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市上的「2元地攤」,看似便宜,實際暗藏「貓膩」!

2021-01-18 燕西說三農

如今的農村人與過去相比,收入和生活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家庭都翻建了新房或者買了車。儘管很多東西在超市或者商店都能賣到,但是農村人還是更喜歡趕集,不僅熱鬧,價格也更便宜一些。

正是掌握了農民的這種心理,現在很多集市都出現了「2元」的店鋪和地攤。這些地方出售的商品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大多都是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或者經常需要的東西,例如餐具、洗髮水、香皂、牙膏等等,農民遇到了多多少少都會買幾件,反正東西也不貴。人們都以為撿到了便宜,但是「無利不起早」,事實上這些商品的利潤非常高,農民只是被蒙在鼓裡而已,這是為什麼呢?

「2元」只是廣告宣傳,很多商品價格不止兩元

現如今,相信沒有人不知道「炒作」是什麼意思,「2元」商品用的就是這種套路,出現不一樣的「廣告」效應。的確,像剪刀、香皂、碗、筷子等商品確實只賣2元,但是更多的商品都在2元之上,十幾、二十幾元甚至更高的價格都有。但是先入為主,即使幾十元的商品也比商場和超市便宜許多,因此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購買。

商品質量堪憂,農民卻只關心價格

因為價格確實便宜,很多商品在農民看來都「物超所值」。但是,往往會忽略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例如,一把2元的剪刀也許可以使用兩三個月的時間,但是超市裡十幾元的剪刀至少使用兩三年。事實上,這些商品基本上都屬於「三無產品」,質量上存在很大問題。而批量走貨的情況下,利潤是十分可觀的。

小編希望大家理性消費,尤其是在遇到這種地攤或者店鋪的時候一定要多做考慮,看是否有購買的必要。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集市上都有哪些騙局?
    可是在這些農村集市的地攤上,卻有著許多不被發現的「騙局」,特別是家裡的一些留守老人,非常容易進入這些商販的套路。甚至有一些商販的說法還比較高明,讓一些老人連家人的話都不聽,認為這些商家說的才有道理,買到的東西也都是「貨真價實」的。其實不然,這些人之所以看準過年這段時間的回鄉季擺攤售賣,有兩個主要原因。
  • 農村地攤好賣的,地攤快消品
    沿海農村的村民,在農閒時,會在集市或菜市場上擺攤,賣些土特產「地攤快消品」。這些具有沿海特色的「地攤快消品」土特產,在當地是非常好賣,特別是在與吃相關「地攤快消品」,更是沿海當地人最喜歡的買的產品。準備到海邊旅遊的朋友,不妨了解下!
  • 關於農村集市擺攤賣什麼比較好
    在農村集市上擺攤,如果目標客戶群是中老年人的話,我感覺應該是需要抓住兩個特點就應該比較容易賣了!一個特點就是便宜又划算,最好是有贈品,另一個特點就是關於孩子方面的產品!下面就簡單聊一下:首先是地攤貨要物美價廉。
  • 農村鄉鎮擺攤,賣什麼地攤快消品,我來說兩句
    比如有朋友在百度熱議的關於地攤快消品議題上,我來說兩句,就說這兩天自己與老婆試著擺地攤賣紙巾,之前只知道紙巾每天要都要用,但不知道它用在擺地攤上賣,收入還是挺不錯,一天能賺個三五百元。進貨價格基本差不多,一般進貨價格約為10.50元左右。3、賣衛生紙。衛生紙是每個人每天都要用的快消品,市場銷售量那槓槓的不用多說。衛生紙由於它輕便易存放,不會過期,又是擺地攤最好賣最常賣的地攤快消品。一提純木漿無芯捲紙,它的批發價格約為0.8元一卷,一提30卷,進貨就是24元。在地攤上,你可以賣35元,也可以賣30元,也可以賣28元,就隨你根據實際情況而具體定價。
  • 農村集市上賣這幾樣東西的,基本都是騙子!可千萬別上當了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現在的農村,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平時有什麼需要的想買就買,再也不會像過去那些年,覺得手裡沒錢啥也不敢買。並且現在農村的道路也都通了,大家出門也方便,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個三輪車,如果想出門,開上三輪車幾分鐘就到鎮上了,非常方便。
  • 農村集市擺攤賣什麼利潤大?這幾個都不錯,建議考察
    目前在農村,有大量的人口今年沒有外出打工,從一個層面說,這樣反而繁榮了農村經濟。那麼,在現在的農村集市上,如果選擇擺攤做生意賺錢,賣什麼產品利潤大?我這裡給大家推薦幾個,僅供市場考察。農村人愛新鮮圖便宜,襪子別看這玩意兒平常不起眼,卻是剛需產品,大人孩子都需要,尤其是小孩的襪子,可以多準備一點,5元兩雙,10元5雙,大人的和小孩兒的摻著賣,十幾二十元的就能把全家人的襪子全部搞定,誰也不會去心疼這點小錢。別看單價不高,一客流量大的話賺錢可不少,特別是在人頭攢動的農村集市。
  • 後備箱集市招募 | 夏天的地攤來了,回憶「媽媽的味道」
    後備箱集市招募 | 夏天的地攤來了,回憶「媽媽的味道」 2020-06-19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村集市上的騙子越來越多!這3種東西不要買
    現在都快元旦了,離過年又近了一步,小編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過年在集市發現的一些事情,我們經常在集市或者是市場發現經常買的東西,都是一些不好的,不能用的,等發現了去找商家理論,但是你會發現,商家要不,就不在集市上,要不就找不到這個人,就算找到了,你難道要和他們吵一架,如果吵完架,他們給你換了還好
  • 古代的地攤經濟|地攤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這兩日地攤經濟登上熱搜,不少小夥伴喊著終於可以吃最愛的路邊攤了,也有不少極具「經濟頭腦」的小夥伴要去擺地攤賺點外快。但是,你知道嗎,地攤經濟,事實上,由來已久!今有逢年過節線上購物,在古代沒有網際網路的情況下,逢年過節便是趕集市。地攤集市早在春秋戰國就已興起,唐宋元明清更是源遠且流長,繁榮昌盛,宋代街市地攤尤其繁榮,史書、古畫上皆有記載。
  • 第一天擺地攤,收入125元,我來說說小白擺攤遇到的那些「坑」
    看著別人似乎很簡單的擺攤,在我們來說真是經歷千辛萬苦的感覺,好不容易勉強準備妥當,正式開啟了地攤「事業」。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看著別人動不動秀擺攤日入1000元很輕鬆,而我們第一天擺地攤收入僅為125元,扣除油費、外賣費用、買零售費用、貨品成本,等於辛苦一晚上一分錢沒賺。
  • 付費會員制暗藏貓膩是自毀前程
    上兩次扣費後我都想給取消了,但是怕取消後這個月享受不了會員服務錢白扣了,於是想著月底給取消了,但連續兩次到了月底又忘了取消。」近日,在北京西城區工作的馮先生告訴記者,他2018年年底購買了某視頻網站的會員,到期後每個月都自動續費。
  • 農村『年味』變淡,集市購物冷冷清清,農民都不過年了?
    再過三天,就是冬至節氣,也就是民間說的『小年』,由於今年年末『限工令』的影響,好多農民工早早返回了家鄉,農村逐漸開始熱鬧起來,可是農村集市上冷冷清清,上午十一點的時候,集市除了幾個固定攤位,其他流動攤主也走掉了,似乎大家都不過年了,難道『年味』變淡了?
  • 暗藏「貓膩」的紙杯奶茶,等量不等價,撕開之後:穿的內增高嗎?
    暗藏「貓膩」的紙杯奶茶,等量不等價,撕開之後:穿的內增高嗎?大多數年輕人都喜歡喝奶茶,口感絲滑,還有純純的奶香味兒,而且裡面還有香滑有嚼勁的珍珠,喝一杯美味的奶茶,香甜的味道會讓心情都變好。看上去高端大氣上檔次,但實際上卻有「玄機」。暗藏「貓膩」的紙杯奶茶,等量不等價,撕開之後:穿的內增高嗎?年輕人都喜歡追求時尚,用紙杯盛放的奶茶會讓人覺得上檔次,還特別有文藝範兒,而那些用透明塑料杯裝的奶茶會讓人覺得不衛生、不環保,還特別low,所以年輕人都喜歡買紙杯奶茶。卻不知道很多紙杯奶茶裡面都暗藏「貓膩」。
  • 實拍山東農村趕大集,各種美食便宜好吃,二十元一斤的醬豬頭肉真香
    趕大集,在農村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簡單來說,趕大集就是農村的超市。記得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跟著大人去趕集,除了覺得好玩以外,更重要的是集市上的美食實在太多了,讓人眼花繚亂,看到什麼都特別嘴饞,每次都要纏著媽媽買一些帶回家。
  • 啤酒加上水果,高檔飯店能賣20元,地攤卻只能賣2元,因為啥?
    啤酒加上水果,高檔飯店能賣20元,地攤卻只能賣2元,因為啥?隨著我國開始大力扶持地攤經濟,地攤經濟火了,很多夜市大排檔正如火如荼的開放著,各種燒烤吸引著過往的行人,炎熱的夏日傍晚,坐在路邊,來點燒烤,喝點啤酒真的是太完美了。
  • 農村臘月集8圖,流動牙醫小馬扎設攤,掙錢靠膽大
    農村到了年根兒,小集市也開始人多起來。農村做小買賣的,又增加了好些針對年關的新特色。比如集市上賣小白兔的小攤,就是最近新添的集市一景。估計是針對那些平時不回老家,在城裡上學的孩子們準備的。你還別說,如此毛茸茸粉紅耳朵的小兔子,真挺招人愛的。
  • 農村的集市上玲瓏滿目百奇爭豔,頭一天趕大集真熱鬧
    在農村農民又可以趕集了,今天正好是我們這兒豐集,到集市上轉圈看看有賣什麼物品的,剛到集市口一看賣油條大哥倆人早到了,油條炸了不少了買油條的人很多,往裡走賣桔子的賣火燒,賣蘋果,一看還有個賣蝦皮的,價格是三十五一斤,買上了一斤蝦皮子,回家用大怱一拌真好吃,來到肉市一看賣肉的還不少,問大哥價格是三十三一斤,割上了5O元的鮮豬肉,再割上塊豆腐回家來個豬肉燉豆腐加粉條,走到魚市去看看有什麼魚
  • 農村經常有人收購舊手機,再破舊的都要,有啥貓膩?答案已出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農村經常有人收購舊手機,再破舊的都要,有啥貓膩?答案已出在農村,經常能聽到很多流動的小商販,一邊騎著車一邊用喇叭吆喝著。這種小商販古時候就有,到了現在依然存在。前段時間,筆者回農村老家,一大早就聽到牆外的街上,有小販吆喝著「回收舊手機,舊手機換盆換剪刀」,原來是回收舊手機的小販。
  • 馬未都:地攤上一個盤子,攤主說300元,我厚著臉皮說了200元
    早些年,馬未都剛剛從外地插隊回到北京後,被安排到《青年文學》當了一名編輯,這時的馬未都已經喜歡上了收藏,所以一到節假日就跑到潘家園、報國寺等古玩市場逛地攤。那時候的古玩市場名氣還不大,真東西也多,不像現在基本都是工藝品。有一回馬未都又來到古玩市場閒逛,走著走著突然被地攤上一個小盤子吸引了。
  • 西安最有「煙火氣息」的集市,一周開放2次,任何小商品都能買到
    提起西安最火爆的集市,很多西安本地人都會想到西倉花鳥市場,雖然名為花鳥市場,但是西倉集市區是一個綜合性的地攤集市,任何小商品都能在這裡看到。在西安當地人把西倉叫做檔子,這裡每周開市2次,因為店難找,很多本地人都只是聽說過西倉的大名,卻從沒有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