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的病因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心肌炎兩大類。
感染性心肌炎分為以下幾種。:
(1)細菌性感染:如鏈球菌性、葡萄球菌性、肺炎 球菌性、腦膜炎雙球菌性、嗜血桿菌屬、淋球菌性、布 魯杆萬、白喉桿菌、沙門菌、結核桿菌、土拉菌等。
(2)病毒感染:如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 毒、腮腺炎病毒、風瘠病毒、麻疹病、牛痘病毒、水 症病毒、天花病毒、狂犬病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巨 細胞病毒、腺病毒、蟲媒病毒、腦心肌炎病毒、肝炎病 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
(3)真菌感染:麴黴菌、放線菌、芽生菌、念珠茵 隱球菌、球孢子菌、組織胞漿菌等。 (4)螺旋體感染:鉤端蝶旋體病、萊姆病、回歸熱、 梅毒等。
(5)寄生蟲感染:霰尾蚴病、血吸蟲病、弓形蟲病、 旋毛蟲病、錐蟲病、內臟遊走性幼蟲病等 。
(6)立克次體感染:斑疹傷寒、羌蟲病等。
(7)支原體感染:肺炎支原體等。
非感染性心肌炎主要包括中毒性、化學性、免疫性 和物理性損傷。
最常見的病因包括:古柯鹼、千撫素 α、三環類抗抑郝藥、白細胞介素一2、吩塞嗪類藥物、 依來丁、甲基麥角醯胺、氯唾、銻化合物、鋰、碳氫化 合物、兒茶酚胺、鄶、_氧化碳、低鈣、低硨、低鎂、牛磺酸缺乏、肉鹼缺乏、硒缺乏、竭蜇傷、黃蜂蜇傷 蜘妹蜇傷、蛇咬傷、砷、環磷醯胺、疊化合物、對乙醯氨基酚、氟尿嘧啶、紫杉醇等可直接作用於心肌,導致心肌損傷。
而一些抗生素,如青寡素、氯黴素、四環素、鏈黴素、兩性黴素B等可引起過敏反應,進一步引起過敏性心肌炎。
此外,一些抗驚厥藥、抗結核藥、解 熱鎮痛藥、利尿藥等也可引起變態反應,導致過敏性心 肌炎。而中暑、低溫、電離輻射等物理性因素也可損害心肌,誘發心肌爽。
心肌炎分哪幾種類型
(1)按病程分:病程在3個月以內者稱為急性心肌 炎,病程在3-6個月者稱為亞急性心肌炎,病程在6個 月以上者稱為慢性心肌炎。
(2)按臨床症狀分:可分為七型,分別為隱匿型、猝死型、心律失常型、心力衰竭型、暴髮型、慢性心肌炎和後遺症型。
(3)按病情輕重分:可分為輕型、中型、重型 。
(4)按病因分:主要分為感染性心肌炎和非感染性 心肌類兩大類。
除了常見的感染因素可導致心肌損害,一些非感染溫損傷和放射性的理化因素冋樣也可引起心肌損害,如高溫環境、低溫床上可以作用於心臟並損及心肌的藥物很多。在這些藥物所致的心肌損害中,有些是急性的、一過性的,伴有心肌壞死後而出現炎性浸潤現象;有些損傷心肌的 因子則可導致慢性病理改變,引起組織學上的纖維化和臨床上的擴張型心肌病表現;還有一些藥物兼有急性和慢性損傷,其心臟反應常與暴露劑量和暴露速度有關。
心肌炎的好發季節與原發疾病的流行情況有關。
流 感一般多見於冬季,但1981年上海流感甲型流行時卻在夏季。柯薩奇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埃可病毒大部 分以夏秋季發病為主,而在居住條件比較擁擠的地方也 可散在發病,無明顯季節影響響。而單純皰疹病毒和帶狀 皰疹病毒感染則幾乎全年都有。 此外,氣候條件也與發病有關。比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四季氣候溫差小,故柯薩奇B組病毒感染高峰在秋季及早冬。
在日常生活中,當患上腹瀉、感冒、疤疹或麻疹等病毒或細菌感染性疾病後,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應該立即去醫院就診:
與體溫不相符合的心悸或是體溫正常時出現心悸;
突然出現胸悶、心前區隱痛、乏力氣短、心率過快或過慢和掌厥;
自覺心跳「忽快忽慢」,或者跳跳停停」;
活動後氣促、胸悶、咯泡淶疾、夜間不能平臥甚至需坐位休息(端坐呼吸)等急性或嚴重心功能不全症狀;
突然出現劇烈的胸痛等症狀,或者突然出現腹痛症狀,無論是否伴有腹瀉或噁心。
也有一些患者心臟症狀並不突出,但全身多器宮衰竭徵象明顯,經心電圖及實驗室檢查確診為心肌炎。如幼兒出現面色蒼白、發紺、四肢發涼、兩眼凝視等症狀;少數成年患者出現全身疼痛、發熱、少尿、暈厥等全身症狀。
所以,如果出現上述症狀,無論前期是否有過感冒或胃腸道症狀,均應及時就醫。尤其是嬰幼疾病往往來勢兇險,而且因為患兒尚無清晰的表達能力,更需要家長「察言觀色」,及早發現異常信號,及時送醫院就診,以免貽誤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心肌炎常見的併發症的治療?
心肌炎常見的併發症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 心源性休克等,對於這些併發症應及時處理,如出現心力衰竭時可給以強心利尿劑;有心律失常時應針對具體情況加以治療,出現室性早搏者可給以減慢心律,有嚴重房室傳導阻滯者可給以異丙腎上腺素等;心肌炎患者一旦有休克發生說明病情十分危急,必須抓緊時機搶救 給以擴充血容量、升壓藥物等措施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療
主要針對兩個方面:病每感染 和心肌炎症,因此,臨床上一方面要爭取旱期診斷,以 便及時治療,另一方面治療重點應放在保擴受損傷的心 肌,切斷病每複製,對抗病毒所激活的氧自由基引起的 損傷。
但是,臨床上針對這方面的治療特異性還缺乏有效方法,目前主要是靠綜合措施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包 括一般治療、抗感染治疔、保護心肌、免疫治療、中藥治療及併發症的治療等 。
(1)一般治療
休息:臥床休息是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即使病情輕微也要嚴格限制活動,這樣既可 以減輕心臟負擔,又可減少心肌氧,減少心肌內炎症物質的吸收,使病變細胞得到修復。臥床休息時間視病情輕重而定,急性期症狀顯著或者心電圖明顯異常者應臥床休息3-4周,直至體溫正常;體格檢查或者影像學檢查發現有心臟擴大或者伴有心力衰竭者、時間要適當延 長,直到心臟縮小到正常大小,心功能恢復至正常穩定 後,開始下床輕微活動,並且根據病情的恢復情況,漸 漸增加活動,一般來說急性期要靜養3個月左右。如果是重症患兒需臥床休息半年以上,最好在發病早期住院治療並在成年人監督下休息,而且1年內應避免劇烈的 體力活動 。
飲食:對於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飲食上宜給予富有維生素和蛋白質且易於消化的食物,應少食多餐,避免 暴飲食,以免增加心臟的負負荷。
鎮靜與吸氧:對哭鬧、煩躁不安者可應用鎮靜劑,有缺氧症狀者可給予氧氣吸入,改善機體缺氧,同時增加心肌供氧。
(2)抗感染治療:
抗感染治療雖然對引起心肌炎的 病毒沒有直接作用,但是因為細菌感染常常是病毒性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