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選角」背後的「奇葩」理由,有些你不知道,有些你想不到

2020-11-13 八卦小錦鯉

1986年,張藝謀籌拍一部電影,在選女主角時費了不少周折。

用原著裡的話,女主角應該是「豐乳肥臀」的。依著「豐乳肥臀」的標準,張藝謀初步定下一位女演員,但還是覺得缺少些什麼。

臨走的那一天,另一位也在推薦名單中的女演員從外地回來了。張藝謀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和攝像顧長衛一起去給女演員錄一段戲。

誰知顧長衛對新買的攝像器材不熟悉,拍完後回來一看,鏡頭全是虛的,唯一的一個實鏡頭只有四、五秒,還是女演員正在靜靜地聽別人說話。

虛實相錯間,女演員竟有一種特別的魅力。

「很有味道。」顧長衛指著最後定格的實鏡頭說。

張藝謀轉頭問副導演楊鳳良:「你覺得呢?」

楊鳳良也點頭:「是挺有味道的。」

「有味道……」

張藝謀若有所思。

幾天後,張藝謀做出一個大膽又慎重的決定——換角,用後來的女演員代替之前已經定下的女演員。

這個關於選角和換角的故事,相信不少小夥伴在兩分鐘前就已經知道了真相。電影是《紅高梁》,最初定下的女演員是史可,後來的女演員是鞏俐。

張藝謀如此重視選角,是因為選角的成敗往往關係著一部影視劇的成敗。

對於觀眾來說,「選角」只是一個具體的結果。定妝照一出來,能夠還原心中形象的,就是「神仙選角」,與心中形象差之千裡的,就是「垃圾選角」。

但是對影視創作者來說,「選角」卻是一個從無到有、從概念到具象、從靜態到動態、百裡挑一的複雜過程,這其中需要創作者們強大的審美能力、想像能力和判斷能力。

比如張藝謀憑著一種「有味道」的感覺選擇了鞏俐,但是當莫言看到鞏俐時,心裡的第一感覺卻是壞了,「這部戲將砸在她手裡」,因為在莫言的想像中,原著中的「我奶奶」應該是一朵「鮮豔奪目、水份充足的帶刺玫瑰」,而不是當時「初諳世事」、「穿著不倫不類」的女大學生。(雙引號內文字來自莫言短文 《妖仙狐媚——激揚鞏俐》

而且張藝謀也坦言,如果僅憑外形,史可其實更加符合原著中的人物形象,鞏俐當時是「細細高高」的,安靜話不多,與鄉氣十足的「我奶奶」相去甚遠。張藝謀憑感覺選擇鞏俐,絕對是一次冒險。

不過結果卻證明莫言的「感覺」是多餘的,張藝謀的「感覺」是對的。鞏俐扮演的「我奶奶」雖然略顯青澀,卻自帶一股野性與熱愛。

隨著《紅高梁》的一炮而紅,這次「神仙選角」也把鞏俐推向國際影壇,成為中國女演員中名符其實的「鞏皇」。

一種「有味道」的感覺,令鞏俐取代了史可,哪怕在多年以後,張藝謀再談起當年的選角,也還是說不清、道不明,只能感慨老天爺賞飯吃,鞏俐天生就是做演員的材料。

與張藝謀相比,周星馳選角就實在得多,他不憑感覺,憑星座。

去香港中文大學演講,周星馳說:「世界上我只信三種東西,一是愛,二是緣,三是星座。」有媒體問他是什麼星座,他說:「我的月亮星座是水瓶座。」在《行運一條龍》裡,他偏要加入一段對水瓶座性格的剖析。

等等,為什麼都是「水瓶座」?

因為星爺的初戀是「水瓶座」。

2004年,周星馳籌拍《功夫》,面對全球華人海選女主角,條件之一就是必須得是水瓶座。

「水瓶座」的黃聖依憑藉星座成為了「星女郎」,而「啞女」這個角色也成為她演藝事業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有導演信星座,就有導演信「面相」。

姜文拍《陽光燦爛的日子》,選擇了和他長得相像的夏雨。

張元拍《看上去很美》,選擇了和編劇王朔長得很像的董博文。

陳凱歌拍《無極》,選擇了與妻子陳紅年輕時長得很像的張栢芝。

馮小剛《芳華》的女主角苗苗更是與年輕時的徐帆一個樣。

是不是大導演選角時都這麼「任性」?

還真是。

徐克當年翻拍《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曾遭到金庸先生的反對。金庸對他說:「徐克,當初我寫《笑傲江湖》時,我希望是由某個不像林青霞的人來演,你這是錯誤的決定。」金庸顯然是覺得林青霞太漂亮了。但是徐克堅定地對金庸說:「在我看來,這就是林青霞的角色。我認為她相當合適。」

徐克的「任性」,成就了經典的「東方不敗」。陳凱歌的「一念之差」,則成就了最另類的「楊貴妃」。

為了《妖貓傳》裡的「楊貴妃」一角,陳凱歌曾經在張雨綺和張榕容兩人之間猶豫了好長一段時間。張雨綺顯然更豐滿,張榕容則更加具有異域風情。選誰,都不錯。不選誰,又都不對。這時,一個念頭從陳凱歌腦海中一閃而過。如果由知名度較高的張雨綺來扮演楊貴妃,觀眾會說「張雨綺好漂亮」,但是如果由張榕容來扮演楊貴妃,因為她在內地知名度有限,觀眾只會說「楊貴妃好漂亮」。

就這樣,張榕容的「楊貴妃」橫空出世,成了《妖貓傳》裡最耀眼的角色。

可以看得出來,在那些「神仙選角」的背後,其實是導演個人審美、觀念、偏好、情意結的集中體現,深究其中,多少顯得有些「奇葩」也就不足為奇了。

關於選角,目前世界範圍普遍存在兩種制度,一種是「導演中心制」,一種是「製片人中心制」。

前者是導演在選角中擁有一錘定音的話語權,後者是製作人具有統籌選角的話語權。

在我國,大多數選角都是導演說了算,這是因為導演不僅是整個劇組創作的核心,也是影片質量最主要的承擔人。選角中的「導演中心制」,源於影視創作過程中的「導演中心制」。

導演需要對影片質量負責,當然也需要對選角質量負責。

角色選得好,觀眾贊其「神仙選角」,導演的功勞最大。角色選得不好,或者選擇的演員完成度不高,遭到觀眾批評,導演也不用覺得委屈,畢竟拍板做決定的人是你導演。

而在「製片人中心制」中,導演的責任就沒有那麼大。

「製片人中心制」盛行於好萊塢,一般是由製片人來統籌劇組的劇本、選角、後期製作、宣發等一系列工作,導演只負責具體的執導工作,只對專業的導演工作負責。對於選角,導演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但是最終決定權還是在製片人的手中。

著名製作人凱文費吉,漫威總裁

兩種選角制度各有利弊。(更準確地來說,「導演中心制」和「製片人中心制」其實是兩種並存的影視創作制度,不僅僅包括選角。不過就本篇文章而言,主要討論選角中「導演中心制」和「製片人中心制」)

「導演中心制」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將導演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最大,從選角開始,就實現了整部電影審美格調與情感表達的統一。比如張藝謀電影裡的鞏俐,賈樟柯電影裡的趙濤,都是獨一無二、「女神」般的存在。這是因為從角色創造、角色選擇時,演員的形象、氣質就已經在導演的腦海中,出來的效果自然如同「量身定做」一般。

但是「導演中心制」的弊端也十分明顯。導演再怎麼優秀,也是一個有著七情六慾的人。導演的私心,是「導演中心制」的最大隱患,也是各種「潛規則」的溫床。

「製片人中心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約束導演的權利,使選角看起來更加地公平、公正、公開,也更具有商業意義。(在這方面最近幾年做得最成功的是漫威,關於「超級英雄」的選角無一不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結果)其弊端則是把編劇、導演等眾多影視創作者的創作力架空,把選角變成冷冰冰的商業談判和資本博弈。

兩種制度很難說哪種更優越,無論導演說了算還是製片人說了算,都有「神仙選角」的時候,也都有「看走眼」的時候。但是無論哪種制度,影視創作者們的用心程度,卻是可以通過影片質量反映出來的。

《霸王別姬》在中國影史的地位不用贅述,鞏俐扮演的「菊仙」、張豐毅扮演的「段小樓」、張國榮扮演的「程蝶衣」更是一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神仙選角」。

「菊仙」的人選一開始在梅豔芳和鞏俐之間猶豫,陳凱歌認為鞏俐與張藝謀合作次數太多,恐怕不能融入自己的電影風格,製片人徐楓則認為梅豔芳與張國榮合作過《胭脂扣》,情侶形象深入人心,這一次要演一對「情敵」,觀眾容易出戲。

「段小樓」考慮過當時最具有陽剛氣的兩位男星——周潤發和成龍,張國榮提名讓張藝謀扮演,陳凱歌還有意親自上陣。最後是張豐毅與張國榮站在一起更像一對「師兄弟」,才最終確定下來。

「程蝶衣」的人選就更多了。陳凱歌屬意尊龍,蔡國慶、雷漢(後在電影中扮演小四)、張衛健、梅葆玖先生的親傳弟子胡文閣,都在考慮的範圍,甚至據說姜文還曾經主動請纓。後來編劇蘆葦爆料,是劇組投票選出了張國榮,陳凱歌才不得不放棄選擇尊龍的想法。

你能接受這樣的程蝶衣嗎?

還是這樣的吧!

「神仙選角」絕對不等於「靈機一動」,需要建立在對人物、演員的理解上,背後的「奇葩」理由更不是導演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個人情感、風格、經驗的集中湧現。

張藝謀憑感覺選擇了鞏俐,建立在他對原著人物「我奶奶」細膩、超脫的理解上,他擺脫了原著小說對「我奶奶」在外形上的文字束縛,進入到神似的領域。

周星馳憑星座選擇了黃聖依,圓了自己的「初戀情結」,然而黃聖依在星爺的打磨下,貢獻出的卻是這麼多年唯一能打動觀眾、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

姜文選擇夏雨,不僅僅是長相。夏雨說,姜文選擇他,一部分是長相,一部分是他當時玩滑板的狀態看起來特別健康,富有活力,與導演心中的「馬小軍」不謀而合。

陳凱歌最終放棄尊龍,選擇張國榮,也並非簡單地「屈從民意」。

在北京電影學院的一次觀影交流會中,陳凱歌談起當初選擇張國榮的原因。他說當他在給張國榮講劇本的時候,張國榮一直靜靜地聽著,那時他感覺「我和他的交流像是一個坐在船頭的、這個故事船上的人。在船動起來之後的湖光山色,時時在變化,這些光影、水波都在他的臉上有所反應。我不願意說他是在演,但是他緊追著程蝶衣,用一種非常含蓄的方法接近他、表達他、愛他。」是張國榮與程蝶衣在氣質上、內心裡的無限切合,才令陳凱歌下定決心,程蝶衣非他莫屬。

總之,理由多種多樣,態度只有一樣——你認真地對待電影創作,電影也會慷慨地回饋於你。「神仙選角」的背後,是影視創作者的熱愛。

娛樂有理性,八卦有道理。我是八卦有理,與您一起看娛樂、說八卦!

相關焦點

  • 聽過最奇葩的分手理由,原因竟是……
    有些人曾因為社會責任感。或者是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和對方分手,也有人因為穿著打扮和對方分手,更多的分手理由竟然是"不合適"。"分手就應百該體面",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首於文文的《體面》。分手的理由千奇百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說不出口的。愛了,就算有再多的不合適,也會不離不棄。不愛了,就會內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抽身而出。你遇到過或曾聽說過哪些奇葩的分手理由呢?1.
  • 為什麼你遇到的領導都是奇葩?告訴你五條背後的真相!
    在信息不對等的基礎上,作為員工不要輕易質疑領導是「白痴」、「偏執狂」、「有錢嘚瑟」、 「背後有人」,他的行為背後,一定有你不知道的原因。《任正非正傳》一書裡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華為一個新員工,北大畢業,剛到華為時就公司的經營戰略問題,洋洋灑灑寫了一封「萬言書」給任正非。
  • 直通第六季《奇葩說》選角複賽的機會,這次等你來
    「活爹」吼來的詹青雲 詹青雲在一篇採訪中提到,參加《奇葩說》是邱晨邀請的她和龐穎。 邱晨說,你們倆來玩兒吧。詹青雲回,不去不去。邱晨再說,錘死你啊! 詹青雲覺得反正自己當時剛畢業,有好幾個月無事可做,於是就來了。
  • 那些影視劇中的神仙選角,有你喜歡的嗎?
    劉亦菲本身就自帶清冷的氣質,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就是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而「神仙姐姐」的稱號雖然來自《天龍八部》,但形容小龍女也是很貼切的。加之劉亦菲從小學習舞蹈,在拍攝打戲的時候乾淨利落,身姿優美,就像真的會飛一樣。
  • 《以家人之名》開播,導演神仙選角,「三兄妹」奇葩年齡差成笑點
    而在8月10日晚上,有一部新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即將開播,先不說劇情如何,光是看到三位主演,網友們就已經開始稱讚這部劇的導演是「神仙選角劇中的兄妹三人分別由譚松韻、張新成,還有宋威龍扮演,說他們是導演的神仙選角也不無道理
  • 《你是我的榮耀》於途殺青,誰關注楊洋裝扮 妥妥的神仙選角
    《你是我的榮耀》於途殺青! 只不過影視圈子那麼大,雖說彭冠英算是小說改編劇的經典選角,但我卻更看重《你是我的榮耀》劇中的男主角楊洋。
  • 神仙選角又炸場了
    郭敬明又接過話頭,直言:「這個行業就是這樣,好的演員就是有更多的選擇權,越不好的演員就是找到你的都是別人不想演的,你要接受這個殘酷。」即便大牌如好萊塢昔日的頂級笑匠金·凱利,也因為兩部電影接連撲街,再也接不到商業片男主角,後來只能從小螢屏上謀求翻身。節目上,倪虹潔也感慨,年輕的時候面前曾擺著很多女一號的表演機會,但當時並沒有珍惜。表演行業不是做慈善,市場淘汰你的時候,從來是一句招呼都不打的。
  • 史上最奇葩APP,你絕對想不到!
    進入Ghost Detector測鬼雷達後,訊號就開始搜索你身旁的電波,這款軟體有聲音做幫助,提醒你異常的警示。電磁波所要表達的意思,光點的顏色代表信號的強度,從強到弱依次為,紅、黃、綠、紫。而「-」代表沒有活動;「。」則表示磁場活動強烈。這是一款鬼魂探測器應用,但不知道是否適用於全球的鬼魂。
  • 電影上映的背後,那些怪異的訴訟理由,您認為那個奇葩無釐頭
    然而,現在拍攝一部電影實在是太難了,陣容經費不說,還得注意版權、還得防止侵權,然而有些電影被起訴的原因令人哭笑不得,今天給大家帶來幾部電影背後那些奇葩的訴訟理由:潘金蓮起訴馮小剛要是知道《招魂》三部曲總票房還不到九億美元。最終,雙方在庭外達成和解,至於私下裡進行了什麼交易就不得而知了。
  • 有哪些影視作品是神仙選角?
    所謂的「神仙選角」,意思就是影視劇選角選得好,能夠神還原觀眾心中的形象。
  • 神仙選角意想不到
    相信大家這段時間也是追劇追得很過癮吧,畢竟這段時間的電視劇真的是多得數不過來呢,好比《三千鴉殺》這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那簡直就是引起一陣追劇熱潮 啊,這部劇是改編自熱門小說的,這影視化的效果也是蠻讓人滿意的呢。而現在,《三千鴉殺》還沒完,又一古裝改編劇火熱來襲了,而且這部劇的男女主更是讓人意想不到呢!
  • 有哪些影視作品是「神仙選角」?
    那「你要媳婦不要,要我就給你送來」的「情緣」,李秀芝因為「逃荒」來到草原的陰差陽錯遭遇。笑聲背後是時代的痛點。還有那與丈夫初識時「讓水」「分飯」等細節,那羞澀的眼神與沉默的表達。那「我從結婚的那一天起就給他改正了」「我把心都扒給他了」的甜蜜。甚至與丈夫送別時,背著兒子追出好遠的身影。簡簡單單,卻不知不覺看哭多少年輕人。
  • 顧漫四部劇的神仙選角與神仙收視率,都是神仙顏值,你看過幾部呢
    顧漫四部劇的神仙選角與神仙收視率!1.(當年)3.楊洋鄭爽《微微一笑很傾城》:到底多火,從開播至今幾年了網絡還在討論還在不停重刷,播放量就不用提了,火遍全世界。4.楊洋熱巴《你是我的榮耀》:未拍先火《你是我的榮耀》9.20開機!期待兩位即將合作演繹的於途和喬晶晶嗎? ​​​
  • 有些你肯定想不到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生活習慣多種多樣,那麼,你知道古代人們是怎麼生活的呢?他們沒有手機玩、沒有電視看,每天生活豈不是很無聊呢?然而,並非如此,古代人的生活習慣,有些是你肯定想不到的。下面我們來看看歷史文獻記載中的古人生活習慣。
  • 《少年的你》拍攝選角那些事,以及它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少年的你》拍攝選角那些事,以及它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少年的你》票房可觀、好評如潮,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一部影片了。但是關於《少年的你》其實有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如果你知道《少年的你》拍攝選角的那些事,一定也會覺得它成功是因為它值得。關於《少年的你》你不知道的事其一:男主角的選拔。這部影片的男主角是易烊千璽,這是網友們都知道的,易烊千璽能夠得到這個角色也確實是憑自己的實力。
  • 韓國舉行奇葩發呆比賽:不準笑不說話,勝出者誰也想不到!
    這不,有些國家的人甚至是更會玩兒,就比如韓國舉行奇葩發呆比賽:不準笑不說話,勝出者誰也想不到!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說勝者誰也想不到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經了解,這個奇葩的發呆比賽是在韓國首爾舉行的,是「第一屆發呆大賽」。韓國的這個發呆大賽規定參賽者不能睡、不能動、不能笑、甚至心跳加速都會慘遭淘汰。
  • 安家:我拿你當朋友,你背後捅一刀,有些損友不可交
    有些朋友就是這樣,當面君子背後小人,你對他是一片真心,但他卻不但見不得你半點好(尤其是比他好),而且還會在你落難的時候,不但不伸手幫忙,反而背後捅你一刀,甚至高高在上地奚落和嘲笑你。看吧!你就是不如我,活該這樣!
  • 有些你絕對想不到!
    比如中國首富馬雲,比如外交官耿爽、體育明星郎平等,當然,還有一些大家絕對想不到的。二年級二班的尚官正同學在紅領巾尋訪活動中尋訪到的是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詠春拳第一人、傳奇人物葉問。「葉爺爺在一場場的比拼中,扛起振興中華大旗。他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現在有些國家想欺負我們中國人,作為少先隊預備隊員,我也要像葉問爺爺那樣, 學習掌握過硬的本領,用我們最厲害的拳腳打敗那些可恨的敵人。」
  • 離職後說不出話,不要只找理由,告訴你背後的原因
    離職後不能說的話,不要隨便找理由,告訴你背後的原因當自己不想做事的時候,就會提出辭職,到時候免不了會被上司問及原因。通常辭職時的理由:工資太低了維持不了自己的生活;公司晉升體制不好,呆在沒有什麼意義;領導很難相處,花費了太多時間在領導上面;地點太遠了,同時兼顧不了公司和家庭兩個地方;環境太差,交通不便,會影響健康等。
  • 你不知道的道教神仙避諱!
    劉病已是一個很奇特的皇帝,他是皇帝卻坐過牢,為了不讓百姓避諱而自己改名。公元前64年6月,漢宣帝劉病已說:「聽說古代天子的名,不易知道卻容易觸犯。現在百姓因上書觸犯我的名而犯罪的人很多,我很同情他們。我把名改為詢。凡是在我改名前觸犯我的名(病己)的人,赦免他。」不僅僅是赦免,而且因為「病已」兩字使用太頻繁,未免百姓不便,改成了單字「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