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臺灣人來說,早上八點吃早餐似乎是項極為困難的任務。
但是,對於許多知名的早餐店而言,每天清晨五六點,店鋪外就排著長長的人龍,確實是件極為尋常普遍的現象。
像臺南的鹹粥與牛肉湯就是明顯的例子。
近年來,許多人特地趕到臺南,會在破撓前為了傳說中的味道,在知名的店家門口排隊。雖然許多美食旅遊的文章,把這種現象吹捧為臺南市井百姓吃早餐的日常行為。其實不然,早餐吃飯喝粥, 在臺灣早期的一些聚落,象徵著居民一天生活的開始;即便現在在臺北這樣的大都市,很多地方,特別是廟宇周遭還存在著這類傳統早餐店:每天一大早,那些婦女和先生向神明焚香禱告後,走出廟門外就會向老闆招手,點一碗米粉或稀飯,順便搭配幾樣小菜,比如燙地瓜葉、肝連、荷包蛋。飽餐一頓後再回家張羅一家老小。
而以牛肉湯作為早餐,在農耕社會時期,確實有些許奢侈。雖然,用一早宰殺的溫體牛做早餐,不僅肉質軟,還湯汁鮮甜;而對於一向認為自己是臺灣城市中歷史底蘊最為深厚的臺南來說,不太認可早餐喝牛肉湯,這也有這麼一點「不合禮數」,仿佛早餐吃牛肉湯是暴發戶的行徑。不過,這也是我自己的推測,說不定臺南人本身也並不覺得早餐吃碗牛肉,有什麼了不起的。
有次,我到臺南,起一個大早,也跟風去排牛肉湯。我一直揉著睡意朦朧的雙眼,避免睡著時,瞥見一對情侶排到我的後方。女生似乎剛醒、滿臉怒氣地埋怨男生,說「為什麼一大早就得起床,吃碗沒什麼大不了的牛肉湯」。男生則一直很有耐心安撫女孩,並緊緊牽著女生的手。女生仍不斷數落男生不夠體貼,甚至悻悻然說「想要離開」。男生突然一把將她抱住,說:"我之後就要到臺北念書了,不能再一直陪著妳。但是,妳容易貧血,又愛熬夜爬不起來吃早餐。帶妳早點來吃牛肉湯,也許可以調整體質又能規律早起。多愛自己一點,好不好?"
語畢,女生把頭悶在男生胸前,緊緊抱著他一直不肯鬆開。
此時,冬日的早晨也開始漸漸透過一絲陽光,原來空氣中的冷淡也一併融化開來了。
後來有一天,我一個人在臺北吃著早餐,忽然想到:所謂的早餐,是始終牽絆著另一個人的。你在神明面前,祈求家人平安也好;在人潮中,苦苦等待溫暖也好。若妳心中沒什麼在牽掛的人,你會不會一直睡到中午,不吃早餐呢?但會不會因為你這樣不愛自己,才會更沒有人肯愛妳吧?!
記得吃早餐,好不好?
愛自己多一點,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