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版權聲明: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處理:niu78niu】。
蔣萬安,男,漢族,1977年出生,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博士,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的兒子、蔣經國之孫,蔣介石曾孫。2016年1月,蔣萬安成功當選臺灣地區第九屆區域「立法委員」,延續蔣家政治香火。2017年9月9日,國民黨舉行中央委員選舉,「立委」蔣萬安以1042票,衝到第八名,高票當選。
蔣萬安成功當選國民黨中常委後,有人說:他違背了祖父蔣經國的「遺願」。傳聞中的「遺願」是,「蔣家的後人不會從政。」
其實蔣經國當時針對的是,他身後「是否有蔣家人或軍人主政」的問題,對此回答是,「既不能,也不會。」並未說「蔣家的後人不會從政」這樣的話。
而今蔣經國身後已近30年。那灣淺淺的海峽對面,旗幟綠了又藍,藍了又綠。蔣萬安的出現,讓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想起了許多年前的事情,譬如他的祖父、他的曾祖父。
蔣萬安原本姓章。章,是他奶奶的姓氏。1937年,從蘇聯回來不久的蔣經國,被父親蔣介石派往江西南昌,在這裡,他結識了秘書章亞若。已婚3年的蔣經國和章亞若走到了一起。五年後,兩人有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孝嚴和孝慈。從那開始數十年,人們只知道章孝嚴、章孝慈。蔣經國死後,章孝嚴、章孝慈才認祖歸宗,改姓蔣——蔣孝嚴、蔣孝慈。
蔣萬安這個名字據說是蔣經國取的。蔣孝嚴曾回憶說,「經國先生思考了幾天告訴我,孩子就取名為萬安,他說孝嚴、孝慈在(江西省)萬安吃了很多苦……經國先生借著兒子的這個名字告訴我,記得你小時候經歷的辛苦歲月。」
之所以說蔣孝嚴在萬安吃苦,是因為章亞若離奇死亡後,他們兄弟從桂林被帶到江西萬安避難安居,此後在蔣家的門外「隱姓埋名」多年。直到蔣萬安高中以後,父親蔣孝嚴才正式告訴他,他們是蔣家的後人。
當然,蔣家的後人遠不止蔣萬安一個。
有媒體統計,蔣家第四代中共有「六男五女」,男性多是經商,女性則多愛藝術。
在蔣家第四代男丁中,出生於1973年的蔣友松是年齡最大的一位。他留美之後長期在美國,是一名風險投資家。
蔣孝勇的三個孩子均是兒子,分別是蔣友柏、蔣友常、蔣友青。
蔣孝慈的兒子叫蔣勁松,是律師也是金融家。
在蔣家第四代女性中,蔣孝文的獨生女蔣友梅長期旅英;蔣孝武的女兒蔣友蘭定居美國。
蔣孝嚴的兩個女兒蔣蕙蘭、蔣蕙筠從事文化藝術事業。蔣孝慈的女兒蔣友菊,任職於臺灣紅十字組織。
第四代的「復仇」
在「蔣家第四代」中,蔣友柏與蔣萬安年齡相仿,是最具知名度的兩位帥哥,但性格迥異。
1976年出生的蔣友柏成立橙果設計公司,希望大家找到他不再因為姓蔣,而是因為他真的有本事。其給人的印象是「酷酷的、不受控、會放炮的憤青」;而1977年出生的蔣萬安則是溫文儒雅的模範生、有教養、有禮貌的好孩子。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蔣萬安步入政壇並沒有跟父親商量。
「我參選的決定,是到我宣布參選的前一天才跟我父親說的。」蔣萬安曾經對媒體披露,父親一開始有點驚訝,「他後來只跟我說,這條路很辛苦,但尊重我的決定。」
蔣萬安與父親蔣孝嚴
蔣萬安參選的是「立委」。他一開始就設立臉書來拉近與選民的距離。其個人主頁上寫道:
「我是蔣萬安,『立委』要傾聽民意,推動『立法』解決人民問題。我以理性問政、創新『立法』、重建臺灣競爭力為參選訴求,特別關注幼兒、教育、就業、創業、科技、老年六大議題。懇請您的支持!」
臉書上透露出,蔣萬安幾乎每周都有下基層的活動。「選舉沒有什麼特別的捷徑,就是勤跑基層。」蔣萬安說。
早晨5點來到公園,和晨練的老人們聊天。早高峰時,來到捷運站門口或者行人車多的路邊,與人握手問好,陳述自己的政見。上午、下午去人多的市場、社區等地方,發放紀念品,與民眾打招呼。晚上等垃圾車進入小區,他又趁著居民出來倒垃圾的空當上前拜訪。
遇到早上、晚上或者周末,他還不忘在臉書上給民眾打招呼:各位鄉親晚安,今天是周六,好好輕鬆一下。特別為大家獻上「太極拳之萬安從零開始」,祝大家周末愉快!
蔣萬安的此次參選被媒體解讀為「代父出徵」、「替父報仇」。2011年,蔣孝嚴參加「立委」黨內初選,以微弱差距輸給羅淑蕾。蔣萬安選擇了父親當時落敗的同一選區,並在第二輪初選中勝出,擊敗了任職8年的羅淑蕾。
2016年1月16日,蔣萬安當選臺北市第三選區「立委」。2月1日,正式進入「立法院」就職。
「非常完整的從政條件」
早在2008年,蔣孝嚴競選「立委」時,帶著蔣萬安掃街拉票,就對媒體點評兒子:「具備非常完整的從政條件。」
完整的從政條件應該是什麼?說不上來,不過其履歷倒是相當搶眼。
蔣萬安在臺灣念完大學後,便赴美國留學,先後獲得賓州大學法學碩士和法律博士學位。隨後,他又在矽谷當律師長達七年之久。
2013年,他做出了一個讓許多朋友跌破眼鏡的決定——決定舉家遷回臺灣。
「我希望我孩子的母語是中文。」這是蔣萬安的回答,他和太太希望兒子在臺灣接受教育。另一個原因,他評估事務所的亞洲客戶量大,且潛力大,與夥伴商量後,回臺灣設立臺北辦公室。
沒想到過了幾年,原本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蔣萬安轉身從政。對於這樣的事情,相信其父並不意外。早在2006年,蔣孝嚴帶著蔣萬安在大陸亮相,被問到蔣萬安是否會從政時,蔣孝嚴回答:「作為一個政治家族後代的一員,如果從政是有優勢的,但孩子本身的條件和興趣更重要。」
不知道蔣孝嚴說的「優勢」,是否包括人脈。至少在2009年蔣萬安的婚禮上,大佬雲集。
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親臨現場證婚,幾乎全程參與;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夫婦、主席吳伯雄及時任行政部門負責人劉兆玄、時任立法部門負責人王金平也都到場祝賀,就連遠離政壇的前臺北市副市長金溥聰,也難得現身公開場合。
「民眾對蔣家是有回饋的。但現在國民黨大佬和蔣孝嚴就是泛泛之交,蔣萬安靠自己就夠了。」有觀察人士這麼說。
臺灣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很早就認識蔣萬安,她在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說:「我在他七八歲的時候就認識他,這個孩子從小顯示出的氣宇就不太一樣,很有蔣介石後人的架勢,很沉穩,很優秀,有吸引力,然後他也很內斂,有智謀。」
「他的作風還是蠻親和的,像他來接受我的訪問時,走的時候都是坐計程車。」周玉蔻說。
還有人這麼評價:「蔣萬安雖然擁有蔣家血統,但他憑藉很平民的作風和很專業的努力被選民認可,這是非常不簡單的。蔣萬安的從政代表了蔣家在臺灣的另一個興起。」
以下是媒體採訪蔣萬安實錄
在賓州大學畢業典禮時,蔣萬安與父母的合照
◈ 問:你的叔叔是你父親唯一的孿生兄弟,他那麼年輕,突然腦溢血就走了,那時候你差不多在念高中,是蔣家的第四代。高中的時候你怎麼看自己的家族呢?
蔣萬安:當然那時候是非常震驚與心痛,因為我們兩家非常親近,我跟我堂哥、堂姐時常在一起。過年過節的時候,我們都還會去王昇將軍家裡吃飯,我記得最好吃的就是王晟將軍的夫人做的珍珠丸子。後來發生的一連串的事情,我印象深刻,但沒有很強烈的不幸感覺。
王晟:蔣經國很重要的幹部之一
專門做諜報和私人工作,被稱作「強硬派」
◈ 問:現在大家都認識的人是蔣友柏,大概在你出來參選立委之前,他是在公眾面前最活躍的人。你跟他熟嗎?
蔣萬安:不算熟,不過有見過幾次面,大部分時候是在頭寮謁陵的時候,也會和友柏、友常打招呼。
◈ 問:蔣友柏曾經批評過蔣介石,他覺得他的曾祖父做了蠻多在歷史上是錯誤的事情。他的母親後來出面替他緩頰,說蔣友柏曾經對她說過:「這是我們公司的 Marketing(營銷策略)。」?
蔣介石(左)和蔣友柏(右)
蔣萬安:我完全尊重也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講,這很符合他一貫的發言風格。直率,有個人想法,所以他對於曾祖父的評論,我不會覺得突兀。
◈ 問:你覺得這叫直率嗎?可是他去做生意的時候,介紹自己最重要的身份不是「設計公司的負責人」,而是「蔣介石的曾孫」。如果不以曾祖父為榮,那又為何以他為商呢?我當時說,「蔣介石也的確做了蠻多不見得是正確的事,所以有一個這樣的曾孫,也算是送給他的歷史禮物。」你會不會覺得我太刻薄?
蔣萬安:每個都有自己的評斷。
而多數人對蔣萬安的評價:儒雅
◈ 問:我剛才故意問這麼一段話,因為我對蔣萬安有興趣,「他是一個很奇特、家教非常好的小孩」。你覺得這樣當著你的面講講你的曾祖父,是一件挖苦的事嗎?
蔣萬安:你講的已經算非常客氣了,現在很多人的言語更激烈。但想想,其實這也是時代可愛的地方,多元、包容。我的整個成長背景,尤其氏我在臺灣大學畢業之後,到美國念書,後來到矽谷工作,7 年時間裡,我的想法有很大變化。
從政大外交系畢業的蔣萬安(右3)
◈ 問:矽谷有一個史丹福大學,蔣介石的日記被捐到了那裡,你去看過嗎?
蔣萬安:我有去看過。因為我到矽谷時工作的事務所,就在史丹福大學旁邊。它放在胡佛研究所。
◈ 問:因為你祖父是一個相信曾國藩的人。我覺得相信曾國藩的好處,就是真的會不斷反省,壞處就是有人會把你的日記捐出去,什麼都很坦白。蔣介石在日記裡面講他自己好色,寫得這麼清楚,「又去嫖妓,今天又犯了」。你在那裡看到一個那麼赤裸裸,有權利慾望的長輩,但又有他溫柔自省的一面。你的感覺是?
蔣萬安:我最強烈的感受是,他是每天寫日記,而且是用毛筆字寫,前後大概寫了 52 年。我認為世界上應該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 52 年每天寫,在當時的時空環境裡,經過戰亂,再到臺灣。
蔣介石日記
◈ 問:他到了臺灣那天也有寫。1949 年 12 月的時候,你祖父跟你曾祖父兩個人從成都搭飛機降落在臺灣的松山機場,直接到草山行館。他當天寫的日記是「好久沒有睡這麼一個好覺」。他到草山行館的時候是傍晚,當時的臺北還沒有那麼多大樓,而且草案行館在陽明山上,本來就是當時蓋給日本皇太子的行館,所以他們就選了一個可以看整個夜景的地方,看觀音山,看淡水河出海,看夕陽。他說,「沒有想到,臺灣有這麼美的地方。」。他沒有哀號,也沒有痛罵。
蔣萬安:果然是經過大風大浪的人。
◈ 問:過了幾天,12 月 24 日,他就跟你祖父說,「聽說臺灣有個很美的地方,叫日月潭,我們一起去看。」結果兩人剛到,就有士兵跑來說有緊急電報,「成都淪陷」。他就坐在一塊石頭上看完電報,跟蔣經國說,「我們坐船釣魚去」。沒有多久,他就捕了一條很大的魚,那個漁夫就告訴他,「很久沒有捕到這麼大的一條魚了」。他的日記寫了三個字,「好兆頭」。現在臺灣的政治運動就是要「去蔣化」,有一波很激烈是在 2006 年,草山行館就被放火燒了,銅像也被砍了,最近又再來一波。你怎麼看砍蔣介石的銅像這件事情?
蔣萬安:第一時間很心痛。但是後來,我會認為這是一個政治動作,用一些非常激進的手段達到一些政治目的,這是某些人表達意見的方式以及宣洩。
蔣介石在日月潭
◈ 問:第一個反應是你自己,第二反應你就抽離來看。那你在閱讀歷史的時候,看到曾祖父連別人的孩子都殺,會不會覺得太殘忍?你用什麼態度面對這些事情?
蔣萬安:其實大部分是用抽離的角色去看。我跟那個時代真的隔了太久。在當時的歷史事件中,他可能有很多的考量,但從現在來看,的確比較難被一般人所接受。
◈ 問:那麼對你的孩子,你打算在他幾歲的時候,告訴他這些沉重的故事?你為什么姓蔣?這個姓在臺灣以前代表什麼意義?在中國大陸曾經代表什麼意義?你的祖母是怎麼回事?
蔣萬安:我不會刻意等到什麼時候,他如果想要知道,或者他自然接收到相關訊息的時候,我就會主動把很多歷史的事情告訴他。他想要了解,那也很好,我會從各方面給他更豐富、更多的資料跟訊息。
◈ 問:你的家庭背景,有人會覺得「政治太痛了」,因為你不狠就不能從政,尤其是在亂世。但你為什麼又從政?
蔣萬安:從美國回到臺灣,其實當時還並沒有從政的打算,繼續做律師的工作,同時也參加很多的修法會議。他們知道我是美國律師,有處理案件的實務經驗,就希望我能介紹美國最新的法規,作為他們修法的參考。但是往往我參與的大大小小的修法會議,都沒有結論。我花很大力氣、很多時間去準備的資料,最後好像沒有派上用場。與其我在體制外大聲疾呼「必須要修法」「跟國際接軌」,不如跳到體制內,通過修法,用我過去的經驗和專業來解決問題。
◈ 問:「政治的狠毒」呢?
蔣萬安:當時根本沒有想到這個層次。我在 2013 年回來,2014 年就經歷了「太陽花學運」,2014 年底 11 月,「九合一大選國民黨慘敗」,當時就有很多的聲音認為,「國民黨沒有年輕人,沒有年輕的新血,國民黨的未來不樂觀」。所以在那時候,我就開始思考要不要參與 2016 年立法委員黨內選舉的初選。
◈ 問:你不覺得現在外面看來,國民黨的領導者很自私,你的參與沒有用嗎?
蔣萬安:越是有這麼多人在說「國民黨內人才斷層,高層都是老面孔,又是內鬥」,越是這種一面看衰的情形,我覺得越是有必要去做這件事情。至少我希望能夠參與。有這樣的念頭並不表示我真的可以做到,我從來沒有想過我一定會通過黨內初選。可能這是我血液的一部分,但對我來說,蔣家也只是血緣的關係。
現在他聽得更多的,是民眾的聲音
◈ 問:你的身份太特別了。你既是蔣家,又不全然是;你很帥,受人矚目。有的人很早就想把你推到臺前,成為輿論焦點。你對自己未來的角色有什麼期許?
蔣萬安:我想,既然選擇了從政這條路,我就會持續走下去。任何工作都要有企圖心,我很喜歡壓力和挑戰。不過我沒想到擔任立法委員所要面對的問題和危機,比我擔任律師時要複雜得多。我很多朋友也很關心,問我,「你能適應嗎?」說實話,我還蠻享受這份工作。
◈ 問:非常謝謝蔣萬安今天接受我們的訪問,也請原諒我問了很多,可能對你而言很埋藏心中很深,比較銳利、不是很有禮貌的問題。謝謝。
本平臺承接廣告業務,了解詳情加小編微信:ao39ao
了解更多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