的「音樂聖人」。

許冠傑沿襲西洋曲風,顧嘉輝則是粵曲傳承人,兩人分別創作的《鬼馬雙星》和《啼笑因緣》,被並舉為香港粵語流行曲的肇始開端。

許冠傑以唱出小市民的心聲見稱,顧嘉輝則是香港影視音樂的奠基人,在他的影響下,電影和電視劇歌曲在香港樂壇牢牢佔據著一席之地。

香港歌壇的第一次大繁榮

許冠傑和顧嘉輝聯手建立起歌壇秩序後,粵語流行曲逐步走向正軌,七八十年代交替間,粵語歌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繁榮局面。

1979年,以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的舉辦為節點,香港歌壇迎來第一次盛世,不論是舞臺上的歌手還是幕後音樂人,都人才濟濟,港樂就此邁入黃金年代。


殿堂歌手

羅文:樂壇「歌聖」,首開藝人舉辦個人演唱會的先河,舞臺上大膽出位的表演風格比黃耀明、張國榮早出一個代際。並且是第一個將流行曲高度專業化的歌手。

林子祥:樂壇「歌隱」,銅喉鐵肺的創作型歌者,兼具最男人的唱腔,放眼整個華語樂壇,估計沒有一位歌手願意與之飆高音,正宗版《男兒當自強》能把人唱得眼冒金星,粵語快歌能把人唱到斷氣!

徐小鳳:小鳳姐是香港不世出的殿堂歌手,梅豔芳早年憑藉模仿她出位。小鳳姐92年紅館演唱會破天荒地開到43場,這項記錄至今無人打破,難怪發哥、華仔在她的演唱會上都要跪拜。

關正杰:早期粵語流行曲時代,演唱電影和電視劇主題曲的代表人物,80年代後期退出歌壇,90年代以「不想為領獎而減肥」為由,拒絕香港歌壇殿堂級榮譽金針獎。

甄妮:臺灣出道的甄妮,是早期港臺歌壇互通有無的代表人物,也是橫跨兩岸三地的第一位重量級歌手,她與羅文合作的83版《射鵰英雄傳》原聲帶,堪稱經典絕唱。

創作天團

奧金寶:從十裡洋場的上海灘,再到香港樂壇的崛起,菲律賓籍樂師與華語樂壇有著極深的淵源,奧金寶則是其中翹楚。

黃霑:才華橫溢,冠絕詞曲的霑叔,一生創作了2000餘首作品,曲作浩浩湯湯意蘊悠長,詞作結合俠義精神與人生哲學,他是整個華語流行樂界的傑出代表。

盧國沾:凡有華人處,無不唱盧詞!盧大俠填詞的《萬裡長城永不倒》,被稱為「中國人的脊梁」,他還關注社會民生,作品極富哲思。

鄭國江:他與黃霑、盧國沾並稱詞壇三宗匠,作品雋永清新,詩情畫意,是自然派的詞人。

黎小田:亞視主題曲的領軍人物,搭檔盧國沾,比肩輝黃(顧嘉輝、黃霑)。

四大天皇——樂壇的寡頭壟斷時期

80年代香港歌壇步入偶像時代,以許冠傑為首的第一批「功臣」唱將紛紛退居「二線」,把舞臺交給後輩施展。

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和陳百強則是這個時期最為耀眼的巨星,譚張梅陳被時人稱為「三王一後」,後來也有人為了呼應90年代崛起的「四大天王」,把他們稱為「四大天皇」,成為整個八十年代最重要的樂壇偶像。

此四子實力與偶像兼具,推動了香港流行樂壇進入全盛的輝煌期,同時,他們在80年代基本上壟斷了香港樂壇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香港樂壇開始進入寡頭壟斷期,新人想要冒頭變得愈加困難。

脫胎於溫拿樂隊的譚詠麟和後來居上的張國榮,在媒體與歌迷們喋喋不休的爭論中,被時代裹挾著推向風口浪尖,揭開了「譚張爭霸」的序幕。

樂壇大姐大梅豔芳,始終保持著她在女歌手中的霸主地位,無論是唱片銷量、演唱會場次還是拿獎數量,對同時代的女歌手都呈現高壓態勢。

譚張梅陳四人中,除了陳百強是創作型歌手外,其他三人發片時需要大量歌曲投入市場,原創不足的情況下,帶動起翻唱日本歌曲的風氣,甚至瀰漫八九十年代的港臺歌壇。

時常會有人言:一個中島美雪,養活半個港臺歌壇。這話並非空穴來風,而這股翻唱之風,大半都要算在譚張頭上,這也是兩位殿堂巨星帶來的壞影響。

港樂清流——樂隊風潮的復闢

四大天皇壟斷樂壇的同時,再度颳起樂隊風潮,並且有意識地走原創風格。對此,黃家駒非常自豪地說:「這一次不是模仿,不是樂隊潮流復興,而是真正的革命!」

香港的權威音樂雜誌評點本土樂隊時,給他們排排坐:冠軍太極,亞軍達明一派,季軍Beyond。但是排在前兩位的太極和達明,風格太過於另類前衛、特立獨行,所以在內地的知名度較之Beyond懸殊甚巨。

達明一派開創了英倫電子+中國古典的「新浪漫」曲風,1987年發行的《石頭記》,黃耀明的唱腔堪比「行走的荷爾蒙」,歌詞牛到入選香港大學中文系課本。

太極樂隊更是在成軍30年之際,繼溫拿樂隊之後,第二個染指香港殿堂級音樂獎項——金針獎。估計達明距離這個獎項也不會太遠了。

組成這次「樂隊潮」盛況的隊伍還有Raidas、風之Group、浮世繪、Blue Jeans、City Beat等等,不再贅述。

四大天王——香港樂壇的最後一次狂歡

八九十年代交替之際,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先後不同程度退出歌壇,陳百強英年身故,四大天皇的時代崩塌。

香港歌壇的真空期,使得臺灣唱片界大舉入侵,以王傑、齊秦、周華健、童安格為代表的臺灣樂壇勢力在香港站穩腳跟。面對「來犯」的臺灣歌手,香港歌壇炮製出四大天王制衡之,並且開始拓展國語歌曲作為反擊。

早在80年代張學友與呂方就被稱為新人中的「雙子星」,呂方聲勢下滑之後,張學友搭檔偶像派的黎明和劉德華,組成三劍客。

三劍客再加上李克勤,四大天王的布局接近尾聲,奈何悲催的「CD勤」被從臺灣火回香港的郭富城踢到第五天王的位子上,由此四大天王正式成軍。

女歌手方面,梅豔芳這座大山退出之後,葉倩文、林憶蓮、王菲、關淑怡、彭羚等人紛紛冒頭,晉升歌壇天后。整個90年代的香港歌壇,差不多都是這群人在分果果。

遙望90年代四大天王統治香港樂壇的時期,既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他們締造樂壇傳奇的同時,也湮滅了太多的可能性。

陳奕迅、容祖兒——港樂最後一塊遮羞布

90年代中期,整個樂壇迎來一次技術革新。隨著「卡拉OK」的興起,聽眾對音樂的品質追求和敏感度逐漸降低,電子器樂取代錄音室的真人團隊,掌握數碼電子合成器製作音樂成了音樂人的必修課,樂壇上早期的創作巨匠逐漸隱退。

90年代的四大天王時期,大家還在享受翻唱歌曲帶來的紅利,千禧年之後,香港歌壇創作不足的短板日益凸顯。

有人說謝霆鋒的橫空出世終結了四大天王對樂壇的統治,其實不然,終結四大天王遠非一個人的力量所能力及。應該說是一群人終結了四大天王,甚至包括臺灣樂壇的任賢齊、張惠妹、周杰倫、孫燕姿。

千禧年之後,香港樂壇由盛轉衰,成了大寫加粗的「尷尬」。如今把持歌壇「霸主」位置的陳奕迅和容祖兒,倆人走紅毯的年限都已經熬過了劉天王,但仍是香港樂壇頒獎禮上的獎項擔當。

他們成了香港樂壇的最後一塊遮羞布,揭開了,就真的顏面無存了。

文/董小姐

點擊閱讀原文

瀏覽發現·雜誌

點擊圖片立即支持吳亦凡個人先導EP《6》


音樂史上的今天
(詳情點擊下圖)

相關焦點

  • 記憶香港:樂壇發展史——昔日萬丈光芒,僅剩一塊遮羞布
    黎明前的混沌從60年代香港興起的第一次樂隊潮,到70年代中葉正式確立樂壇秩序,中間的這段時間,我們稱之為香港樂壇的蒙昧階段。在此期間,香港翻唱西洋歌曲的樂隊盛行,同時還受到廣東粵曲和臺灣抒情小調的影響,幾股音樂勢力的交匯下,構成了香港樂壇黎明前夜的畫面。1樂隊潮60年代香港發生「五月風暴」,社會到處瀰漫著不安定情緒。
  • 《歌手》鐵肺女王,靠「賣房」維持生計,揭開樂壇最後一塊遮羞布
    可能大多數人對這個名字印象並不深,但如果提到華語樂壇裡出了名的高難度歌曲《煎熬》應該或多或少都有些印象。而這首被無數人翻唱過的經典歌曲就是李佳薇的代表作。所以哪怕李佳薇只能算二三線歌手,但淪落到當「房產銷售」還是有些不可思議,不少人都表示該消息的曝光又一次揭開了華語樂壇的「遮羞布」。
  • 霓虹燈招牌:點亮昔日「夜香港」
    新華社香港3月31日電題:霓虹燈招牌:點亮昔日「夜香港」新華社記者洪雪華 章穎葵湧工業大廈裡,30餘平方米工作室內,微暗燈光下,53歲的胡智楷將霓虹燈一曲一扭,這是他這個月少數幾個訂單之一。兩三年前,彌敦道中華書局的招牌也被拆除了,招牌上是他精心製作的霓虹燈。霓虹燈招牌曾是「夜香港」的靈魂。
  • 江蘇南京的瑞爾大廈,地處黃金地段,14年卻僅剩「遮羞布」
    所以說瑞爾大廈確實處在一個非常要好的地理位置,可是為什麼14年過去了卻僅剩一個「遮羞布」呢?江蘇南京的瑞爾大廈,地處黃金地段,14年卻僅剩「遮羞布」。瑞爾大廈這個項目其實早在2004年就有了,也是當時的區域政府牽頭,作為該區域內主要的招商和產品展示中心,和商務辦公區域。
  • 硬糖少女,萬丈光芒
    「敢,我有萬丈光芒」,是銳意吶喊,也是她們的真實寫照。在這個充滿想像與可能的夏天,女孩們用自己的行動呈現了「後浪」的鮮明個性與無限可能。正如秦海璐所說,「放棄也是一種敢」,當她坐在臺下安靜為其他學員加油時,獨屬於她的光芒也在徐徐綻開。
  • 華為音樂帶你重溫香港樂壇經典人物——梅豔芳
    今年聖誕節,唐鶴德在ins上曬出一張與哥哥張國榮的合照,一句「昔日聖誕,Merry Christmas」引無數粉絲淚目。在張國榮逝去15年後,他的愛人與歌迷卻從未忘記他。
  • 人間清醒陳卓璇,敢,有萬丈光芒!
    敢,我有萬丈光芒。選秀節目太多了,《青春有你2》都快總決賽了,虞書欣說那一句「你給姐等著」,作天作地的小作精鄭重其事的下戰書,我覺得挺可愛的!因為不追這個選秀,所以節目都是在別人家看的,在微博上吃瓜倒是吃的很愉快!
  • 被天王毀掉的香港樂壇
    ▲郭天王下凡時光無情,體面難求,與香港四大天王一起墜落的除了一眾港星,還有香港的黃金時代,然而用歷史的眼光看待時代發展進程,我們會發現,正是天王「謀殺」了香港樂壇。作為香港第一代創作型歌手,1972年許冠傑以一首《鐵塔凌雲》把粵語歌的level提高了一個層次,開啟了香港樂壇的新時代,《鬼馬雙星》《半斤八兩》等專輯火遍香港並衝出國門,在東南亞獲得大批粉絲,據說當時他的歌詞版權每個字開價一千元。
  • 黃家駒26年前一句話,宣告了香港樂壇的死亡
    很多人都說,如果家駒和哥哥都在,香港樂壇如今一定不至於如此衰敗。Beyond會帶領華語原創音樂繼續前進;哥哥在流行藝術這條道路上會越走越遠,終成一代大師,後輩楷模。而現在,香港樂壇最值得被傳承的兩座豐碑竟都遭受如此命運,前後相隔正好十年。如果說前者是為香港樂壇的沒落打下伏筆,那麼後者就是徹底的蓋棺定論。
  • 鹿晗:我終於等到你的萬丈光芒
    他的劇和綜藝我基本上都看了,《重返二十歲》裡那個對音樂執著的項前進、《擇天記》裡逆天改命的陳長生,我看到很多人噴鹿晗的演技,但是我覺得他確實演出來了陳長生的執著、機智,他的扮相以及他的詮釋,確實是符合我眼中的那個二十歲左右的陳長生。
  • 《芒種》卑微維權,揭開樂壇最後一塊「遮羞布」:綜藝學不會尊重
    聽歌收費施行這麼多年,音樂版權卻仍然如同「笑話」過去這些年裡很多人都在抱怨聽周杰倫的歌要收費,並不斷找出歌曲不收費的音樂人,用作抵制歌曲收費的論據。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由於早年歌曲版權不規範,大量優質的音樂人最後迫於生計放棄了音樂事業,而周杰倫事實上並不缺這個錢,但他作為華語樂壇扛鼎人有必要做出表率,否則市場規範化只會成為空談,歌壇的衰敗將不斷加速。
  • 許你萬丈光芒好(全本;官網)完整版
    寧夕陸霆驍小說全文免費·寧夕陸霆驍全文免費閱讀·許你萬丈光芒好漫畫·許你萬丈光芒好免費·許你萬丈光芒好小說·許你萬丈光芒好寧夕陸霆驍「你救了我,我讓我爹地以身相許!」 寧夕意外救了只小包子,結果被附贈了一隻大包子。 婚後,陸霆驍寵妻如命千依百順,虐起狗來連親兒子都不放過。 「老闆,公司真給夫人拿去玩?難道夫人要賣公司您也不管?」「賣你家公司了?」 「大少爺,不好了!夫人說要把屋頂掀了!」
  • 張國榮恩師、殿堂級音樂人黎小田去世:香港樂壇尚欠你一尊金針獎
    12月1日,據香港《頭條日報》等媒體報導,香港著名音樂人黎小田因病於當日早晨7時55分去世,享年73歲。黎小田作為香港樂壇大師級的音樂人,為港樂的繁榮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除了作曲,黎小田還從事編曲、製作、音樂主持等多方面的工作,他用作品捧紅了梅豔芳、張國榮、呂方等不少巨星歌手。縱橫樂壇半個多世紀,一直默默耕耘在幕後,取得了巨大的音樂成就,他可能是香港樂壇繼顧嘉輝之後最卓越的音樂大師了。(連結: 總是說羅大佑、李宗盛,為何這位香港音樂教父卻少人提起?)黎小田60年代入行,任樂團領班。
  • 發現·音樂 | 跨越流行認知 韓國樂壇整體解析
    ༺▼༻被曲解的韓國音樂音樂劃分對大多數人無任何意義大眾只管是否悅耳,業內者只管是否盈利▼在中國我發現一件比較奇怪的事。R&B用「遊走在獨立與流行之間」來形容目前主流R&B藝人再合適不過,受歐美樂壇R&B趨勢小眾化的影響,韓國流行歌手緊跟其後。不過與其說歌手,不如說公司策劃跟上了歐美步伐。
  • 語不驚人死不休,敢說成就了陳卓璇的萬丈光芒!
    在成百上千個訓練生中,因為敢說而散發出萬丈光芒的,大概只有陳卓璇一個。#爆款創造營#陳卓璇散發的光芒到底有多耀眼屢上熱搜的她,光芒甚至蓋過了憑藉《青春有你2》成團的THE NINE的9位成員。在《創造營2020》剩餘的35位小姐姐中,其熱度更是一騎絕塵。成就這一切的,除了陳卓璇自身具備的不俗實力不容忽視之外,她的敢說更是立下了汗馬功勞!「敢!我有萬丈光芒!」這既是《創造營2020》的口號, 也是其標榜的價值觀。
  • 梅豔芳視他為天才,張學友欽點他做接班人,他是香港樂壇最後一塊...
    梅豔芳視他為天才,張學友欽點他做接班人,他是香港樂壇最後一塊遮羞布! 在四大天王宣布退出香港樂壇之後,大家都覺得香港樂壇開始衰亡,雖然鄭中基的實力不錯,有媲美張學友的能力,但是他卻不想做歌手跑去演喜劇,真是可惜了鄭中基的實力唱功。
  • 陳樂基:香港樂壇的殺手鐧?
    而陳樂基則演繹得激昂澎湃:陳從李克勤原曲的#f小調直接上跳五度,升到#c小調,結尾又升了2key,大半個八度,副歌已經完全位於高音區了,Rocky 完成得很好,很體現實力。再加上編曲上增加的流行搖滾元素,歌曲的情緒已經完全改變了。香港樂壇近年的萎靡是不爭的事實。經濟危機以及99年起的全球唱片市場低迷對港臺樂壇造成了巨大衝擊。
  • 把荊棘叢生之路走出萬丈光芒來 — Angelica Hale
    我們相信她一定會把荊棘叢生的生命之路,走出萬丈光芒來。像惠特妮·休斯頓一樣,成為流行音樂界的另一個「黃金女郎」,成為流行音樂風向標式的人物。
  • 【斯莉】萬丈光芒不及你
    【斯莉】萬丈光芒不及你    第九十九次看到她了
  • 許你萬丈光芒好{全書,閱讀}已完結
    寧夕陸霆驍小說全文免費·寧夕陸霆驍全文免費閱讀·許你萬丈光芒好漫畫·許你萬丈光芒好免費·許你萬丈光芒好小說·許你萬丈光芒好寧夕陸霆驍「你救了我,我讓我爹地以身相許!」 寧夕意外救了只小包子,結果被附贈了一隻大包子。 婚後,陸霆驍寵妻如命千依百順,虐起狗來連親兒子都不放過。 「老闆,公司真給夫人拿去玩?難道夫人要賣公司您也不管?」「賣你家公司了?」 「大少爺,不好了!夫人說要把屋頂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