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臺灣《聯合報》報導,蔣家也認為,目前安厝地點風水不好,且兩蔣都沒有入土,導致家運並不好,尤其對男丁更傷。甚至到臺灣慈湖去參觀的人也會聽到導遊們說,蔣介石的遺體一直不能入土為安,可能是蔣家後代幾乎死光的一個風水原因。
本文摘自《家世》 作者:餘世存 原題為: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到蔣家第三代,其變化之大令人唏噓。蔣經國與蔣方良生四個子女:孝文、孝章(女)、孝武和孝勇,蔣緯國與邱愛倫生一子蔣孝剛。至於蔣經國和章亞若所生的一對雙胞胎兄弟,章孝嚴和章孝慈,則多年不曾入蔣門,在輿論眼裡,跟蔣家香火承傳關係不大。
孝文是孝字輩當中,最得寵的一位,卻也最讓蔣氏父子失望,給家人惹下不少麻煩。結婚後因家庭糾紛走上酗酒之路,結果因宿醉忘記服藥導致腦部細胞嚴重受損,智力僅與四五歲孩童相當。五十四歲時辭世,離父親蔣經國去世不到一年。
孝武一度讓人懷抱信心,但他情緒之不穩定、衝動等性格讓蔣家蒙羞。「江南命案」掀起軒然大波,外界盛傳蔣孝武是幕後指使人,使他徹底失去父親的政治信任。他四十六歲時即告去世。
孝勇主動選擇了棄政從商,後來又入加拿大籍,不幸四十八歲時病逝。
只有蔣緯國的兒子孝剛倖存下來,他在美國從事律師行業。
到了蔣家第四代,則有六個男丁,分別是蔣孝章之子俞祖聲,蔣孝武之子蔣友松,蔣孝勇之子蔣友柏、友常、友青,以及蔣孝剛之子蔣友捷。第四代無一人涉足政治。他們大都投身於商界、藝術和教育界,長期以來行事低調。
俞祖聲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供職於美國一家天文機構。
蔣友松畢業後在舊金山灣區租了個簡陋的房子,每天擠公交車去離灣區幾十公裡的電報山下一家公司打工。打工期間,他學會了如何做期貨生意。後來,他開了自己的公司。
最引人注目的是外貌英俊、能力出眾的蔣友柏。在臺灣某民意調查「誰是職場上最具代表的型男」中,蔣友柏曾以絕對優勢,壓倒公認的帥哥馬英九,而當選冠軍。蔣友柏遵從父訓不碰政治,十九歲進軍商界,現為臺灣橙果設計公司老闆。蔣友柏結婚後,生下一女一子,長女蔣得曦,幼子蔣得勇。蔣得勇則成為蔣家第五代的第一個男丁。
蔣友常與哥哥蔣友柏合作開設橙果設計公司。他的愛好則是美食:「我早睡早起、喜歡泡老人茶、下廚做菜,每次進廚房耗掉一整個下午,就為了想變出一道新菜色。」
蔣友青出生在加拿大蒙特婁,對臺灣基本沒有什麼概念了。
……
總之,蔣家到第三代,就似乎遭受天刑地斬。蔣家第四代則要麼是「學習當個平凡人」,要麼已經是平凡狀態了。「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蔣家百年,由燦爛歸入平淡,也算是造化本色。
按照傳統中國說法兒,死者入土為安。如果不能安葬,那麼死者的靈魂難以蔭庇子孫。蔣介石、蔣經國的屍骨幾十年不能入土,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有人說,因為二蔣的棺木不能入土為安,蔣家的第三代的男丁們都早早地死光光了,而且這樣一個風光的家族第三代中有出息的很少,有出息的(指章孝嚴)還不是姓蔣。臺灣《聯合報》報導,蔣家也認為,目前安厝地點風水不好,且兩蔣都沒有入土,導致家運並不好,尤其對男丁更傷。甚至到臺灣慈湖去參觀的人也會聽到導遊們說,蔣介石的遺體一直不能入土為安,可能是蔣家後代幾乎死光的一個風水原因。
據說後來臺灣政府因為政治原因,也願意將蔣氏父子安葬,因此「蔣家第四代很旺,第五代也來到了這個世界報到了」。這種先人與子孫禍福相關的說法即使難以為科學證實,也應為我們現代人尊重,如此才能敬畏,才能慎終追遠。因為蔣氏後人日漸平凡,涉及太多的中國歷史和文化命題。
有論者指出,蔣氏父子在大陸、在臺灣殺伐過重,也是禍及子孫的一個原因。蔣家的後代狀況確實令國人感慨無限。好在蔣介石遵循母親傳給他的家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以頑強的意志把良善、尋常生活傳遞給了子孫。
蔣介石和毛澤東都是熟知中國文化的人,一定對自己的作為將有什麼樣的果報有過深思。毛澤東的高明已經為很多人看到,蔣介石的高明還未被更多的人所注意。毛澤東曾想過火化,蔣介石也不會不知入土為安的道理,但他更希望歸靈大陸,大概也有對子孫如何完成平民化有過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