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支付寶上線「老年版相互寶」,是針對60-70歲老人單獨的防癌互助社群。
2018年10月16日,信美人壽聯合螞蟻保險向支付寶用戶推出「相互保」,短短10天用戶就突破1000萬,監管部門、保險公司及上千萬從業人員受到的震動可想而知。不出所料,信美人壽迫於嚴峻的監管形勢退出「相互保」,由支付寶全權運營。沒有了持牌保險公司的參與,「相互保」變身為「相互寶」——一款「大病網絡互助計劃」。
退一步海闊天空,避開與傳統保險公司正面對壘的相互寶不僅「生存環境」得到改善,真正重要的是更接近保險的本質、更符合阿里的價值觀。
但相互寶不能為60歲以上老人提供保障是個缺憾。
借鑑「勞合社」理念服務平頭百姓
近代保險業的起源可追溯到大航海時代。重金購置船隻、僱傭「敢死」水手、準備貨物的船東冒著極大的風險。「共擔海損」避免傾家蕩產逐漸成為船東的共識。
大名鼎鼎「勞埃德」前身是倫敦的一家咖啡館,船東經常在這裡交流信息,相當於中國武俠小說裡的小酒館。船東在船出海前,在一張紙上註明假如船和貨回不來的話自己面臨的損失(相當於今天的投保金額)。願意分擔相關風險的人在紙上註明自己可以拿出的金額並籤上自己的名字。就這樣,勞埃德咖啡館就成了名氣在外的保險交易場所,於1871年正式成為保險社團組織——勞合社。
勞合社不是保險公司,而是互惠共生的社團組織。它的職能是提供交易場所,為承保人提供服務(包括籤署保單、處理賠案、統計及信息服務等)並同時進行監管(主要監督承保人的覆約情況及財務狀況)。勞合社的承保人都是億萬富豪,他們以個人全部財產作為履行承保責任的擔保金,這就是令人聞風喪膽的「無限責任條款」。
勞合社與保險公司的區別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但這種模式無法惠及升鬥小民,因為勞合社的承保人擔得起風險,但胃口更大。
假設快遞員每月出現傷殘事故的概率是十萬分之一。某快遞公司10萬快遞員每月拿出3元錢,不幸受傷的兄弟可得到30萬用於治療及日後生活。3塊錢對每個快遞員不是負擔,對遭遇不幸的人卻是有力的幫助。不僅是金錢,還有10萬兄弟的情義。但誰去向10萬快遞員介紹情況——發生了什麼、傷得輕重、需要多少錢醫治,然後一份一份地把錢收齊?誰來監督這筆錢的使用?就算收取8%管理費(大約每月3萬元),單單向10萬人每人收3塊錢是要多少人力成本?
企業或機構偶爾搞一次為重病患者募集醫療費用不難,但誰會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做下去?
「勞合社」模式用於普通百姓互助,聽起來不錯,實現不了,是個烏託邦。
普通民眾應對之策就是購買大病、重疾保險。但保險公司總是要賺利潤的。他們有「大數據」、有精算師,賠不賠也是人家說了算,所收保費總是大於理賠金額,不然就用精算師「祭天」。保險公司還可用所收保費的一部分用於投資,讓錢生錢。所以保險公司很值錢,A股就有市值超過1萬億的保險公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病保險
在數十萬年農耕文明的歷程中,互助成為根植於中華民族血脈中的美德。《孟子》有云:「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社交網絡、行動支付的出現為億萬普通民眾間的互助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性。相互寶不是第一個「大病網絡互助計劃」卻是發展最快的一個。門檻低、產品容易理解、支付寶十億級用戶、芝麻信用……這些因素相疊加,相互寶上線不到半年用戶已超過5760萬並以每小時8千的速度增長。
但「愛有差等」,小康社會「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即便到了大同社會也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乃人之天性不扭曲。
所以陌生人之間的互助是有限度的,受助者獲得儘可能大幫助的同時,資助者的負擔越輕微越好。網際網路再次發揮自己的強項,5700萬用戶,每人出一毛錢就是570萬。
雖然相互寶不是商業保險公司的產品、沒有任何人或機構從中謀利,是非盈利性質是互助計劃,但還是要精算。與保險公司不同的是,精算不是從股東或平臺的利益出發,而是保證5700萬參與者作為資助人的付出沒有被「薅羊毛」,做為潛在受助者能夠享受應得的保障。
比如身體不舒服、查出大病又沒買重疾險,馬上加入相互寶讓大家出錢給TA治病,這是典型的薅羊毛。但相互寶不可能對每個參與者事前進行體檢,信用風控、健康要求、等待期是主要的三個防護屏障,就是信用好、符合健康要求條款的人能加入,加入90天後確診才能理賠。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相互寶針對的是概率小治療費用沉重的疾病或災禍,比如快遞員遭遇交通事故。大概率事件超出相互寶的保障範圍。比如快遞員因電動車故障延誤投遞被罰款,這種事相互寶管不了。
假如一個人30歲加入相互寶,一直履行互助義務到60歲沒有因疾病花相互寶一分錢。那麼讓年滿足60歲的用戶退出相互寶是否公平?比如某人花20元買了「航意險」,結果飛機沒摔。坐了100次飛機,花了2000元保費,卻沒摔死,認為「虧大了」、「不會平」,找保險公司退錢,合理嗎?
相互寶只能覆蓋一定年齡、身體基本健康的人,這樣參與者的負擔才在可承受的範圍內。
但年過60,罹患疾病的概率大增,這正是需要保障的時候。正所謂「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老年版相互寶的出現,應該就是從這個考慮出發的。
老年防癌計劃沿用了「一人生病、大家出錢」的模式,目前可提供10萬元互助金,每人分攤金額不超過1元,比「年輕相互寶」高一個量級。
身強力壯的打工者,覺得疾病離自己很遠,更別說大病、重病,所以不見得關注相互寶。但他們的父母年事已高,或許沒有社保和醫保。子女為父母加入,雖然10萬塊錢不一定夠用,但可以減輕父母大病帶給自己的經濟負擔。這計劃受益者是缺乏保障的老人和他們收入不高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