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第四代從政記:蔣萬安被贊有蔣介石後人架勢

2021-01-09 搜狐網

「我要成為以民意為根據的立委。」蔣萬安說。 (蔣萬安圖/圖)

  作為年輕一代的政治人物,蔣萬安不光利用最新的社交媒體,時刻與民眾積極互動,還全天候更新自己的每日行程。

  「蔣萬安雖然擁有蔣家血統,但他憑藉很平民的作風和很專業的努力被選民認可,這是非常不簡單的。蔣萬安的從政代表了蔣家在臺灣的另一個興起。」

  迷倒無數少女的蔣介石曾孫蔣友柏,前不久出席了一場活動。活動現場他穿著隨意,T恤配一條迷彩褲,露出的肌肉更是大得嚇人,這與全場的黑西裝形成鮮明對比。

  蔣友柏在蔣家後人中算不上另類,他只是選擇了一條搞設計的人生道路。不過這卻苦了那些蔣家的支持者們,臺灣第一政治世家的後人們,怎麼會沒有一個人願意搞政治呢?好在等來等去,今年總算有了一個。

  近一個月前,蔣友柏的堂弟蔣萬安代表國民黨正式登記,成為臺北市第三選區的「立法委員」參選人。從外形上看,蔣萬安年輕、帥氣,而且擁有美國十多年的學習和工作履歷。當他作為蔣家傳人投身政治時,會產生怎樣的連鎖效應?

  「很沉穩,很優秀」

  蔣萬安1978年出生,今年剛剛37歲。蔣萬安的父親蔣孝嚴是蔣經國庶出的兒子,曾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現已淡出政壇。

  蔣萬安在臺灣念完大學後,便赴美國留學,先後獲得賓州大學法學碩士和法律博士學位。隨後,他又在矽谷當律師長達七年之久。

  臺灣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很早就認識蔣萬安,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在他七八歲的時候就認識他,這個孩子從小顯示出的氣宇就不太一樣,很有蔣介石後人的架勢,很沉穩,很優秀,有吸引力,然後他也很內斂,有智謀。」

  其實,蔣萬安小時候並不知道自己與蔣介石有什麼關係。蔣萬安第一次聽到他的爺爺是蔣經國還是在小學。當時他的一個老師偷偷跟他說起這件事。但是當時他年紀小,老師沒有明講,他自己也沒當一回事。直到他翻看周玉蔻寫的《蔣經國與章亞若》一書,才確定自己的血緣來自蔣家。

  「一直到我大學前,我們在家完全不談身世問題,我的成長過程其實跟我其他同學比較類似,過去從未因蔣家身份得到任何好處,也不是在那個家庭環境長大。」蔣萬安在對媒體提及自己的蔣家後人身份時說,「蔣家第四代就是一個後來才貼上來的標籤,在外界看來是光環、頭銜,但對我來說,有時候反而是個壓力、阻力。」

  但是,蔣經國卻非常清楚這個孫子的存在。蔣孝嚴曾回憶說,「我兒子萬安的名字,是經國先生取的。萬安出生後,王升先生就跟經國先生報告,經國先生聽了之後很高興,思考了幾天告訴我,孩子就取名為萬安,他說孝嚴、孝慈在(江西省)萬安吃了很多苦……經國先生借著兒子的這個名字告訴我,記得你小時候經歷的辛苦歲月。」

  他有自己的「兩岸政觀」

  與外界想像的不同,蔣萬安步入政壇並沒有跟父親商量。

  「我參選的決定,是到我宣布參選的前一天才跟我父親說的。」蔣萬安曾經對媒體披露,父親一開始有點驚訝,沒想到自己會選擇走這條路,「他後來只跟我說,這條路很辛苦,但尊重我的決定。」

  今年3月底,蔣萬安甫一宣布參選,便立刻利用年輕人喜歡的網際網路來拉近與選民的距離。他馬上設立了臉書個人主頁,並寫著:

  「我是蔣萬安,『立委』要傾聽民意,推動『立法』解決人民問題。 我以理性問政、創新『立法』、重建臺灣競爭力為參選訴求,特別關注幼兒、教育、就業、創業、科技、老年六大議題。懇請您的支持!」

  作為年輕一代的政治人物,蔣萬安不光利用最新的社交媒體,時刻與民眾積極互動,還全天候更新自己的每日行程。

  這些活動形式多樣:比如一杯咖啡的系列座談,會制定不同的議題,有關係青年創業的,也有提出關愛老年人,為很多子女不在身邊的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送餐;還有「萬安共乘車」,由蔣萬安開車,邀請民眾當乘客,也會有記者採訪隨行;「萬安故事屋」,則是請專門的兒童劇場來給小朋友講故事。

  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兩岸政觀」,並將其簡化為「三心二意」:大陸對臺灣應該要「真心」,兩岸關係要有「耐心」,雙方要有「同理心」,兩岸間的互動必須要有「善意」與「誠意」,才能維持穩定發展。

  「蔣萬安在國民黨內初選獲勝說明,新生代的面孔是受選民熱愛的。」周玉蔻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蔣萬安的強項是基層走得非常勤,以及他的現代感和專業能力。」

  今年5月,當面對南方周末記者的採訪邀約時,蔣萬安在電話那頭如同臺灣任何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一樣,非常謙和且有教養。

  「由於初選剛過,很多大選前的準備目前都在如火如荼展開,所以最近都在忙於籌備相關事宜。是否可等到晚些時候我們的競選組織都準備好,且有具體政見後再進行訪問?」蔣萬安在給南方周末記者的郵件裡說,「我想屆時訪談的內容也會相較更為豐富和多元。」

  「蔣萬安靠自己就夠了」

  從初選到如今的半年時間裡,蔣萬安的表現已經說明他是個十分勤奮的人。光是看他臉書上的行程,就看得出蔣萬安幾乎每周都會有下基層的活動。

  蔣萬安在社交媒體上的種種表現,顯然經過精心打磨。有時候,他像一個鄰家大哥哥,曬出自己小時候的萌照。為了打選戰,蔣家親朋好友齊動員,就連蔣萬安的姐姐也給他畫了宣傳海報:祝大家萬事平安、蔣萬安講晚安。

  遇到早上、晚上或者周末,他還不忘給民眾打招呼:各位鄉親晚安,今天是周六,好好輕鬆一下。特別為大家獻上「太極拳之萬安從零開始」,祝大家周末愉快!

  過了幾天,他又說話了:各位鄉親朋友早安!今早我在新生公園和運動的民眾們一起活動筋骨。提醒大家,今天天氣溼冷,外出時注意保暖、記得攜帶雨具,不要感冒了!

  蔣萬安這些親切誠懇的形象,與給周玉蔻的感覺非常一致。「他的作風還是蠻親和的,像他來接受我的訪問時,走的時候都是坐計程車。」周玉蔻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她認為蔣萬安可以打破一些階級上的成見,會讓這些「官幾代」在臺灣都進入一個平民競爭的狀態。

  對於蔣萬安身上的這個「蔣家」名頭,周玉蔻認為,它當然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引起大家的注意,「但他需要很警惕、很微妙地來運用他的蔣家身份,要防止炒作過度,不要讓大家有反權貴從政、政四代從政的情緒。」

  今天大多數臺灣年輕人,對1988年去世的蔣經國已經沒有太多記憶。雖然身為蔣經國的兒子,但蔣孝嚴手上可供蔣萬安利用的政治資源和關係也不多。

  「民眾對蔣家是有回饋的。但現在蔣孝嚴已經離開了國民黨副主席的位子,國民黨大佬和蔣孝嚴就是泛泛之交,蔣萬安靠自己就夠了。」一位非常了解臺灣政治的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蔣萬安雖然擁有蔣家血統,但他憑藉很平民的作風和很專業的努力被選民認可,這是非常不簡單的。蔣萬安的從政代表了蔣家在臺灣的另一個興起。」

http://news.sohu.com/20151224/n432428013.shtml news.sohu.com false 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107 report 3471 「我要成為以民意為根據的立委。」蔣萬安說。(蔣萬安圖/圖)作為年輕一代的政治人物,蔣萬安不光利用最新的社交媒體,時刻與民眾積極互動,還全天候更新自己的每日行程。

相關焦點

  • 蔣友柏:我不是「蔣家第四代」!為啥蔣介石後人都不願認祖先?
    蔣介石第四位妻子宋美齡 1898年出生於上海的宋美齡,是民國時期最著名的宋氏家族的成員,蔣介石為了得到宋氏家族的支持,於1927年蔣正式登報聲明與三位前妻脫離關係,隨後於1927年12月1日與宋美齡在上海結婚。
  • 蔣家第四代多遠離政治繁華落盡 僅蔣萬安一根獨苗
    而今年的謁陵人群中,卻少了當今蔣家在政壇的獨苗——蔣萬安,引發島內輿論譁然。就在幾天前,他還因疑為蔡英文兩岸言論護航被K得滿頭包。  一向低調的蔣萬安這次連上新聞版面,也引發人們對蔣家第四代現狀的關注。其實,蔣經國去世後,蔣家後人大多遠離政治回歸恬淡,家族輝煌對他們而言已是過眼雲煙。
  • 臺灣換鈔去蔣爭議發酵 蔣家第四代發聲(超級帥哥)
    面對高志鵬要鈔票去蔣,蔣萬安問薪資會漲嗎?高志鵬的「新臺幣設計運動」,大批網友紛紛響應,大搞KUSO。(取自網路)星島環球網消息:民進黨高志鵬過年前發文寫到「看膩新臺幣」,表示鈔票上還有孫文、蔣介石這些個人崇拜的偶像甚至獨裁者圖像,他推動「新臺幣設計運動」。唯一從政的蔣家第四代蔣萬安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尊重個別委員的提案,但紙鈔上印什麼圖像,更換的時機點並不迫切,且換鈔後,能解決一例一休物價上漲問題嗎?民眾薪資會漲嗎?
  • 蔣家第四代蔣萬安當選「立委」,他要搶救國民黨?
    在16日的臺灣地區選舉中,蔣家第四代蔣萬安宣布當選臺北市「立委」。打破24年前蔣友松「蔣家第四代絕不從政」的宣示,蔣萬安以海歸律師身份,投入2016年立委選戰。他想帶給國民黨支持者希望,也想好要以「三心二意」面對兩岸議題。
  • 港媒:蔣萬安為選臺北市長而親手推倒「兩蔣」勢必引深藍反彈
    據中評社報導 蔣家第四代、中國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提案修正「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明定人民在威權統治時期被不當沒收財產的返還辦法。蔣萬安此舉被解讀是在為未來參選臺北市長做超前部署,主動面對自己的劣勢,降低選舉時被綠營強力操作的殺傷力。
  • 民國四大家族後人今何在?美國默默無聞…
    據說,蔣宋孔陳四大家族這一說法,最早是由瞿秋白提出來的,之後陳伯達在其文章《中國四大家族》中坐實了這一論斷。之於四大家族的在中國當時的狀況與地位,最為流行的說法,「蔣家的天下陳家的黨,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財。
  • 蔣介石後代男丁多早逝:臺媒稱或因兩蔣未入土
    到了蔣家第四代,則有六個男丁,分別是蔣孝章之子俞祖聲,蔣孝武之子蔣友松,蔣孝勇之子蔣友柏、友常、友青,以及蔣孝剛之子蔣友捷。第四代無一人涉足政治。他們大都投身於商界、藝術和教育界,長期以來行事低調。俞祖聲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供職於美國一家天文機構。蔣友松畢業後在舊金山灣區租了個簡陋的房子,每天擠公交車去離灣區幾十公裡的電報山下一家公司打工。
  • 蔣家後人蔣友梅聲明 要求兩蔣日記物歸原主
    人民網12月9日電 「兩蔣日記」的歸屬權問題,因為蔣家後人蔣友梅打算訴諸法律而引發爭議。蔣友梅再度透過律師事務所發表聲明,強調她的立場就是「物歸原主」,至於「兩蔣日記」是否應該開放公眾閱覽,或是授權出版,也應該取得蔣家全體繼承人的共識。
  • 蔣介石浮棺移靈大陸,會在哪一年實現?聽聽蔣家後代的預言
    一轉眼40多年過去了,蔣介石的兒子、孫子基本都已去世,臺灣時局也翻天覆地,蔣家後代已多不從政,但兩蔣浮棺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要處理兩蔣移靈這件事,首先要請有關政府部門響應對這件事的定位,是當做『國事』來處理?還是看作蔣家的家務事?」蔣友柏說,若是「國事」,處理起來也不複雜。臺灣領導人不止兩蔣,還有嚴家淦,他安葬在了五指山。
  •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後人,都去往何處?現狀如何
    民國時期,有四大家族盛名天下,那就是「蔣宋孔陳」。不過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黨敗落之後,便去往臺灣,從此不再踏入大陸半步。那麼「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後人,都去往了何處?現狀如何呢?蔣家後人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和養子蔣緯國,早些年都已去世,從此蔣家在政權上的統治也退出歷史的舞臺。
  • 蔣萬安: 10歲知祖父是蔣經國 蔣家對我僅血緣關係
    中國臺灣網1月11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被視為國民黨明日之星蔣家第三代、「立法委員」蔣萬安,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
  • 蔣萬安親手推倒兩蔣
    中評關注:蔣萬安親手推倒兩蔣蔣萬安主動提有關轉型正義的修法是兩面刃。(中評社  星島環球網消息:中評社臺北1月13日電(記者 張嘉文)蔣家第四代、中國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提案修正「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明定人民在威權統治時期被不當沒收財產的返還辦法。
  • 蔣家第四代曾孫,一個經商一個從政,蔣家還有可能再次嶄露頭角嗎
    我們都知道,蔣家在蔣經國去世之後,就開始沒落了,在政治上鮮少有作為,而到現在這一代,已經是蔣介石之後的第四代了,但是卻很少有新聞,最出名的應該就是蔣友柏了,蔣友柏是蔣孝勇的兒子,屢次因為緋聞上新聞,但是這個人也是很有能力的,公司開的有聲有色,還有一位就是蔣孝嚴的兒子蔣萬安,他也開始進入臺灣政界
  • 他是臺灣導演,他是蔣家人,聽蔣孝力說「蔣家」背後的故事
    因為「蔣」字難寫蔣孝力不斷被父親用藤條鞭策,他氣憤又委屈的問父親:為什麼我要姓蔣?遭到父親的一耳光:你是我兒子,當然跟我姓! 臺灣在經歷了蔣介石時代經濟奠定,蔣經國時代的飛速發展後,蔣家卻脫下了政治強人的外衣,逐漸步下歷史舞臺。蔣介石的曾孫蔣友柏、蔣友常兄弟,曾發表名為《懸崖邊的貴族》一書,他們透露:「我們思考著,如果我們不姓蔣,那會如何?」
  • 蔣介石去世43年,何時回葬大陸?其孫預言了時間
    蔣介石選擇把棺槨停放在慈湖陵寢有兩個原因,一是希望有朝一日回葬大陸,二是慈湖的風景與浙江溪口老家的風景相似,所以蔣介石選擇浮棺在此處。前面說了,蔣介石希望能回葬大陸,那麼假如可行,他會葬在大陸的何處呢?其實這個問題蔣介石生前就考慮好了,有兩個地方可以選擇。
  • 蔣友柏:蔣家第四代非常帥
    作為蔣家第四代中最受媒體關注的人物,他恪遵父訓不碰政治,把自己定位為商人。今年5月,在臺灣設計界打拼多年的他,在上海成立了一家設計公司。9月中旬,他在上海接受了本報專訪。這是他在內地第一次面對媒體採訪。「蔣這個姓它給我很多關懷,它也是歷史的一部分,」他對記者說,「我不知道該怎麼樣去分割它,但是我也不會特別去利用它。」   「姓蔣是我很驕傲的一件事。
  • 他是蔣家後人,從貴族淪落到擺地攤,「可我還是姓蔣啊」
    他叫蔣友柏,蔣介石的曾孫,蔣家第四代後人。蔣友柏他被稱為末代皇孫、最後的貴族、離中國近代史最近的人,但他的大半生,都在努力與歷史、與政治劃清界線,卻始終無法逃離這個姓氏帶給他的陰影和牢籠。今天,波叔就給你講講他的故事。
  • 蔣介石後代,首次提出「兩蔣」棺材移靈大陸的想法,3句話讓國人動容
    這個白眼狼,一上臺就開始對「兩蔣」不敬,把他們的雕像摘掉。親日臺獨,圖謀分裂。 10多年前,蔣介石逝世,為緬懷其功績,人們大塑雕像。10年後,大批雕像倒掉。歷史波詭雲譎。據媒體報導,最初,兩蔣銅像共有4.5萬尊,經過李登輝的「去蔣化」運動,如今已剩者寥寥,多遷移兩蔣寢陵。
  • 蔣介石的孫子48歲回歸大陸祭祖,看見蔣家祖宅後,忍不住失聲痛哭
    蔣介石的孫子48歲重回溪口祭祖,看見蔣家祖宅後,忍不住失聲痛哭。蔣孝勇學習軍、政、商,最終選擇從政1948年,蔣介石最喜歡的孫子——蔣孝勇出生在上海。他從小就十分聰慧,在長輩面前非常聽話乖巧,而且很孝順。蔣經國和蔣介石對他賦予了很大希望。最終他也並沒有讓人失望,十分有前途。待蔣孝勇長大後,蔣介石想讓他像他自己一樣有軍事才能,所以為他申請了軍校。
  • 蔣介石後代回大陸掃墓,曾提出將兩蔣歸葬大陸
    蔣介石逝世前,曾交代後人,棺材不落地,暫厝慈湖寢陵,有朝一日,回大陸入土安葬。蔣經國逝世後,遵從父親遺志,棺材亦暫厝慈湖。等回大陸。現在臺灣慈湖兩蔣寢陵,仍然可見兩具棺材離地而厝,靜等歲月流逝。蔣家第三代之後,從政當權者越來越少,逝世後的孝字輩,不再從祖父遺志,安魂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