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農村人與過去相比,收入和生活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家庭都翻建了新房或者買了車。儘管很多東西在超市或者商店都能賣到,但是農村人還是更喜歡趕集,不僅熱鬧,價格也更便宜一些。
正是掌握了農民的這種心理,現在很多集市都出現了「2元」的店鋪和地攤。這些地方出售的商品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大多都是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或者經常需要的東西,例如餐具、洗髮水、香皂、牙膏等等,農民遇到了多多少少都會買幾件,反正東西也不貴。人們都以為撿到了便宜,但是「無利不起早」,事實上這些商品的利潤非常高,農民只是被蒙在鼓裡而已,這是為什麼呢?
「2元」只是廣告宣傳,很多商品價格不止兩元
現如今,相信沒有人不知道「炒作」是什麼意思,「2元」商品用的就是這種套路,出現不一樣的「廣告」效應。的確,像剪刀、香皂、碗、筷子等商品確實只賣2元,但是更多的商品都在2元之上,十幾、二十幾元甚至更高的價格都有。但是先入為主,即使幾十元的商品也比商場和超市便宜許多,因此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購買。
商品質量堪憂,農民卻只關心價格
因為價格確實便宜,很多商品在農民看來都「物超所值」。但是,往往會忽略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例如,一把2元的剪刀也許可以使用兩三個月的時間,但是超市裡十幾元的剪刀至少使用兩三年。事實上,這些商品基本上都屬於「三無產品」,質量上存在很大問題。而批量走貨的情況下,利潤是十分可觀的。
小編希望大家理性消費,尤其是在遇到這種地攤或者店鋪的時候一定要多做考慮,看是否有購買的必要。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