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是地區「麻煩製造者」,必須對其加以抵制!——希臘外交部長尼科斯丹迪亞斯
近日,俄羅斯主導的納卡停火協議突然遭到破壞,這場衝突的始作俑者土耳其再次露出了真面目,安卡拉欲協助亞塞拜然收復整個納卡地區,擴大自身在高加索地帶的影響力,並衝擊俄羅斯的戰略防線。但是事與願違,作為「麻煩製造者」的土耳其功敗高加索,並沒有獲得想要的戰略利益。為了轉移矛盾,土耳其欲染指克什米爾,公開協助巴鐵。
12月15日,據中東媒體《耶路撒冷郵報》報導,根據印度情報部門掌握的消息稱,印度安全機構與邊防士兵已經在克什米爾的實控地區掌握了大量的線索,受到土耳其支持的武裝分子以及外籍僱傭軍正在向克什米爾的爭議地區進駐,並試圖協助巴基斯坦越境襲擊,破壞印軍建立的防線。過去的一周之前,印度安全部隊已經出動大批作戰人員,試圖對這些武裝分子發起圍剿。
另有媒體報導稱,土耳其在敘利亞境內招募了大量的僱傭軍和極端組織,並為這些作戰人員提供了資金和武器支持,有一部分被輸送到納卡地區協助亞塞拜然攻擊亞美尼亞,另有一部分被派遣到克什米爾地區,秘密潛入印巴邊境線附近駐守。據悉,土耳其招募的武裝分子可獲得兩千美元的月薪,武器彈藥均會充足提供,唯一的要求是要服從作戰安排。
但讓外界非常疑惑的是,土耳其與巴基斯坦相距甚遠,插手克什米爾地區的事務會獲得戰略利益嗎?其實不然,長久以來,土耳其一直將巴基斯坦視為自己的盟友夥伴,並為其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近期,巴基斯坦軍方欲購買土耳其生產的TB-2型察打一體化無人機,並部署在克什米爾地區增強制空權,挫敗印軍的挑釁。此舉得到土耳其的大力支持,雙方的軍事合作得到深化。
其次,土耳其在高加索地區獲取戰略利益遭遇巨大的挫敗,只能對外延伸,而克什米爾地區長期徵戰不斷,協助巴基斯坦可使其影響力不斷擴大,甚至對印度構成一定程度的威脅。稍早前,土耳其向納卡地區派遣僱傭軍協助亞塞拜然攻擊亞美尼亞,但俄羅斯強硬出手在拉欽走廊畫出一條紅線,挫敗了安卡拉的陰謀。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自知無法與俄羅斯對抗,只能另尋出路。
「一路向東」,是土耳其戰略計劃的一部分,在自己的家門口干涉納卡地區的衝突之前,土耳其已經介入了敘利亞內戰和利比亞衝突,但均未能獲取想得到的戰略利益,反而與俄羅斯的矛盾不斷加深。印度與俄羅斯又有著非常緊密的軍事合作,土耳其協助巴基斯坦,俄土雙方再一次站到對立面上,這符合安卡拉的戰略布局。除了能強化自身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之外,更深層次上來講,也能撬動沙特在阿拉伯世界的主導地位。
自埃爾多安就任土耳其總統之後,就一意孤行不聽勸阻,接連挑起地區爭端,引發外界一片譴責。希臘外交部長尼科斯丹迪亞斯也批評稱,土耳其是地區「麻煩製造者」,必須對其加以抵制!現在土耳其準備染指克什米爾協助巴鐵,必將引發印度的強烈反應,這樣一來,克什米爾地區的軍事衝突或會愈演愈烈,而土耳其坐享其成,為獲取戰略利益下了一盤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