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村距離市區十一公裡,是我市的一個蔬菜種植基地。劉志成是在光明村出生長大的,他的父母都是菜農。
劉志成大學畢業後因為自主創業失利,欠下了不少外債。直到三十五歲,劉志成通過不懈努力,事業出現了轉機,他還清了債務,購買了我家對門的房子,我和他成了對門鄰居。
前年春天,通過朋友介紹,劉志成和一位小他七歲的女士結成了夫妻。劉志成結婚沒辦酒席,領完結婚證他夫妻倆挨家挨戶送了喜糖,從此我們也就慢慢熟悉了。劉志成和他愛人都很善良樸實,也很熱情隨和,我們這個單元的鄰居和他家都相處的很好。他回父母家時,時常會要帶一些新鮮蔬菜回來,每次都分給鄰居家品嘗。
昨天剛吃過晚飯,劉志成拎著十多個粽子和十幾個土雞蛋還有一些蔬菜到我家來了。自從發生新冠病毒疫情之後,劉志成這是第一次來我家串門。戴著口罩的劉志成站在門廳,說啥也不進客廳,我們就站在那聊天。
我愛人接過劉志成送來的粽子和雞蛋,笑著問:「劉老弟,這是誰包的粽子呀?這麼多啊,謝謝啦!」「我媽包的,我爸一大早騎自行車送來的。」劉志成微笑著回答。
「哎呀,這麼老遠騎自行車來,也夠辛苦的,謝謝你爸你媽,謝謝啦!。」我愛人感動地連聲說謝謝。
劉志成輕輕咳了一聲,給我們說起了他父親來送粽子的經過:
「早晨六點多,我洗漱完畢,拿了零錢準備去樓下的早餐店買豆漿油條,打開房門,嚇了我一跳,我家門口蹲著一個人在打瞌睡。仔細一看,是我的父親,他身邊放著一個編織袋和一個用打包帶編的提籃。
父親見我打開了房門,趕緊站起來用手揉了揉眼睛,笑了笑說:『你們起的挺早啊,我也剛來到。』
我趕忙把父親讓進屋裡,把他帶來的編織袋和提籃也拿進屋裡說:爸,你咋這麼早來了?我爸用手撓了撓頭說:『你媽包的粽子,怕你們忙沒時間去,我就給你們送來了。咱家菜地種的茄子和黃瓜,這是頭茬,早晨剛摘的。這些土雞蛋給你媳婦補身子,她剛懷了孩子,需要營養。』
聽到了我爸的聲音,我媳婦趕緊從臥室出來,讓我爸坐下,她就要進廚房做飯。我父親見我媳婦要進廚房,他慌忙站起來說:『志成家的,我得趕緊回,你媽還等我吃早飯呢。』我爸說著,轉身就往外走,我愛人拉都拉不住。
無奈,我跟著我爸下了樓。到了樓下,我爸推上自行車,打手勢要我上樓。我指了指不遠處的早餐店,硬拉著他走了進去。
簡單吃過早餐,我爸急著要回去。剛走出早餐店,我爸又站住了,他從衣兜裡掏出五十塊錢說:『志成,你媽願吃油條,你去買幾根,我給你媽帶回去。』
我趕忙跑回去,買了十根油條,買了十張烙餅,買了兩袋豆漿,讓店老闆用一個食品袋裝好,掛在了我爸的自行車車把上。我爸突然把他手裡那五十塊錢塞進我兜裡,騎上自行車遠去了。看著我爸遠去的背影,看著他那滿天白髮,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爸爸媽媽為了供我上大學我,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特別是我創業失利時,爸爸媽媽為了支持我東山再起,他們把房子都賣了。我爸我媽都六十多歲的人了,還天天在菜地勞作,還要牽掛我為我操心,一想到這些,我心裡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劉志成哽咽了,他說不下去了。
聽了劉志成的講述,我和我愛人也熱淚盈眶,心裡說不出是溫暖還是感動,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為兒女操勞,再苦再累,當父母的從無怨言。
其實,劉志成是一位非常孝順懂得感恩的人,他創業成功後先給父母買了樓房,購置了時尚的家具家電,只是他的父母捨不得那幾畝菜地,城裡的樓房至今還空著。劉志成結婚後也經常和他愛人去看望父母,可他的父母怕影響兒子的事業,堅決反對他們常去看望。
看劉志成很愧疚的樣子,我安慰他說:「對待父母你已經做的很好了,我們都沒有能力為父母在城裡買房,也沒有帶父母出去旅遊過,這些你都做到了。」
劉志成擦掉眼角的淚水說:「我做的這些比起父母的養育之恩、比起父母的辛勤付出還不及滄海一粟,父母為兒女的付出是不計成本的,是不圖回報的,當兒女的為父母做再多都難以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也都是應該做的。」
是啊,劉志成說的太對了,父母的付出和兒女的回報是無法對比的,父母的付出永遠都大於兒女們的回報,因為父母的愛是無私的,父母的付出是不圖回報的。
作者:草根作家