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從童年一直伴你成長的忠誠好友,無數人的快樂老家,只要提到就會不自覺流口水的存在。
雖然一直背負著小作坊、不衛生的名號,但是在2020年的今天,很多正規辣條廠商已經開始為辣條正名。
他們不僅在長沙開設了「辣條博物館」,普及辣條製作材料和流程
還把辣條出口事業,推向了全世界...
「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在日本被珍珠奶茶「佔領」之後,國民級別的零食,辣條也開始猛烈輸出。
在油管上就有不少給日本朋友安利辣條的視頻,大多數人都是抱著好奇的心態去嘗試。
youtube:洛洛Lorenz
而且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也都類似:無論是氣味還是口感,這東西也太像肉了吧...
不過小哥表示,雖然好吃但是本能地覺得,這個美味的來源很可能就是不健康的來源。想了想好像也沒什麼毛病...
推上也能看到不少關於辣條的動態,比如名為中日和平觀光社的官方帳號就介紹了來自中國的特色零食,稱作為日常的下酒菜剛好合適。
有人表示吃到了謎一般的中國零食,味道就像火鍋的麻辣味一樣,查了之後才知道原材料是小麥粉。
但更多的似乎還是在某款遊戲中,把辣條擬人化後的同名角色。
日文wiki上還介紹了中國的辣條文化梗,什麼「吃根辣條冷靜一下」、「只要有辣條就不缺盆友」、「能買100包辣條的我感覺自己流啤到不行」。
不知道不明真相的外國友人乍一看,會不會以為是什麼辣條邪教。
韓國友人也被拉到了嘗試辣條的隊伍之中,被辣慘了還忍不住繼續吃。
youtube: 紅紅在首爾HongHong
英國網友分不清到底是不是肉,被同伴認真的「牛鞭」謊言欺騙。
youtube:英國OMG
還有更加勁爆的博主嘗試最辣辣條作死挑戰,結果有點慘不忍睹...
youtube:Fulinfang拂菻坊
有美國博主在紐約時代廣場邀請大家嘗試辣條,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比較像「肉」。
youtube:Xiaomanyc
在街頭試吃後被徵服的小姐姐趕緊拍照留存,生怕過了這村之後不知道該從哪兒買。
也有人在聽到是中國的零食後,表示一定是竹子做的。(中國=熊貓=竹子??)
而本來很緊張猶豫要不要吃的小女孩,在嘗試後也立馬「真香」了。
四年前的歐洲杯視頻採訪中,外國單身狗小哥更是語出驚人:比起給女朋友買鑽戒,買辣條這種奇妙到爆炸的美味豈不是更妙?(可能這種思路就是小哥單身的原因)
圍觀群眾紛紛淪陷,連起來能產出一圈驚訝迷惑真香等等表情包。
對這種口感奇妙、味道不常見的神秘東方零食,很多願意嘗鮮的外國人都愛不釋手。
往往真正步入辣條的世界後,都會被它的美味徹底徵服。
就連BBC拍攝的紀錄片《中國春節》中都提到它,評價辣條為中國25歲以下年輕人最愛吃的零食。
跟日本直接用音譯ラーティアオ來表示「辣條」不同,英國人直接把它稱為「肉絲」。
在留學生之間,給老師同學安利辣條成為一種注入東方力量的特殊儀式。
知乎用戶現身說法
而對來到中國擔任外教的人來說,也往往逃不過中國學生的強勢安利,最終投入辣條的懷抱。
還有同學表示,雖然自己的外教是一位比較挑剔的加拿大老太太,但邀請大家去家裡玩的時候,固定項目就是一起吃辣條。
甚至還有要帶回國給孩子吃的。
當然,被異國零食徵服也很常見,畢竟如果想在外國買到辣條,加上運輸人力成本的這費用那費用,辣條都成了買不起的奢侈品。
不過,雖然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都知道了辣條的存在,辣條也確實出口到了160多個國家,但我們能看到,絕大多人是好奇來嘗鮮的。飲食習慣和口味相差太大,很少有外國友人會把辣條當成是長期的零食。
尤其是日本這樣飲食極度清淡,幾乎和辣味絕緣的國家,雖然大家瘋狂迷戀珍珠奶茶,但是辣條君的徵服之旅,可就沒那麼順利了。
那為什麼日本會成為辣條最大進口國呢?考慮到日本的距離和在日華人的數量,怕不是同胞們的吃貨精神促成了貿易的發展。
身在異國時時刻刻想著國內美味的同學,肯定有不少人經常要浮現出這樣的欲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