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田思奇
當地時間周一(1月4日),美國首個接種新冠疫苗的紐約州護士桑德拉·林賽(Sandra Lindsay)又接種了輝瑞/BioNTech疫苗的第二針,是時隔三周完成兩針接種流程的首批醫護人員之一。
但許多美國人恐怕無法像林賽一樣接種第二針疫苗加強免疫效果。而在歐洲國家,接種完第一針疫苗的民眾恐怕要等上6周、12周甚至更久才能接種上第二針。
美國政府新冠肺炎疫苗項目負責人蒙塞夫·斯勞伊(Moncef Slaoui)上周日在CBS電視節目中表示,如果要加快疫苗推廣的速度,可以只給18至55歲的人群接種一半劑量的Moderna新冠疫苗,也就是從兩針減為一針。政府已開始與Moderna公司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商討此事,最終FDA將作出決定。
到目前為止,FDA已經批准輝瑞/BioNTech和Moderna的新型mRNA疫苗,這兩種疫苗都報告了95%左右的有效率,但這一數字是基於接種兩針疫苗的試驗結果。
與此同時,截至1月4日,美國只有450萬人接種了新冠疫苗,遠遠低於聯邦政府在2020年底前為2000萬美國人接種的計劃。
還有專家認為,為了儘早擴大有疫苗保護的群體,可以推遲接種第二針。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系主任Robert M. Wachter和布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Ashish K. Jha在《華盛頓郵報》撰寫評論稱,試驗表明,接種第一針疫苗後10天就出現免疫效果,單針注射後8至12周內免疫效果直線下降的可能性也很小。
而從宏觀來看,兩位醫學專家認為:「完美的世界不需要任何取捨。但2020年教會我們的是,我們並沒有生活在完美的世界裡。本月將有5萬至10萬美國人死於新冠肺炎。給1億人,特別是那些高危人群,接種一針有80%到90%有效率的疫苗,和只給5000萬人接種兩針達到95%有效免疫相比,前者能挽救的生命要多得多。」
但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上周五對CNN表示,美國不會追隨英國的腳步延遲第二針接種,目前仍將遵循輝瑞/BioNTech的指導,在第一劑疫苗接種三周後接種第二針。
英國衛生機構上周宣布將優先為儘可能多的人接種第一劑疫苗,因此需要接種第二針的民眾可能最多要等待12周。這一舉措適用於英國已批准的輝瑞/BioNTech和牛津/阿斯利康疫苗。
英格蘭首席醫療官克裡斯·惠蒂(Chris Whitty)聯合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三地的首席醫療官宣布支持推遲第二次接種的決定,以確保更多人儘快接種第一針疫苗。他們在聲明中辯護稱,該決定基於「風險和收益的平衡」,「大部分」早期免疫都來自第一針。
歐洲大陸方面,德國也在考慮效仿英國推遲接種第二針,丹麥則已經在本周一批准將兩針新冠疫苗的間隔延長至6周(42天)。歐洲藥品管理局表示,為獲得全面的免疫,輝瑞/BioNTech疫苗第一針和第二針之間的最長間隔42天。
然而研發疫苗的兩家公司並不認可延遲接種第二針的做法,因為此前的試驗沒有提供足夠的數據證明延遲接種的效果。
總部位於德國美因茨的BioNTech公司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大多數試驗參與者在研究規定的窗口期內接種了第二針疫苗,對於其他接種時間表,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沒有得到評估。」
輝瑞公司上周也對英國的決定提出了質疑:「沒有數據可以證明第一針疫苗接種21天後的保護效果。」
除了對免疫效果有潛在影響,Advance Health Equity創始人、醫學博士烏奇·布萊克斯託克(Uché Blackstock)還在Twitter警告稱:「雖然讓儘可能多的人接種疫苗是支持將疫苗劑量減半或者延遲接種的理由,但改掉臨床試驗中的任何方案都可能會進一步削弱公眾對疫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